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淮海居士 秦觀?

時間 2021-05-30 00:10:56

1樓:桃花與匾

【複習,不用理我】

北宋詞人秦觀被譽為當行本色,甚至有「近視以來作者皆不及秦少游」的評價,具有極高藝術成就。

1.身世打入艷情。飛紅萬點愁如海、為誰流下瀟湘去,景物「寒鴉」「斜陽」渲染淒涼氣氛,女性口吻訴說悲慘身世遭遇,感情濃烈,和婉純正轉為淒烈。

擅長創造淒迷的境界,王國維評價,「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轉而為淒厲也。」

2.專主情致。東坡辭勝乎情,柳情勝乎辭,辭情兼勝者,唯秦少游。

將傳統小令的含蓄空靈與柳永長調慢詞結合,形成新詩詞風格,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在細膩的情思裡偶爾插入景物,景物轉為情思,鵲橋,男女相愛的阻隔,渲染感傷氣氛,古之傷心人也。暢達的感情產生抑鬱頓挫之感。同樣的還有滿庭芳,浣溪沙。

3.語言典雅精工,「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感情並不是一洩無餘的,別時不捨,別後回憶,相戀的纏綿,有連綿的意象勾勒出「煙藹茫茫」的場景。抹、粘、極富藝術色彩卻不失溫婉本色,言有盡意無窮。

4.自著偉詞,聲逸絕響。對後世婉約派有影響。如周邦彥、李清照等等。

2樓:簡慢人生

說到秦觀秦少游,心裡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悲傷,一是因為他的詩詞,一是因為他的身世。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就不由地在腦中浮現。不愧為婉約派詞人之首,他寫詞雖用語平淡,但輕輕一句,就已經說到了讀者的心裡面。

秦觀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卻沒有繼承蘇東坡豪放的詞風,自成一派,成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蘇軾的詞把詞從歌辭之詞演變為詩化之詞,而秦觀的詞則把詞從詩化之詞再次演進,回歸到詞的本質。

清朝的賙濟在他的《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即秦觀的詞外表平常,卻容易使人受到感染,這種特色,其他人用盡心機也無法達成。

馮煦在他的《蒿庵論詞》中說:「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以內,不可以傳。

」意思說,別人僅僅是對語言的運用,有豐富的語彙,有廣博的想象和聯想,能感受和觀察到自然之景和內在的情感;而秦少游則蘊涵有詞的那種婉約、纖細、柔媚的質地,簡直是得了詞心,筆觸直擊人們的靈魂深處,可意會不可言傳。

同時,馮煦又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然而王國維對此卻不認可,以為只有淮海,也就是秦少游才配此評語,小山還差點。這對秦觀的評價不可謂不高矣。

我們來讀讀秦觀的詞——《畫堂春》,就能發現他的詞描寫非常的細膩: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寶篆煙消鸞鳳,畫屏雲鎖瀟湘。慕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東風吹柳日初長」,很平淡的七個字,卻有無限情致。春風吹動垂柳,雨後落日餘暉中,紅花綠草分明,杏花開完,花瓣落入泥土,被燕子銜去做窩。「睡損紅妝」更妙,不說怎樣的寂寞哀傷,只說沒有遊春的興致,屋裡香爐煙裊裊,屏上煙雲霧濛濛。

「慕寒微透薄羅裳」是很細膩的筆法:黃昏時天氣很冷,春寒料峭浸透了單薄的羅衣,引起了無限的遐想。

秦觀的傷春,沒有某個特定的情景或人物限定,他寫的是他內心深處最細微的體會,寫得非常耐人尋味。他的感覺最敏銳、最纖細,也最容易被觸動,能寫出對優美的自然、快樂的時光的那份愛惜和珍重,寫出對不能長久保留的美好事物的哀婉與傷感。

而小山的詞則是對特定事物或人物的描寫,這就是秦觀詞與小山詞最大的不同之處。

所有的詩詞作品都注重一種感髮的本質,也就是內心的一種感動,而這種感動也和人的際遇相關。秦觀這個人是乙個非常敏感的人,他和蘇軾非常的不一樣。如果在現代,我們就會說秦觀有一顆透明的玻璃心,好看但易碎,也就是他受不得挫折。

你看蘇軾一生經歷三起三落,畢生抱負落空,最終死在被貶回來的路上,可是他很曠達,樂觀的很,弄了很多好吃的,還寫了3000多部作品,為後世留下很多寶貴的財富,至今人們還可以享受到他治理杭州西湖的政治遺產——蘇堤。

可是秦觀不一樣,他很敏感,也很脆弱。早年考了兩次進士,都落榜了,後來蘇軾把他的文章拿給王安石看,得到了讚賞,也終於考取了進士。蘇軾入朝為官,也舉薦了他,結果他分到個很棘手的工作,為神宗寫實錄,就是神宗死後給皇帝寫簡歷。

