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和唯物之間有什麼明顯的界限?

時間 2021-05-09 04:41:03

1樓:來習

理論不存在界限之說,你是問心物界限吧。很簡單的,物是心之相,六祖慧能幡動心動就是指幡是心之相,一般人都理解錯了。順便科普一下,心=上帝第一推動,物理學是心不相應法。

心物一元,但唯心論不是一元論。

2樓:劉哲

相對唯心與相對唯物是沒有區別的。而極端唯心與極端唯物都有明顯界限。現實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就是極端唯心與唯物,因而存在無法統一的對立。

從主觀上講,唯物與唯心都是人的觀點,是意識的,也就是精神的,心的。主觀精神意識的內容以客觀內容為基礎。既是精神意識而精神意識又具有客觀內容,這就叫相對唯心。

精神中有物質。極端唯心就是只有精神意識,沒有客觀內容。也就是空洞無物的理論。

而極端唯物都否定主觀內容具有意識性,只認物質不認可主觀物質是在精神意識之中,否定主觀意識對客觀內容加工與改造作用。

從客觀上講,唯物關於的「神」是一種無形的存在,無形的存在就是相對虛性的存在。而有形的存在是相對實性的存在。世上沒有絕對的虛,也沒有絕對的實。

唯物關於物質就是有形的存在。唯心認為無形決定有形,極端唯心將無形存在神化。唯物認為有形決定無形,極端徹底否定無形的作用,把無形依附在有形之上,所以叫形上學。

而世界是虛與實的統一,是有形與無形的統一。虛實對立於統一中相對變化才是世界運動的原因和規律,一切事物都是世界虛實相對變化的形式。是無形和有形共同作用決定萬事萬物的存在與變化。

因此,只有相對唯心和唯物才是正確的。

3樓:月之星舞

基於「人如何認知世界」這一命題展開的哲學中:人作為認知主體,稱之為意識,表現為思維,代表主觀;世界作為被認知客體,稱之為物質,表現為存在,代表客觀。

認為人的意識決定了人如何認知世界(物質)的叫做意識第一性,屬於唯心。

認為世界(物質)決定了人如何認知叫做物質第一性,屬於唯物。

哲學中的物質(世界)概念與自然科學中的物質概念不同,哲學中,物質必須同時具有客觀實在性。而意識只具有實在性,不具有客觀性,所以意識不是物質。

4樓:無極

唯物:假設,推理,實驗,總結,得出結論,非常嚴謹。 神不存在,不能證明祂存在。

唯心:我們有個神,祂特厲害,反正就厲害,祂活在我們心中。

群星唯心[唯靈主義]:我們信仰的神真實存在,並且祂時不時給我們一些高科技 。

5樓:成為自己的光

以我有限的知識來簡單的說一下。

所謂的唯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哲學理念,他們認為人認識客觀世界是不能窮奇極限的。人類受制於自己的5個感官的功能限制我們對客觀的真實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物自體、絕對理念,只能扭曲的去觀察,去辨別,而不能達到真正的彼岸。

唯物主義就好說了,大家耳熟能詳,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一種反應意識對物質又具有反作用,具有主觀能動性。

其實究其根本兩者沒有明顯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我們人類是能夠最終對這個客觀世界達到真正的認識的。

唯心主義認為我們人類無論如何也無法推翻我們感官的限制,去真正的認識這個客觀的世界。

6樓:桃源悅也

唯物主義的認識是完全可以靠人類的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觸)檢驗的。所以唯物主義的實踐是五種實踐(看、聽、聞、嘗、摸)

唯心主義則有第六種感官(意)。所以唯心主義的實踐有六種(看、聽、聞、嘗、摸、想)。

所以唯心主義認為,任何認識只要邏輯自洽就可以接受,所以真理有多種表達方式。唯物主義則認為,邏輯自洽沒有意義,反倒應該被剔除(奧卡姆剃刀原則),所以真理只有一種表達方式。

7樓:935a

唯心和唯物之間的界限應該是個象數模轉換器的東東,或者象礦石收音機、數據機一類的東西,把唯物的模擬電訊號轉換成數字資訊。

現在看各種機械是唯物原理,各種計算是唯心原理,電子計算機是人類唯物唯心成果的典範,也包括機械人。

現在西方人唯物唯心的完美邏輯思維是數學,西方人的數學或者說形式邏輯就是物的邏輯,也可以說是人對自然現象應有的正確心態,人類低層的行為規則。

8樓:曙光

這事說來有些神奇,唯心的根源是感性思維、形象思維方式,唯物的根源恰恰是理性思維、抽象思維方式。它倆好像換了位置似的。唯心是向內求,但是這個內本無物,這個內是對外的概括抽象。

唯物是向外求,求的卻是具體,是為心中的概括抽象找具體形象。所以唯心和唯物之間本質上沒什麼不同,不同的僅僅是思維順序。

9樓:意識的問詢

唯心和唯物之間是有著明顯的界限的,這個界限就是看有沒有乙個具體的實物。比如唯物者的理論中總有乙個具體的實在,像地球、太陽、粒子、社會、金錢等等。而唯心者的理論中則很難找到乙個具體的實在或者實物,像精神、意識、靈魂、上帝等等這些概念都是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實物上時便構成了唯心論。

比唯心和唯物更先進的思想理論,有麼?

王思文 人的意識能接近的極限就是存在,從柏拉圖開始就研究存在,那個時候物質文明還很淳樸,很容易接近世界的真諦。如古代的各種傳說,都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型的得天獨厚,靠著敬畏自然而得道。如果將社會文明比作乙個人,那時處於嬰孩期,老子在道德經上舉例說,孩子終日啼哭而不累,所以道的體成肉身就是赤子。赤子是世界...

物質和能量之間的界限是什麼?

jlf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 那怕看上去靜止的物質,其內部存在分子熱運動和原子核外的電子雲運動 而物質只要一運動就必定伴生能量轉換或變化,所以物質和能量之間的界限,就是運動,對應不同的運動變化狀態,物質和能量處於同步的動態平衡變化之中! 劉水清 我們過去對 物質 的認識還是停留在辯證唯物論的階...

你認為終結唯物唯心之爭有什麼意義?

劉哲 人類認識水平是不斷提高的,唯物與唯心之爭標時認識存在問題沒有解決,解決了問題爭論自然消失,而不是我們想終結就會終結的。所以,終結是標誌著人類哲學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識的統一。 庄建西 終結唯物唯心之爭意義重大!意味著西方哲學的衰落和中國哲學的復興!西方哲學和科學漸行漸遠。失去科學的支援,西方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