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看了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面對父母的重男輕女,無數次被傷害流淚的我。是我問題嗎?

時間 2021-06-16 19:25:08

1樓:布魯斯韋恩

阿德勒要學會課題的分解。

重男輕女是他們的問題。

而如何面對,是你的問題。

問題,不是毛病,不是錯誤。

所以不要說問題,而是把它翻譯成課題。

不是全怪你,而是全靠你。

你可以把他理解為一門功課。

可能你在這一門課,就是客觀條件差一些,比如你去學美術,但是少幾種色彩。

但是,沒辦法啊,來都來了。

就算只有黑白兩色。是畫太極圖,還是畫白山黑水,全看你。

哦對了,也不要怕去借別人的畫筆。獲得幫助,這也是你自己的能力。

2樓:理解萬歲

重男輕女是個千古難題,如果父母剛好是這樣,一味地討好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也不要期待父母突然一碗水端平了,只有內衣相信自已沒問題,重男輕女是父母的問題就好了

3樓:豌豆姑娘

任何一種非科學可驗證,並帶有強烈主觀性的觀點和思想,哪怕它包裝成了一類學術,看似權威,被無數人追捧,也有錯誤的可能。更何況阿德勒的理論同時被另外兩位心理學大佬所反對。讀東西一定要有批判精神和自我判斷意識。

不要因為一本書而自我懷疑,如果你是因為心理問題抱著求助的姿態去讀心理學書籍,就只從中攝取能夠慰籍你,啟示你的觀點就可以了。

阿德勒的心理學,在我眼裡,是為了客觀理性而客觀理性,與其說是心理學不去說是心靈雞湯式的大道理,聽起來賊厲害,但極具理想主義,實踐能力極差。

你不幸福就是不夠努力;你沒錢是因為你沒有賺錢的決心;你被傷害是因為你弱小;這種凌駕於現實和情感之上的漂亮話一口氣八段。

4樓:源記

我看了這本書覺得這本書的意義在於:不要總想著我們無法改變的東西,我們要改變現狀,不能寄希望於改變別人,改變社會,只能改變自己,讓自己舒服

你也不用去考慮對與錯,就算對了能怎樣?父母能重視你嗎?就算錯了又怎樣?父母能變化嗎?

答案顯而易見,他們不會改變的,那想讓自己舒服怎麼辦?就只能改變自己。

那想改變自己的想法怎麼改?我要是認為我做的都對,我還怎麼改?所以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啥錯誤?

就是讓自己自私一點,整個社會都在說大公無私是良好的品德,所以我們都覺得這是對的,可是我對你們好,你們對我不好,還要求我幹啥?父母怎麼的了?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我們掙了錢就養他們,父母沒對我們操心,我們就不為他們操心。

父母對我呵護備至,我就會照顧他們無微不至。

就這麼回事,你錯就錯在,你在要求不重視你對父母重視你,可他們不做,所以你傷心難過,但是你要的對他們沒有期待,就不會傷心難過。

這不是錯,這是人生的無奈,我們沒辦法選擇父母,沒辦法選擇我們生存的年代,社會背景,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對的那些對我們不好的人。

雖然我的所理解的含義,看上去很冷血,但是事實不就是這麼殘酷嗎?

我也曾經歷過類似的感覺,但不是父母,是很親近的長輩,我也會哭泣也會傷心難過,自我切割的過程也有痛苦,但是結局對我是好的,他還是我親近的長輩,我一樣敬重他,但是我對他少了一些期待,這樣相處下來,反而更和諧。他也不知道我的心裡變化,對我一如既往,但是我因為自己的變化,對他更為客觀,反而能看到對我的關心愛護。

所謂當局者迷,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5樓:李小白

我覺得阿德勒的思想是很正面積極的,面對社會或者親人的偏見我們需要從自己做起,正面自己的脆弱,積極爭取自己的幸福。

首先,父母的重男輕女觀念傷害到了你,這不是你的問題。但也千萬要提防這種錯誤的觀念對你生活的影響:

