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和隋唐的統治者都是鮮卑人嗎?

時間 2021-05-14 17:16:32

1樓:大麵包大饅頭

皇帝的話鮮卑漢都有,但是都是混血。。然後大臣以漢人主要是山東人70%以上,剩下就是鮮卑人。即使是李世民時代六鎮人呢和中原人分開的時代,實際六鎮後代也不多了,大部分都是關中和山東的人了

2樓:

我說,這種低質量的問題能少問些嗎?我記得有個問李唐是不是鮮卑的問題,沒見過啊?話說你好歹問北朝假隋唐啊,什麼叫南北朝加隋唐啊,南朝也成鮮卑人了?

北朝是鮮卑政權,隋唐漢政權,識不識得?

3樓:秦墨年

漢族是靠什麼證明的?血統還是文化認同?

秦始皇的后羿算不算漢族人?

楚國的後裔算不算漢族人?

東北那一部分日本人留下的後代是不是漢族人?

猶太人留在中國的後裔算不算漢族人?

各少數民族和外藩進獻的美女生下的子孫是不是漢族人?

那些只留下名字的吐谷渾,Murano,百越,西涼,古蜀國,柔然,夜郎等等,他們的後人有專屬民族嗎?

日本遣唐使留在中國的後裔呢?

從古至今,不同民族混血的後裔難得就不能歸屬漢族?

4樓:發條青蛙

唐朝宰相列表:

僑郡士族:琅琊王氏4;陳郡謝氏0;陳郡袁氏2;蘭陵蕭氏10,共計16人。

三吳士族:吳郡顧氏1;吳郡陸氏6;吳郡朱氏0;吳郡張氏1,共計8人。

山東士族:清河崔氏12;博陵崔氏15;范陽盧氏8;隴西李氏10;趙郡李氏17;滎陽鄭氏9;太原王氏7,共計78人。

關中士族:長安韋氏16;長安杜氏11;弘農楊氏11;河東裴氏17;河東柳氏3;河東薛氏3,共計61人。

北朝士族:鮮卑元氏1;鮮卑長孫氏1;鮮卑宇文氏3;鮮卑于氏3;鮮卑陸氏0;鮮卑源氏1; 共計9人。

5樓:呂海

大部分結合著各條回覆,都可以知道個大概我來糾正幾個錯誤

其一,冤死的陳寅恪, 因為陳寅恪從沒說過李唐皇室是胡人,陳寅恪的考證是李唐皇室可能是出自趙郡李氏的破落戶,而非隴西李氏高門,同時陳寅恪還否定了李唐出自戎狄的謬論。

其二法琳說李家出自胡人,不是民間認同,而是宗教鬥爭原因,因為漢族政權和親漢政權都支援道教,而胡族政權傾向於佛教,佛本戎神, 李唐上台之後在宗教鬥爭上都是偏向道教,作為佛教的代表的法琳妖魔化李唐族屬,本身就是想忽悠讓皇室改宗佛教。 但是這件事也有下文,那就是李世民本人親自駁斥了這個法琳的話,以誹謗皇室的罪名下獄, 這件事恰恰反證了李唐是漢人

其三李唐先人姓名古怪,其實是乙個特定的歷史現象,很多人光看到異族漢化,卻往往忽視了漢人鬍化這個歷史現象,實際上北朝乃至蒙元漢人的鬍化嚴重程度遠高於我們的想象,之所以現在遺留下痕跡那麼少是隋文帝和明太祖搞的文化修正政策有很大關係, 所以李唐先人的古怪現象和蒙元時期的用蒙古名的漢人和近代的李安娜張彼得是同樣的現象, 在這點上陷入泥潭,其實是陷入過度中國文化中心論,而忽視了漢人也會蠻夷化現象的錯誤結果

其四在一些帖子提到的, 秦楚是蠻夷轉換成華夏論,也和第三點一樣的原因忽視了漢人蠻夷化的真相, 秦楚不是蠻夷華夏化,而是華夏蠻夷化, 秦國的源頭是周天子直屬大臣的分封去鎮壓西戎, 楚國起頭上還和齊魯衛這些王室近親一起並事康王這是楚王自己親口說的, 春秋戰國時期是華夏大擴張時期,同時其實也是一些諸侯國不斷拓邊也不經意間逐漸蠻夷化的過程,周代並不是一直華夏化過程,而是乙個諸侯國內部的華夏化和蠻夷化不斷博弈的過程,只不過最終是華夏化勝利,才讓我們忽視了其中蠻夷化過程。 例如楚國其上層和語言上是絕對的漢語族,例如楚辭是典型的漢語族, 但是因為其底層有蠻夷成分,例如楚國公子記錄的越人歌是需要翻譯, 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說楚辭是南蠻產物。 這是顛倒前後

