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古代的建築都有門檻,而且很高,有什麼實用意義嗎?

時間 2021-05-29 22:20:26

1樓:polyushka

首先說門檻是個什麼東西。

門檻其實是住宅大門的一部分,同門板,門框一起構成完整的門。

不過也可以說,門檻其實就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門框。門檻也算是門框的一部分。

要知道,門是必須要完全閉合的。這也是門存在的意義所在。

想要閉合,門就不能同門框和地面之間留下縫隙。但是門板卻是又不可能直接貼在地面上的,這樣會在開合的時候摩擦地面,第一費勁,第二會有噪音,第三是會慢慢磨損。

房門既要完全閉合,又不能摩擦地面,這,就產生了乙個矛盾。

所以這時候,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門檻出現了。

有了門檻,關閉的門板就能和門檻和門框完全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完全閉合。又不會讓門板同地面摩擦。這樣,乙個功能完美的門誕生了!

這是門檻存在的結構意義。

要說門檻存在的乙個最重要作用意義還是防老鼠。農業社會,老鼠是第一大害獸。輕則偷吃糧食,重則傳播瘟疫。所以對於老鼠不得不防!

門檻同閉合的門板貼合在一起,可以完全封閉。這樣老鼠即便會鑽門縫,也是不能突破完好狀態的板門加門檻的組合工事的。

另外就是防風,防沙塵,這兩樣在北方比較突出。在南方還可以防止毒蛇毒蟲之類鑽進室內。

還有就是傳說中可以防止大粽子闖進屋裡。畢竟傳說中大粽子都是腿不能打彎而只能蹦著走的。

這裡還要提一句,這個主題的問題描述其實是不準確的。

因為門檻並不是古代特有的事物,現代的防盜門之類的門同樣是有門檻這個存在的。只是變得更小巧。因為技術和材料的進步,門的造型變得更加精確,可以用小小的門檻就同門板做到完全貼合,也就不需要古代高大的門檻了。

但這並不代表門檻的消失。

最後加一條其他的,就是古時候的相當部分風俗禁忌說法,並不全是迷信。包括風水之類的學說都是如此。

要知道,物質決定意識。

這些風水風俗禁忌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們不是單純存在於意識層面的規矩。它們很多都是古人在千萬年的歷史當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基於物質現實,基於事實而產生的生活智慧型,生活常識。

總之,是先有了物質層面實用層面的事物,之後才有了依附於這些物質事物而存在的意識,也就是各種風俗禁忌,規矩,傳說。

至於有知友說是擋水的作用,這個不靠譜的,常常需要擋水的門口,那門檻,門框很快就要朽爛掉的。個別條件特別差的家主住在低窪地方,而且也不墊高地基的情況那是極少數。

還有知友說,門檻高低還代表家主地位的高低,這其實也好解釋。

地位高的權貴富戶他們首先是房子高,相應的門就跟著做的高大!門高大了,那門檻也就跟著高了。就這麼個因果關係而已。

2樓:「已登出」

不知提出門檻防水防鼠的答案有什麼依據?就我所見,單純用木材製成的門檻,長期使用過後易發生變形、朽壞、缺損等。老鼠對老房子的攻擊方式完全不止於跳過爬過門檻,還有著名的打牆洞、爬房梁。

因此門檻四周或表面常有縫隙或孔洞,如無特殊加工,個人估計防水防鼠功能甚微。還有的農村老房子門檻上專門掏出「貓洞」,供貓捉老鼠自由穿行(河南南陽地區);或者用兩條長板凳上下拼接成門檻,可任意取下坐於門口休憩(陝西韓城黨家村)。然而這種縫隙和缺口普遍存在的木門檻在傳統木構民居中並未被大規模省略或以石材、金屬替代,所以我認為防水防鼠防塵不大可能是門檻的主要功能。

使用中出現打孔、分割、替換等變化,更傾向於證實門檻應有結構或構造層面的作用。如因為抬公升門板離地高度,預留門板下降變形空間,用於填補空缺;以及固定兩側門框下端,防止變形等。

至於風水層面防漏財、聚財氣之類的附會,科學的解釋大概是整個門樓與照壁、玄關等組成的出入口系統可起到空間過渡和視線阻擋作用,保護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家庭隱私,順便擋風。實際體驗下來,門檻如果不大能成功地引起注意,容易絆腳,只不過常用建築可以形成生活習慣,幫助規避。然而小孩子跑起來還是會被絆到(滑稽)。

3樓:一朵奇葩

去博物館的時候也看到過很高的門檻,當時也有朋友問這個問題,當時想都沒想就覺得這個門檻設定的高,個人認為是為了顯示家族實力的,不然這麼高的門檻,自己天天過都費勁哈

4樓:Sylar

實際上的意義肯定是有的,現代建築也有這種門檻,我們大學曾組織參觀變電站,變電站每個門都有接近膝高的門檻。據我導師講,由於變電站一般遠離市區,地處偏遠,荒郊野嶺的,野生動物較多,門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小動物進入室內誤碰高壓裝置,造成停電事故。也有雨天防水的作用。

