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廟號裡的太祖和高祖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09 03:08:10

1樓:少循

支援 @三種不同的紅色 的看法,始受封為太祖,始受命為高祖。我看了很多對廟號「祖」的解釋,我覺得他是解釋的最好的乙個。我認為,再開基業者為世祖,如劉秀、司馬炎、忽必烈、福臨等。

2樓:

1.不同朝代開國歷程不同,其宗廟構建方式不同,授予本王朝第乙個稱帝的皇帝的廟號自然不同。

2.祖宗區分的方式就是按照廟號的授予原則,即祖有功而宗有德。

3.順治帝稱祖的理由是入主中華,統一天下;康熙帝稱祖是因為雍正帝想要追加祖號給父親。

在漢朝逐漸形成的宗廟制度中,太祖這個廟號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基本上與宗廟始祖、南郊配天、百世不祧這些待遇掛鉤。由於其地位崇高,長壽王朝或多或少都會有太祖之爭,短命王朝往往活不到矛盾激化的那一天。在晉朝陰差陽錯的傳承中,晉高祖司馬懿反而獲得了太祖的實際待遇。

長壽的統一王朝中,漢朝、元朝、清朝的太祖之爭比較簡單,晉朝、唐朝、宋朝、明朝還是有一些曲折的。

晉朝的太祖之爭來自於司馬昭司馬炎一系不是司馬懿的大宗。晉武帝司馬炎為了讓自己更合法,只能推尊司馬昭為太祖,打算徐徐圖之。結果西晉滅亡,司馬懿第三子的後人登上了帝位,順勢而為將司馬懿定位為實際的太祖。

宋朝的太祖之爭來自於太祖太宗兄終弟及的現實。神宗時,以太祖的高祖父僖祖為宗廟始祖,甚至要拿走太祖配天的資格但沒成功。如果太宗的後人一直把持帝位,太祖一定翻不了身,可惜的是太宗子孫出了乙個喜歡搞斷子絕孫計的高宗,稀里糊塗把皇位還給了太祖的後人,在紹熙五年太祖成功翻身,拿回了屬於太祖的待遇。

明朝的太祖之爭來自於仁宗和孝宗。仁宗確定太祖太宗一起配天,孝宗確立太祖的高祖父德祖為宗廟始祖。不過在世宗搞大禮議的過程中,太祖獲得了應有的所有待遇。

廟號按照表現形式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漢朝:特點就是二祖五宗,二祖就是太祖劉邦和世祖劉秀,五宗就是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顯宗劉莊和肅宗劉炟;廟號制度在西漢就有過氾濫的經歷,被光武帝取消了元帝、成帝、平帝的廟號;在東漢再次氾濫,獻帝取消了和帝、安帝、順帝、桓帝的廟號。光武帝稱祖開了後世稱祖的濫觴。

魏晉南北朝:廟號走向普及化和祖號氾濫;安漢公的三宗最後雖然被光武帝取消,但是曹魏的三祖(太祖曹操、高祖曹丕和烈祖曹叡)開了祖號氾濫的先例。廟號制度的缺陷暴露殆盡,其原因在於有原則無標準,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則彈性化了。

唐宋:廟號為一祖多宗的形式。在這個階段,廟號普及化已經完成,祖號的氾濫得到了控制。

順治帝死後,群臣議論諡號。兵部尚書梁清標認為順治皇帝「入主中華,奄有萬邦,統一天下」應該「世世所祖」。群臣同意他的觀點,於是安親王岳樂上奏:

謹按、自古有天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凡勳高大定、功垂奕葉者。類皆稱祖以尊之。

其廟祀百世弗祧。此世所由稱也。又按諡法、法度大明、敬慎高明、曰章。

洪惟大行皇帝、神武止戈。崇文勸學。恩澤覃敷於庶物。

孝治立極於人倫。德固懋昭。功尤隆著。

是以化行教洽。遠至邇安。生民以來。

莫斯為盛。臣等謹諮群議。載考彝章。

大行皇帝尊諡。宜天錫之曰、體天隆運英睿欽文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

—《聖祖仁皇帝實錄》卷1

康熙帝稱祖的原因就是因為雍正帝認為其父應該稱祖。

我皇考大行皇帝、纘繼大統。舊典本應稱宗。但經云祖有功而宗有德。

我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

極於無外。且六十餘年。手定太平。

德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

論勳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 —《世宗憲皇帝實錄》卷1

謹按傳云。為人君。止於仁。

······惟祖號、可以顯彰大行皇帝之隆功。恭擬敬上尊諡曰、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廟號曰聖祖。

—《世宗憲皇帝實錄》卷1

3樓:青衣丶

劉邦、李淵和趙匡胤、朱元璋同為開國皇帝,為何前一組廟號為「高祖」,後一組廟號為「太祖」呢?

