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為什麼當不了統治者?

時間 2021-05-14 09:00:16

1樓:中央黃色

「聖人」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書籍中是一種「貶義詞」,《莊子》「聖人害天下也多利天下也少」、「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諸如此類。

現在的「聖人」的解釋為什麼是德行至高無上的人?為什麼把這個現代解釋強加給古書籍?

我是看不懂,都是地攤文學沒出處。

2樓:

先問是不是,「聖人」與「先知」可以算同義詞。

現在橫掃全球的亞伯拉罕系一神教最初的開創者摩西就是最高統治者,古埃及的王子,以色列的鐵血君主,「武裝的先知」,或者說「武裝的聖人」。

馬基雅維利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就是摩西。

穆罕默德也是「武裝的先知」。在穆罕默德的伊斯蘭教,摩西被尊為「真主的代言人」。

這就是聖人當統治者的經典例子,或者說統治者把自己經營成聖人的經典例子。

為什麼亞伯拉罕系一神教所向披靡?其中乙個原因是創始人先知(聖人)+統治者二合一。

3樓:知音

你怎麼不反問一下,為什麼統治者當不了聖人,要什麼有什麼,是否更要反問這個呢。聖人是有皇帝給他做他也不做,統治者是拿刀掛在他們脖子上也做不了聖人,二者是黑白之別,不關當於當不了的問題。

4樓:戀塵

有一句話是怎麼說的呢,那一些把乙個國家變成為地獄的東西,恰恰是本來想要把乙個國家變成為天堂的東西。聖人就是烏托邦理想化的產物而已,歷史當中的烏托邦所帶過來的結果恰恰是事與願違的,道德不能夠代替法律,主義不能夠用來治國。這就是所謂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與其想象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不如走一步算一步的來的實際。不承認人性的結果就是帶過來一幕又一幕的悲劇而已。

5樓:玩玩玩玩玩玩大夫

所有的聖人的理論都有重大的缺陷,用來統治社會都有和社會不可調和的矛盾。

孔子,統治理論與人老了智力一定下降的矛盾不可調和。

實踐的結果是,統治者大概率都是將行就木,老年痴呆的。一定發展不起來科學技術。

老子,太上老君練各種丹藥,吃的越多,死的越早。

實踐結果,一定死於重金屬中毒。

法家,法酷殘民,法池縱奸。

司法實踐,殘民加上縱奸。管得了獅子老虎,最後一堆潑皮牛二這種大罪不犯小罪不斷的法不責眾,蒼蠅蚊子無解。

宗教一類聖人,無神論否定掉。

甘地,這是個炮灰。殖民者扶不起來的阿斗。

馬克思,按需分配永遠實現不了。愛因斯坦的實驗全太陽系的能源都不夠。

只要科學家多了,全地球能源都不夠。注定需要拋棄一部分科學家實驗。

6樓:Don Quijote

祭出很久之前的讀書筆記吧!

首先聖人在中國哲學家眼中的形象偏向於「宇宙公民」。在聖人身上,所有的矛盾都得到了調和。甚至包括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矛盾。

所以聖人最適合為王。至於聖人是否都具備作王的機會就視情況而定了。而聖人是否願意作王,顯然儒家現實主義的聖人,作王可以理解為是義務,作為宇宙公民的義務,「讓高尚的德行如太陽般閃耀,溫暖全天下之人,帶領他們有在Sunny普照的道路上,走到河流的盡頭,未知的遠方」。

而道家理想主義聖人,「人生百年,宇宙無窮。可以遨遊宇宙的人格是不願久居淤泥的」

7樓:澄瀾葛老師

咋說呢,幾年前,說到川普,我還以為你們說的是四川普通話。。。

直到建國同志。。。

說這些其實是想說,短短幾年乙個詞的意思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把視野放大華夏文明五千年,「聖人」這個詞早就不是最開始的那個意思了吧。那聖人最開始是指什麼意思呢?

《孟子》裡提到過幾位聖人,我們看看他們都是誰?

「當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獨憂之,舉而敷治焉……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以人倫: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那這幾位先王做了什麼呢?

《說苑·君道》:堯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飢,則曰此我飢之也;有一人寒,則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則曰此我陷之也。

堯帝心裡放著天下人,有一位百姓挨餓、有一位百姓受凍、有一位百姓犯罪,他都會以為是自己沒有治好國家的原因。

舜帝去歷山耕種,那個地方的人民就變得互相禮讓良田。舜帝去雷澤捕魚,雷澤上的人也互相讓水深魚多的地方。舜帝去陶河製陶,沒過多久那個地方的陶器都變得非常精美。

舜帝離開了還有很多民眾追隨他,追隨他的人絡繹不絕,他在的地方一年就成聚落,兩年就能成為乙個小城邑,三年就能變成乙個大城。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大禹治水家喻戶曉。全世界很多文明都有大洪水的傳說:面對洪水,有的祈求神,有的逃難。

華夏文明,由先王帶著大家治水,「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這些先王既是聖人,同時也是統治者。所作之事皆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有的吃有的穿,能更好的生活下去。那在這之後呢?