秦楚被稱為蠻夷本質上是華夏諸侯國擴張和華夏內部互相對罵(和現在北漢罵南漢是百越南漢罵北漢是胡人如出一轍)產生的歷史現象, 但是無法否定其華夏族源。

這些理論都是上世紀一些學者過度疑古產生的謬論,在這幾十年的考古發現,例如楚帛書記載的楚國神話是以禹后稷伯夷為主角的華夏式神話秦公大墓證實秦國始祖是顓頊高陽氏都證明秦楚的華夏族源, 秦楚異族論這些老掉牙的理論不宜再繼續重複。

近代非常流行的文化論,本人不敢苟同, 很多人光講文化,卻忽視了血統這個基礎百越等等蠻夷故地的漢化的是基於漢人移民這個催化劑進入才實現的漢化,所以文化和血統並不能矛盾,而一味鼓吹文化論到有點接近精神鴉片的意味,因為一味誇大華夏文明同化能力,而忽視了血統本質作用並不對

因為從歷史來看認同華夏文明的人不一定認同中中國人,日本就是例子, 只有在血統意義上認同華夏才算中中國人。 其實古人講的文化論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現代的血統論

古代所說的漢化是指在族譜宗族上也改宗到漢人名下的血統意義上, 隋唐很多鮮卑人的族譜頭乙個要麼是炎黃要麼是漢朝的皇子或者扶風竇氏這些名門

其實是反應兩個事實,乙個在漢末三國南北朝長達幾百年大亂確實有大量漢族人口遷往邊疆鬍化*(這點在世界其他文明崩潰時也發生的普遍現象)

其二鮮卑人的漢化是基於血統意義上的認同中中國人 ,而非單純說中國話

6樓:郭未

北朝分別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南朝分別是:劉宋、蕭齊、蕭樑、南陳

北魏為鮮卑拓跋部,拓跋部是鮮卑各族中最後內遷中原的。

東西魏是北魏一脈相承,這個沒什麼可說的。

北齊高歡是漢人,但是鮮卑化了,他有自己的鮮卑名:賀六渾。其妻婁昭君為鮮卑貴族,其子高洋從血統上來講是半個鮮卑人。

繼位於高洋之後的兄弟高演、高湛也跟高洋一樣身上有一半的鮮卑血統。第三代高緯(玉體橫陳那位)是高湛和胡氏的兒子,胡氏是漢人,其母是范陽盧氏,好像是漢人血統佔的更多一些。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范陽盧氏也與拓跋皇室通婚,漢人血統佔多少不知道;第二,北齊鮮卑化很嚴重,隨便舉幾個例子,婁昭君稱自己的兒媳婦高洋的皇后為「漢老嫗」,這是有蔑視的成分;侯景稱高歡長子高澄為「鮮卑小兒」;高歡自己也說過「遂同鮮卑」的話。

這裡面漢化和鬍化的問題比較複雜,不一一敘述。

北周宇文泰是匈奴化的鮮卑人,府兵制的源頭也是部落兵制,在鮮卑化這一點上北周較之北齊更為徹底。

南邊這四個政權血統上講都是漢族王朝,秦漢魏晉宋齊梁陳一路追溯的正統、漢家衣冠。

魏晉南北朝隋唐之際的漢化和鬍化實際上一種交替出現的態勢,在漢化的同時伴隨著鬍化,此強彼弱、此弱彼強,但是總體仍是向漢化的趨勢。兩種文化之間的融合絕不是那麼的簡單和諧,過程中必然有碰撞、抵抗、磨合,在反覆的程序中逐漸完成漢化。

上面也有答案提到了文化認同和血統認同,從血統上來講隋朝楊堅雖然姓楊,但其祖上必然不是純粹的漢族血統,北方漢人大多如此,這是漢化的必然結果。楊廣的母親是鮮卑人,從血統上來講,他至少是半個鮮卑人。但是隋朝雖有鮮卑痕跡,而且還比較重,但並不以鮮卑自居。