「高祖」和「太祖」兩種廟號的區別是什麼,古人又是以什麼標準給皇帝起「外號」的呢?

其實,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對於古代皇帝的稱呼,主要有四種:尊號、廟號、年號和諡號。

接下來,我們分別說明四種稱呼方式的區別是什麼。

1、尊號

古代的皇帝們都非常潮流,當別人還在為取名叫「狗蛋」還是「二狗子」的時候,他們覺得應該給武功蓋世的自己再添乙個名號——尊號。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 ,有地皇 ,有泰皇 。 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

從上面這段資料中,咱們可以看出來,尊號的作用就是給自己和先祖起乙個響亮的外號。

2、廟號

關於廟號,最簡單的定義,就是皇帝被供奉在廟宇中,所用的稱號。

這個廟號有兩個特點:1、廟號是先帝死後,由他的後人供奉他時所起的稱號;2、廟號並不固定,後世的皇帝可能會加封別的廟號。

在起廟號的時候,開國之君叫「太祖」「高祖」,繼位者稱「宗」。

這「太祖」和「高祖」的區分,在於開國之主可以稱「太祖」,其中功勞較大的可以叫「高祖」。

3、年號

清朝的時候,皇帝還有一種以年號為稱呼的叫法。

所謂年號,指的是新帝登基時,為了和先帝區分開,另起的名號,用來算自己在位時長的。

4、諡號

諡號這個是死後,後人根據他的功績起的名字,比如我們所熟悉的楊廣便有兩個諡號,乙個是隋明帝,另乙個是隋煬帝。

諡號就和廟號不同,它也可以由其它朝代的君王命名,只是可能就沒有那麼好聽了。

了解到四種稱呼的區別和各自適用的環境之後,咱們再來看關於劉邦、李淵、趙匡胤和朱元璋廟號區別的問題。

首先「高祖」的廟號是從劉邦開始論起的,在他之後到宋代為止幾乎開國之主們,都會有某高祖的廟號。

不過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高祖」的廟號氾濫開來,很多功勞並不配稱呼自己為「高祖」的人也用了這個廟號,就破壞了開國君主中「功大者」為高祖的規則。

到了宋代,他們在為趙匡胤起廟號的時候,想起了劉邦的另乙個廟號「漢太祖」,於是,他們又以太祖作為開國之主的廟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高祖」和「太祖」作為開國之主的廟號,並不是宋代才興起的,而是同樣起源於劉邦。

文/腦洞趣味歷史

4樓:希夷微

據說諡法無高,漢高祖劉邦的高祖是叫混了,其實是漢太祖。廟號裡到是有高祖,太祖。一朝定鼎之君應該是太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漢朝有廟號的,也沒幾個。

五胡十六國之後算是徹底亂了,當過皇帝的都是這個祖,那個宗的,甚至好幾個祖。

5樓:深藍

就是開創和守成的區別了吧。

聖祖康熙,名為守成,實為開創。除鰲拜,平三番,收台灣,簽訂尼布楚,剿滅葛爾丹,垂拱而治,千古一燁。

挖出心肝肺,泡上福爾馬。

我和你們什麼仇什麼怨!!!!

為什麼晉朝和劉宋是先有高祖後有太祖的?

由於現實政治原因導致的廟號混亂。在對漢朝的宗廟制度總結和改進過程中,形成了一祖二祧四親廟和一祖六親廟兩種七廟制度,這兩種制度都認可太祖的獨尊地位,表現為宗廟始祖 永遠祭祀和配天受饗的特權。晉朝採取的是一祖六親廟的模式,建國之後把六親奉入太廟,但在十年後才追尊司馬懿為高祖,司馬昭為太祖,並保持太祖虛位...

混凝土抗壓強度裡,Fcu和Fcu,k有什麼區別?

易中天 看到有人說fcu是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設計值,特來糾正一下。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沒有設計值,fcu是實測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它是乙個代表值。立方體抗壓強度和軸心抗壓強度是一次測試的結果 而立方體抗壓標準強度是經概率統計後的結果 一般是95 的保證率 對於同一種配比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

德國的Diplom和Master有什麼區別?

Mia Germany 以前Diplom考試每門4小時,現在Master考試每門2小時以前Diplom國內本科畢業從頭開始讀,現在Master,國內本科畢業直接讀 以前Diplom 5年內畢業是大牛,6,7年畢業最常見,十年畢業也不罕見,但70 的人壓根兒畢不了業。現在Master最快的用英語讀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