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大道廢,有仁義」?

時間 2021-06-02 15:59:21

1樓:摩詰沈

1. 大道被人們遺忘毀壞了,才建立了「仁義」這套價值體系來互相期許和標榜,而仁義的行為耗費精力而不易持久。

2.類似遞弱代償原理,有大道時人們本自具足,淳樸高尚,整個社會執行良好。失去大道後,發明仁義這個體系和工具來補償自己的衰弱。

3.引申一下: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遵紀守法,所以才需要那麼多警察;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生病自癒,所以需要那麼多醫院; 因為不是每個糾紛人們都能自己和解,所以才需要律師和法院。

4. 太平治業無像,野老家風至淳。只管村歌社飲,那知舜德堯仁。

2樓:向愚雜記

這句內容摘自《道德經》第十八章,全章內容如下: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翻譯成白話,意思如下:

世間大道被荒廢,才有推崇仁義的現象;智慧型技巧的出現,導致大量偽善行為的產生;家庭關係不和睦,孝順和慈愛的行為得以顯露,國家政治混亂,忠臣應運而生。

整章內容通過分析各種正統道德規範的產生原因,來引導人們回歸初心,重回大道,中心思想在於強調道是萬物生存發展的根源。

仁義、智慧型、孝慈、忠心,都是主流社會宣揚的美好品格,希望民眾都能落實到自身的行為中。這種刻意的宣揚,恰好說明社會出了問題,缺少這種美好。

如果社會真的能夠按照大道的規律執行,統治者無為而治,老百姓自然生存,這些美好的品格就像空氣一樣,均勻存在於世界上所有的地方,不需要宣揚和強制。

反之,統治者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男盜女娼,普通民眾為了自身利益,也會偷奸耍滑,六親不認。宣揚的道德規範只能停留在形式上,無法真正改善社會現狀。

前面兩句總領全章內容,指明大道被荒廢後,產生一系列不良後果,而且有遞進次序。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社會開始推崇仁義。

老子在第三十八章有提到,仁義是最接近道的行為規範。推崇仁義,說明道已經被廢棄,仁義也是少數優秀人士才有的高尚品德。

如果大道存在,所有人都會有仁義的品德,和吃飯、穿衣一樣,不需要特別指出來。

緊接著兩句,是說明推崇仁義產生的後果。因為仁義不再是自然的品格,需要學習才能掌握,只有那些有智慧型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仁義。

但是,這些有智慧型的人,可能會因為堅守仁義吃虧,就採用偽善的方式,既保持名聲,又保護自己的實際利益。

最後四句,是分別把偽善在家庭和國家造成的後果描述出來,六親不和,國家昏亂。而順便又提出孝慈和忠臣概念的無奈。

孝慈的出現,是在六親已經失去和睦相處的情況下產生。如果六親和睦,根本不會有孝與不孝的分別,也沒有慈與不慈的分別。

忠臣也是一樣,國家安定時,大臣們沒有忠與不忠的分別,都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所以,按照老子的理論,世界按照大道規律執行時,沒有仁義的出現,智慧型得到壓制,而不敢製造偽善行為,家庭和睦,國家安定,人人孝慈,人人忠貞。

老子的這種思想,對於現在的國家治理,家庭關係處理上,依然有用。

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少一些形式追求,多跟隨內心最初的想法,一定可以減少矛盾和困難,早日到達理想的彼岸。

3樓:陌上愚翁

傳抄錯誤

秦始皇焚書坑儒,項羽阿房一炬,劉邦忙著平定諸侯,呂后忙著分封諸呂,陳平周勃忙著廢帝,一直到陳平死了,周勃被調走以後,漢文帝時期才真正有時間國家範圍整理古書。從漢文帝到漢武帝時期,是先秦古籍大發現時期。

