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剪除外戚勢力殺鉤弋夫人,難道不怕年幼的新帝孤立無援,被權臣架空嗎?

時間 2021-05-06 15:09:34

1樓:

漢武帝託孤的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去病,是衛子夫的外甥。

漢昭帝劉弗陵之後,坐穩了皇位的,是衛子夫的曾孫,劉病已。

他不是剪除全部外戚,只是剪除部分外戚。

2樓:物化結構

我覺得吧,鉤弋夫人野心大,能力也強

按照漢書的記載,劉弗陵出生於前94年,懷孕14個月生產。從生理角度,14個月的胎兒基本會鈣化。而這時候太子劉據還沒死,不存在武帝為了神化小兒子而弄一出「堯母」的戲,所以這齣戲的導演是誰,大家應該都清楚了

這鉤弋夫人幸好殺了,太厲害了

3樓:吳心聚

我覺得漢武帝可能就是把人看的太透了,才誅殺的鉤弋夫人。

他選霍光等人的時候,心裡已經估量過了,這些人玩不過鉤弋夫人。

所以死的就是鉤弋夫人。

這是種選擇題。要是當時的霍光和託孤的大臣中有乙個是一位軍功赫赫,重拳在握的將軍,那鉤弋夫人一定可以活的很好。

別看後來的霍光很強勢,但是在當時,他們是漢武帝專門選出來的相對弱勢的託孤班底,這樣他們只能緊緊依靠皇帝才能有立足之地。如果鉤弋夫人控制了小皇帝,他們是沒有什麼反抗能力的。

4樓:

霍光:是不是對我有什麼誤解?我雖然是權臣但也是外戚啊。

所以同樣是外戚,到底是皇帝的母親太后威脅大,還是皇帝妻子皇后的外祖父威脅大呢?

誰離皇帝關係越近,誰的威脅越大。

5樓:孫維

問題在於,他是漢武帝,他還真不怕

還是那句話,倒著找劉徹的生長軌跡來看,他還真的只怕外戚,不怕權臣首先從大環境看,劉邦白馬盟誓,非劉者不得封王,本質上就約束了權臣的上限,竇嬰;外戚+軍功尚且只有乙個魏其候,霍去病外戚+軍功也就乙個冠軍侯,本質上離撼動皇權都還太遠……反而是呂后臨朝,才是差點顛覆漢室江山,自己即位,頭上又盯著竇老太後,王太后兩座大山,自己又曾受困於金屋藏嬌的長公主,這些樁樁件件,才是劉徹個人,恐懼擔心的源頭

第二,時代背景,權臣再強,也強不過第一代軍功集團,伴隨著灌嬰的死,第一代軍功集團,基本上死光了,漢武帝需要面對的只不過是自己提拔任用的第二代權臣酷吏而已,而這一代佞臣酷吏的素質,在巫蠱之禍之中已經展現了,面對漢武帝這個皇權,他們翻不起一絲浪花

第三,衛霍李劉幾家外戚型權臣已經被規模化摧毀。武帝一朝,真正有可能讓劉徹感到掣肘的政治勢力,就是衛霍太子集團,這個集團最大的「威脅」在於他們太「正確」了,某種程度上有點像琅琊榜裡的祁王+林殊+赤焰軍的模式,衛青霍去病帶兵封賞,形成一股軍事力量,太子又是衛青的外甥,又可以正確的提出休養生息的這種獲得民心的國策。面對這種太子,活得又很久的劉徹不得不忌憚打壓。

巫蠱之禍的牽連,把這整個集團徹底打碎……再往後就是李廣利劉屈聱集團,這對將相,對吧,隨著敗退漠北這個勢力也煙消雲散,剩下來的霍光的顧命大臣,政治能力,威望,在漢武帝看來不值一提,而且還已經分而治之。就更不足為慮

6樓:

因為漢武帝自己吃過外戚的虧,熬死了祖母竇老太太還沒完,他媽媽王太后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他舅舅田蚡仗著太后的勢到處安插自己人,還跟淮南王勾結想造反。武帝後來知道田蚡想勾結淮南王造反的事就說如果田蚡現在要是活著,他一定要滅他全家。這些都是武帝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他沒經歷過的還有呂氏之亂呢,呂后差點把劉邦兒子全宰了。

漢初到武帝時期,權臣沒幾個,周勃他們也算不上,但外戚是一波又一波,且武帝繼位的時候畢竟是個十六歲的成年人了,本身可以駕馭外戚,且竇王兩家互鬥,也能互相制衡,竇老太太和王太后年紀也都不小了,熬死就行;而武帝臨死前面臨的情況是,兒子太小(8歲),鉤弋夫人太年輕(才二十多);且經歷巫蠱之禍,武帝朝的外戚基本上被清空,如果他傳位小兒子,卻留著鉤弋夫人,那麼鉤弋夫人利用太后身份大肆重用娘家人幾乎是必然的事情,且還沒有其他外戚可以制衡她,小皇帝更不可能有什麼約束力,那麼武帝相當於把權力交給了乙個女人,顯然比起這個女人,他更相信霍光他們。霍光又比鉤弋夫人大了二十多歲,小皇帝熬死霍光的概率絕對比熬死鉤弋夫人的概率大(只是他沒想到小時候很壯實的兒子長大後身體那麼差,沒熬死霍光就嗝屁了),且霍光在武帝生前還是很謹慎低調的,武帝看重的也是他的這一點,他成為權傾朝野的權臣已經是後來的事了,武帝也不能預知自己死後的事會如何發展。

