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和司馬懿都有篡位的行動,前者的破壞力還更大,但為什麼前者更有人格魅力,後者風評就很差呢?

時間 2021-05-12 10:27:59

1樓:

你確定桓溫的名聲比司馬懿好很多?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餘者皆無大異。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孔、孟、董、韓、周、程、朱、張,皆應運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王莽、曹操、桓溫、安祿山、秦檜等,皆應劫而生者。

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擾亂天下。

其實在古代莽操懿溫都是並提的,而且桓溫的名聲還更差一點

2樓:Magi

認真地說,桓溫和司馬懿都沒有「篡位」,他們只達到了「專權」。而桓溫的專權程度比起司馬懿和曹操來還是差了很多。

桓溫在東晉最多也就是「割據」而已,建康朝廷裡真正掌權的還是王、謝,桓溫並沒有去撼動他們,或許他不想向朝廷翻臉,也可能是沒有把握。

體現桓溫在朝堂上影響力的,無非就是他進行了一次廢立。而他給自己加九錫就阻力重重。不用強制手段解決王謝家族的勢力,桓溫想要化家為國,還是路途遙遠。

桓溫比司馬懿的優點,就是他站在了驅逐異族,恢復漢家江山的立場上。

南朝與北朝,差別巨大,必然是互相吞併的結局,這點桓溫看得很清楚。而謝安、王坦之之流根本不關心這些,他們只要保持權勢就好。對桓溫日思夜想的北伐,他們不以為然,暗中抵制。

桓溫廢掉海西公,換成了關係較好的晉簡文帝,並不能解決東晉朝廷苟安一時,無意進取的局面。因此真心想要光復中原,解救被陷漢人的桓溫,在朝廷裡還是無人相助。他用溫和的手法是不可能改變晉朝的,他之後的劉裕就比他狠辣多了。

而桓溫還是有點愛惜羽毛,顧念交情。所以他沒能完成大業。

而司馬懿,那是在受到曹睿懇切的託孤之囑後,暗中瓦解曹氏,篡奪大權的人物,按傳統的忠臣的標準,他的人品顯然不端,自然無法與心憂天下的桓溫相比。

3樓:諏訪上下大朙神

同問,前者破壞力更大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桓溫和司馬懿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風評的差距不是因為人格魅力造成的,相反正是兩者對歷史發展的破壞力不同導致的。正是有司馬氏幾代人對歷史的巨大破壞性,且這些破壞性往往又被歸結到了始祖司馬懿身上,也就造成了司馬懿風評不好。而桓溫恰恰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又沒什麼破壞力(他的破壞力更多體現在打破了東晉門閥政治體系平穩運作),所以大多數人忽略了其對歷史較小的破壞性後,人格魅力也就顯現了出來。

曹操的後代為什麼會被司馬懿篡位?

81192 桓範 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 曹家到了第三代已經沒啥能人了,即使沒有司馬懿也會被別人搞下來,早晚的事。 曉夜 主要原因還是主少國疑,曹丕曹叡,兩代主君都太早去世,曹芳年幼,無法控制朝政,宗族力量自曹真去世後也逐漸衰落,曹爽無能,給了司馬懿機會。加上司馬昭,司馬炎...

如何看待《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對司馬懿的刻畫?

王支戶 我倒是挺欣賞這部劇,兩部追著都看完了。觀點如下 連續劇就是連續劇,是以吸引眼球,追求收視率為首要目的的,雖然是一部歷史劇,但也有不少編造之處,各位研究歷史的不必當真,就如同研究三國不必參考三國演義一樣。這部劇很好看,拍的很用心,這就夠了,從質量上看,很良心。對於我來說,這部劇倒是勾起了我研究...

司馬懿死後的故事?

還有什麼故事?就司馬家這樣,還能有什麼故事?我還是直接放姬喵的回答吧 自此三國歸於晉帝司馬炎,為一統之基矣。此所謂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者也。後來後漢皇帝劉禪亡於晉泰始七年,魏主曹奐亡於太安元年,吳主孫皓亡於太康四年,皆善終。九十六年的三國,比起五百五十年的春秋戰國,太短了,不夠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