5樓:仙嵐

門檻可以擋水,例如現在南方還有很多建築在門口備有可拆卸的門檻。雨季無法及時排除的水會倒灌。還有,對防水要求比較高的部位,如配電室、消控、消防幫浦房,也多設門檻。

至於皇室建築,已經有高台了,其實已經不需要高門檻來擋水,但是,思維慣性和審美慣性致使這一構件的存在。就好比明清的斗拱,僅做裝飾用,乙個道理。

門檻是怎麼來的?追溯到遠古,人類從山洞移居至更適宜居住的河岸時,人們就在平地挖洞。洞由原先水平的改為垂直的,類似井,井周邊高出周邊地面,這可能是最原始的門檻了。

頂上加個可移動的蓋,就是房子。慢慢的,人變得強大了,有能力爬出地面居住後,門就改成水平方向開啟了。但是擋水的一圈低牆是保留下來了,要不,整天往家裡灌水,怎麼住人,這是北方。

西方建築地下室的窗也是高出地面的,也是門檻作用了,所以,這東西也不是中國古建的專利。

6樓:路邊的羊

有聽過人說風水,也有聽過人說擋阿飄或粽子,有次回鄉下老家也把門檻放出來了(平常都沒放)小舅舅跟我說因為冬天到了,擋蛇或一些小動物進來房子避冬。

寺廟也蠻常看到的,可是為什麼就不知道了O__O"

7樓:

大家本末倒置了,只有乙個答主稍微提到了地栿的概念卻沒繼續追問下去。

防水防塵防風防雞跑。這些實用意義是存在的,不過正如前面某答主所說,實際上門檻可以任意加高且不怎麼費錢,也沒人硬性規定等級,如果開心擋到卡襠也並不是難事(儘管我懷疑那是村民家中特意安的乙個板而不是門檻本身),那麼為什麼這件事又和屋主等級扯上關係了?為什麼說大戶人家門檻高,甚至現在說某些招聘單位難進也叫門檻高了?

文化太複雜,但總有起因。建築方面的文化,多數原點在於建築本身。

支撐門板固定門枕穩住門軸是一方面,實際上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意義。

不妨先看板凳。

問題:現有123三種板凳(圖是隨便找的)。假設這三種板凳材料都便宜(用料多些少些造價影響不高),坐面形狀也相同(不計加工成方和圓的差異),同樣結實的情況下,哪個最貴?

答案是1,因為四條腿各自與坐面呈點狀交接,對榫卯工藝及角度要求最高,2中四條腿分為兩組與坐面交接,腿兩兩相互牽制,對榫卯及角度的容錯率提高;3中則將四條腿全部連線,容錯率最高,榫卯工藝要求最低,只要緊,甚至不要求角度的精準。

注意,這還是小木作中手工藝的原始階段,而對於建築結構構件的大木作加工來講,榫卯精細度實際上甚至不如這些板凳。

這就要求建築中對結構交接節點的容錯率越高越好。而地栿就承擔這一使命。

上圖為觀音閣大木結構軸側分解圖,可以看到各層框架除斜撐以外,頂層及暗層還有柱腳方,而一層接地處則為環繞的木地栿,如同現代混凝土框架中需要地圈樑一般,這裡地栿起到拉結穩固之作用。

早期比較講究的建築中便會採用這種做法。

為什麼一定在地面? 這裡牽扯到乙個結構問題乙個空間問題和乙個工藝問題。結構問題是,通常需要兩個圈樑位於兩端才能領整體更為穩固,以及柱身開卯口對木柱破壞較大;空間問題是,如果柱高不夠,那麼也只能施於柱頭與柱腳;而當柱高柱徑都足夠時,面對的是工藝問題,即這只是乙個聯絡材而非結構材,儘管可以開在柱身,但由於側腳做法的必要性,枋若想交圈,對計算要求較高,端部希望兩枋在柱身內相咬也需要做精細的榫卯處理,基本屬於給自己添麻煩。

費力不討好。

為了方便進人或搬東西而把門檻設榫卯做成可拆卸,是後來的事。包金屬防磨也是。

那麼,為什麼跟等級掛鉤了?

