司馬遷之「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該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30 03:01:30

1樓:資陽0

此句出自《史記·六國》,大概意思為領兵者東南常見起義,然者起兵者易於西北勝也,說的便是掛帥者的成功行,為了國家子民所想往的正義,便起義與暴君抗衡,開始的大概地點為東或南,藉著「三角定律」直攻「西北狼」,一般地,都是常勝將軍所為。

2樓:「已登出」

理解什麼呢?

古書矛盾的地方多了。

《易傳·象傳》有一句,天與水違行。

按照《道經》裡上善若水的說法。

哦,原來最好的行事的方法是逆天而行。

書裡面的一些道理看看就可以了,適合就用,不適合別去牽強附會,少看一些知乎大V和專家一驚一乍的。

今天看到乙個幾萬贊的回答,通篇極具「正確性」,然而說到湖廣地區年平均降水量800公釐,來襯托印度年降水量1200公釐更好的氣候。

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子呢?湖廣地區年平均降水量是超過1000公釐的。

你看他們那些回答,各種找正確的理論依據,看似正確,其實一點都不正確。

3樓:金石玉貝

無法理解,原文都有矛盾。

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週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

第一句說東方生、西方成,第二句換成東南作、西北收,轉了45度角,已經比較牽強了。第三句,亳近東夷(在夏以東),蜀漢在西南,更對不上。就算亳的位置有爭議好了,按緯度來說,劉邦的漢都南鄭比項羽的楚都彭城更南(比陳勝也更南)。

如果一定要套第一句東方生、西方成,第二句完全沒有必要旋轉45度改成東南、西北。

作為《六國年表》的序文,目的自然是要引出六國之事。然而秦南制楚、北制燕趙,有南有北。又周東伐殷,殷在周正東,無南北之分。

總之無論從實際情況還是創作目的,都無法理解作者得出東南作、西北收的理由。我都要懷疑這句話是隋唐人加進去的了。

如何評價人藝話劇《司馬遷》?

這麼說吧過去半年首都劇場的戲大多都看了,司馬遷是唯一一場,人藝的演員,這麼說是因為還有乙個波蘭來的不知道什麼人演的沒有李爾王的李爾王 看了半場,實在受不了,走了的。就說其中有一段,司馬遷要被執行宮刑,先是司馬遷大吼宮刑,宮刑?宮刑!十幾遍,然後司父靈魂出現,司馬遷問你是誰,司父說,我是你的父親,司馬...

司馬遷的史記有哪些錯誤?

蘇拉夏爾 趙氏孤兒嘍,原本是趙氏讓嫡的後遺症,導致趙氏內亂,被晉王室聯合其他幾個執政給滅了,被虛構人物岸屠賈承擔了所有的罪行。趙氏孤兒也沒有被偷梁換柱,趙氏孤兒趙武在趙氏被屠滅一年後就重建趙氏,成年後躋身晉國執政大夫的行列。 Beryl 太史公一直有乙個問題。他在編寫 史記 的時候收集閱覽的不僅有秦...

司馬遷寫史記真的公正嗎?

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就是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記錄事實並不是唯一的目的。成一家之言,就必須要展示自己的判斷。從這個角度來說,史記不可能絕對的公正。當然,也沒有任何史書絕對公正 易知易行 司馬遷是一位擁有史心,史德,史識的史家,司馬遷同樣也是乙個人,作為乙個人,所知所思都是有限的,是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