總結起來就是武帝吃過外戚的虧,沒吃過權臣的虧,所以他覺得太后外戚組合比不上託孤大臣組合,雖然霍光後來逾越了人臣的本分,但大漢還是平穩過度了,武帝託孤不算失敗。託孤失敗的,看看司馬炎,屍體還沒涼透,外戚楊駿就矯詔把司馬亮給擠出顧命隊伍了,然後就是各種亂鬥了,霍光和上官桀桑弘羊也鬥得厲害,但都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另一方被誅殺即告結束。霍光專權雖然擠壓了皇帝權力,但他治國是一把好手,西漢也在他的執政下慢慢恢復了元氣。

再扯些題外話,東漢太后外戚勢力膨脹,所以曹魏限制了太后權力,但沒想到輔臣會篡位;西晉鑑於曹魏外戚和諸侯王勢力衰弱的教訓,大肆分封諸王重用外戚,然後就賈南風和八王之亂了。所以世界上就不會有萬無一失的方法,防著這個就必然會疏忽那個。比起曹睿託孤司馬懿,孫權託孤諸葛恪,司馬炎託孤楊駿司馬亮,武帝不該仰天大笑嗎

7樓:柒夜雪

從西漢的滅亡上看,漢武帝沒有做錯啊,如果不是王政君太過長壽活了84歲,王莽不一定能掌權,特別時西元前1年哀帝死亡,是王政君入宮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讓王氏子弟控制中樞,逼死哀帝皇后,哀帝提拔傅丁外戚也被剷除

8樓:storm

他的心思本來就是要霍光當權臣,但是留了金日磾,上官桀他們來制衡,五個託孤相互盯著想法是好的,但是情況是變的。二號金日磾死的早,上官桀桑弘羊他們腦子不太清醒被霍光輕輕鬆鬆打包了。然後劉弗陵的妃子就過上了穿安全褲的生活

9樓:唯留刺骨寒

其實按照漢武帝設計的輔政體系,霍光都遠遠不可能拿到那麼大的權力。霍光是輔政之首,但是在事務官上有上官、桑弘羊,軍方有個不多言不多語金日磾,這個體系的本身就是有很強的制衡在裡面。只不過因為金日磾猝然去世,上官和桑弘羊兩個廢材很快送人頭,才成就了霍光之名。

10樓:劉博仕

漢武帝也有歷史侷限性,不可以今人的觀點去看待古人。

兩漢深受外戚之害,久苦矣!漢武帝從小都受到這方面影響,對外戚干政是深有體會的。漢武帝做這樣的託孤安排,既有深層次的主管原因,也有一定的客觀原因,西漢立國的根子裡就帶著外戚干政的基因。

「子少母強」,今天看來不人道的行為,在漢武帝時期可能是不得已的面對的問題。另一方面,從漢武帝英明程度來看,這個決定恐怕也不是漢武帝一人所為,很有可能整個管理團隊的集體決策。

可惜,一代「芳華」香消玉損,年輕的母親早早離開了兒子,並以生命為代價,尚在襁褓的嬰兒,沒有了母親。無論怎麼說,都是歷史的悲劇!社會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這樣的悲劇應該不會再重演了。

不管怎麼說?漢武帝晚年做的決策,包括「罪己詔」和殺鉤弋夫人,即有當時客觀情況,又漢武帝的個人原因。

最後,請大家放過漢武帝吧,人家躺在土堆裡已經幾千年了,就不要打攪老人家清修了。

11樓:言暗

漢朝怕外戚不怕權臣,是有原因的

因為前者和皇帝息息相關,和皇帝利益團體的區別只是頭腦是誰的問題,甚至太后臨朝稱制,其他人看了也得乾瞪眼

但是權臣就不一樣了,劉家宗室都有繼承權,你想架空先得問問其他劉姓宗室同不同意啊

12樓:

首先,權臣可以互相掣肘。

其次,權臣拿太后有什麼辦法?主少母壯僅僅是干政那就太浪費了。

最後,漢武這麼牛的人,思考一下把自己的幼子放在始皇帝的位置上,他是有幸能夠長大誅殺了嫪毐呢?還是乾脆利落的被親娘的其中乙個情人鴆殺呢?鉤弋夫人年紀輕輕,再生三五個也不是事兒啊,前有宣太后和義渠王生倆後有趙姬和嫪毐生倆,到時候是哪個兒子親都不好說吧。

