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呢

時間 2021-06-04 09:29:51

1樓:瑛瑛之火點燃希望

因為曾經的經歷、性格、見識、習慣不同,同一件事情放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意義。

比如因為去了某個旅遊點把我的困惑解決了,那麼這個旅遊點對我是意義非凡的,而其他人在那有發生過不愉快,那麼今後想到這個旅遊點可能會讓她難受。

2樓:何殤

我恰好看過這本書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這句話我很有感慨,17歲的時候我放著好好的大學不讀,輟學創業了,做的是網際網路,業務最好的時候延伸到了澳洲,南美北美,西歐,一開始父母只出資網費,後面看我天天跑網咖太辛苦給我買了臺電腦,那時候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查,英語也離不開翻譯器,前方根本就沒有路,烏漆嘛黑,就這樣每天工作18小時白天休息6個小時,一周6天,不到一年不知不覺就成功了(那時候我父母仍不認可我的工作,與世隔絕,熬夜傷身),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大把大把的賺錢的時候我果斷放棄了。

時至今日,如果再提這段經歷,父母仍然嘆息,他們覺得我這段經歷毫無意義,耽誤了時光,傷了身體。

可對於我而言,那段經歷卻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這段經歷時刻都給我自信和勇氣,當遇到什麼挫折,困難,人生彷徨的時候想想那個17歲的自己,什麼都會煙消雲散。

現在的我仍保持著那段衝勁,「年輕是最有力量的,最經得起摧殘的」,我還想趁著年輕,趁著沒結婚,再做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在這個世界其實少有人懂你,遇到真正懂你的人那是天大的運氣,我不太喜歡詳細的講自己的經歷,因為各種酸辛,各種喜樂,不經歷是體會不到的,所以平常我是最喜歡鼓勵大家,只要不觸犯道德和法律底線,心裡想什麼就去做什麼,人不能一輩子平凡,一生幾十年中一定要做幾件轟轟烈烈的大事,不一定要追求大家看的見的結果,因為種子一定會深深的狠狠的紮進你的心裡,滋潤出幸福而又圓滿的心靈!

3樓:Skye Chen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請先理解:

過去的經歷是客觀事實,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如何去看待它,卻是因人而異,而且我們自己在不同階段如何看待它也不盡相同。

同意這個觀點則理解主題就成功了一大半。

4樓:會飛的魚魚

就是,過去的已然過去,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有幫助的是你對這個事件(就是經歷)做出的思考和改變。

思考改變,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這才是經歷真正的意義。

5樓: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嘗試回憶一下自己過去的人生經歷,或許有的人將自己的某些過去視為無法再被超越的至上榮譽與驕傲,但同時也有人將自己的某些過去深藏於心只因其是無法直面的恥辱與自卑。

人們很多時候都只想聽到和看到自己所想聽到和看到的,選擇性的逃避、選擇性的遺忘、選擇性的忽視。對於這些因素產生的結果,我們稱其為偏見。

活在他人期望中的人永遠被束縛在了想要實現自我期望與他人認可以及自我價值認同的完美主義願望的道路上。

如果能即使沒有達到他人的期望或認可,也不會因為他人而感到自我價值的否定,那麼其實就能夠活得很輕鬆,世界也就變得簡單了。

不管自身是如何看待過去的榮譽還是恥辱,真正接納自己的人會認為這一切其實都由自身所決定,如果主動權真真正正在自己手中,也就不會隨波逐流。無法接納自己是自尊閾值較高的人會將原因歸咎於他人或環境造成的,也就很容易難以直面自己所造成的失敗。

但是有些情況看起來好像就是因為他人或環境所造成的:例如我出生在乙個貧寒普通的家庭,有些人可能會不由自主地覺得這一切真是不公不幸!為什麼我不是富人家的孩子啊,生在這樣的環境不僅僅要跟著受苦受難,還要受到來自家人期望壓力,活得像乙個工具人。

更有很多人在童年就感覺自己缺這缺那,好像自己都不是完整的,過去的各種創傷與不幸都好像在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雖然這樣的環境會可能導致產生自己是不幸的想法,但其實也能讓自己成為特殊的存在從而實現以一種旁人無法理解的感知自身價值的方式,我們可能或多或少需要一些自我欺騙般的手段來享受至少令自身感到舒適的特殊人生體驗。

既然目的是為了活出價值的存在,那也可以將造成不幸的原因甩給他人或環境從而心安理得地及時行樂,不再在意他人的期望與評價,安安心心做一條鹹魚。

決定我們自身的是此時此刻的自己,即便決定自身的方法成了欺騙自己的手段,但它的目的達成就夠了。

而這也正是我們能夠自主決定我們自身價值的重要證據。

就像某些時日享受晝夜沉浸於影視和遊戲作品,滿足於廉價的虛擬成就,滿足於廉價的虛無人生體驗的我們。

也許你會懷疑,這樣達到的目的真能讓我感受到「我是特殊的存在」的人生體驗嗎?