古時候蓋房子實際上都是在蓋之前根據等級計算的,這裡不僅指面闊多長進深多大舉架多高用什麼屋頂,更重要的是選多大的材料,這個基本數值一旦確定,鬥多大拱多長柱多粗梁多高就都能推算出來,而地栿也在這一計算體系之內。所以,社會地位越高,能用的料越大,能蓋得房子也越大,門檻也就越高了。

社會地位高,意味著難以進入。門檻實際的高,同樣意味著難以進入。文化關係就這麼締結下來。

後來,土牆逐步讓位於磚牆,磚負責穩固各柱子了,地栿的意義逐漸削弱,出場率不那麼高了,但是,門檻兒高這一說法卻流傳了下來。

(睡不著猜的,屬於基於結構和構造的邏輯推理,感覺總體問題應該不大;但也確實沒進行文獻考證,有心人可以看看《營造法式》裡地栿那有沒有更具體的用材計算)

再補充一點,關於門檻可拆卸的發展。對於寺廟等重要建築來講,大型物品進出並非常態,特意將門檻做成帶企口的實際並不合情理,所以其可拆卸的屬性似乎初始時候並未必是為了物品進入,而大概率是乙個修繕措施。正如簷部易糟朽所以增加飛子,柱根易糟朽所以使用柱櫍,山面檁端易朽所以施加博縫板以便替換,門檻因為是一圈木地栿中少段暴露在外的部分所以易被水淋易被磨損,所以將其做成可拆卸,實際意義或許為可更換。

結合魯迅祥林嫂中對風俗的描述,給寺廟捐門檻似乎是一種功德,而這件事除了讓人踏的隱喻意義,也應當是一種給窮人出資修廟的機會的事情,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出的起錢給佛重塑金身,將廟本身維護好也當是一件重要的事。

8樓:王若楓

門檻的作用有四個:

1、遮擋門板下方的門縫。

2、遮擋地面的冷空氣回流(屋裡的熱氣會從門上方流出,地面的冷氣會流入補充,設乙個遮擋,讓冷空氣從較高的位置進入,能保證室外空氣不會帶進屋外地面的塵埃)。

3、風水意義(不細說了)。

4、美學意義(不細說了)。

9樓:山人沒有妙計

古建築的門軸不是像現在的合頁,是把一根木棍釘門的一側,上插連楹,下插門枕石,這種構造自然不如合頁結實。

沒有門檻墊起乙個高度的話,門軸一變形,門扇遠離門軸靠近地面的一角接了地,每天開開合合,磨著地面,很快就會爛。雖然有門檻也會爛,但會慢很多。

10樓:

跟家族實力沒啥關係,平民家門檻也高,我外婆在鄉下的破房子進出都卡襠——當然那時候我還小,但是那也不矮了。這玩藝一沒禮制二不昂貴,誰家不能修啊?誰家都能修的還能顯擺個啥呀。

主要還是起乙個結構支撐和擋風作用,老房子沒那麼精密的配合,門都是木板,普通老百姓家的門板質量更差,門軸也是木樞,時間長了會變形,底下會卡死,開個門還要往上抬一下才能推開,死沉死沉的,所以一般門下要留很大的空隙作為變形餘量。

加一道地梁,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變形,高一點的話兩側支撐的力臂也大一些,更穩固了。另外也能擋住門下邊的縫隙,避免冷風倒灌。冬天門窗漏風那可是很酸爽的事情,窗戶大不了拿布條封上,門可是每天要開的。

當然據說還有擋水、擋家禽、擋老鼠的作用,不過目測作用有限,反正我是看到雞鴨老鼠進出好像也沒多大難度。至於擋水,至少我見過的農村房子都沒戲,能灌水的地方多了,或許一些大寺廟那種還行……不過人家屋子基礎都抬了幾公尺高啊。不過我覺得擋灰土還是有些作用的,院子裡都是土,沒個二十厘公尺往上根本擋不住。

為什麼我國古代帝王多是畫像而古希臘羅馬的多是人物雕像?

說一些題外話。受道釋造像的影響,中國有些朝代也是為皇帝製作雕塑像的。唐代很多道教宮觀供奉有唐玄宗像,現存文獻中記載的各處唐玄宗銅像據統計就有29例 聶順新 唐玄宗御容銅像廣布天下寺觀考辨 宋代具有濃厚道教性質的景靈宮,專供奉宋歷代帝后塑像 稱為 神御 景靈宮地位非常高,是宋代皇帝宗廟祭祀禮儀中極為重...

為什麼我國古代沒有出名的海軍將領的?

為什麼這麼多回答都沒說國姓爺成功的啊。這才是中國古代海軍指揮的巔峰好嗎。蘇定方打白江口是自己登陸上去陸戰抄後路的,鄭和都是飛龍騎臉的。真正的主戰場在海上的史詩大戰還是廈門之戰。滿清從沿海省份的水師中湊了上千艘大船,浩浩蕩蕩地撲向和大陸只有窄窄的鷺江的廈門,朱成功只率幾百艘的主力回擊,在明鄭方還有勢力...

為什麼我國的小區,社群之類的居民樓建築內的居住格局都是豆腐塊一樣,被分割成很多小塊?

陳丹玲 樓主的意思是每一戶,只有乙個大空間,內部所有的功能區域分割都有住戶自己後期來DIY。這種建築要考慮很多問題的 建築方面 外窗如何設計,在哪開窗,在哪留洞,空調機位如何設定,立面效果如何體現,如果每一戶都是乙個樣子,那建築光從外立面看起來就千奇百怪了,城市規劃部門不允許這樣的建築出現的。另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