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時間 2021-05-14 14:26:58

1樓:楓小凌

蘇軾的一生,是幸也是不幸。

幸的是他出眾的才華,相互扶持的家人和朋友,達觀的生活態度和對百姓的大愛。

不幸的是他個性並不適合官場,幾度沉浮,命運就是不肯放過他。

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經歷挫折和痛苦,才懂得平靜生活的可貴。

林語堂先生很崇拜蘇軾,所以每次描述到他的「政敵」就失去了客觀,尤其是對王安石變法的大段批判,削弱了本書的魅力。

你為何喜歡蘇軾?

2樓:pornmaker

1.原版全書是英文寫的,我看的是翻譯過來的,有的地方讀起來有點夾生;

2.可能是由於該書是面向歐美讀者的,所以有些史實很偏頗,夾的私貨太多了;

3.儘管有上述不客觀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對於非專業讀者,蘇東坡的傳記還是林語堂寫的最好,蘇軾一生的浮沉,對蘇軾的大才和伴隨他一輩子的博愛與樂觀主義精神,和他可愛的性格,本書無疑是同類書中塑造的最成功的的,非常值得一讀的

PS:說四川人天天洗澡的不是瞎扯淡嗎

3樓:

可能許多讀者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這是一本完成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作品,面向的讀者是歐美群眾,同時作者也不以歷史研究著稱。因此出現種種問題都是很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這樣的作品今天仍然是眾多讀者了解蘇軾的首選作品。我想諸多出版商的營銷是要背點鍋的。

如果讀者不想看大部頭或者太學術的作品,只想多/大概了解一點蘇軾的生活與作品,可以閱讀

蘇軾詩詞文選評 (豆瓣)

4樓:幹惕齋主

林語堂把蘇東坡的一生完整地呈現了出來,從出生到學習成長,到入京,到從京都到各地的來回折騰,到最後的不斷被貶,以及穿插其中的各種朝局變動、社會情景、人物關係等,都解說得很詳細。對蘇軾遍及的各個地方雖無一遺漏,但卻是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可以說全書成功地展示出了蘇軾的曠世才華、為民情懷與豁達精神。令人不滿處(起碼是令我不滿),林先生對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評價並沒有完全客觀公正,而是出於一種個人喜好的主觀臆斷,失之嚴謹,為一味抬高蘇軾而竭力貶低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其人,尤令人不恥。

總而言之,本書總體而言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但僅限於了解蘇軾生平、個人生活、地方治理及其精神世界,而對於當時的朝局形勢以及變法的各種具體問題,還是通過史料去了解吧。

5樓:木加

作者的個人色彩濃了一些,感覺蘇東坡的生平沒描述好,可能是我沒有完全看完,但是直接寫蘇東坡這個主角的部分有點少。倒是中間寫王安石……個人來說,我要吐了,寫得冗長乏味,把這個人貶得一無是處一樣,對於我這種愛從優點看人的人來說,這種寫法很反感。有些引用的古文不好懂,也沒有稍微解釋總結一下,查得好累,簡直看不下去了,就放棄了……

6樓:

王弗,旺夫,這是搜狗輸入法聯想到的。

王弗就是蘇大才子三十七歲時,念念不忘寫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這首令人傷心斷腸的詞的主人公,蘇軾髮妻。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蘇東坡傳》書中短短幾行,描寫了王弗在丈夫工作生活中正思聽、辨善惡的賢內助形象。令人稱羨。

乙個人究竟找怎樣的妻子,才如這般鶯鶯燕燕,融融恰恰。

用心去探,用情去感,而不是光用眼睛看。(《Love Never Dies》Anna和兒子的對白)

分享'Love Never Dies' 2018 Studio Cast的單曲《Look With Your Heart》

Look With Your Heart

7樓:七叔

首先,林語堂寫這本書的初衷不是給中中國人看的。你看它的名字《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angpo》,所以中國人讀它,不要當傳記看,不要當歷史考究看,它是來描寫蘇東坡這個元氣淋漓的天才的,而且是蘇東坡的超級粉絲寫的。

林語堂對蘇東坡是大愛,是超級粉絲,所以有貶抑王安石、二程的地方,我讀到這些地方,心裡總是默默的笑說「林先生是真的太愛蘇東坡了」。相信如果林語堂先生把讀者定位在華語圈,他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不過,在我看來,蘇東坡確實值得林語堂這麼愛他,也值得每個華語圈的人愛他 。

