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志裡劉備的謀主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

時間 2021-05-06 02:23:59

1樓:王哲人

我嚴重懷疑,謀士這個稱呼,甭管是部長還是將軍替我出出主意不行嗎?

周圍的幕僚有能獨當一面的,讓他帶帶兵打打丈或是當個部長幫我幹點行政事務這不行嗎?

怎麼就非得分個主次呢?

這哥們正忙別的事了,我有事需要人出出主意就不能問問別人?

非得天天爭這個是第一謀士了、這個比那個聰明了、這個不行只能搞搞後勤了。

鹹吃蘿蔔淡操心。

和著謀士、文官、武將就得一輩子幹下去了是吧?這不是遊戲,哥,選了一次職業以後就不能改了。

人是活生生的,要都這麼死心眼兒,還打天下,歇了吧。

2樓:DOURS

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

簡單點說就是諸葛亮是股肱,和謀主是兩個概念,用現代的觀念就是他是總理,不是參謀長,並且他本來一直都是走這個路線的,三國志中諸葛亮除了隆中對之外,其實很少給劉備出什麼謀劃。而三國演義大概只是因為說軍事政治之類的老百姓看不懂,所以才把諸葛亮塑造成了簡單粗暴的謀士形象。

3樓:欲效淮陰

舉曹操陣營的例子好了。

諸葛亮=荀彧,負責整體戰略,運營

法正=荀攸,負責臨陣制訂戰術

法正因為入川之功官拜成都太守,後來一來是法正睚眥必報,有損人望,二來確實漢中吃緊,劉備就調法正到前線參戰,相當於把他的太守撤了。

荀攸也類似,首先他在加入曹營以前是朝廷正經任命的成都太守(這點又跟法正撞車了),曹操徵他入朝以後封了汝南太守,又讓他以軍師的身份到處隨軍出征。

至於陳壽把龐統比荀攸,把法正比賈詡,則是從道德上來說了。個人覺得比仕官經歷和能力型別還是法正荀攸更類似一些。

4樓:董休昭

諸葛亮是股肱,在劉備不在的情況下控制後方局勢,並為前線的劉備提供兵源和糧草!

荊州:《三國志諸葛亮傳》: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使擊張魯。亮與關羽鎮荊州。

《三國志龐統傳》: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益州: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三國志諸葛亮傳》: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三國志法正傳》: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

到了諸葛亮打仗時也是如此!

《三國志蔣琬傳》:五年,亮住漢中,琬與長史張裔統留府事。八年,代裔為長史,加撫軍將軍。

亮數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亮每言:「公琰託志忠雅,當與吾共讚王業者也。

」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時新喪元帥,遠近危悚。琬出類拔萃,處群僚之右,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由是眾望漸服。

為什麼三國志中主公是劉備專稱?

瞎猜乙個。諸葛亮字孔明,叫劉備 明公 的話,可能會啥啥分不清,然後挺尷尬的。乾脆就叫劉備 主公 了。三國志所見呼劉備為 主公 條,時間全為諸葛亮參與劉備集團之後,亦可為旁證。 歷史隨心看丶 很多人覺得三國中每乙個地方軍閥都能被稱為 主公 其實大錯特錯。三國時期,主公是劉備的專有稱呼,這個稱呼就是劉備...

為什麼長大看了三國志之後更覺得劉備是個英雄,是個大英雄?

三國君主裡,劉備可能是最成熟的,同時可能是名望最大的,跟的老師術數能破黃巾賊想來不愛讀書是過去讀傷掉了,極有可能通曉多種語言,甚至可能是武功最高的,其他人都沒有被記錄在劍經裡。劉備興許是盧植當特種兵王培養的。 我曾經看過一句很有禪意的話,我覺得能很完美的回答這個問題。這句話的原文是 以前看山是山,看...

三國迷眼中的《三國志》是怎樣的?

七歲吟詩 還能是啥,光記著遊戲數值排名了,文盲就這點出息。統率曹操99,諸葛亮98,司馬懿97,周瑜96,關羽95,陸遜95 智力諸葛亮100,賈詡98,荀彧97,郭嘉96,法正95。三國志給我帶來的另乙個影響就是萬物皆可排名。統率韓信120,白起118,吳起110,李靖108,霍去病105,鐵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