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二十四史是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06 00:59:11

1樓:ta很皮

2樓:

通讀恐怕沒那個毅力,就算有毅力也恐怕沒那個能力,古文水平有限。買幾本翻一翻,感受一下還是可以的。一來知道真東西什麼樣,不瞎得瑟。二來也能知道別人是不是瞎得瑟。

3樓:夢觀園

我是古典文學博士,但是也沒有通讀,教授們估計也少有人通讀。

我打算補補課看一遍,目前差不多讀完了《晉書》。

精讀是不可能的。4000多萬字,每天1萬字也要讀11年。

我開始讀的是中華書局本,連注釋都看。接下來越來越水,乾脆讀許嘉璐主編的《二十四史全譯》,看文言那一邊,覺得不理解就看一眼右邊對照的白話文,非常遺憾地發現,白話譯文錯漏百出,有好多低階錯誤。開始我還在讀書筆記當中記過幾處,後來就懶得理了。

最痛苦的是志和表。比如天文地理,簡直是一條條資料,你能想象讀資料庫的感覺嗎?

但是讀書的時候,老師讓讀《隋書經籍志》之類書目,有「過目」的要求,就是說不管多麼枯燥,不管記不記得住,要乙個字乙個字讀完一遍,不然行不成整體的印象。

所以我就遵守這個規則,保證眼睛是看過來的。

我記憶力差。《晉史》馬上就讀完,但是什麼都沒記住,感覺跟沒讀一樣。

按計畫我會看完一遍二十四史的。讀了也沒什麼用,所以我這是標準的不務正業。有理想有目標,有事業有追求的人是不會這麼幹的。

要是讀完了知乎還在,我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是2023年10月17日。以後每讀完一部,可以在這個回答下追記。

2023年前讀完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2023年10月18日 《晉書》共3309頁讀完,開始讀《宋書》。

2023年11月24日 《宋書》共2407頁讀完,開始讀《南齊書》。

2023年12月9日 《南齊書》共1038頁讀完,開始讀《梁書》。

2023年12月23日 《梁書》共870頁讀完,開始讀《陳書》。

2023年1月5日陳書》共502頁讀完,開始讀《魏書》。

4樓:我叫經緯

有些想陸續回答該問題。

沒發現嗎?類似的問題太小眾,寥寥無幾的關注。

算是個稍微熱愛歷史的人,家庭工薪階層出身,這是背景,20年前有感於父母是大專老師的同學那種不一樣的理念有感而發,偶然買了本《孫子兵法》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之路。

背景交待結束,切入正題,20年的時間裡,也只是泛讀了《二十四史》前四史,還是白話文,唯獨對《史記》某些特別感興趣的篇幅精讀,因為對整體歷史走向不了解,所以在《晉書》第二卷後停止了,實在無法和融入進去。

這是紀傳體通史的特點。

為此,本著從整個歷史事件著眼的目的改讀《資治通鑑》,別說,效果顯著。

有人總結了,通讀一遍《二十四史》,起碼不用操心工作生活,整整11年。

慚愧,沒有那個條件。

回頭繼續跟新。

5樓: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emmm,就算按時間順序開始讀吧。

先讀史記,等你本紀讀完了,《五帝本紀》講了啥事你大概率就忘了。

啥?仔細讀?我正經開了個明史坑,想點校一下本紀,主要是理清裡面一些時間地點人物線索emmm……兩年過去了,《太祖本紀第一》點校完了。

6樓:SINOON

別說通讀二十四史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前四史能看完一部,記個七七八八,你就已經算世界級歷史考據前列人物了(一點都不誇張,70億人中的幾千萬精英之一。)

7樓:憑欄彈鋏

今天收拾書櫥的時候翻了一部分出來,不完整,這些就有幾十本了,二十四史真挺多的,文言文通讀一部分就挺枯燥的了,如果在通讀的基礎上要有自己的感悟,還需要疊加閱歷經驗,需要的時間會更久,哈哈,感覺是乙個很艱鉅屬於大師的任務,作為普通人稍微懂一些皮毛就好了

8樓:一丈尺上

問過身邊乙個朋友,真的通讀二十四史了嗎,那可是四千萬字啊!