至於書中於王安石、二程的超級黑,讀者自己能拎清楚就好了。畢竟每個人看書的目的也不是要接受著者的所有觀點。

我的觀點是:《蘇東坡傳》是好書,但不是傳記,不是歷史考究。

8樓:啥啥啥

第一次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剛考上大學那會兒,無疾而終;第二次嘗試讀這本書,研究生即將畢業,再次無疾而終。

喜歡蘇軾。而這本書中太多對於細節的想象、對人物連篇累牘的誇讚,很難讓我產生認同感。傳記應該是非虛構的,至少在感情上應該是客觀的,就像大型人物特稿。

就這本說來說,林語堂更像是一位歷史人物博主,力推他追捧的人物;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像一位高階粉絲,「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愛他。」

帶著喜愛去了解,然後告訴大家這個人有多麼完美,這太像粉絲了!「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

他當然快樂,只是很遺憾,關心則亂,也注定了這本書沒有蘇軾本人該有的傳播力。

9樓:

怎麼說呢,書兩個月之前買的,剛買來看了幾頁,就沒有興趣讀了,看不懂(不是不懂語言,直接不明白他要講什麼)這兩天閒著沒事,就拿出來看了一會了,一頁都看不去,無腦黑王安石,一件事三番五次的講。字數硬湊。我自己的觀點來看,寫乙個詩人要從他的詩歌入手進行剖析,很遺憾我大概翻了一下這本書,很少講到蘇軾的詩。

然後總體感覺就是乙個小粉絲無腦吹自家愛豆(本人很喜歡蘇軾),然後黑別家愛豆(也很愛王安石)。之前也是看網友評價買的,感覺名負其實吧。還不如買本中華書局的《蘇軾詩集》。

各位書迷嘴下留情。

10樓:妖童媛女26

《蘇東坡傳》(The Gay Genius)

以時為序,本書將東坡居士一生分為四卷,分別是:童年與青年、壯年、老練和流放歲月,我看完全本,也將蘇東坡一生以官場浮沉為線分為浮-沉-浮-沉。當然全書所展現的蘇東坡一生並不只是儒士浮萍。

更多的也是他的才華和道德精神。他一生被迫去過很多地方,一生漂泊是成也才華,敗也才華。

林語堂先生愛乎其人,觀其一世,折服於蘇東坡那不可抵擋的人格和道德魅力。林語堂先生知道,要概述乙個人的迷人之處很難,唯有將其生平要事及微末之事擺再讀者面前,才能讓讀者感受到。

我把這本書當做林語堂先生給全世界的蘇軾的安利。先生2023年赴美時儘管倉促也帶走了蘇東坡有關的和他所著的珍本古籍。林語堂先生讀他的札記、七百首詩及八百通私人書簡,所以才能寫出許多細節,才能將對精神偶像的故事和精神的熱忱和欣賞的態度展露無疑。

正因為這字裡行間的愛與敬佩,才能讓我在閱讀時也為蘇東坡那豁達向上和道德的力量感動。蘇東坡一向很愛交友,也深受世人愛戴,我想若我與他同時代,定會千里追尋。

同時,林語堂本就是當時一大文學家,格局之大不會侷限於細枝末節之中,這本書中也包含許多政治歷史和哲學方面的描述,以蘇東坡為主線但不限於寫蘇東坡。北宋朝局風雲詭譎,黨爭不斷,國運日衰,在這動盪中蘇東坡如一葉扁舟被浪打翻又再起。書中王安石變法著墨頗多,是我們對歷史有個另乙個角度的理解。

蘇東坡身上儒佛道三教的衝突與融合影響著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他一輩子無法擺脫大環境教會他的立身之本儒教,但我們看到他謫居黃州及儋州鄉間之時怡然自得,一生敬佩陶淵明,便知儒教之外他另有追求。對於死生大事的感悟他則偏向佛教,同時他也有很多僧人朋友,他往往和僧人朋友們交談投契,在佛法上有自己的感悟。

但他對自然與人的關係的理解又偏向道家。佛家講求「去」,而道家講究「順」。我們從林語堂先生的角度去看蘇東坡的精神生活,可以看到在他身上三教合一的奇妙反應。

回歸到蘇東坡本身的魅力,我最愛他精神上坦白流露,遇見不愜之事,便覺「如蠅在食,吐之方快」。他也從來不恨人,他寬容待人,從不嫉妒。因為恨人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蘇東坡並非才不如人,所以也從不恨人。

他一生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讀這本書時我總忍不住嘴角揚起,關上這本書以後以後我看這分分秒秒便成了日日夜夜,日日夜夜也成了歲歲年年,生活多了春色,天空又亮了幾分。