殷鑑不遠,只要他知道秦朝歷史,鉤弋夫人就非死不可。

13樓:

乙個沒有前例的策略好與不好,就看往後有沒有照葫蘆畫瓢的。

顯然,沒有。

把乙個懵懂兒童完全暴露在輔政大臣手中這件事,後面沒乙個皇帝再幹過。

頂多是母子分離(清代)或立保母(北魏)。

14樓:表達言語

看看西漢歷史的女人們,前有呂后權傾朝野,後有竇太后三朝參政,甚至包括漢武帝自己,還是靠自己母親和館陶公主的力量,才廢了劉榮成功上位。

再看看西漢早期的權臣們,劉邦在位時,不聽話的基本被乾掉了。

漢文帝倒是權力不大,經常被群臣懟來懟去的,但文帝時期硬說也就周亞夫有點權臣的樣子,但周亞夫等權臣是威脅嗎?肯定不是,威脅是以吳國為首的諸侯國。

漢景帝時期的權臣呢,申嘉圖被氣死,宰相說免就免,周亞夫說沒就沒。在除解決七國之亂後,唯一讓景帝頭痛的,不就是他母親竇太后和王皇后所代表的那群人了嗎?

相比至於歷史,漢武帝早年頗受館陶公主和竇太后制約,因此對於武帝來說,權臣二字只是遠在秦朝的趙高,而外戚的力量卻伴隨了武帝整個青少年時期。

15樓:無何鄉居士

一般而言,都是矯枉過正。

週亡於諸侯於是秦不封建宗室,二世而亡,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一樣想不到如此下場。

漢高祖吸取秦亡教訓,有遍封同姓諸侯,尾大不掉,在景帝時又爆發七國之亂。

以上都是矯枉過正的典範。

漢武帝殺鉤弋夫人,吸取的同樣是諸呂亂政、田竇之爭的教訓,結果同樣也是矯枉過正。

但是從結果來看,霍光雖然權傾一時,甚至在世時能壓制皇權,但是生前沒有作亂,後世以尹霍並稱也是對他們的肯定。

從結果而言這個託孤的效果很好。

16樓:禁與千尋

像漢武帝這些人,才不會認為世界上有什麼完美。

他想的只是如何做的更好。

會不會有權臣它不敢肯定,但是他可以盡量預防啊。

例如我同時安排多為輔政大臣。

這樣子不就彼此牽制,理想中除非出現意外,否則任何一方都不能坐大,然後又如何成為權臣呢?

而他能選擇的託孤者,往往當時也是可信的。

相對來說,權臣在漢朝,在漢武帝之前是沒啥大威脅的,遠遠不如外戚勢力,這個漢武帝自己,漢武帝的爺爺們,都深有同感。

歷史人物都是如此,他們考慮的不是說完全,而是如何避免最顯著的問題。

不能說因為害怕權臣,就不去考慮怎麼解決外戚吧。

你熟讀兩千年歷史,當然可以對任何辦法提出萬一。

歷史人物,我們自己都是如此。

事實上漢武帝安排的時候根本不用擔心出現權臣,因為他安排的那幾個人當時怎麼看都和曹操一樣,是忠君愛國的。

只是人會變得。

但是就算如此,霍光後來成為權臣,但是也沒說欺壓君主。還是算不錯。

你甚至可以說他是賢丞。

漢武帝為什麼立劉弗陵為帝 ?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劉弗陵從小就身高體壯,而且非常聰明,武帝非常喜歡他,常常說 這孩子真像我啊。武帝晚年,江充利用清查 審理巫蠱案件的時機,陷害太子劉據和衛皇后,造成巫蠱大案。在這次事變中,衛皇后 太子劉據以及太子的三男一女都同時遇害,太子之位空缺。當時,太子只有乙個孫子劉病已未死,但...

漢高祖與漢武帝誰更偉大?

回眸 太祖高皇帝劉邦更偉大吧,單說與祖國和漢民族,大家都知道漢之前有乙個短命的王朝秦,雖然是秦始皇締造了皇帝這個概念,漢隨承秦制,但是真正締造統一王朝和漢民族靈魂框架的應該是劉邦因為秦朝太短命了沒能締造成功,而後世的所有皇帝都只能在始皇帝和漢太祖高皇帝締造的框架裡面玩,漢武帝唐太宗他們功很高,但也僅...

為什麼漢武帝評價這麼高呢?

神秘宇宙 我概括一下吧,縱觀我華夏歷史。黃帝開創文明,秦皇締造一統,漢武開疆拓土,唐宗恩威天下,明祖再造中華,教員民族復興。漢武大帝鞏固大一統,開疆拓土。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讓我華夏能夠生存下去,滅掉一切有威脅的敵人。秦皇漢武,唐宗明祖! minstrel 有什麼樣的歷史觀就有什麼樣的評價。中國的歷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