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較經典的量力而行的事件?

時間 2021-05-05 21:05:46

1樓:

量力而行的大前提,是對局勢有客觀清晰的判斷。面對後漢末年,天下亂局,魯肅對孫權的建議: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三國志魯肅傳》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這一對局勢的判斷,準確、犀利、毫不拖泥帶水。

基於這一判斷,才有了後來,東吳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本盤。以上

2樓:胖噠二世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毛爺爺)

努爾哈赤在在吞併海西女真以前,請求出兵援朝。這個看似浪費軍力,實際上,因為遼東離北韓更近,只要打幾場勝仗,建州軍就會變成抗日的主力。最後進可控制北韓與明朝談價錢,退可以借這個功勞,讓明朝許可他吞併其餘女真諸部。

開國之主,都是明白量力而行

3樓:凌凌漆大俠

周公一輩子輔助,有利周初政治穩定,奠定兩周八百年。

文景休養生息,實力大進,有了漢武再塑乾坤的基礎,奠定兩漢四百年。

唐太宗海納百川,接納各族,促進了唐初社會團結,繁榮兩百多年。

明祖採納劉伯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以士紳為骨,平民為基,國祚兩百多年,且有萬古長存的機會。

紅軍革命時期,農村革命根據地政策,軍隊由游擊戰到運動戰,再次整合中國,迸發極大的力量。

改革開放後,韜光養晦,中國經濟目前世界第二。

4樓:林粟均

中美關係解凍,中國作為共產主義世界的二哥,昨天還在高呼打到美帝,今天突然就親暱的稱呼老朋友,頂下的壓力不小,目的只是因為不敢和世界兩極同時翻臉。

5樓:東爺

為了在國共談判中保住長春,毛要彪哥死守四平,哪怕死傷幾萬人也在所不惜。二戰四平的時候,毛髮電報:化四平街為馬德里!

那天彪哥還給部下打氣:kmt囤重兵在堅城之下,是犯了兵家大忌,我們在這裡可以掩護後方發動群眾……還沒等部下向士兵傳達,前線傳來訊息:四平左翼陣地制高點塔子山失守了!

彪哥立刻發報給毛要撤退,不等毛回電,果斷通知部隊立刻撤退,最大限度地保留部隊的實力。

三站四平,四平已經差一點就打下來了,這時候kmt的援軍來了,彪哥果斷叫部隊別攻城,撤!來年四戰四平,彪哥只用了20多個小時就拿下了四平。

那一年,他第一次當上政治局候補委員這麼大的官,來領導暴動,照理說應該把上級的命令執行到底,比如像餘灑度那樣堅持取瀏陽直下長沙,大不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他發覺敵強我弱之後,立刻改變方向往山溝裡鑽,目標--井岡山!這是他人生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軍事行動,大將出手自不凡啊!

6樓:楊斯文

對越自衛反擊戰,計畫就是捅一刀就走,沒有強行擴大戰果(校長顧左右而言他)

相反越南那邊,以為我軍東西線均只有幾個團(其實是幾個軍),所以他們的作戰計畫是擋住第一波然後吃掉我們……

7樓:荒野雄獅

秦滅六國,歷時百年,循序漸進

從商鞅變法後,聯齊抗魏楚,聯燕抗趙,閃擊巴蜀。。。。六國被搞的欲仙欲死,不斷削弱,最終被秦國各個擊破

8樓:秋原

保國安邦費文偉

費禕是在諸葛亮、蔣琬之後,蜀漢政權的主政者。

當初諸葛亮一心北伐,興復漢室,然而以益州單薄國力,根本不能和曹魏相比。蜀軍五出祁山,只有第一次的進攻初期達到一定出其不意的效果,使魏國震動不已,隴西三郡叛魏歸漢。但魏國隨後即組織反擊,並成功在街亭擊敗蜀軍,並加強了對隴西祁山一帶的防務,使諸葛亮後四次北伐無功而返。

「北伐」除了表示自己的政治態度外,在戰略上已經沒有意義,對魏國不能造成威脅。

諸葛亮死後,蔣琬也繼續堅持北伐政策,但雷聲大雨點小,事倍功半。

因此,當費禕主政後,就放棄了北伐政策,改為憑藉兩川蜀道天線固守國境,休生養息,使經過諸葛亮北伐後,蜀漢殘損的國力得到一定恢復,又能偏安一隅,讓所謂「漢室正統」的國祚氣數又能苟延幾十年。

