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對於戰死的士兵有什麼舉措?

時間 2021-06-03 10:57:06

1樓:我喜歡寫評論

古代絕大多數時期,當兵是義務,和交稅一樣,你交的稅,沒了就沒了,還指望國家把稅款利息給你?當兵死了就死了,這就是讓你當兵的義務的代價。所以古代軍隊很少有死戰不退的,命是自己的,一旦情況不妙,跑唄。

2樓:Alex

有的,具體看漢簡和漢書。俸祿是吏才是有的,而兵是義務服役,是沒有俸錢的概念。就像我們現在的義務兵那叫津貼。

守邊除了日常必需品計口供給外,國家一般會提供一部分衣裝費。如「發遣邊人在內郡者賜裝錢人二萬」。然後因為守邊很多時候是超期的(過更),或者是代人服役(踐更),你要給傭錢。

「貧者欲得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月二千,是謂踐更也」。理論上士兵所得錢可能比少吏都多,當然少吏死了撫卹肯定比士兵好的多的。

身後事的話,駐地需要用槥櫝、帛和枲來斂屍,傳送回原籍。用帛裹屍用槥櫝裝屍體然後用枲捆槥櫝,除了糧食之類外,其他用品也要一道發還,駐地還需要提供一定的賦錢,有幾百錢。到了原籍郡縣安葬「縣給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長吏視葬」。

這個對兩漢那會重榮譽的時代來說就是很有意義了。漢時蠻多平民死賜葬錢三千,下吏死賜葬錢三萬。士兵死亡的葬錢估計數量應該不會少於三千。

可能還會賜爵...

總的來說,兩漢這類管理是相當細密和嚴格的。和現在比起來也不差的...

我國古代後宮有沒有外國妃嬪?

這麼說吧,在中國古代,就沒有 外國 的概念。外國,是近代以來才有的概念。中國古代後宮中這種來自現代意義上 外國 的嬪妃不少,最常見的是元朝和明朝時期,從朝鮮來的嬪妃。首先說說外國的概念。中國古代人的視角是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中國天子是所有人類的天子,中國皇帝是人類的的皇帝 其他...

為什麼我國古代沒有出名的海軍將領的?

為什麼這麼多回答都沒說國姓爺成功的啊。這才是中國古代海軍指揮的巔峰好嗎。蘇定方打白江口是自己登陸上去陸戰抄後路的,鄭和都是飛龍騎臉的。真正的主戰場在海上的史詩大戰還是廈門之戰。滿清從沿海省份的水師中湊了上千艘大船,浩浩蕩蕩地撲向和大陸只有窄窄的鷺江的廈門,朱成功只率幾百艘的主力回擊,在明鄭方還有勢力...

為什麼我國古代科學傳承不如西方?

大毛 我認為中國古代科學不如西方的應該是自然科學這一方面。而之所以不如西方很大的原因在於社會制度及社會風氣的問題。古代中國士農工商階級分化明顯,普通人想出人頭地只能參加科舉。而古代的科舉制度我認為很大程度的扼殺了人的創造力與創新力。考生為得高分多半是按考官癖好答卷,著實遏制了自己的想法。而大多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