比如,當自己某個事情沒有做好的時候,不要有「如果我是男孩子,可能這個事情就做成了」這種想法,這樣的想法才是讓你最終不幸福的源泉。

不要讓這種錯誤的觀念干涉你今後任何決策、行為,也不要用它當做乙個「藉口」去安慰自己。

其次,從心理層面,我們要停止追求他人的認可。正是對別人認可的追求,扼殺了你的自由。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如果一味尋求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

6樓:Skye Chen

小姐姐,你關注了阿德勒,說明你應該已經成年了,那麼就請放開這個心結吧。重男輕女是你父母的人生課題,為此事痛苦是你的課題,如果你領悟了阿德勒,你就會很快走出來的

7樓:

你好。我很喜歡阿德勒的思想,但是我感覺他的思想也有一些偏激。確實,不管我們曾經遭遇了什麼,只要我們想要改變就能改變自己。但是,一段糟糕的過往經歷,往往很容易把人壓垮。

所以我不太認可「所有的責任都在自己」這種觀點。但沉溺於過去,確實對我們的今天沒有任何幫助。已經抽到一手爛牌怎麼辦?

只能硬著頭皮讓自己堅持打下去。

慢慢來,接納自己,慢慢改變。

8樓:mr.薛

首先,妹子那不是你的問題,絕對不是!

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的這種目的論,絕對錯誤!

在心理學上更有地位的另外兩個巨頭,是十分反對阿德勒的觀點的。

那書不是阿德勒寫的,只是乙個研究哲學的日本人,岸見一郎寫的。作者是阿德勒迷弟罷了。

阿德勒思想是,人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緒,並對自己做出改變,並且可以現在就開始行動那是積極意義的。

而《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作者,大概是出身精英階層的關係,體現出了更刻薄的目的論。另外那本書的論據和論點都是自說自話沒有力度,故作玄虛,我想你也感受到了。

所謂的目的論更像是對幸福者的讚歌,不幸者的嘲諷。所以它備受幸福者推崇,卻在不幸者看來單薄且刻薄。

所以這不是你的問題,什麼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的這種目的論,是刻薄的幸福者對不幸者的傲慢罷了。

如果你相同的問題去問弗洛伊德醫生,他只會慈愛地看著你並且說那不是你的錯,你已經足夠堅強了。

努力是一件很累的事,你就像乙個在石子路上跌倒的孩子,不需要乙個人在你身邊大呼小叫告訴你努力站起來努力奔跑,而是要有人走到你的身邊拉你一把給你乙個擁抱罷了。

父母的偏見你無法改變,努力不去在意他們吧,努力讓自己堅強並帶有一定攻擊性,成長中父母的影響是會漸漸淡薄的。

最後……祝你幸福

這兩天看了有關阿德勒心理學的書《被討厭的勇氣》還有一些有關文章,產生了幾個問題請大家幫忙解答一下?

普礬 第1個問題。合作能力根本上來說就是把他人視為自己的人生夥伴,為他人 為共同體 為社會做貢獻。這樣做不是為了討好他人,不是為了獲得道德美名。而是因為共同體中有你自己的利益。只有和他人合作好,為共同體做貢獻,才能夠最大化的實現你自己的利益。為此,你要成為乙個真正自立自強的人。真正的自立是指乙個人精...

如何評價《被討厭的勇氣》?

十六 原生家庭,對有些人來說那是充滿著溫暖的存在,但對另一些人,這常常也像是乙個牢籠限制住他們,終生都會深受其害。在閱讀到這本書之前,我沒有懷疑過自己之前的想法,因為我認為自己不幸地成為了那另一批人中的乙個。我想,我會感謝這本書,不是因為它用一本書的文字告訴我乙個正能量的道理,而是讓我找回了被原生家...

救命啊,到底怎麼才能擺脫自己的陰暗面?

迷茫的未來 每個人都不是一成不變,或者乙個模樣,有的人在現實中不愛說話,沒什麼朋友,不善交際,甚至很自卑,你是否會覺得他的一生就這樣可?其實不然,他可能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有眾多朋友,且善於活躍,說不定還小有名氣。有的人也許每天Sunny歡快,感染周圍的人都很Sunny,難道他就沒有負面情緒或壞脾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