《孟子》裡還有一段:「……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以人倫: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這恰恰體現了東周禮樂崩壞之前,我們文明師官一體的體系。恰恰是德行最高的人才能成為王。王,既是統治者,又是乙個老師。

王所代表的就是教化的人間頂峰,所以後來都有管皇帝叫聖人之類的吹牛拍馬的說法,但在三代之前,這是真實的。這些先王以身作則,正己以化萬民。

這樣的能帶領大家過得更好聖人,才是民眾所共同期盼的統治者。

可惜周秦之際師官一體的體系崩裂,官職地位和德行的關係漸漸脫離了,很多德行高的人,並不能得到與之相符的官位,施展自己的為政措施。聖人一詞的本來意義,也慢慢發生變化了。直至今日,雖然很多先賢在那個時代,可能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但這種保民護生之志,卻通過一代代先賢傳續教化儲存下來,使得我們時隔數千年之後的今天,還能領略我們文明最真實的表達。

8樓:

你不會真以為誰行誰上吧?

槍桿子裡出政權(雖然事實上標準也沒這麼單一)

另,誰行也不一定,畢竟沒有充分實驗過,只能說聖人比較可能能行

9樓:宥明睿

老子的《道德經》中有幾章,我覺得可以拿來回答這個問題。

十八章有雲:「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誠。」從老子的辯證法來分析,聖人之所以會出現,正是因為世道混亂,太平盛世則不會有聖人。

以此看來,如果乙個統治者是聖人,那麼他的國家絕對不會安定;反而言之,若是乙個「聖人」連治下的國民都不能駕馭好,他又配稱作聖人嗎?

第四十九章又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譯文有興趣的知友可以去查查,我只說明自己的看法。

聖人沒有自己的想法,他是百姓意念的化身,不偏愛偏私,對好人壞人都乙個態度,因此他統治存在的意義就顯得很平淡了。好的統治者是讓民眾感覺不到他的存在,聖人作為凡人的頂峰便是這樣的統治者,因此或許有聖人作統治者的那段時日,但人們根本就不知道,因此史書中只覺得聖人從未有統治過的痕跡。

最後插一句,古代很多人追捧堯舜禹湯,也有大批人認為這四位君主可以稱作聖人。

10樓:上山勇刺狼

饒舜禹啊。。不扯神話時代的事,也許早就有「聖人」當了統治者,然後大家發現不過爾爾。。孔子也當過官,乏善可陳,還不走法律程式殺了個學者。要知道說永遠比做要容易的多!

11樓:

誰說聖人當不了統治者了?YSL的穆聖,不是就個統治者嗎?中國的周公旦,雖不是最高統治者,但也是實權人物啊。

只不過無論是思想封聖還是政治稱王,那都是要花費乙個天才一生的精力的,極少有人能兩者鹹得罷了。

12樓:李團長的義大利炮

統治者是財富的搬運工,不是財富的生產者。社會財富就那麼多,百姓怎麼可能活的都吃香喝辣的。而聖人願意看到這一繁榮昌盛的景象,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一直不可能實現。

你和我講,乙個月掙1000萬好不好,我肯定說好,人人每個月都掙1000萬好不好,我肯定說好。但是能掙的出來嗎。有些人懶惰,有些人身體不好,聖人不忍心拋棄。

就會救世。救得了嗎。強盜不懲罰,人人都會去做強盜。

聖人心中的慈悲,救不了世界。只會耽誤事。

13樓:唱唱反調

其實題主的這個問題是很深刻的,現在底下大部分答主要麼是在偷換概念(「古代君主也可以稱為聖人」),要麼是在胡編亂造,要麼就是純槓精。

眾所周知,哲人王降臨人世,是要帶來一套新的價值觀、倫理準則和生活方式。假如他來了的話,我就沒有理由想象自己可以置身於事外。這就意味著我要發生一種脫胎換骨的變化,而要變成個什麼,自己卻一無所知。

如果說還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恐怕就是這個。因為這個原故,知道有人想當哲人王,我就覺得自己被打量著。

我知道,這哲人王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他必須是品格高潔之士,而且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在此我舉中國古代的哲人王為例——這只是為了舉例方便,毫無影射之意——孔子是聖人,也很有學問。夏禮、周禮他老人家都能言之。

但假如他來打量我,我就要抱怨說:甭管您會什麼禮,千萬別來打量我。再舉孟子為例,他老人家善養浩然之氣,顯然是品行高潔,但我也要抱怨道:

