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東坡居士 蘇軾?

時間 2021-05-10 19:15:10

1樓:笨拙的太陽

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同理,蘇軾輕佻,同樣不可以牧百姓。蘇軾的個人生活是跟後來的端王有很大的相同之處的,他們同樣的縱情深色,同樣的舞文弄墨,並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是他們的性格也非常的相似,就是當時,冒充蘇軾的私生子和冒充端王的私生子是當時的風流趣事,是的,私生活簡直可以堪稱無良比如每過幾年就換一批小妾,甚至不顧小妾懷孕。

蘇軾本質上是當時乙個最大的大v,而大v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賣粉絲,並迎合粉絲,並不是做實事,但大Ⅴ卻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北宋急需改革時政時,蘇軾選擇了反對改革。做實物是不需要依靠粉絲的,也不需要得到很多人的同意的,這個得罪人的事情,蘇軾的反面就是自幼好友章埻,他就是乙個能臣,作為改革派的章埻和保守派的蘇載,雖然立場不一致,新派,舊派是彼此起伏,雖然章埻求仁得仁,結局早已注定,但蘇軾在這件事情的表現令人齒冷,在他兒時的好友被放逐的時候,他反而予以嘲弄,而當蘇軾被放逐的時候,他的好友是幫了他的,如果蘇軾得到了重用,那件是天下的不幸,有個後例,就是明朝的東林黨,這就是社會的大v,做事必然的方式。最後再次悼念一下章埻,世界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以改變的,變才是永恆!

2樓:

蘇東坡是乙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乙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乙個百姓的朋友、乙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乙個工程師、乙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乙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乙個月夜徘徊者、乙個詩人、乙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型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型加上鴿子的溫文。

知道乙個人,或不知道乙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

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雖蘇東坡畢生坎坷多舛,但是我認為他是極幸福的,有三位女子懂他,理解他,深愛他。他雖屢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有赤子心,有爛漫心,有歡喜心,有清淨心,這是我極喜歡的。

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以上是林語堂對蘇東坡的評價,我想應該是十分貼切的。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8·黃石)北宋有位文豪,曾與我們黃石地區的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遊覽我市陽新境內銀山時,手書「鐵壁」二字,後人作摩崖刻,至今猶存。這位文豪是蘇軾。

4樓:北京大學出版社

豪邁之外盡顯溫柔。

時值秋末冬初,我們來讀一首應景的詩,體會一下蘇軾大大的溫柔與達觀。

《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這詩是蘇軾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任杭州知州時所作。

蘇軾任杭州知州期間築成蘇堤

劉景文名季孫,原籍開封,是北宋名將劉平的小兒子。劉平駐守宋與西夏邊境,力拒西夏,因孤軍無援戰死,身後蕭條,諸子早卒,只剩景文一人。

蘇軾在杭州見到他時,他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小小公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此詩雖似通體寫景,但每句都切合劉的身世,並用景語以勖勉對方,這在蘇軾詩中確屬精心之作。

我們必須透過表面的景物描寫,才能領略詩中的積極含義。

荷盡已無擎雨蓋

此詩寫初冬。第一句寫枯荷。荷出淤泥而不染,本為高潔品質之象徵;唯到秋末,池荷只剩殘莖,連枯葉也已無存,確是一片淒寂。

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雲:「菡萏香銷翠葉殘。」王國維乃謂「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

蘇軾此詩首句,殆更過之。夫留得枯荷,尚能聽雨,今則連枯葉亦無之,其衰颯至極矣。

然而作者嗟嘆感喟之情僅此一句,第二句便將筆鋒劈空振起,轉到了「菊殘猶有傲霜枝」。殘菊與枯荷,雖同為衰颯場面,卻以「傲霜枝」寫出了秋菊的孤傲之態與貞亮之節,看似與第一句為對文,有互文見義、相與呼應之勢,事實卻側重在「傲霜」的 「傲」字上。「擎雨」之「蓋」乃實寫,不過說傘蓋一樣的荷葉都已一乾二淨,而「傲霜」之枝的「傲」則以移情手法寫出了菊的內在精神,示人以凜不可犯的氣概。