據考證,李唐的祖上曾出現過李初古拔、李買德這樣的名字,懷疑其祖上就是鮮卑人,從父系一支說血統就不純粹。母系這邊李淵的母親是獨孤氏,這是鮮卑族。李世民的母親是竇氏,這是鮮卑姓紇豆陵氏改的,李治的母親長孫氏也是鮮卑人,所以到了李治這一代至少是7/8鮮卑血統,漢族血統已所剩無幾。

可是在文化認同上仍偏重於漢,而且越來越重。到唐中後期,代表部落兵制的府兵制崩潰,取而代之的募兵制。隋唐一路承襲北朝的均田制,但隨後也被兩稅法取代。

唐初本與北朝一樣都是崇尚軍功勇武,這一點從初唐的詩裡就能出來看,氣象與後世絕不一樣。但逐漸偏向文治,重經學、書法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繼續漢化直至徹底融入漢族,但這種融合並非是毫無保留的徹底吞噬,而是磨合後的一種相互取捨,以漢為主體。

最後摘抄一段:

以漢族為主體的這個民族其本身就一直在對其它民族、其它文化包容、消化,這是這個民族的文化魅力。椅子是胡人發明的東西;漢代繼承的秦制,而秦一度是被視作戎狄;漢賦來自南蠻楚國的楚辭;此類例子不勝列舉。而唐朝不論是從禮樂文化還是政治制度也絕非僅限於繼承南朝或繼承北朝,而是輻射到周邊各國,甚至是波斯、天竺。

唐朝的國樂九部樂其中七部來自西域,只有兩部來自漢魏。這體現了唐朝世界帝國的形象,也體現了那種自信氣魄。

從唐詩上看,博大、雄渾、深遠、超逸、充沛的活力絕對是北朝氣魄的注入,但意向的運用、意境的表現、性情聲色的結合卻是南朝的基礎。由此形成盛唐詩歌與其它詩歌相區別的特色。我們可以窺見大眼光、大格局的盛唐氣象,其結果不言而喻。

7樓:陳風暴烈酒

判斷乙個政權是哪個民族的政權,不能僅看皇帝一人的血緣關係。要看整個執政集團的立場、來歷、血緣。要綜合來看。

所以南朝、隋唐都是漢族政權。

8樓:崧維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隋唐皇室當然是漢人,心理認同。不過有些地區鬍化比較嚴重。

9樓:梁辰

南朝宋齊梁陳都是漢人呀,北朝北齊高歡一家也是漢人,不過高家鮮卑化了。隋唐兩家都是在鮮卑環境一步步成長奪權的,他們自稱是漢人,不過有很多人懷疑他們的血統,特別是李唐,世代和鮮卑通婚,鮮卑血統肯定是很重的。

其實呢,鮮卑族早就融入漢族了,現在都沒有鮮卑族了,說不定你我這些漢人身上就有鮮卑族的血統呢。

孝是否只是古代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而制定的道德準則?

江湖騙子 孝是禮的一部分,禮是什麼 禮者,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禮記 孝正是可以定親疏別同異的。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 孝是人之別於禽獸,人之為人的乙個體現。孝不是某個人某個時間制定的,而是現實中有這種現象行為,為一部分人認可而提倡之,冠之...

《臨高啟明》中,偽明的統治者會有哪些結局?

水含山 天下都已經取得了,怎麼還會吝惜虛銜和待遇呢,也不要給那些鼻屎大的小官兒或者違命侯昏德公之類,顯得小氣也遭人笑話。還有說要把李自成送去陝西的,這種手上的俘虜,肯定還是放在京師更讓人放心的。可封朱由檢為仁順侯,李自成為義順侯,福臨為道順侯,張獻忠為德順侯,是為四順侯。啥?多爾袞也想要待遇?嗐,反...

繼承北朝遺產的隋唐和元清有什麼區別?

不吃魚的貓咪 漢朝是純粹的漢人朝代,漢代對婦女的貞潔要求相當低,皇帝的老媽都是二婚進的宮,私生子可以當大將軍。清朝是八旗貴族的朝代,對婦女的貞潔要求特別高,可以說是宗教化了,貞潔大過天。那麼貞潔觀究竟是漢人的還是滿人的呢? 隋唐兩朝,不管是不是胡人還是混血,都會尋找漢族身份,以漢族身份統治中原。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