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漢代和明代同樣有宦官專權,為什麼漢代的比明代厲害?

時間 2021-05-11 12:32:06

1樓:唯不盈

漢朝什麼時候宦官可以左右皇帝的廢立了?漢代的宦官從來沒有像明朝那樣可以監軍掌控軍政大權的吧?即便強如十常侍那也只能是皇帝的狗就像曹操說的十常侍只要帶著兵士就能全部乾掉

2樓:強大而謙遜

中國歷代王朝宦官專權最嚴重的時期有三個,分別是東漢中後期,唐朝中後期,明朝中後期。宦官專權的實質是作為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制衡大臣。東漢立國之初,漢光武帝劉秀為了鞏固統治,與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從龍之臣南陽勛貴集團聯姻,光武,明章三代之後,東漢皇帝多幼年即位,太后垂簾,這就給外戚專權提供了舞台,小皇帝成年後欲奪回權柄,往往借助了宦官的力量。

宦官是皇權寄生蟲,失去了皇帝的依靠往往就失勢了。唐代自安史之亂後,皇權下滑,唐肅宗在平亂的過程中開始使用宦官監軍,這是唐代宦官干政的開始。中晚唐時期,因為宦官掌握了兵權,尤其是德宗以後宦官掌握神策軍,甚至掌握了廢立生殺皇帝的大權,憲宗,文宗,武宗,宣宗,僖宗,昭宗,都是由宦官所立,順宗,憲宗,敬宗都是被宦官害死。

可以說古代宦官專權在中晚唐達到頂峰。中晚唐皇帝為了對付權宦往往是扶持另乙個宦官與之對抗,或者是借助朝臣之力,不夠往往不是很理想,真正解決問題的朱溫進京,殺宦官,不過,那時唐朝也進入彌留之際了。明朝宦官專權始於英宗,正統年間王振專權,導致了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勛貴集團消失殆盡,文官勢力膨脹,為了制衡文官集團的勢力,皇帝開始大力扶持宦官。儘管也有出現權宦,但他們無法對皇權構成直接威脅。如憲宗朝汪直,武宗朝劉謹,熹宗朝魏忠賢。

綜上所述,東漢宦官專權,是皇帝用來對抗外戚,唐代宦官專權,本意是用來制衡軍鎮,結果皇帝反為其製;明代宦官專權,是皇帝用來制衡文官,太監只是皇帝的家奴而已。

3樓:李世民

明朝出了個比宦官更能折騰的朱由檢。其次是明朝干政的太監手裡沒什麼兵權,想收拾輕輕鬆鬆就給辦了,再加上有錦衣衛,查出閹黨的黨羽就有容易多了

4樓:無風不起浪

瀉藥因為明宣宗朱瞻基來了一波非常窒息的操作:

他下令設定內書堂,教宦官讀書!

這就不是那回事了,這些人本來就殘缺不全,難免心裡有陰影,然後歷史也證明了有文化的壞蛋威力極大啊。

5樓:AMED

漢代宦官和外戚是皇權的左右腿,宦官和外戚鬥,皇帝一左一右踩高蹺,宦官有軍權代表了將近一半的政治能量。

明朝皇帝直接和文官鬥,宦官只是皇帝的馬甲,在皇權這一半的能量只能分到一點點權力畢竟大頭是皇帝,後來宦官和皇帝輸給了文官就更式微了。

6樓:wei

這裡面有乙個原因是漢代的皇帝更務實,更加負責,明君更多,皇帝都盡心盡責,不僅宦官沒有做大的機會,外戚更加沒有,幾乎被防的死死的。明朝皇帝就不一樣,有的好幾十年不上朝,有的專心做木匠,有的煉丹,幾乎把所有的事情都給宦官處理了,宦官權力就變得很大,最後失控。

7樓:WJS

明代所謂宦官專權是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宦官專權,只有三個時代,乙個是明英宗時代的王振,乙個是明武宗時代的劉瑾,最後是明熹宗時代的魏忠賢。正統八年,朱祁鎮才親政,正統十四年,就發上了土木堡之變。

王振能專權多少年?前前後後也不過過六年的時間。難道朱祁鎮一親政,王振馬上就會大權獨攬?

難道不需要有個安排自己的人手的過程?這個過程不需要一兩年?如果去掉一兩年,王振當權的時間也就是四五年的時間。

劉瑾,明武宗正德元年(2023年)初,太監劉瑾被委任為掌管"五千營"的重任。這時劉瑾能有多大的權力?到2023年劉瑾就被逮捕,沒有多少天就處決了。

前前後後四年的時間,劉瑾能辦多少壞事?