接受自己的人生謊言,也是一種解脫。

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成為了自我價值實現的目標,無論是怎樣的意義,只要能讓我們感知到它的價值所在。

簡單來說就是

我們自己賦予過去經歷的意義的原因,是為了實現自主決定自身價值的目的。

而無法實現自主決定自身價值以及無法對自身賦予自由意義的人,則活在了他人的期望之中和他人所決定的價值上限,成為了被他人所支配所定義的存在,也將永遠被這個世界的規則所束縛。

其實也是對認可的過度追求,扼殺了自由。

當然我不是支援「享樂主義」,只是現在享樂的人還遠遠沒到我呀,對於乙個前途未知一切由自己開拓的年輕人來說,還能如此清晰認知已經難能可貴。

我們都在向上生長,可有的人長成了蚊香捲狀,有的人卻還能長得筆直。

如果擁有對過去經歷賦予意義的能力,那麼過去的經歷就像一張雖滿是雜亂塗鴉的畫紙,但幾筆下去也能成為藝術般的存在。

即使是孤芳自賞獨自醉,

也擁有了其理想狀態的意義所在。

不管是怎樣的意義,

無論其意義又是何意義,

失去了意義,

我們依然不斷地在圓這個人生謊言。

6樓:Boyu 木白

sensation和perception的關係可以作為解釋。酸甜苦辣,冷暖爽痛是你所感知到的,但是陰雨天對應的壞心情是你賦予它的意義。

7樓:樂於助人的小m

過去的經歷讓你有了判斷的依據與相對固定的生活方式,但這不一定是正確的而且會阻止你的前進。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你內心認為自己現在更好,因為大膽做出改變會有更多未知性,與失敗和受傷的可能。所以你故步自封,自欺欺人。

勇敢去做,愛你所愛行你所行才能定義自我,活出自我。

8樓:倪峇

和心理學的認知理論是一脈相通的,認知理論認為對於一件事情你所產生的感受,不取決於事情本身,而取決於你對事情的看法。下雨天有人會感到開心,而有人則會悶悶不樂,這就是對事物的認知不同。每個人都活在兩個世界之中,乙個是主觀世界,乙個是客觀世界,客觀世界是相同的,而主觀世界千差萬別,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不妨改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9樓:初心未來夢想

It is less important what one has than what one does with what one has.

重要的不是天生擁有什麼,

而是如何活用擁有的東西

10樓:悠生

正如書中所講:人並不是住在客觀世界裡,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

我們只是存在於客觀世界,以及,我們經歷的事只是客觀存在而已,但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意義卻是由我們主觀所產生的。

不同的人,經歷相同的事之後,他們主觀世界是不一樣的

過去其實除了回憶其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過去,而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改變過去的看法,就是改變現在的自己。

例如有些人小時候父母對他的所作所為,以前的看法和長大之後的看法,可能是不一樣的

至於過去經歷的好與壞,真正決定對你影響的好壞還是你自己

就好像,乙個家庭的不幸發生在兩個雙胞胎孩子身上,其中乙個孩子只是順其自然,接受命運的安排,但另乙個孩子決定要遠離這樣的家庭,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與命運做鬥爭,最後造就與另乙個孩子不同的命運。

如果過去的事物影響到你,那你就應該直面過去,改變自己對過去的看法,找到造就不幸的原因,盡可能不然悲劇重演

如果始終無法改變,那其實並不是無法改變,而是無法接受改變之後的結果

於是只是被動的接受自己過去的事帶來的消極影響。

(我是這麼理解的)

11樓:淨意人類圖解讀

多看幾遍,不明白先記著,有些書是要有經歷才看的懂的!

比如看似是痛苦的經歷,換乙個視角可能是最大的祝福,這個需要意識提公升以後才能真正的改變看待一些經歷,重新賦予他們不同的意義。

12樓:年輕的老頭子

人是帶著主觀視角看待整個世界的。你遇到的一切事物在你看來都是對你的意義。比如吃的,你可以吃的肉,菜被認為是對你有用的,你的食物。

乙個人對你說,你傻吧。有的人你會認為在開玩笑,有的人你覺得他在罵你。這就是我們賦予的意義。

就像你傻吧一樣。過去和這句話一樣都是單純的客觀事實,但是在你賦予不一樣的意義之後,對你的影響就截然不同。

13樓:源記

就像考了60分,上大學之前會想「完了,才60分。」,上了大學之後回想「60分過了。」

60是客觀事實,大學之前更看中分數,大學期間看中的是否掛科。

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也無法改變,但是如果看待的問題是角度不同就是不一樣的結果,這就是我們賦予過去的意義。

14樓:

搞文學的說的話就是不一樣。

同樣是雞湯

「我們要把失敗的經歷當成一種歷練」「失敗是成功之母」

這些著名的的老雞湯和題中的那句話有啥區別?

15樓:拾憶·拾五

過去你經歷的事情,別人也會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也許會有同樣的結果,但是不同的人對待的方式各有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事情本身沒有意義,意義都是每乙個自我賦予的。

與其說是被討厭的勇氣,還不如說是愛上未來的自己。

如何評價《被討厭的勇氣》?

十六 原生家庭,對有些人來說那是充滿著溫暖的存在,但對另一些人,這常常也像是乙個牢籠限制住他們,終生都會深受其害。在閱讀到這本書之前,我沒有懷疑過自己之前的想法,因為我認為自己不幸地成為了那另一批人中的乙個。我想,我會感謝這本書,不是因為它用一本書的文字告訴我乙個正能量的道理,而是讓我找回了被原生家...

如何理解《被討厭的勇氣》中的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

普礬 用 被討厭的勇氣 中的理論解決人生問題,就是要將人生的主動權 選擇權 行動權和評價權全部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讓自己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生活的創造者,而不是生活的奴隸,生活的受害者。我們妻成為人際關係的創造者,成為人際關係的掌控者,而非受害者。你明知道對方不會還款,你當然就不用把錢借出去。你明知...

如何評價《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夏蟲不語冰 正在讀這本書,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所謂的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 手段 而已,人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只是你自己想不開。 暮慶 被討厭的勇氣對我影響很大 只要存在著就有價值 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 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在同一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後面不與任何競爭,只要自己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