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承秦制,所以漢朝的強盛是秦朝的功勞,清承明制,所以清朝的衰弱是明朝的鍋,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時間 2021-05-07 00:14:36

1樓:探奧行者

後面的朝代基本上都沿用了秦制,而且還在不斷的研究發展。所以安道理應該都很強盛啊。漢承秦制不假,但並非說功勞在秦。只是敘事一樣,漢朝基本上繼承了秦朝的一些制度。

2樓:西街口

漢承秦制我認同,但說清承明制就比較扯了,清朝的政治架構確實跟明朝很像,但問題是明朝內閣擁有的權利以及內閣成員選拔的方式與傳統清朝的軍機處有嗎?

3樓:太上道君

所謂的漢承秦制,只是繼承了皇帝的稱號和官職的名稱,在劉邦入咸陽時就與民約法三章廢除了秦朝的制度,後來略有恢復也只是一部分。漢初主要是休養生息恢復民力,基本上也是以黃老道家學說為主,到了漢武帝也變成了王道霸道雜用,後期更是用儒學統一百姓的思想,和秦朝以法家治國完全不同。

4樓:華夏不朽

沒有。漢朝的強盛的確和「秦制」有關,但這種關聯還沒強到可以說漢朝的強盛都是「秦制」的功勞。

至於所謂的清承明制,這個能不能叫繼承還難說呢,大明的制度可沒有什麼「滿漢畛域」。

5樓:賈儒

先說結論,

有個屁的道理。

帶清好的不學學賴的,咋不學學天子守國門?

咋不學學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閉關鎖國到學上了,和這好事兒盡給帶清佔了?

乾隆在玩鐘錶的時候中國農民只能在田裡玩泥巴。

漢朝之所以強盛,是因為漢朝做了在那個歷史時期該做的事情。

郡縣制對與彼時的中國來說為時尚早,封建制的復辟為大漢帶來了安穩與繁榮。

明朝錯過了大航海,帶清所應該揹負的歷史責任就是要重新開啟大航海。

而帶清呢?好傢伙,為了維穩統治,閉關鎖國。

當代中中國人民努力想要復興的國家,是帶清一手毀掉的。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而我們這代人要做的,就是復興我們的國家,宣揚我們的文化,把我們所揹負的所有恥辱,一一粉碎。

6樓:槓爺深挖成長

如果你過得很慘,主要責任在誰身上?

是你,還是你爸媽?

就能回答這道弱智題。

為何叫弱智題?看見清朝衰弱四個字兒我就懶得答題了。

中國歷史上實際直接管轄領土面積最大的朝代被你叫衰弱朝,你大概是李世民轉世,後面全靠你了夥計。

7樓:小知1412

你這個提問頗有詭辯的色彩 ,老偷換概念了,除了釣魚,我不知道你想幹什麼?

清朝強盛的時候,幾億人口,財政收入大大勝過明朝,你怎麼就不提呢?這不是你所謂繼承明朝的制度嗎?

漢朝後期王莽篡權,奴隸氾濫,土地兼併異常嚴重,你怎麼就不提呢?這不是你所謂繼承秦朝的制度嗎?

更何況,明朝和秦朝的制度是否又在後乙個王朝有大的一些改變呢?

老偷換概念了,你這問題提的就是個誤導,處處都是窟窿,除了引起爭吵和釣魚,我不知道你想幹什麼?

8樓:卡拉醬

漢並不是完全繼承秦的制度,而是部分的吸收後改良,例如西漢也還有分封制,是一種分封制與郡縣制混合的治理體系,西漢時出現了儒生和文吏的融合趨勢,學儒學的同時也學習法律和行政知識,所以即使漢武帝獨尊儒術,對國家的行政能力也絲毫不影響。

9樓:犀首

不合理。

清承明制可以這麼說,但清的衰弱是明朝的鍋這就是形上學式的機械論。

時代是發展,國家制度也是與時俱進的。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撤議政會立軍機處,都是加強了皇權(內閣和軍機處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