然後我就知道什麼叫做家庭教育差距

兩三歲開始會認字,這時候她爸逼著看簡單的鑑略,之後慢慢開始看四書五經,和史書,一天史一天經這樣。

一年級的時候,二十四史讀完五本,四書學完,這時候她五歲,每天還會學算術。

三年級看完梗概版二十四史,跳級,小學後兩年看詩經楚辭。

初中重新看二十四史,全版。對,初中就看完了。

高中就憑興趣看史書了。高中畢業反正一大架子是肯定的。

對了她跳了幾次級,14歲就去中科大了。

不禁令人感嘆,這種日復一日學習專研的精神,真的是萬里挑一。

反正我選擇當廢物

9樓:fortin天穀

沒有通讀,還在讀。《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同時讀。每讀一篇都很有成就感。曬圖:

書到:讀書:

慢慢看,慢慢悟。

書到用時方恨少,書到看書方覺多。

10樓:唯清

大學裡過完前四史,其中史記和三國志的一部分,還是初中高中看的……買的書沒有表,志一眼過,主要看傳記……

還買過百衲本的遼史,那印刷效果,嘖嘖……

大學畢業後買了本隋書,繁體豎排,閱讀稍有困難,沒怎麼看……最近新補周書舊唐書北史晉書,慢慢看……

11樓:「已登出」

那要超神吧。能讀完如此規模的巨著合集,而且是文言文,那這文學水平和歷史水平都相當高才行啊!

如果有人覺得讀完沒啥,那可能就是我能力太弱,大神太多,畢竟我只是乙個資治通鑑都讀不完,只能用來當資料書查的歷史小白。

12樓:半盞茶涼不見君

每當聽到有人吹牛說自己通讀《二十四史》我都憋不住想笑。

畢竟《二十四史》可是從黃帝時代,記載至明朝崇禎時期,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史書。

共計三千三百多卷,約4700萬字(每天抽出五小時,粗略瞄一遍,其實一年就能看完)。

但是,重點來了——這是文言史書。反正很多篇章不查資料我是不能直接看懂。至於敢說通讀的大佬,我真的不希望別人在看知乎時,說這是B呼。

13樓:shiqingxu

1,0000,/365天/24小時/60分鐘≈

我看其它回答說,白話二十四史大約共1億字。

如果一年不吃不喝不睡,每分鐘讀192個字也還行。()

14樓:律者恆心

大學的時候就讀完了。說真的……沒啥意思,這個東西需要常年,反覆閱讀。很累心,因為都是文言文,讀起來很費勁,除非是真的愛好,否則……還是不要了

15樓:

看了大家講的二十四史的難度,

所以本立個flag,我要看完二十四史。

看完來還願。

現在是讀研狗,看看我會發生什麼改變。

2020.04.11.

16樓:四藏居士

直接體驗是:膽氣壯了自信足了敢於挑戰大部頭的書了。可以參考張舜徽的自述。

當然通讀只是乙個很基礎的手段,想要獲益還需要反覆閱讀,但其實宋以後由於很多第一手資料流傳至今,二十四史中宋以後諸史的作用已經不是像此前各史那麼大了。所以通讀二十四史也不是特別的難。

17樓:

這個。。。非專業的同學可以學學我,先看資治通鑑再考慮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一般一年半載都不一定拿下,但好歹還是比較快的,我乙個同學光看翻譯,結果幾個月就看完了。

執意要通讀二十四史的年輕人,大概率會半途而廢並且對歷史產生厭惡。

18樓:法念君安

二十四史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套書。

市面上的那些一本裝的所謂《二十四史》不過是極度精簡的故事書而已。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也足夠了。

讀罷歷史書籍,結合現實,你會明白乙個道理:

人類從歷史中學會的最大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吸取教訓。

19樓:sammisoo

反正我看到的是吃人獸貴人賤。讓我徹底知道蒸的可能有國運。還有暗無天日。

然後生靈塗炭。。。各種。。。其實也沒必要買。

圖書館借。手機閱讀。最好是可以不用看翻譯直接看比較好。

20樓:

舊時代的讀書人裡可能有把廿四史讀完,甚至讀好幾遍的,像呂思勉、趙翼這種(當然趙翼那會還沒廿四史,就廿二史),但也是鳳毛菱角極少極少,這玩意一靠耐心二靠天賦,沒有天才般的頭腦,讀了也白讀。

現代社會基本就不可能。專業研究都是專題專項,沒有哪個老師閒著發慌去通讀廿四史,讀這玩意又不給發工資…

至於網際網路上那些人,除非家裡有礦不用上班工作,自幼愛好又天賦異稟,不然壓根不可能。再說了,天賦異稟的大多都讀學位去了…

21樓:種蘑菇

你沒有必要通讀啊,二十四史是紀傳體,有些人他根本就沒那麼重要,讀重要人物的傳記算不算通讀?

