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為什麼將王安石批判得一無是處?

時間 2021-05-06 16:40:36

1樓:jfyj

因為林語堂寫這本傳記帶著極其強烈的個人情感和偏見

但是很反感他把王安石貶得一無是處,傳記應該客觀一點,而他只是乙個迷弟對偶像的吹捧

2樓:只不過是過客罷了

主人公是蘇軾,需要別人來襯托出蘇軾的光輝與偉大,何況為林語堂最鍾意的詩人,自是如此寫。

況且王安石雖然初心是對的,但是他這事做的時代不正確,當時的物資雖然還經得起折騰,但是生產力跟不上,王安石的變法無法適應當時的情況,可他卻沒有意識到。作為乙個經濟人士,王安石的行動太大手筆,他太專注於成果,太急功近利,太盲目自大,就因這點,導致他最終被小人給陰了一把。這也是王安石的性格使然,他有能力,但沒能好好利用,反而被別人給利用了。

3樓:木犀

人無完人,林語堂和王安石都可以用這個成語來評說。

林語堂的人無完人是說他雖有大才,卻不能以客觀態度來評價乙個歷史人物。王安石的人無完人是說他雖有驚天之才且做事果決卻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搞的皇帝為難、滿朝無朋。

歷史不能改寫,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如果沒有司馬光的復出,可能我們會看到乙個沒有中斷的宋朝。

4樓:stone jack

你再看看梁啟超的王安石傳唄。那個年代,文人治史,通常都不是實事求是的,而是要「文以載道」。林語堂覺得自己和蘇東坡「惺惺相惜」,自己就是當代蘇軾啊。

梁啟超也是一樣的,自己就是當代王安石啊。

5樓:Galacru

這個問題我曾經很有感觸。

中學時正巧相隔不遠地看了《蘇東坡傳》和另一本主講王安石變法的書,這兩本書對於王安石及其變法有著幾乎完全相反的評價,讓當時的我產生了不小的疑惑。

只能說,凡是歷史文學作品(文學化的歷史作品),都很難跳脫出作者本人的偏好與立場。尤其《蘇東坡傳》還只是一部為他人立傳的傳記作品,而林語堂本人也是東坡的超級粉絲,所以在評價與東坡相愛相殺數十年的王安石時難免有失偏頗。

至於王安石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過歷史上對他的變法的評價的確褒貶不一。王安石變法富國貧民,整體上有利有弊,歷史難有令人信服的定論。

我接觸過很多看起來有理有據的說法,認為正是王安石變法加劇甚至說導致了北宋王朝的快速衰落。然而事實上,王安石再怎麼折騰,仍然是在求變。他認識到了北宋朝廷的諸多弊端,但改革起來因為內外原因難免力不從心。

相較之下,私以為反而是蘇軾在政治洞察力上不如王安石,有時略顯保守。東坡可以當個治世的好官,但卻不是個好的救世主。

當然,我仍然是東坡最忠實的粉絲。

6樓:糖糖今天努力了沒

我以前對王安石無感

就覺得嗯這人挺有才挺有思想的

等我粉了蘇軾哥哥以後再看王安石

「這人真(口吐芬芳)是醜人多作怪,心胸狹隘,竟然容不下乙個對他存在異議的人,我可(口吐芬芳)的吧」。

拋開粉絲濾鏡,王安石其人不錯,有主張有作為不失為舊時代的好幹部好領導,但書是人寫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想就連《史記》都不可能絕對不失偏頗,何況是《蘇東坡傳》呢以上。

如何評價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楓小凌 蘇軾的一生,是幸也是不幸。幸的是他出眾的才華,相互扶持的家人和朋友,達觀的生活態度和對百姓的大愛。不幸的是他個性並不適合官場,幾度沉浮,命運就是不肯放過他。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經歷挫折和痛苦,才懂得平靜生活的可貴。林語堂先生很崇拜蘇軾,所以每次描述到他的 政敵 就失去了客觀,尤其是對王安石變...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否將蘇軾在黃州時的生活美化?

硯山 如果題主在意的是老蘇在黃州的客觀生存條件的話 是的。你可以這樣認為。但這裡要說的一點,林不是為了 要美化 才去給黃州那段生活添一筆明亮,把蘇寫得 超然閒適 的。而是因為,包括林在內的無數文人們,對於蘇的欣賞角度就是這樣的。比起 眉山 黃樓 黃州這段時期從蘇的各項 研究成果 上所展現出的人格質感...

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對王安石的評價是不是太主觀了?

有丶東西 作為乙個改革者,王安石最初的宗旨的確是好的。為了使多年積貧積弱的大宋王朝的國庫充盈,就這一點看,王安石的變法的確實現了國庫充盈,但是逃不過的是 與民爭利 宗旨是好的,但是在貫徹的過程中卻走了形。改革過於急於求成,缺乏對百姓的人文關懷。王安石的改革思維是超前的,但他沒有具體分析當時的歷史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