通行本道德經就是這個時間段確定的。

因為不是原本,很多三字一句的,有不少傳抄錯誤。

郭店楚簡,為目前所知最古老最原始版本。

其中這一段為「古大道廢,安又仁義 。安又仁義。六親不和,安又孝慈 。邦家昏亂, 安又正臣。

」多了乙個字「安」,意思完全變了。

4樓:

引用一段老子原文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人們逐漸地由原始自然的道,走向了規範的禮

仁義只是中間的過程

(關於上面那兩句話的驗證,周公德孔子仁孟子義荀子禮。。

5樓:大姐說說

就像人人都有耳朵鼻子一樣,我們會關注某個人有耳朵鼻子嗎?只有大部分人都沒有耳朵鼻子,才會關注那個有耳朵鼻子的。很多人都不按照道行事,那些按照道行事的不就不就凸現出來了,也那些那些仁義的人不就顯現出來了。

6樓:Tyrone天予

遞弱代償

例子:智人在體力上沒有猿人強壯,但是用工具彌補了自己的弱化。智人失去工具,就很弱小。而猿人可以學會使用工具,但是失去工具一樣沒問題。

回到道的問題。

在道人比失道人要更本自具足和高尚,失道人發明了仁義這種工具彌補了自己的腐化墮落。以讓自己行為可以接近道。

甚至在表面上,這種遞弱代償的規範工具,看起來比道還要高階嚴謹標準。但是越標準的東西越有侷限性。這是仁義比之於道的缺陷。

道是無為而為的,是上善若水無常型的是可變通的,是不受侷限的。

失道者當遵從仁義。這是好的規範。

得道才是最好的準則。

道法是一種活法。

7樓:

一、版本之別。

《道德經·第十八章》大至有兩大類版本,北大漢簡、漢帛書甲乙本、以及王弼本屬於一類,用詞上雖彼此稍有出入,但義理完全一致。以王本為例,全文如下: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一共四句,每句表示的都是前後兩者的對立,互為印證,意思相當於「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有壞才有好,沒有壞就體現不出好來。

另乙個版本是郭店楚簡,全文如下: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後者與前者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沒有「智慧型出,有大偽」一句。郭店楚墓下葬於戰國中期(西元前3-4百年間),所以楚簡被認為是最早的版本,也正因為此,人們推斷「智慧型出,有大偽」一句是戰國後期的道家傳人新增進去的,而非老子原作。

楚簡與王本相比,每句還多了個「安」字。這裡,安通案,意思是「於是」,因此不改變文意。「安」不是我們今天常用的疑問詞「哪還有」。

(中國文字有個發展過程,早期沒有那麼多字,乙個「安」字代表了多重含義,後來為了區別不同的用法,就從「安」演繹出了「案」和「按」等,所以古文中常常出現通假的現象。)

二、道與仁義的對立。

這一點需要特別強調一下。今天的人們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認為道德仁義是一體,都代表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而這恰恰是認識道家理論的乙個誤區。

首先,道家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不是一回事,同樣的名詞表達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道家的道德以平等為首要準則,一切踐踏平等的價值觀都被視為不道德。而儒家的道德基礎就是差等,不平等是天命,與天相和才是有德;接受不平等就是修養,只有當內心真誠地接受了不平等,才被儒家視為得道,從而有德。

所以,儒道兩家歷來水火不容。

既然儒家的道德是對道家最高準則「平等」的徹底踐踏,與儒家道德融為一體的仁義,也自然是道家道德體系中的糟粕。這一點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的。「大道廢,有仁義」,並不在是說「仁義」是「道德」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是在說「仁義」是和道家的「道德」完全對立的。

有道德便不再會有仁義,同樣,有仁義也不再會有道德。

「仁義」為什麼是和道家的「道德」完全對立的呢?因為儒家的「仁義」是和儒家的「道德」融為一體的,是儒家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儒家道德的具體表現。道家為什麼不談仁義?

