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在哪?

時間 2021-06-09 17:18:22

1樓:靜明

非要說起點的話,隋唐大運河的「時間起點」是大業元年605年三月隋煬帝洛陽,下令修通濟渠

大業元年(605年)三月,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濟渠分為三段:西段自東都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東循陽渠故道由洛水注入黃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黃河的自然河流;東段起自板渚,引黃河水走汴渠故道,注入淮水。

通濟渠東段所經過的路線是引黃河水循汴水故道,入於泗水,注入淮河。

地理起點的話,很多了,隋煬帝修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條: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每段運河都有起點吧?

按隋唐大運河是乙個整體來算的話,就是北邊起點為涿郡(北京),南邊為餘杭。也就是我們背的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長安是隋唐大運河起點」這種鬼話,也就能騙騙歷史小白吧。

因為陝西省內的運河,根本不屬於隋唐大運河呀。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後代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紹興)、寧波

隋唐大運河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

隋唐大運河地跨8個省、直轄市,沒有陝西省哦。

從先秦時期到南北朝,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開鑿了大量運河,其分布地區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西到關中,南達廣東,北到華北大平原,都有人工運河。這些人工運河與天然河流連線起來可以由河道通達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例如從現在的北京不遠的通縣起,即可乘船順潞水由泉州渠到溝河口入海,經過一段短短的海程,再進入泒河,經過平虜渠,入漳水,經過利漕渠和白溝而入黃河,進入汴渠上游,沿蒗蕩渠而下,由潁水入汝水,再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漢水,入楊口渠,入長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達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長江達巴蜀,以通西南。這四通八達的水道為後世開隋唐大運河奠定了基礎。

(這些運河,並不屬於隋唐大運河哦)

大業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煬帝動用百萬百姓,疏浚之前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運河。也就是說,在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3月之前的,都不屬於隋唐大運河。

比如說隋文帝所開的廣通渠(又稱富民渠、永濟渠)那個運河,就不屬於隋唐大運河。(雖然說廣通渠又稱永濟渠,但是跟隋唐大運河的永濟渠不是同乙個哦_(:з」∠)_)

長安的廣通渠只是隋朝隋文帝修的地方性運河。並未與隋唐大運河連通。因為有三門峽天險的存在,廣通渠只能溝通渭河與三門峽西邊的黃河,到了三門峽就得改陸路運輸。

所以說廣通渠,並未與隋唐大運河連通,不屬於隋唐大運河的一部分。

而隋唐大運河的四段,從北到南依次是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運河,都是連通著的,可以一直坐船,這條水路從北到南都是連通噠

而因為三門峽天險阻隔,大運河運來的糧食不能直抵長安,只能運到洛陽的糧倉( )所以隋唐的時候洛陽糧食儲量(含嘉倉、興洛倉)超級超級多。

糧食運到洛陽後,再從洛陽的糧倉搬運糧食,經黃河水路到三門峽,然後花大量人力搬運糧食,才能越過三門峽,然後就可以走黃河~廣通渠~渭河~長安,但是這樣運糧費時費力,運量還少,長安的人口又比較多,本地生產的糧食不夠吃,一遇到什麼災害,皇帝就需要帶著大臣跑到洛陽來吃飯_(:з」∠)_很辛苦的。當時是說到洛陽「就食」。

隋、唐時代的皇帝,常常要攜宮廷到洛陽「就食」。682年關中地區饑荒,高宗讓太子留守長安,自己率宮廷到洛陽「就食」。因為情況緊急,出行倉促,隨從人員竟有半途餓死者。

最為戲劇性的是在786年,關中糧倉空空如也,禁軍領不到糧食,威脅譁變。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公尺運到,德宗大喜過望,跑到東宮對太子狂呼:「吾父子得生矣!

」。一旦當關中地區鬧飢荒,把東部地區的糧食運到長安,其代價是相當沉重的。隋文帝在公元為了解決關中的漕運,開挖了廣通渠。但是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在公元594年的一次災荒中,隋文帝被迫再次到達洛陽去就食,所以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乙個「逐糧天子」。

洛陽居天下之中,離東部經濟中心的距離較長安近。隋煬帝曾經說此地是「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合,」還說「水陸通,貢賦等」。所以,隋朝遷都洛陽。

在隋朝的時候,洛陽周圍修建了大量的糧倉,當時洛陽附近的興洛倉是全國最大的糧倉,其規模遠過於長安的太倉。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瓦崗軍就是先占領了興洛倉,把糧食散給百姓,其實力才可能發展壯大,因此也被唐朝的統治者視為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而後快。

唐朝的時候,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也多次到達洛陽的原因,就是這個原因。唐高宗最後一次到達洛陽是在永淳元年四月,當時關中饑荒,長安城中人相食。甚至皇帝的隨從也有被餓死的。

可以說這是一次大逃難。第二年十二月,皇帝在洛陽駕崩,皇帝臨死前還說「若天地神靈延吾一兩月之壽,得還長安,死亦何恨!」

到了中宗的時候,關中再次饑荒,大臣們請求皇帝再次臨幸洛陽,遭到唐中宗的拒絕,他說「豈有逐糧天子邪?」。可是糧食運到長安,卻是以廣大民夫的生命為代價的。

在唐德宗的時候,長安再次出現饑荒,禁軍沒有糧食吃,只得到街頭去乞討,後來糧食到達京城,唐德宗跑到東宮對太子說,「公尺已至陝,吾父子得剩矣。」

起點歷史文爽點在哪?

象馬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主角文武全才名冠天下。齊家,女主角 後宮等 賺錢。治國,建立勢力 收服名臣良將 改革吏治 軍隊 經濟等。平天下,建立不世功勳 根據朝代不同,可以是統一天下 驅逐外敵 包括但不限於以上。 凌空鶴舞 從乙個讀者角度講,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歷史軌跡,使我們的祖...

挖一條運河的施工難點在哪?

vince wang 拿巴拿馬運河來說前後換過幾家contractor。沒頂住的幾家都是成本超出了預算,主要是天氣惡劣,河流的流速難以估計,再加上施工週期怒長,海岸線持續變化,計畫趕不上變化。不已10年磨一劍的心態基本就會吃鱉。 糖不苦 最高點海拔75公尺。擬建中的 克拉運河 全長102公里,雙向航...

京杭大運河現在的運用?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 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 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 今杭州 北到涿郡 今北京 途經今浙江 江蘇 山東 河北四省及天津 北京兩市,貫通海河 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