11樓:迷離雙眼陳曉曉

從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及蘇詞的評價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蘇軾在其作品中留給人們的印象,豪邁卻不奔放,動情卻不風流,清婉卻不纏綿。不似豪放派的意氣風發、豪情萬丈,也不似婉約詞的清切哀怨、俊逸韶秀。

12樓:千秋一夢夜歸人

很多人覺得這本書不客觀很主觀,就當是一本側面了解蘇軾的書就行了,詩詞都寫得大氣磅礴之士也不會是蠅營狗苟之人,非要找個黑料黑歷史滿足自己陰暗心理才開心,帶著一臉猥瑣的笑說著人家和小妾的風流韻事。畢竟人家也名流千古了,還會繼續作為文化符號傳承下去,你是什麼,蒼蠅還是蚊子。

13樓:亮亮是神仙哥哥

《蘇東坡傳》可能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本傳記

宛如飯圈唯粉吹自己愛豆,還要踩對家兩腳。

開篇看了幾章,就是憑辨奸論裡一句「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把王安石先黑了一波,再說一下辨奸論,我認為從乙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好來說這個人的政治觀點錯誤就很不正確,更不用說用不客觀的史料來評價歷史人物。

這本書有bug,編寫不嚴謹。實體書不在手邊,有機會再補充這點。

看完這本書導致我很長時間對蘇軾無感,吹的太過了,它給了蘇軾乙個完全完美的人格。各種各樣的品質都可以往他身上套,甚至覺得這個人不真實。

14樓:橙子

東坡肉再好吃,誇得太多也會膩味!這不是一本傳記,這是一本粉絲寫給偶像的情書!失之客觀,人物似偽,可當閒書一看,切莫當真!

15樓:只不過是過客罷了

主觀色彩濃厚,但奈何蘇軾是唱主角的,所以自然要讓王安石和司馬光來襯托。

其實吧,你要說主觀色彩,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都參雜了一點。林語堂在序言寫的時候就說了:「喜愛哪個詩人,完全是出於一種癖好。

我想李白更為崇高,而杜甫更為偉大——在他偉大的詩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憫人的情感方面更為偉大。但是不必表示什麼歉意,恕我直言,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他如此深沉地熱愛這位詩人,帶有主觀色彩是在情理之中的。

對於本書,關鍵其實在於讀者自己的態度,林語堂只是盡其所能將一位偉大詩人的形象展示在眾人面前。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與讀者產生共鳴,讓讀者能夠用他的方式走進這位詩人。所以,帶著辯證性的思維去看待一本書,是再正常且絕對沒有錯的事,但沒必要對作者進行人身攻擊。

在創作手法上,林語堂先生的這本《蘇東坡傳》絕對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書中內容,讀者完全可以自行查詢資料,對有疑惑的地方進行補充吸收。(林語堂先生當時全家赴美,手頭上的資料肯定有限,完全是憑自己對蘇軾的認識寫下了此書,有些學術上的錯誤也正常不過)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否將蘇軾在黃州時的生活美化?

硯山 如果題主在意的是老蘇在黃州的客觀生存條件的話 是的。你可以這樣認為。但這裡要說的一點,林不是為了 要美化 才去給黃州那段生活添一筆明亮,把蘇寫得 超然閒適 的。而是因為,包括林在內的無數文人們,對於蘇的欣賞角度就是這樣的。比起 眉山 黃樓 黃州這段時期從蘇的各項 研究成果 上所展現出的人格質感...

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對王安石的評價是不是太主觀了?

有丶東西 作為乙個改革者,王安石最初的宗旨的確是好的。為了使多年積貧積弱的大宋王朝的國庫充盈,就這一點看,王安石的變法的確實現了國庫充盈,但是逃不過的是 與民爭利 宗旨是好的,但是在貫徹的過程中卻走了形。改革過於急於求成,缺乏對百姓的人文關懷。王安石的改革思維是超前的,但他沒有具體分析當時的歷史土壤...

在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為什麼將王安石批判得一無是處?

jfyj 因為林語堂寫這本傳記帶著極其強烈的個人情感和偏見 但是很反感他把王安石貶得一無是處,傳記應該客觀一點,而他只是乙個迷弟對偶像的吹捧 只不過是過客罷了 主人公是蘇軾,需要別人來襯托出蘇軾的光輝與偉大,何況為林語堂最鍾意的詩人,自是如此寫。況且王安石雖然初心是對的,但是他這事做的時代不正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