可是不以事件為主導你怎麼知道誰是重要人物呢?答案是讀通鑑,紀事本末什麼的,然後去斷代史裡找傳,可是通鑑,紀事本末你就有必要通讀嗎?什麼都讀,等於什麼都不讀,因為沒有重點等於沒有興趣,純粹浪費時間。

最後說白了吧,男人讀史都是讀戰爭開始的,都是看故事開始的,你最熟悉的一朝人物如果不是小時候被強制記憶的詩人,必定是這朝最出名的武將 ,可能就是開國皇帝。最後為了自己腦補模擬指揮戰爭,會開始涉及地理沿革,政制,財政這些,然後接觸歷史理論。。。。。。女人一般不讀史。

最後的最後,想通讀二十四史的,我給大家推薦乙個蔡東蕃的通俗演義,讀完吹逼絕對夠用了。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以你的水平肝完二十四史,除了眼鏡度數增加,也就是個普及知識的水平,不如去看演義,,來得快。。。

我估計某些大V就這樣玩的。

22樓:劍鳴蒼穹

先是高中及大學陸陸續續讀了白話版的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故事。乙個個故事,哄孩子睡覺當睡前故事行。真當歷史書看還不如看各種通史。

比如三國志吳紀。前面作筆記把人物生平寫一下,紅筆把出現人名標一下。一篇傳少說也得一二小時。

通讀一點意思都沒有。精華是要慢慢品的。不品讀書有何意義?

比如生子當如孫仲謀。說的好像曹操多看得上孫權一樣,能和曹彰,曹丕比一樣。一看全文,原來和劉琮比。說明曹操眼光也不差,孫十萬,孫合肥嘛

23樓:群星的追隨者

說實話,P用沒有。

不像那些「大佬」,我唯讀過一點《三國志》。唯讀了一點是因為讀不下去了,慚愧慚愧。

二十四史不是文學,不是哲學,是歷史,大部分人而言,確實是味同嚼蠟。

功利角度上說,有看這書的時間,不如去看看世界通史,中國通史,甚至是三國演義。看那些書會有更多感觸。

二十四史這種歷史原材料,除了專業對口,我想不到普通人有什麼必要去看。

24樓:Z10

年少時管窺過幾粟,當時很想一睹全貌,可惜那時一般人家裡買不到/買不起...

電視裡看到下圖後,一度成為我的夢想之一。

長大之後知道上圖我這輩子是不可能了!

看以後有沒有機會和時間完成下圖吧:

25樓:憂鏽憤紫

不知道有多少人讀過太史公的十表、八書,禮書、樂書看懂了多少。讀二十四史有人如陳寅恪研究隋唐制度源流般越讀越薄。二十四史讀又何妨?不讀又何妨?

26樓:燕歸人

我在高三的時候用整整一年的時間通讀完了《史記》,然後我在今年高考(2019全國一捲)的時候就遇到了史記原文《屈原賈生列傳》。當時就乙個感覺:「我踏馬一年的零散時間沒白花!!!

」隨手古文拿了個滿分。

你要問我二十四史通讀是什麼感覺,呵,大概就是年年高考的古文都拿滿分吧………

熟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鷹眄雲天 史記通看了2 3遍,喜歡的章節七八遍也多,通鑑沒讀完。石頭記十多遍,包括各個版本,廣泛蒐羅紅學研究方面書籍,最關心後三十回書稿的存沒和,雪芹初設的結局,非此則無法完整闡釋此書的巨大象徵意義。 劉項元來不讀書 應該沒啥體驗吧!我雖然沒讀完,但也讀過很多了,心態也沒能更平和,也沒能處事更有智慧...

如何閱讀《二十四史》?

L長庚 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在我看來,往往歷史的演變總是相似的。最好,就是看原文,然後,不懂的一點一點去查詢,白話文的都是加工後產物了。或許,說到這裡時,也有人會說史書就不是加工後的產物嗎?不可否認,確實如此。而且,史書並沒有完全客觀的,因為,每個史學家在撰寫的時候,都會帶著自己的喜好觀點,難以做到...

請問《二十四史》的內部排名如何?

木易 個人排名 第一等 史記,漢書 第二等 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北史,隋書,金史,明史第三等 南史,魏書,宋書,舊唐書,舊五代史,宋史第四等 南齊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新唐書,新五代史,遼史,元史 另 左傳可入第一等,新元史可入第三等,清史稿第四等。 楓無諺 一般認為,前四史排名前四,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