神宗是支援新法的,但當時的太后是支援舊法的,等到太后死了,哲宗親政又改為支援新法。秦觀和蘇軾一樣,政治前途死於黨爭,無論新法派還是舊法派上台,他們都是被排擠的物件,所以一直被貶,越貶越遠。先是去了杭州任通判,接著去麗水做監酒稅的小官,再接著貶去湖南郴州、廣西橫州、廣東雷州,當然蘇軾比他還遠,貶去了海南島。

秦觀受了打擊,一下就起不來了,年僅五十二歲就在回京的路上死去了。

秦觀被貶郴州後,情緒就很低沉,原來只是多愁善感,現在則是有了幾分淒厲神色,這從他的詞中就能讀出來。

當他還在處州(浙江麗水)時,他寫了《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這時候,秦觀的心理有悲哀,可是他還有盼頭,沒有被悲哀壓倒,他還有一種對美麗景色欣賞的心情。

但秦觀的詞是消極的,比亡國後的李煜更消沉。李煜的詞在沉痛之中還有一種奔放,他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則是「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只有沉痛,無邊無際。

及至郴州後,秦觀的詞,用王國維的話叫「淒厲」,就是那首《踏莎行》: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是一種對絕望的感情,對天下美好事物的那種追求和嚮往之情完全落空了的絕望。

中國古人常說,詩裡邊有無理之言,但這無理之言往往是至情之言。意思你說的話沒道理,但為什麼會說出這種沒有道理的話呢?因為你內心之中有一種非常深刻的感情,你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秦觀死後,蘇軾就把「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兩句話刻在扇子上。只有和秦觀有著共同遭遇的蘇軾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這兩句話內在的感悟。

對詩歌的欣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一首詞寫完,作者的感情傾注其中,只待有情人來讀取,這其中的美都是獨特的,就好像設定了密碼,只有撥對密碼的人才能欣賞和感悟。

難怪喜歡秦觀的詞,總是在悲切悽慘之時,而開心愉悅時,我們更喜歡蘇軾的快意恩仇。

3樓:鹽選推薦

秦觀是乙個被坊間嚴重低估的文人。

他是北宋婉約派的一代詞宗,人們津津樂道的,卻只是他的「艷詞」和「艷事」。

其實他的詞作,在寫男女情事的同時,大多融入了仕途不遇、前塵似夢的身世。

這才是他的高明之處。

正因如此,清代的賙濟,在《宋四家詞選》中,才會這樣評價秦觀:「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又是一法。」

作為暢銷詞作家,秦觀的身上,從來不缺緋聞。他的每一段艷史,都是憑實力寫成。

在揚州,秦觀做客太尉府。

府上有位歌女,年方二八,才貌俱佳。最讓人驚嘆的是,她的箜篌彈得極好,能演奏瀕臨失傳的上古樂曲,若是放在今天,當屬國家認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歌女早聞秦觀大名,見到偶像本人,自然激動萬分,便在酒桌之上,以各種理由、各種藉口,往秦觀的身邊湊。

秦觀是老司機了,人家主動至此,焉有不懂之理?趁著宴飲的間隙,他走到歌女身邊,說要借箜篌一看。

於是,兩個人的距離,迅速接近於 0.01 厘公尺,屋內外充滿了曖昧的空氣。

此時,太尉離席更衣,一陣大風吹過,燈燭全滅,廳堂一片漆黑。

天賜良機。

秦觀立刻抱緊歌女,先是一陣猛親,然後……此處省略兩千字。

別罵我,關鍵時候就打馬賽克。因為接下來的劇情,翻遍野史,只見五個字,「有倉猝之歡」。至於「歡」到何種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唯一能確定的是,事後這位歌女,曾告訴秦觀:「今日為學士瘦了一半」。

此話有真意,欲辨不敢言,大家還是合上下巴,自行腦補吧。

萍水相逢,且有「倉猝之歡」,這樣的好事,秦觀自然要作詞以記之:

夜闌人靜曲屏深,惜寶瑟、輕輕招手。一陣白蘋風,故滅燭、教相就。

當然,在秦觀所有的小情書裡,最出名的,肯定是這一首: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尤其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簡直就是專治相思之病的靈湯妙藥,近千年來,撫慰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有情人。

說完了秦觀的婉約詞,下面正經聊聊他的身世。

公元 1049 年,秦觀生於九江,自幼天資聰穎,讀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十歲左右,便能通讀《孝經》《論語》和《孟子》。

4樓:鹽選推薦

「露花倒影柳屯田,山抹微雲秦學士。」(葉夢得《避暑錄話》引蘇軾語)

因為柳永官至「屯田員外郎」,所以用「柳屯田」來指柳永。蘇軾把秦觀的詞同柳永的詞相提並論,姑勿論是讚賞也好,是戲謔也好;是說詞的風格也好,還是論詞的成就也好,這都足以說明:在北宋詞壇,秦觀是繼柳永之後,又乙個令人矚目的寫情詞的高手!