這一句就比第一句深入了一步,也提高了一步。

菊殘猶有傲霜枝

第三句則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蕭瑟秋風、嚴寒冬日為苦,作者卻偏偏讚之為「一年好景」,且諄諄囑咐「君須記」,此真以平淡無奇之語言給人以出人意料之感受。

至於收句,倘無力回天,則全詩必成虎頭蛇尾,失了後勁。而作者乃從花寫到枝,從枝葉寫到果實,所謂「正是橙黃橘綠時」,乃金秋乍過,百物豐收的季節,橘綠橙黃,又呈現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兩句枯淡淒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現了炫目搖情的秀麗色彩,真使人疑為神來之筆。

然而作者除用了幾個植物名稱和幾種簡單明快的色調之外,再無其他枝蔓語句,這就予讀者一種踏實穩重、矜平躁釋的美的感受。古人說「情隨事遷」,而東坡妙人,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漸凋殘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黃碧綠,雖說用筆雅淡溫柔,卻具有不盡的蓬勃朝氣。寫冬景而能化凋謝零落為飽滿豐碩,非賢如東坡誠不克臻此。

馬麟橘綠圖

然此詩乃東坡寫贈劉景文者。劉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終身,年近六十,猶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與劉一見如故。既憫傷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窮而長此頹唐下去。

就此詩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時值歲尾,荷枯葉盡,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難免潦倒失路;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節,而景文晚節並無虧缺,猶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總不免多向消沉頹唐一面著想;而對於讀書人,特別是有理想抱負的人來說,卻還有收之桑榆、獲取豐收的一面,所以詩人乃以三四兩句對劉加以勖勉,給以支援,使劉認識到前景還是大有可為的,「橙黃橘綠」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緣結果之期,使他不僅看到荷枯葉盡的一面,還有傲霜雪抗嚴寒和收成果實的一面, 希望劉能振作起來,堅持下去。只是詩人純用比興手法,沒有把本意和盤托出而已。

正是橙黃橘綠時

東坡作此詩時年已五十五,也已步入老年。他當然不能預知不久的將來還會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曠達樂觀,主張應多方面地適應外界的環境變化,不因年老而頹唐消沉。

然則此詩也不妨看作詩人本身的一生寫照。蓋蘇軾一生,坎坷挫折,亦雲多矣,卻始終沒有被逆境嚇倒,稍摧其志,則此詩固亦夫子自道也。其身後「橙黃橘綠」,使千載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藝術果實,也算美不勝收了,故竊以為如僅以景語之美來賞析此詩,猶屬皮相也。

《跟著名家讀經典》

5樓:鹽選推薦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學全才,詩、詞、文、賦、書、畫、美學、哲學都達到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度。他的散文創作不但富有詩情畫意,蘊涵美學意味;而且說理精闢,也具有哲理深度。他的詩詞作品,猶如「天風海濤之曲」,「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胡寅語)。

筆力雄健,領袖詩壇。他的書畫與蔡襄、黃庭堅、公尺芾並稱「宋朝四大家」。游國恩等當代學者在編寫《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年版)中持這樣的觀點:

蘇軾一生的文學創作「表現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這當然要算歷經千年後最準確、最公允的歷史認定。

清代學者趙翼是這麼評價他的詩歌的:

「以文為詩,自昌黎(韓愈)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支),爽如哀梨(傳說漢朝秣陵人哀仲種的梨果大味美,時人把它叫作「哀家梨」。後來人們用「如食哀家梨」比喻文辭流暢爽利),快如並剪(當時幷州剪刀特別快,如杜甫詩:「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後為一大家也。」(《甌北詩話》)

蘇軾現存詩 2700 多首,不但是一位多產詩人,而且詩也寫得特別好。蘇軾的詩歌成就是多方面的,錢鍾書卻特別欣賞它「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還說,這是他「風格的大特色」。

(《宋詩選注》)這裡就讓我們來欣賞他詩歌中的比喻吧——

在中國古代,人們要麼為了仕途,要麼為了生計,誰不是席不暇暖,奔走不遑?有幾個人能安守田園,坐看花開花謝,仰觀雲卷雲舒?當年白居易就是把流浪的人生比作辭別根鬚的深秋的蓬草:

「辭根散作九秋蓬。」文天祥則把它比作隨風逐浪的水上浮萍:「身世浮沉雨打萍。

」其實呢,「人生」是乙個很沉重的話題,哪會有如許輕靈與飄逸?