您養正氣是您的事,打量我幹什麼?這兩位老人家的學養再好,總不能構成侵犯我的理由。特別是,假如學養的目的是要打量人的話,我對這種學養的性質是很有看法的。

比方說,朱熹老夫子格物、致知,最後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為本人不姓朱,還可以免於被齊,被治和被平總是免不了的。假如這個邏輯可以成立,生活就是很不安全的。

很可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位我全然不認識的先生在努力地格、致,只要他功夫到家,不管我樂意不樂意,也不管他打算怎樣下手,我都要被治和平,而且根本不知自己會被修理成什麼模樣。

14樓:燔旻

儒家的東西本來就是從統治者那裡來的。堯舜禹,就是其中之三位。後世,漢文帝,海山皇帝,康熙大帝,以我滯拙淺見,稱其為聖人,沒問題。

15樓:深具世界眼光

先問是不是。

你是說堯舜禹湯不是聖人,還是不是統治者?

中國傳統政治理念就是希望統治者是聖人,並且認為上古的很多優秀統治者正是這種聖人政治的代表。

16樓:張修齊

結論如下:對聖人的塑造本就是社會層面的文化行為。

後世儒生對孔子的塑造是成功的,但更多的是張角那種神棍。

人們對聖人的想象,使得政治環境中中人物的缺陷被無限放大,所以才會有統治者難以稱為聖人這一點。但這一點跟對青天大老爺的訴求和對明君強臣的訴求是一致的。

政治人物自有歷史侷限,但人的想象力,或者說意淫,沒有。

聖人注定需要經受歷史檢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原諒你的歷史侷限。

從已知中國傳統話語體系來看,聖人一共分為兩種:

文化意義上的聖人,和政治意義上的聖人。

政治意義上的造神運動,參見張角等人的操作,其所屬勢力所推出的聖人必然會因為組織政治意圖上的失敗而破產。

而文化意義上的聖人,一般是以其著作的言論而被稱為聖人,如孔子,朱熹等人。掰著手指頭數其實沒幾個,而遍歷樣本整體,除朱熹取得了較高的政治成就之外,確實沒幾個是統治者。而朱熹自身同樣很難說清是自身以聖賢自論,還是明代追溯的聖人。

除去古代的這些樣本,從取得了政治中的統治地位,和著作廣為流傳這兩點來說。近代有乙個符合這一標準的:即毛。

而從當前歷史環境對毛的評價來說:

首先,聖人這一概念作為一種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向,並沒有統一的定義,這一點導致了那些人能夠被稱為聖人是乙個存在爭論的事,放寬標準或許存在例證,但這已偏離了這一問題的初衷。

而後,第二點在於政治行為本身與話語自帶的理想主義之間的矛盾,這個才是致命的。你可以說出任何正確的「廢話」,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但政治環境中的現實主義,無論是面對危險時的策略,還是政策所引發的後果與爭論。

這些如果深究的話十分容易就能戳破話語所營造的幻象,進而引發空前的失落。

關鍵點在,人們對「聖人」這一概念的嚮往本就意味著對道德偶像的吹毛求疵。而在這之中,如何保證你所推崇的聖人不是一種政治意圖的塑造?如果擴大竊鉤者誅,竊國者候這一點。

對聖人的塑造本就是一種給歲月以文明的政治行為。

為什麼孔孟儒學不受當時統治者認可,董仲舒新儒學卻被漢武帝獨尊?

易知易行 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但有血氣,必有爭心,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大爭之世!儒家那套人分三六九等的固有保守的封建禮制思想是逆潮流,逆大勢,逆民意,逆天意的,到了戰國時代,尤其是戰國後期,分久必合的大勢昭然若揭,而儒家的學者在那樣的時代,就只能嗚呼哀哉悲乎痛矣了!亂世重典,法家兵家必然橫空出...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儒家能在不受統治者重視的情況下繼續蓬勃發展?為什麼儒家能夠兼收幷蓄而其他各家不能?

王海 前半個問題很多人已經回答了。主要談後半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作為儒學創始人的孔子,主要的工作是收集整理,而沒有在書面上建立起大部頭系統性的哲學理論體系。連孔子自己都自謙說創造性的工作做得不多。祖師爺除了大方針沒有定下太多條條框框,下面徒子徒孫就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儒分為八也沒有人能把對方開...

為什麼在清朝中後期,統治者滿語水平逐漸下降,大部分底層八旗子弟放棄學習滿語,改用漢語漢字?

馮金 事物都有成本,精通兩門語言文字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比精通一門語言文字的成本要高得多。而之所以選擇精通漢文漢語,那是因為我大清要漢人的花花世界,而不要老林子裡的高粱窩棚。精通漢文漢語的收益比精通滿文滿語的收益大得多。綜上兩點,自然是逐漸改用漢語漢字了。別說旗人,就是老朱家,把京師搬到北京後,也都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