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把動態發在Soul而不是朋友圈?

時間 2021-05-05 20:18:20

1樓:周博一

但你把這些內容發到陌生人社交平台上,沒人認識你,更沒人嘲笑你。

運氣好的話,你還能在上面碰到志同道合的網友,從陌生人發展造成CP,從線上發展到線下。

我之前用Falo的時候就有過這麼一段經歷。

那時候乙個人很無聊,大晚上的時候就在falo上發狀態,問上面有沒有人來看《你的名字》的。

結果過了十分鐘,手機滴了一下,臥槽,真的有人在我發的狀態下問我。

「你也是XX地方的?」

「是啊。」

「那晚上一起看不?只看電影,其他都不幹。」

「好啊,10.00場的?」

「XX影院見。」

就這樣,我連她名字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和乙個陌生女孩去看了《你的名字》。

電影很好看,到最後發現坐在旁邊的網友,已經淚如雨下。

本來我以為事情到這裡已經結束了,結果等電影院其他人走完後,她突然親了過來。

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的童貞被她給剝奪了,要不是看她長得好看的份上,我早就一下子把她推開了。

喂喂喂,說好的只看電影其他什麼都不幹呢?

2樓:會唱歌的咖啡磨

人們永遠有陌生人社交的需求。

而現在我們眼看著乙個又乙個的陌生人社交軟體漸漸成了熟人社交軟體,當乙個軟體的覆蓋率足夠高,總是會莫名其妙的進入工作、家庭等熟人社交領域開始大殺特殺。

SO...一些不想給人看的東西不就這樣了嗎?

3樓:乙個運營妹子

好多人都是臨時加的,平時也沒什麼交集,還不好意思刪好友偶爾還會來往

他發的動態跟我也沒啥關係,我也不想看,還有就是各種打廣告的,好煩啊

4樓:小垚

乙個是熟人社交

乙個是陌生人社交

soul等陌生人社交有著可以真實做自己的優勢,說什麼,做什麼,都隨你,遇到說你的,可以直接懟回去,不用顧及對方面子,聊天也可以暢所欲言,而且還能隨時終止

兩個字,自在

5樓:筒井菜芽

比如說一直發旅行和美食的話,大家會認為你是個愛生活愛玩的人。

而反之亦然,你在Soul,即刻等陌生人/半熟人產品上發布的內容可以完全不顧及他人對你的想法。

你想發布辭職前的吐槽或對某個娛樂明星的不認可都可以這些平台上發布動態很大概率不會影響他的生活,並且也能得到一定來自陌生人/半熟人的互動。

所以這些動態是門檻更低,也更容易發布的。

6樓:聽聞914

最摳門的時刻

和網友互送禮物我送了他一雙Aj和一副耳機他說送我口紅 ,而且還是兩支快遞回來了今天,拼夕夕兩塊錢的口紅我:

7樓:凌恆

有句話說的極為貼切:「不發憋屈,發了矯情。」

你隨便上傳的一條動態,都可能會被過度解讀、詢問,甚至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閒話談資。

你開心的分享在別人眼裡可能是是炫耀或低階,你難過的傾訴在別人眼裡是矯情或懦弱的網抑雲,你努力的堅持可能是別人眼裡只會表演的奮鬥逼……

當然,令人防不勝防的言多必失和禍從口出才是真正令人心累的根源。

很多時候,Soul是可以無所顧忌的抒發情感的樹洞。

在這裡沒有師長、同事、領導、上司等等複雜的成分,自然不會有這些社會關係所帶來的社會期望和對應人設所帶來的束縛,也不需要按照他人的期望調節自己的行為和塑造自己。

在這裡我們可以無所顧忌地談論自己的心情,分享自己的狀態,毫不掩飾自己的喜好與厭惡,所以很多人選擇轉而投向soul這個快樂的烏托邦。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也是一處可以肆無忌憚的宣洩情感的洪水而不用擔心無處安放和放縱後果的樂園。

在難過的天黑時找到同頻的人相互慰藉彼此溫暖,快樂時找到相似的人分享喜悅加倍快樂,迷茫時簡單互相傾訴,你不必為了無法解決我的問題而感到懊惱,我也不會為了你的未來擔憂,就當是感受靈魂的溫度。

與其在社交江湖裡被人過度解讀甚至三人成虎的誤解,倒不如尋一片世外淨土,在桃園中長歌縱酒,醉裡論道,醒時折花。

繁華鬧市的江湖之外,素昧謀面的靈魂在遠離嘈雜喧囂的淨土中邂逅一見如故的soulmate,拋卻煩惱和束縛的自我宣洩和表達才是孤獨的靈魂真正想要尋找的安寧

為什麼離婚的人越來越多

愛上平凡的鹿 大家都是父母都寶貝,都是第一次 做人,結婚。都想的自己要過好,不想自己受委屈。很多年輕人在家裡都是金枝玉葉,獨生子也不少,在爸媽面前向來是被寵著慣著,一旦和人組成了家庭,雙方都想耍小孩子脾氣,自然處不來,然後就想著如何回到以前的日子,自然就會選擇分手了。現在的年輕人很難吃苦,一旦過自己...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把 在 與 再 弄錯?

1.輸入法的鍋,時間一長就懶得糾正了 2.使用者文化水平不過關 我自己是個學生,身邊人有時候也會打錯,我覺得基本排除第二個原因但是,我在網上衝浪看到好多人把這兩個字混淆,看到一次膈應一次這就不僅僅是輸入法的鍋了吧,不知道在哪兒看的中國本科率不足百分之四,深深為祖國未來擔憂 行走的殭屍 第一,我覺得可...

為什麼不知敬畏的人越來越多?

老茬 當今社會洪流沖淡了敬畏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因為中國的教育體制沒有教會我們有敬畏之心。而整個社會的不良風氣也影響著我們,我們敬畏的只有權力和金錢,而道德和生態環境不在其列。 不住生心 科學證明了人可以無底線地增長慾望,發明了各種吸引人心駐足的感官遊戲,在慾望面前乃至可以消費道德。所以,舉頭三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