這就是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9樓:劉小麥

王翦滅楚。說了60萬就要60萬,少乙個人都打不贏。

(秦)王問於將軍李信曰:「吾欲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

「不過用二十萬。」王以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

」王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將二十萬人伐楚;王翦因謝病歸頻陽。

品茗李信攻平輿,蒙恬攻寢,大破楚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李信奔還。

王聞之,大怒,自至頻陽謝王翦曰:「寡人不用將軍謀,李信果辱秦軍。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王翦謝病不能將,王曰:「已矣,勿復言!」王翦曰:

「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王曰:「為聽將軍計耳。

」於是王翦將六十萬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請美田宅甚眾。王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

」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王大笑。

王翦既行,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王忄且中而不信人,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陳以南至平輿。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御之;五翦堅壁不與戰。楚人數挑戰,終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

」對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

「可用矣!」楚既不得戰,乃引而東。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楚師遂敗走。

王翦因乘勝略定城邑。

10樓:江沅

漢武帝統治後期,因巫蠱之禍牽連皇室,太子死後,其他兒子都不爭氣,臨終之時決定以小兒子弗陵繼承皇位。

劉弗陵即位時,年僅八歲,是為昭帝,在位十二年,朝政由霍光總攬。昭帝死,無後,霍光立了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僅二十七天發現這個新皇帝「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因此,廢了新皇帝,挑了流落民間的劉病已入繼大統,是為漢宣帝。

宣帝登基時,已經十八歲了,霍光表示要「歸政」,漢宣帝回絕了,他明確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賞霍光的才能。請霍光繼續主持朝政,並當眾宣布,事無大小,先報請霍光,然後再奏知他本人。

在民間有著豐富生活閱歷的劉病已心裡明白,自己剛即位,朝廷中霍氏黨派宗族盤根錯節,僅憑皇帝之稱不能與霍光相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漸發展自己的勢力,尋求有利時機,才能奪回屬於自己的最高統治權。

漢宣帝的這一系列行為消除了霍光對他的猜忌和提防,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免於變成「昌邑王第二」。

霍光死後,霍家出了疵漏,終至霍氏宗族全被誅滅。

劉病已還是很會做皇帝的,後來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之治」又稱「孝宣中興」,史家稱前漢國力在其治下最為強盛。

11樓:這就是暱稱

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國際的局勢和自身的實力恰到好處的預估,作戰和撤退都十分完美,訓練了軍隊,對軍界高層重新洗牌以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力,樹立了國際威信,教訓了越南,破壞了蘇越對中國的包圍圈,一切都恰到好處,游刃有餘

12樓:燒船自退曹孟德

曹參為相國,日夜飲醇酒不事事,而畫一之歌興。王導輔佐三世,無日用之益,而歲計有餘,末年略不復省事,自嘆曰:「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我憒憒。

」謝安石不存小察,經遠無競。唐之房、杜,傳無可載之功。趙韓王得士大夫所投利害文字,皆置二大甕,滿則焚之。

李文靖以中外所陳一切報罷,雲:「以此報國。」此六七君子,蓋非揚已取名,了然使戶曉者,真名世英宰也!

豈曰不事事哉?

——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七

13樓:傲慢雨偏劍

劉邦入咸陽,雙眼迷亂,又聽信人言,駐軍函谷關以拒諸侯。

幸及時醒悟,脫身還霸上,待到英布叩關、楚軍長驅而入之時,項王軍四十萬,號稱百萬,沛公軍十萬,號稱二十萬,正如車前之螳。霸王欲來日滅之,夜會徐之,鴻門一宴了之。

此時方該慶幸,拱手讓咸陽而免於滅頂,若沉迷其繁華不歸,則高祖或已為枯骨耳。

14樓:書童不在家

官渡之戰。

話說東漢末年,先有宦官外戚相互傾軋,再有黃巾作亂,後有董卓入京擅政。生民塗炭,群雄並起,軍閥割據。

這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而徵四方,勢力逐漸增大。河北袁紹,四世三公,家大業大,依次佔據幽、冀、青、並四州。曹操和袁紹成為北方最大的兩個軍事集團,在星辰和大海的征途上兩家難免要火併。

