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遷要用 高祖 來稱呼劉邦呢?

時間 2021-05-31 04:08:06

1樓:

不同意姬大的生前尊稱一說。

個人覺得還是司馬遷作《史記》的時候在稱呼開國皇帝的廟號或者諡號這方面還不是很嚴格,因此徑稱高祖,當然也有司馬遷誤寫的可能性存在。而班固作《漢書》,漢武帝之前的部分基本上都襲用司馬遷的《史記》,這一稱呼很少有改動,改動之處基本上都說明班固已經注意到了其中的利害差異,不得不改了。

"太祖"與"高祖"

劉邦死後,群臣議定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皇帝」,正式的全稱為「漢太祖高皇帝」,簡稱廟號應該是「漢太祖」,簡稱諡號則是「漢高帝」,而不是人們習慣稱呼的「漢高祖」。《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曰:「丙寅,葬。

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

上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文字相同,只是恐引起歧義,將《史記》中的「高祖」換為「帝」。

司馬遷《史記》作「高祖本紀」,首稱劉邦為「高祖」。蓋司馬氏為漢世宗孝武皇帝時人,孝武皇帝之皇考為孝景皇帝,孝景皇帝皇考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皇考即是太祖高皇帝,對武帝而言,高皇帝是自己的曾祖父。

按《爾雅》:「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照理講,漢武帝要稱呼太上皇(高帝之父)為高祖,但是《爾雅》上文郭注曰:「高者,言在最上。

」《釋名》雲:「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韜諸下也。」《潛邱札記》雲:

「曾祖之父為高祖,然自是以上,亦通謂之高祖。」

《周書康王之誥》:「無壞我高祖寡命」,高祖指文王、武王,這是以曾祖父、祖父稱「高祖」。因為周文王、武王是肇基建國之王,功高至偉,所以稱高祖,是最上之尊稱。

同樣,漢武帝稱曾祖父高帝為「高祖」亦是此意,是後世子孫對於先祖的至高稱呼,司馬氏應該是使用當時漢朝對高皇帝的尊稱,以劉邦為「高祖」。 按:《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五月丙寅,葬長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廟。群臣曰:

'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曰高皇帝。 "

為什麼史記上有點黑漢高祖,司馬遷卻好像沒有受到處罰?

司馬遷絕後了,老劉家卻子孫旺盛,無暇和這種無權無勢的人計較。司馬遷無錢贖身,人微言輕,他的幾句話動不了劉家族的蛋糕,只有王侯貴冑才有可能分。 懷草詩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司馬遷把廟號諡號合二為一,稱漢高祖,後世的漢高祖也是這麼來的。顯然是司馬遷認為只其一無法形容劉邦的功績,只有二者合一,才得以盛讚...

為什麼司馬遷說韓非其歸本於黃老?

過秦樓 首先要明確問題的出發點。人民的希望就是過上更富裕的生活,國家的希望就是維持統治並富強。而法家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是考慮種種利害關係,制定一套規章制度將人民和國家的利益保持一致,並將利益最大化。而這與道家提倡的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原則不謀而合。而且法家堅持法治,盡可能的去除人為因素的影響,這樣可...

古代的監獄待遇怎樣?為什麼司馬遷能在獄中繼續寫作?

人和人待遇不一樣。司馬遷沒有 在獄中寫十幾年 太初元年,上大夫壺遂和司馬遷對話,司馬遷說 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 春秋 謬矣。可見司馬遷早已有史記的草稿了。七年後司馬遷因李陵的事情下獄,受刑之後出獄仍然做官。遷既被刑之後,為中書令,尊寵任職 武帝仍舊信任他。司馬遷從下獄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