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幻三昧是不是就是時刻觀無自性,問題是無自性觀無自性不矛盾嗎

時間 2021-06-06 15:21:55

1樓:Acellular

無自性,是相對於自性來說的。是在二元語境中。觀無自性是在眾生只能以二元思維溝通的時候的一種說法,在佛法中通過薰悉,可以超越二元文化的時候,也就沒有自性和無自性的分別,所以如果真的做到觀無自性,那無自性和自性的相對互相命名也不存在了。

所以,不矛盾。

2樓:秋沛

下面引用《圓覺經》的原文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

雲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你的問題基本就相當於上文中黑體的那部分,普賢菩薩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是挺好的。下面世尊給出了回答。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鑽木這個比喻是從阿含裡就有的,凡夫未能離幻,才要遠離。離幻即覺,覺就無所謂觀不觀了,認知方式發生變化之後,就是在摳腳丫子也不會生起自性見,這也是入了聖位就不會退轉的原因。

修行不是通過觀把有自性給觀成了無自性,而是如實的審查認知過程之後發現本來就沒有自性這回事兒。

3樓:寂然書院

無自性你拿什麼觀,能觀的就是自性;一切法無自性畢竟空,是指一切現象的本質是空,但空不是沒有。wifi訊號你也看不見,但不能說沒有。關於修行,找到本體,守著就行了,沒那麼多事兒

4樓: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應邀1、佛學詞典

【如幻三昧】

(術語)達於一切諸法如幻之理之三昧也。又現作種種如幻之事之三昧也。圓覺經曰:

「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智度論五十曰:「如幻三昧者,如幻人一處住,所作幻事遍滿世界,所謂四種兵眾宮殿城郭飲食歌舞殺活憂苦等。

菩薩亦如是,住是三昧中能於十方世界變化遍滿其中。」

FROM:【佛學大辭典】

【如幻三昧,破閻浮提有】

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即南洲也。謂菩薩修戒定慧,破諸虛幻惑業,證於如幻三昧。愍此南洲眾生,果報雜雜,壽命不定,猶如幻化。故以此三昧,令其破於諸幻而得出離也。

FROM:【三藏法數】

2、一切世界與一切眾生的無自性「身心」,雖然是「如幻」的,但是,同時即是本具法身之迷妄的妙用。以此眾生如幻的「心」觀修如幻三昧,寂滅自心之妄幻,達「人空、法空」,本具的法身光明就可以現前。證八地菩薩位,至寂滅精圓,證佛果。

特註:任何佛法的觀修,皆須依止真善知識修行。否則,必遭歧路!

5樓:護法居士

文殊師利。

言菩提者。名為淨無垢無點

文殊師利。

何者為淨。何者無垢。何者無點。

文殊師利。

空名為淨。

無相名無垢。

無願名無點。

文殊師利。

無生名為淨。

無行名無垢。

無起名無點。

文殊師利。

自性名為淨。

善根淨名無垢。

光明圓滿名無點。

無戲論名為淨。

離戲論名無垢。

寂滅一切戲論名無點。

如名為淨。

法界名無垢。

實際名無點。

虛空名為淨。

無礙名無垢。

不見名無點。

內清淨名為淨。

外不行名無垢。

內外不見名無點。

陰聚名為淨。

法界自體名無垢。

十二入無去名無點。

過去盡智名為淨。

未來無生智名無垢。

現在住法界智名無點。

文殊師利。

略言淨無垢無點。入一平等法足跡中。所謂寂靜足跡。

言寂靜足跡者。即是寂滅。

寂滅者即曰淨。

淨者即是聖。

文殊師利。

如虛空菩提亦如是。

如菩提法亦如是。

如法法體亦如是。

如法體眾生亦如是。

如眾生國土亦如是。

如國土涅槃亦如是。

文殊師利。

如來說一切法平等如涅槃。

以畢竟究竟無所治法。離諸所治法。

以本來清淨。本來無垢。本來無點。

文殊師利。

如來如是如實覺一切法。觀察一切眾生性。

即生清淨無垢無點。奮迅大慈悲心。

6樓:

1.萬法皆是佛性的顯現。無有其自性。無自性不是無佛性。而『自效能生萬法』,這個自性就是佛性。舍佛性外,沒有其它自性。

2.三昧,含有定的意思,「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如幻觀,時刻觀一切是皆是佛性顯現的影子,如幻、如夢。

剛起觀,還在有為階段,並未入三昧,且會常常忘失,觀熟了,漸入無為,至能觀、所觀皆不可得之時,寂照照寂,方能與三昧相應。

3.我這麼解,不一定對,供參考。

7樓:西西

有疑問本身就是執著「有」,是在三毒之一「痴」的「有」階段,凡夫一生都在做加法,但不知道做減法。從理論上講,佛法學習初期在教會我們做減法,從執著「有」到執著「無」,再從「無」到非無非非無;從修行上講,理論要高於修行很正常,但修行比理論更困難時間更長,重理論的同時重修行。樓主和我們一樣還能用手機上知乎,那如果扔掉手機可以嗎?

是不是一天到晚看手機?大疑才有大悟,有疑問不打緊,要緊的是自己用行動實踐解決自己的疑問,樓主契而不捨的窮思值得讚嘆,都是好問題,但依我現在的水平解決不了你的疑問,實在抱歉

8樓:黃嘯嘯

有些境界是要去行的不是提問了然後別人回答就成了你自己的。之所以矛盾是沒有達到實證的覺悟。被五蘊,六根六塵六識所誤導,以為所見所感都是真實得其實是虛幻的。

修行本來就是從有到空的過程,沒有開悟導致法執在有跟空上起疑惑。與其胡思亂想不如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前者是南轅北轍的障道行為因為你一胡思亂想不著邊際就沒有可能清淨。

而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佛力跟自力在加持你。密跟顯究竟是是什麼?宣化上人有過開示顯就是說的法張三李四都懂而密是說的張三不懂李四懂。

南無阿彌陀佛

什麼是三昧境界,是不是就是當下

三昧,梵音叫 三摩地samadhi 意即 心靈安住某種智慧型而穩定不動的狀態 並不代表必定 安住佛智 泛指於精神安住並集中統一的狀態,亦即是說三摩地並非必定跟佛法有關係。勿侷限任何能夠促使進入 三摩地 的方式,勿將三昧 神格化 因為人人都可以做到,重點在於 放鬏 放空 放下 靜坐只是最廣為人知的其中...

誰能講講如幻三昧與空性,如來藏的關係

謝達 智度論五十曰 如幻三昧者,如幻人一處住,所作幻事遍滿世界,所謂四種兵眾宮殿城郭飲食歌舞殺活憂苦等。菩薩亦如是,住是三昧中能於十方世界變化遍滿其中。空性 如來藏與如幻三昧關係不是很密切,因為如幻三昧是禪定的經驗 護法居士 是故諸佛子宜應一心學 所有雜染法及與清淨法 恒於生死中皆因賴耶轉 此因勝無...

是不是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時候,就是得到的時候?

西梧 從某種意義講,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個人覺得,想要得到就必須失去些東西,反之亦然。想要失去那就說明你曾得到過。沒有失去,就沒有得到。 相思賦予誰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其實人在失去了一些東西同時也有得到,只是這個時候往往糾結在失去上面,看不到得到的,等你完全失去了所有的東西,這個時候再得到一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