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是不是就是觀自在菩薩在如來藏性中講的一心二門的真如門?

時間 2021-06-06 03:51:52

1樓:華藏淨流

是。心經通篇都在講無蘊根處界相,無十二因緣流轉相,無四聖諦相,無智相無法相,心經其實是破一切相的無相法門,心離諸相即是真如,即是法身。心經是心真如門的具體延展開闡。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2樓:吳天天

不是。一心二門有兩個特點。一是秉持心體本淨,二是認為真如是本體,諸法是現象。心經沒有提到心的染淨,更沒有說真如是諸法的本體。

真如是諸法的本質,但不是諸法的本體。如果認為真如是本體,就會出現兩種謬誤,這在起信中都展示了出來。一是認為一切法體都是永恆不變的真如,只有相不同。

與數論派的觀點不謀而合。「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二是真如作為本體,能夠成為諸法產生的親因緣。這就與一切外道的神我論不謀而合。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而諸法的本質是真如則完全不同。諸法並不是現象,而是客觀的實在,只是這種實在是緣起的,無常生滅的。佛教把這種生滅叫做「無我」或者「假,虛妄」,並非把法本身認為是虛妄。

真如則是與緣起相對的寂滅。佛教認為寂滅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而言達到寂滅,就必須徹底斷除緣起。

因此,看似哲學思維上不起眼的不同,最終導致整個理論的南轅北轍。以起信論為代表的漢傳佛教,認為一切法本體是真如,法空是指一切法只是現象,本體真如不空,並不注重利用智慧型思維緣起,斷除煩惱,而是強調不分別煩惱與菩提,希望通過圓融諸法找到那顆藏在現象背後的真心如來藏。而印度佛教則認為一切法本質是真如,法空是一切法的無我性,強調運用智慧型思維緣起,逐步建立無我的觀念,進而去斷除不正確的觀念與習慣(煩惱),最終證悟到真如這一永恆不變的真理。

濕婆就是觀自在菩薩吧?

生猛小龍蝦 佛子,一切諸佛同一法身 境界無量身 功德無邊身 世間無盡身 三界不染身 隨念示現身 非實非虛平等清淨身 無來無去無為不壞身 一相無相法自性身 無處無方遍一切身 神變自在無邊色相身 種種示現普入一切身 妙法方便身 智藏普照身 示法平等身 普遍法界身 無動無分別非有非無常清淨身 非方便非不方...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如何用物理學證明五蘊皆空?

adinn 為啥非要用科學去解釋佛學呢?佛學就是佛學,科學就是科學。難道非要決出個殊勝?就好比中醫和西醫,非要搞個中西結合。最後需要中醫解決問題的時候雖然嘴上硬,行動上還是要服的。非要解釋就是會吵起來。依心經法義,物理學就是我們凡夫自己造作出來的玩意,學物理的自然認為這麼聊天沒勁。 David Ch...

《心經》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照見五蘊 ,度一切苦厄。如何理解?

品牌節度使 五蘊皆空,所以苦厄其實也都是空,都是妄想執著的產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進入深深的止觀境界,見到真如實相,照見五蘊皆空,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是一場空,自然也就從所謂的苦厄中解脫出來了。後面就是具體講五蘊皆空的非同非異,四聖諦,十二緣起的生滅了。玄奘法師這部譯經非常簡練,好多文字都省略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