魏忠賢也是在天啟三年才有了實權,天啟七年八月,就被崇禎拿下了。

明朝所謂的宦官專權超不過十五年的時間,而且大權都在皇帝手中掌握,說處決他們很容易,根本算不上什麼宦官專權。所以說,所謂的明朝宦官專權不過是個偽命題而已。是後人特別是滿清和現在的滿遺故意汙衊所致。

8樓:楊沐梓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請問漢代的宦官左右哪個皇帝的廢立了?

漢順帝被廢了?漢桓帝被廢了?漢靈帝被廢了?

漢少帝和漢獻帝倒都是被廢或者被逼退位了,但是他們的廢立和宦官有啥關係?

9樓:北海之泉

最根本的還是明朝皇權比漢朝更加集中和強勢。

有答主提到東漢皇帝普遍短壽,導致外戚和宦官輪流上台。話是這麼說,但是讓外戚和宦官之外的士人上台,對東漢皇帝難道是好事嗎?外戚和宦官畢竟還是要依附於皇帝的,他們實際上是代行了一部分皇權才能做到專權,這樣皇帝還有收回權柄的可能性(實際上除了那幾個在位一兩年就死了的,剩下的皇帝在成年後都收回權柄了)。

還有答主提到明朝太監沒法介入政治生活,那司禮監、御馬監和東廠西廠等等又算什麼呢?王振、劉瑾、魏忠賢哪個不是權傾朝野?明朝的外戚不用等到土木堡,也就成祖那一代和勛貴聯姻的算是有實權,從仁宗開始就沒有出身勛貴的皇后、沒有能掌握實權的外戚,仁宗、宣宗、英宗以及之後的皇后都是出身平民。

10樓:學習NLP與談判學

第一:漢代太監可以直接封公封侯介入政治生活(十常侍),明代太監行嗎?漢代太監的子孫可以直接變身帝王取而代之(曹操),明代曹吉祥倒是想試試,直接被剁了。

第二:東漢宦官盡扶持些小皇帝,等小皇帝成年了,就是外戚和宦官的惡鬥。明代太監沒法直接扶持皇帝上位,朱元璋把誰上位的次序規定的明明白白的。

說得不好聽,只要血緣近,哪怕是頭豬都得上。(福王你坐下,我就是說你)。至於明代外戚,嘿嘿嘿,早期被砍瓜切菜(朱元璋),中期被一網打盡(明英宗北狩),後期被圈養。

請問明代帝王需要再額外圈養一群太監打手對付外戚嘛?第三:明代太監很少直接控制警衛力量,而東漢太監是手握軍權的。

至於明代太監控制的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雖然巔峰時期力量很大,但明代帝王給加了枷鎖。大部分情況下出手要刑部,內閣或者帝王審批的,雖然能作妖,但是作妖也是有限度的。

11樓:

要明白乙個道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皇帝們一直在幹同一件事,如何加強皇權。

漢代還有戰國時代的影響,皇權還沒有過於加強,能威脅皇帝的權力有很多,不只是太監,還有外戚,藩王,皇帝都很頭疼。

到了距漢代1500多年的明代,皇帝的權力空前加強,所以看似明代的太監強,實際上明代太監只是皇權的外化,皇帝想收回就收回,劉瑾說抓就抓,魏忠賢說拿下就拿下,這就是明代皇權空前強化的體現。

唐朝為何后權外戚(有女皇帝) 宦官專權(廢立皇帝) 黨爭 藩鎮割據種種威脅皇權的情況都為歷代罕見?

趣見 隋唐政治版圖沿襲南北朝,君不見南北朝爭權殺伐之風之烈,弒父殺兄屢見不鮮,堪稱中國的黑暗時代。大一統,統一的是國家版圖,政治版圖遠沒有統一,關隴河東江南巴蜀等勢力集團依然有相當自主性。在內表現結黨營私,權臣外戚易亂朝綱,在外則為節度使尾大不掉,唐亡後的五代十國,基本就是這些這些政治勢力再次從幕後...

漢唐時候的宦官專權和明朝的宦官專權有何不同,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瀟湘夜雨 有很大的不同,明朝看似是宦官專權,其實宦官通過皇帝專權,他們只是皇帝的白手套而已,像魏忠賢那麼大了,都九千歲了,崇禎皇帝登基不到三個月就弄死了他。但是唐代就不同了,特別中唐以後宦官,居然可以抓住了軍權,神策軍 掌控在宦官手上,像魚朝恩仇士良等,他們甚至可以左右天子的來去,像德宗以後的皇帝,...

國王和皇帝有區別嗎

在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皇帝的,代天管理天下臣民,因此又稱天子 而國,則是皇帝分給諸候的,稱王國,也就是國王,或諸候王。在國外,外面的番邦小國,化外之地,不論是中華帝國的屬國或不是,都只能稱王,不能稱帝。在古代的中國,這也許就是皇帝與國王的區別。 Michael 當然有了,在西方國王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