大明永樂皇帝時期,正直大航海的時代,而鄭和七下西洋更是領先哥倫布、麥哲倫一百年,且鼓勵民間小經濟發展;而清康乾盛世之時,正值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錯過了!(乾隆皇帝無視英中國人的東西),同光年間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是錯過了!(慈禧太后不當回事)。

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大清因循守舊,而洋務運動只不過是曇花一現挽救不了大清。

10樓:司宵子

不是這樣的,漢承秦制是沿用秦朝的制度和法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完善。清承明制也是同理,清初全盤繼承了明朝的制度和法律以及政治框架,之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完善。

問題來了,把功勞和衰弱的鍋都甩給前朝是錯誤的,前朝對於後繼朝代的疆域、政治、法律等制度有一定的功勞,但作用有限,更多看後繼朝代能否充分吸取之前朝代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至於後繼朝代衰弱的鍋真不能甩給前朝,因為時代環境背景都會發生變化,需要與時俱進,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創造出符合國情的制度,也就是不斷改革創新和完善,一旦停滯不前就會衰弱。

11樓:

涉及到明清都喜歡用人口和版圖說事的,那就按這個來說吧清承明制

國土面積達1316餘萬平方公里,晚清2023年縮減為約1135萬平方公里

人口4億,你們管這叫弱?

12樓:飄雪之夜

這種觀點把制度視作一成不變的架構,毫無疑問有著明顯的謬誤,哪怕在漢代,高祖文景和武帝時期就有很大的制度差異。以祖宗之法出名的明代也有著諸多改革變法的舉措。如果說漢承秦制是漢朝強盛的原因,那漢朝衰敗的時候是否要從秦制上找原因麼?

清朝風光的時候是否沾了明制的風光呢?

13樓:外行人士柴墟渡

這個說法,從邏輯上運用了「滑坡謬誤」。

這個邏輯說白了就是:

人裝了機械假肢是人,所以純鐵疙瘩機械人也是人。

即,把有限的關聯誇大為完全相等。

14樓:哈里謝頓

沒有。漢承秦制是個大體上的說法,漢朝的制度不可能和秦朝一樣吧。而且也沒有完美無缺的制度。制度能否順利執行,執行好壞,和統治者有密切的關係。

而且,能否與時俱進,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制度這個也很重要。典型的蘇聯和中國都走社會主義道路,最終結果如何大家心裡都有數。這個政治上已經說了很多了,不再贅述。

漢承秦制為什麼秦二世而亡,漢卻可延續400年?秦朝滅亡根源是什麼?

Arcobaleno 根源就是秦朝統一的太快了,再加上統一過後的快速進行一系列大規模改革。統一度量衡,大多數人不會有意見。投機倒把的除外但這是極少數。統一文字會得罪只會六國本國文字的人。而且數量眾多。統一法律強迫6中國人民重新定義生活標準。重外輕內,秦朝大規模主力軍分別在南方與北方,北方30萬,南方...

為什麼通常要把漢,秦稱作漢朝和秦朝,而不是漢帝國和秦帝國?

景大狗 中華帝國是連綿不絕延續的,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這個帝國延續了2000多年之久,可以說是連續存在時間最長的帝國。哦,因為不同家族身份背景民族的皇帝換了好幾十輪,並且國號也換了好幾十次,所以中華帝國分成了很多朝代 有時候還同時存在不同的朝代,但是這個帝國始終存在,直到清帝退位後,中華帝國滅亡...

朱元璋是否超越秦皇漢武?

閒人 題主有些玩情懷了。開國皇帝朱元璋怎麼可能代表普通百姓?他代表的是他身的封建地主階級!反對 十萬大山 的胡說八道。什麼是功績?談論乙個著名人物的功績時,強調的是他個人做過什麼,以及對後世的重要貢獻和影響。現在我們來看看三位皇帝都做了什麼以及對後世的貢獻和影響是什麼 秦皇 統六國,建立第乙個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