還是讓我們先來讀讀被蘇軾提到的「山抹微雲」這首詞吧,它的詞調是《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輕淡的「微雲」半遮遠處的山峰,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畫師把它塗「抹」上去似的;枯黃的野草、鋪展開來,彷彿是誰用一雙巨手把它跟寥廓的長天「連」接在一起。遠遠望去,猶如一幀巨幅的淡墨畫,更加渲染出深秋的慘淡與暮靄的蒼茫。

聽,晚風送來城門譙樓上淒涼的畫角聲,它向人們昭告天色向晚。此時此際,作為有情人又怎能忍心拋下難捨的深情遽然離去呢?他只好「暫停」頻頻催發的蘭舟,與心愛的戀人共飲別離的苦酒!

就在這舉杯碰盞的時候,多少歡樂的往事歷歷如在目前。詩人在「回首」前偏偏著上乙個「空」字,那不明明是說,一切都煙消雲散,往事成空,不堪回首嗎?「暮靄紛紛」,既是江濱晚景的實境描寫,其實又何嘗不是說,昔日歡情就像眼前暮靄那樣,一切變得依稀難辨了。

遠望西山,透過如血殘陽,但見萬點寒鴉,盤旋天際;一灣流水,環繞孤村。禽鳥無知,尚有枝可依;流水無情,仍有村可繞;多情如我輩,卻只能拋開心愛的戀人,去國離鄉,天涯奔走……

斯情斯景,怎能不教人黯然而消魂?這時候,只好解香囊、分羅帶,交換信物,以示心曲:儘管天長日久,深情不減;哪怕天涯海角,也永誌不忘。

除了這,還能做什麼?到頭來,不過贏得青樓薄倖郎的惡諡罷了。在這場人生的博弈中,詩人明知輸得精光,卻說是「贏」得,這種自我調侃,不正可燭照出詩人心靈深處有幾許憂傷、幾多惆悵!

詩人當然知道,人世多迕、相見難期。在這裡卻說「何時見」,這種寄希望於渺茫的痛苦,還不令有情人在衣襟上、衫袖上白白地拋灑幾多傷心的眼淚?

就在這最傷情的時候,小船啟碇遠航了。船兒漸行漸遠,再也望不見高城了;極目處,但見星星點點的燈火,已是華燈初上時分……

境遠情濃,筆高韻美,聲情宛轉,清新雅麗。無疑,稱得上離情詞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七夕」,是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一年一度歡會的日子,從《古詩十九首》中「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詩句問世以來,誰不認為痴男怨女經年累月地分離是愛情生活中的大不幸呢?

秦觀卻有自己獨特的愛情觀。在他看來,體現愛情的價值並不是相會時間的長短,而是愛情的質量。

且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你看,那美麗輕盈的雲彩,定是織女用纖纖玉手精心製作的婚裝;那迅疾劃過的銀星,定是為牛郎傳送愛情資訊的紅娘。久別勝新婚嘛,在那耿耿星河的東西兩岸,牛郎織女正在暗暗地渡河哩!

如何評價 東坡居士 蘇軾?

笨拙的太陽 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同理,蘇軾輕佻,同樣不可以牧百姓。蘇軾的個人生活是跟後來的端王有很大的相同之處的,他們同樣的縱情深色,同樣的舞文弄墨,並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是他們的性格也非常的相似,就是當時,冒充蘇軾的私生子和冒充端王的私生子是當時的風流趣事,是的,私生活簡直可以堪稱無良比如每過...

如何評價 六如居士 唐寅?

我曾特地去蘇州橫塘的唐寅園,看過唐寅的墓。我練書法的時候,喜歡的面比較窄,尤其不太注重明清書家。但乙個偶然的機會,喜歡上了唐寅的字。我曾有那麼幾年專注於練唐寅的字。可能是練誰就喜歡誰吧,我一直對明代其他書法家提不起興趣。唐寅的書名為畫名所掩。人們提到他的時候多半首先想起他的畫。我對畫沒什麼研究,感覺...

如何評價 溫陵居士 李贄?

哈哈欠為你違逆 明代思想家李贄說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子而後足也。若必待取足於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反對思想盲從。 人中英美 晚年背叛了早年的自己。早年間,不通道 不信仙,到了中晚年開始信佛,甚至剃發作了和尚。他對道學先生,那些作風迂腐之人十分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