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呂思勉對漢武帝的評價?

時間 2021-05-06 01:17:47

1樓:

呂先生對漢武帝的評價有偏頗之處。但這無損於先生的偉大。

漢武帝大方向的戰略是對的,控制西域,拿下河套,切斷匈奴經濟命脈,則匈奴可不戰自敗。問題是,明明漢人對匈奴是五比一的戰力,硬生生被漢武帝打出來個海內戶口減半,這個,沒得洗。當時的人就對武帝有不滿的言辭,漢書上有記載。

呂思勉不過是沿襲前代史家舊論,沒什麼出奇的。但徹底否定武帝之功,就有失偏頗了。後來的宣帝,不過是個摘桃子的人而已。

有人說,李世民時期,突厥四分五裂,唐朝因利乘便,才能掃除邊患。問題是,漢武帝時期的匈奴,也不是鐵板一塊啊。左右賢王、單于以及王族其它成員間內鬥的也很厲害啊。

但是人家也能多次打的漢軍全軍覆沒,注意,漢武帝時期,漢人對匈奴人的戰力是佔優的。可見漢武帝的軍事才能,嗯嗯。

有人質疑全軍覆膜的戰績,請自己去查史記。

另,漢武帝還算中人之主。劉燁評價魏明帝,有秦皇漢武的志向,卻無秦皇漢武的才能。至於被清宮戲粉熱捧的雍正,才尚不及魏明帝爾

2樓:姚一杯

資治通鑑對於漢武帝的評價極其公允!!而且, 拼盡了幾代帝王給他攢的家底,其實任然沒有消除來自北方的威脅,從這一點上來看,算什麼大能呢,這是乙個坑爹又坑兒子的帝王!!

3樓:李三少

感覺這麼說隋煬帝跟漢武帝不一樣麼,結果哪?

從能力上來說隋煬帝也許還比漢武帝還強上一些,但漢武帝晚年能下罪己詔,隋煬帝是天下都紛亂成那樣了都不肯反省。

當然換成更賢明的君主擴張肯定更順利,但實際上這麼多皇帝中有作為又堪稱賢明體恤民情的是少之又少。

漢武帝問題黑點很多,但作為君王還是合格的,是少數能夠稱得上有作為的君王。

4樓:廖航航

我正在看《中國史》,我對呂思勉的觀點表示贊同。漢武帝有很多人對其盲的目崇拜,的確,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武功卓越的皇帝之一,開疆拓土,功不可沒。但是這都是建立在文景70餘年的修養生息之上的,沒有長時間的實力積累,漢武帝絕不可能成功,否則看一看隋煬帝,很可能就是他的結局。

再看看另一位武功卓越的額皇帝-------李世民,唐太宗當時繼承大統的時候,中國實力還沒有從先前的戰亂中恢復過來,但是他採取正確的策略,成功的消除了北方較長時間的威脅,並且在用兵的同時並沒有損害國力,造成類似漢武帝末年的那種困窘局面。如果當時漢武帝能夠更加英明一些,那麼結果會更好看。好在漢武帝晚年幡然醒悟,頒布《輪台詔》,繼續修養生息,不然西漢早就會走上秦朝的老路。

5樓:蘇小咪

同意一半,擴張確實是國力強盛後的結果,不過是不是誰都能做就不好說了,後面的楊廣就屬於玩兒現了的,朱祁鎮也屬於類似不成功的嘗試。然後中國歷史上,得天下的皇帝和開疆的皇帝就那麼幾個,換成哪個會更順利我真是看不出來,或者說需要啥樣的賢明君主呢?這個真沒法說了。

比如我說,愛迪生很偉大,但他的發明大部分還是考改進,如果換個更聰明的人,成就會更大。這個不能說錯,但明顯屬於廢話。

另外關於花錢,古代中原對游牧民族的戰爭無法以戰養戰,所以只能花錢。之前和親就是因為沒錢,而文景攢錢也是為了將來的強硬。韜晦是手段不是目的,既要打好丈又要攢下錢在當時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然武帝肯定不是聖人,但比比李隆基,武帝也算把身後事安排的不錯了,所以總體還是不錯的吧

如何評價呂思勉的《三國史話》?

永安 最近剛讀完。三國的歷史部分講的蠻簡單,適合想粗略了解該段歷史的讀者。最出彩的章節我認為是對外戚的分析。涉及到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關係的解構,讀來耳目一新。剛好想起來前一段時間,看王志文在 天道 電視劇集中,對中國孝文化的解讀,有點交相呼應的感覺。 我當時看這本書的時候,是許多人都說是呂思勉先生...

為什麼呂思勉先生對陳霸先評價很高,反而認為漢武帝李世民不過中材之主,遠不如陳武帝?

呂思勉在 隋唐五代史 中有論點 唐太宗不過中材。論其恭儉之德,及憂深思遠之資,實尚不如宋文帝,更無論梁武帝 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無論宋武帝 陳武帝矣。宋武劉裕 陳武霸先,都且不論。單論梁武帝,按照呂先生所說 恭儉之德,及憂深思遠之資 梁武帝那是典範。說到恭儉之德,梁武所建佛剎,未嘗自損一毫,或出自...

如何評價辛德勇老師的《製造漢武帝》?

張安世 武帝情存遠略,志闢四方,南誅百越,北討強胡,西伐大宛,東並北韓。因文 景之蓄,借天下之饒,數十年間,官民俱匱。乃興鹽鐵酒榷之利,設告緡重稅之令。民不堪命,起為盜賊,關東紛擾,道路不通。繡衣直指之使,奮鈇鉞而並出。既而覺悟,乃息兵罷役,封丞相為富民侯。故主父偃曰 夫務戰勝,窮武事,未有不悔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