比較兩家實力,當時應屬袁紹佔優,可以說,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全在袁紹一邊。

在矛盾全面爆發之前,連曹操也不自信,覺得自己打不過袁紹,這時,謀士郭嘉的價值體現了。他告訴曹操,袁紹有十敗,曹操有十勝。他對曹操說:

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以順率,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治勝也;紹外寬內忌,所任多親戚,公外簡內明,用人惟才,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公得策輒行,此謀勝也;紹專收名譽,公以至誠待人,此德勝也;紹恤近忽遠,公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聽讒惑亂,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混淆,公法度嚴明,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此武勝也。

曹操以為然,然後上下一心,專心剿滅周圍諸如呂布、劉備這樣的小敵,以待和袁紹的決戰——官渡之戰。

戰前,先說袁紹這邊,謀士分為兩派,一說曹操不可戰勝一說曹操不值一提。而袁紹又優柔寡斷,糾結許久才決定。空有大軍,卻思想不統一,這與之前校長的部隊又有何異呢。

戰爭還未開打,勝負的天平就已經傾斜。袁紹的謀士沮授給袁紹獻策說「我軍雖眾,而勇猛不及彼軍;彼軍雖精,而糧草不如我軍。彼軍無糧,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緩守。

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可我們袁紹聽到這個不高興了,說沮授慢他軍心要斬沮授。不能對戰場的形勢有清楚的認識,又怎麼能取勝呢。

相反,看看曹操這邊,上下都清楚自己的短板,兵沒有袁紹多,糧食沒有袁紹廣,只有速戰或者奇襲才能取勝。這時曹操就找袁紹主動接戰了,可是畢竟袁紹兵多將廣,正面戰曹操始終沒有佔到便宜,而且時間在流逝,糧草在消耗,局勢越來越不利了。這時,曹操就想退回大本營許昌去,但是又覺得這樣就退了,不行。

就給留守許昌的謀士荀彧寫了一封信。荀彧回信是這麼說的:

承尊命,使決進退之疑。愚以為袁紹悉眾聚於官渡,欲與明公決勝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以天下之大機也。

紹軍雖眾,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今軍實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

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得書大喜,下定決心死撐下去。這時郭嘉的十勝十敗預言成真了。因為袁紹謀士內鬥,袁紹逼走許攸,許攸獻火燒烏巢之計。曹操一舉擊潰袁紹。

題目是量力而行,此戰在戰前,郭嘉就在戰略層面準確的預言了大勢的勝負手,明確了可以打。戰中,曹操清楚的知道戰術層面上兩方的勝負手,明確自己從哪方面入手可以取勝。最終,曹軍上下一心在自己的計畫內消滅袁紹,完成了戰爭史上的以少勝多「奇蹟」。

這個奇蹟,並不是坐等運氣而來。而是2023年前,一群聰明的大腦運籌帷幄,通過力量計算對比,靠著自己的決心和勇氣,共同完成了他們的歷史角色,推著歷史的車輪一往無前。天道昭昭,奇蹟的基礎或許是量力而行吧。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遊戲?

男爵兔 我稍微偏個題,直接講講我知道的歷史最悠久的遊戲 古埃及就有的桌遊Senet 古埃及人將陵墓視為人世鏈結陰間的橋梁,陵寢中的一刻一鑿都透露著其對來生的想象,考古學家也因此得以從中一窺當時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1923年2月16日考古學家卡特進入三千年來從未被盜取的圖坦卡蒙之墓時,發現5000餘...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豬隊友?

天生盈家 人們常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豬隊友 會讓球隊的努力付之一炬,會嚴重打擊球隊的士氣,會帶亂比賽的的節奏。當一支球隊中出現了 豬隊友 那麼這支球隊只會離勝利越來越遠。博格巴不想待在曼聯,眾所周知,唯獨索爾斯克亞不願放手且一心重用,不料,心不在焉的法中國人只要一到主場就成了 豬隊...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明謀?

常言笑 鄭國渠本來是個間諜工程。在秦國對東的擴張中,西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乙個非常拙劣的所謂 疲秦 的策略 派自己的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去遊說,希望秦國能在洛水和渭水之間開建一條灌溉水渠。這樣一來,秦國的軍隊挖渠道去了,也就沒空來打他的南韓了。至於挖好渠道之後的事情,他已經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