6樓:莉莉

以前淺薄的我只是覺得蘇軾是個"曠達,樂觀,寬容,博大胸懷,文采斐然,事事皆通"的曠世全才,可是隨著了解的深入,心智的成熟,我慢慢開始覺得這些都只是他光芒萬丈的一生中的冰山一角,這些詞語遠遠不夠表達他的優秀,誠然,他不是神,但是,他努力地把他不夠順暢的生活過得瀟瀟灑灑,多姿多彩,他時而奔放,時而調皮,時而肅然,時而澄淨,我對他無限的敬仰與崇拜,最後只能用三個平常的詞語表達,可愛,可親,可敬。

7樓:

悄咪咪地冒出來講個小小的文學常識哈~

以前不讀前赤壁賦麼,

裡面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賊美

然後屈原九歌的大司命裡有

桂棹兮蘭曳,斲冰兮積雪

然後時不可兮再得,託遺響於悲風

在九歌湘君湘夫人裡都有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王維一首詩有

時不可兮再得君何為兮偃蹇

不算抄襲,你說讀書人的是能算抄麼?這種事情挺正常的,畢竟作文裡用詩句諺語有文采還能加分呢。hhh,不過裝裝逼啵啵嘴是可以的

然後手機打字好累啊,有些地方記不清楚了可能有錯吧。別在意哈

8樓:悟空大人

天縱之才,敏感於常人,是為一幸;更兼文墨之能,有感而發,直抒胸臆,是為二幸;筆耕不輟,傳諸於世,是為三幸。人言三生有幸,東坡一生而集三幸,縱為聲名所累,夫復何求。

9樓:

可能比較主觀。

就乙個全才而言,我非常欣賞他,就乙個人而言,我不稱讚他。

我所欣賞的人物,曹操首當其衝,宋代有辛棄疾,蘇軾一生大起大落,辛棄疾也多是鬱鬱不得志,而阿瞞也是摸滾打爬才一步步站起來。但是他們不是一類人。

辛棄疾和曹操有些共同之處,只不過後者最終建立起了自己的事業。而蘇軾和陶淵明類似,兩類人都有乙個共同點,很有抱負。我欣賞前者,是因為他們雖有不得志,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最初的理想抱負,即使暫時放手,也只是「我暫時放手是為了更好的歸來」,這種人,他們敢於在夾縫中活出一條路。

而蘇軾和陶淵明的放手,則多少帶了點頹廢的意味,那是無奈故作灑脫的放手,安慰著自己:「不怪我,怪那些臭不要臉的皇帝狗官。」

想想,入世無敵,出世瀟灑,古今唯曹操一人耳。

蘇軾是如何走向蘇東坡的??

拿著菜刀砍電線 1,東坡是黃州的乙個地名,當年蘇軾在東坡耕地補貼家用。2,為啥蘇軾好好大官不當要來東坡耕地呢,因為他這個人遇見錯的事情,錯的風氣就一定要指出,而且是當著皇上的面指出,所以被小人搞了,差點死掉,經過全國從上到下,從百姓的大官 王安石 們的奮力營救,沒死,被發配到黃州,這裡也就說明了蘇軾...

如何評價 淮海居士 秦觀?

桃花與匾 複習,不用理我 北宋詞人秦觀被譽為當行本色,甚至有 近視以來作者皆不及秦少游 的評價,具有極高藝術成就。1.身世打入艷情。飛紅萬點愁如海 為誰流下瀟湘去,景物 寒鴉 斜陽 渲染淒涼氣氛,女性口吻訴說悲慘身世遭遇,感情濃烈,和婉純正轉為淒烈。擅長創造淒迷的境界,王國維評價,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

如何評價 六如居士 唐寅?

我曾特地去蘇州橫塘的唐寅園,看過唐寅的墓。我練書法的時候,喜歡的面比較窄,尤其不太注重明清書家。但乙個偶然的機會,喜歡上了唐寅的字。我曾有那麼幾年專注於練唐寅的字。可能是練誰就喜歡誰吧,我一直對明代其他書法家提不起興趣。唐寅的書名為畫名所掩。人們提到他的時候多半首先想起他的畫。我對畫沒什麼研究,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