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色諾芬筆下的蘇格拉底的申辯真實還是柏拉圖筆下的真實?理由在哪,哪乙個更為適合作為一手資料參考?

時間 2021-06-04 15:34:11

1樓:yuanthree

蘇格拉底死時是西元前399年。色諾芬寫《回憶蘇格拉底》大概在西元前395年,而柏拉圖寫《申辯篇》在西元前392年。(參見《遊敘弗倫蘇格拉底申辯克力同》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3:145-146)。也就是說都是身後之作。

因為這兩部著作都不是當下立刻完成,而是靠個人回憶而成,所以都多少有些主觀杜撰的成分。

那麼兩個不同的描述哪個可能更接近「真實存在」的蘇格拉底呢?這須要結合蘇格拉底的思想作判斷。在哲學史上,蘇格拉底享有盛譽的原因,是他將之前哲人對「世界本原」的本體論關注,轉向了對人之現實存在的倫理問題的關注。

而另乙個原因則在於柏拉圖的影響。客觀而言,「如果不是他給柏拉圖留下許多印象,那麼我們可能對他的事蹟一無所知,如果他不決定結束他的生命,不是為了某種特殊的信仰或學說,而只是到處走走,檢查其他人的意見,思考它們和要求他的對話者也思考它們,那麼也許我們不能從柏拉圖那裡知道他的事蹟。」(阿倫特精神生活·思維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188)。那麼,蘇格拉底所持有的那個特殊信仰是什麼呢?

這也正是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之間的根本區別所在。蘇格拉底相信真理以某種程度存在於大眾的意見中,而他的反詰式的辯證法,正是要發現這種真理。也就是說,蘇格拉底並不會認為真理只存在於哲學家的頭腦中。

若不然,反詰術就變成了對大眾赤裸裸的嘲諷。那麼哲學家的意義就變成了除了自視有知,愚弄世人之外,再無事可做了。相反,我們知道,在蘇格拉底那,哲學家也是無知者。

在我個人的理解,審判是蘇格拉底展現自身思想的乙個重要的公共空間,他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自己脫罪,或免於處罰。除了柏拉圖說的那些以外,就因不敬神而判罪,這一點就違背了雅典的自由、民主原則。但是蘇格拉底並沒有為自己做任何的開脫(具有實質意義而非更對自己不利),而是繼續訴說著自己的觀點。

蘇格拉底之死,促使了他的一些學生(柏拉圖為代表)對公共生活與大眾本身產生了不信任。因此,在柏拉圖那裡就嚴格劃分了知識和意見,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也把大眾和哲學家區分開來。

相較於柏拉圖,色諾芬的《回憶錄》,記錄的蘇格拉底更像是乙個存在過的正常人。在《回憶錄》第二卷第一章中,記錄了蘇格拉底和阿里斯提普斯的對話。阿式說「我願意走一條在其中的中庸大道,這條道路既不通過統治,也不通過奴役,而是通過自由,這乃是一條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

」(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4:45)這段話頗像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會說的。

可是色諾芬的蘇格拉底並不贊成,而是從現實的政治生活出發提出了疑問。換句話說,這個蘇格拉底的立論依據,不是柏拉圖筆下的知識的徹底性,而是生活的現實性。從生活的現實性出發,比較符合蘇格拉底的思想風格。

至於哪個適合一手資料,在哲學上,柏拉圖的版本影響力上更大一些,畢竟柏拉圖本人是大哲學家。但正像前邊有回答所說的,哲學有文字學的部分,但其歸旨則在於思想本身。若是能在兩個版本的比較中,發現些思想,顯然更符合哲學的本性。

2樓:

個人偏向色諾芬,覺得柏拉圖描述的蘇格拉底其實只是假借蘇格拉底之口講自己的主張罷了…然而唯讀了一半的理想國和一半的回憶蘇格拉底_(:з」∠)_ 你可以都讀完腦海裡拼湊乙個印象,就有概念啦

3樓:哲學為何p開頭

1、哲學以一些語句表達本體,其中也不乏編排一些故事;

2、蘇格拉底的故事孰對孰錯?這屬於考據學,不屬於哲學;

3、學哲學,主要理解其中的本體論,以後不要再問這類的問題吧?

關於蘇格拉底的書籍推薦?

紫心如意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思想家 哲學家,他的思想和學說是通過柏拉圖和色諾芬記載下來的。和他有關的書籍介紹如下 蘇格拉底這樣思考 通向幸福生活的16種方式 王麒 本書作者帶你以蘇格拉底的視角,向人們揭示,在質樸的生活裡通往幸福的道路,為你開啟獲得幸福的方式,讓蘇格拉底這位愛情專家為你揭秘幸福的最高...

蘇格拉底這段對話感覺怪怪的?

屁股也能想問題 蘇格拉底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因為是哲學家,畢生都研究這個,有很多觀點是對的,但不代表從來沒錯過。後人學習不能死讀書,也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完全盲從,多想想,想透徹了就對了。他這段對話西方人不容易轉過彎來,因為西方人都是直線條思維。放到中中國人面前,中中國人就用兩個字就能講清楚蘇格拉...

蘇格拉底說的美到底是什麼?

欲知 本能驅動的美的訴求使人混亂而不可自拔,總使人陷入掙扎,身體的歡愉 折磨和心靈的迷失 癲狂,這種美感性,變化萬千,滌蕩起伏,不可持久。而它者 第三種意識 對美的訴求具有更高的維度,視角,它能體察和審視本能和居於本能的意識狀態,可以通過思考論證來獲得更高的的美,這種美更具客觀性,不能輕易獲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