因為在平等的原則下彼此互相尊重,沒有不仁,也無不義,仁義無從談起。只有當社會出現了貧富差距、貴賤之分,人才會有所取捨、有所憎愛,從而才有仁義可言。

那些高談儒道一體的論調,完全是在罔顧儒道之爭的本質。

8樓:李旭東

「失道而後有德,失德而後有仁,失仁而後有義,失義而後有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和「大道廢,有仁義」可以對照來看。

前一句的意思是,你不能掌握道的規範,只能退其次依照德的規範,以後依次是仁、義、禮。如果只有禮的表面功夫,沒有仁義道德,那就是很虛偽的,忠信不足,災禍的起源。

「大道廢,有仁義。」意思就是道德規範不能遵守,那麼只能降低要求,最少要符合仁義的規範,再往下降低標準,那災禍就來了。

9樓:魚骨

簡單理解,就是「退而求其次」的操作。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直接複製其他答主的。

粗看,四個短句,分別講述的是:社會、個人、家庭、國家。

除開「智慧型出,有大偽」,另外三句都是:XX不好了,然後就有了YY。

我們不能理解為:大道沒有了,就有了仁義。而只能理解為:大道沒有了,人們就有了仁義的需求或者說呼聲。其他兩句也應這樣理解。

再來仔細理解。難免就要結合《老子》其他章節的含義。

大道為什麼廢?根據後面接的「有仁義」,可以知道這是在表述社會、國家的政治問題,或者人際關係。大道廢的原因就是君主沒有「無為」,而是在「有為」,換個話說就是在妄為、瞎折騰。

君主過分伸張自己的意志、慾望,自然就會侵害人民的利益。這種過分侵害可能導致社會混亂、民和官的關係尖銳對立。自然就有了「仁義」的需求。此處沒有將仁和義分開理解。

這種需求,僅僅是需求,並不能說有了需求馬上就會實現。所以,引用一下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將標粗體的取出來: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故去彼取此。

這裡德是道的表現。失去乙個,追求另乙個。再失去乙個,再追求另乙個。所以在理解上,只能將之認為是人民或者社會的一種需求和呼聲,而不是已經達成。

舉個類似的例子,家長教育孩子的:你讀書不行,那把體育搞好吧;你體育不行,那你聽話不搗亂吧;你不聽話要搗亂,那你別學壞吧。

當失無可失,人民就只能起義革命了。

10樓:勇敢的心

這麼說話的人,都是道這種認知動起來的人。當仁義禮智信這類人給人制定的標準大行其道的時候,就是整體背離自然規矩的時候。舉個例子:城裡起了一棟樓,是因為:城外平了一座山。

如何理解老子與莊子提出的絕聖棄智

山木君 聖人 不死,大盜不止。如果有了所謂得 高人 神人 那麼我們這些低人又如何自處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讓世界有了優等得人,那麼就讓世界也有了低賤的人。但是誰人又是生來就低賤?誰人又不是娘胎裡出來的。有了 聖人 世人的良知便泯滅了,於是就有了為求名利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因為沒有人想做下等人,所以 ...

如何理解賈平凹的《廢都》?

三七牆 廢都不是紅樓夢,是金瓶梅哇。我覺得廢都大概是賈平凹最好的作品了,唯一一部想脫離農村的作品,但最後寫來寫去還是農村,最多城中村。所以它不可能是紅樓夢,它太不夠詩意和精緻了,而是非常世俗,就是純世俗,即使給主人公安上作家的名頭 場景從農村搬到城市,還是乙個字,俗,但是畢竟努力不俗了,很不容易。那...

如何理解老子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夏柏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是恒變,恆無是量變,恒有是質變,有是不變。也就是元亨利貞。翻譯一下質變是利益,量變是作用。因此無用之用即是量變之變。水滴石穿正是這個道理,人不要前識,如果量入而出,先利而後動,前識而後為,先知而後教,就做不到水滴石穿愚公移山。故必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張跡 惠子問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