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黨錮事件,對三國亂世有多少影響?

時間 2021-05-07 09:43:39

1樓:

黨錮事件,是宦官們又給漢朝續了十幾年命。

什麼狗屁名士,都是一幫追名逐利之徒,本身對漢朝並不忠誠,遠不如太監。

名士陳藩,在梁冀掌權時出仕,當樂安太守,名士李膺當青州刺史,梁冀我們知道,大奸臣,毒死過乙個皇帝,這幫名士在梁冀手下官當的舒舒服服,咋沒見他們起來反對梁冀?梁冀的行為,不比宦官惡劣百倍?毒死皇帝的事名士視而不見,太監收點賄賂反而正義感爆棚,這是什麼樣的精神?

名士不過是當時的乙個知識分子互吹集團,對漢朝的忠誠度比太監差多了。名士們換個皇帝也是名士照樣當官,太監不行,換個皇帝就是滅頂之災。所以太監對漢朝更加忠誠。

給名士辯護的人肯定都說我們名士那麼注重德行不會造反,我說呸!王莽不注重德行?王莽德行名聞天下,比什麼陳藩姿勢高的多了,不一樣當了新皇帝?

本來只是太監集團和名士集團的爭名奪利,但名士裡有乙個竇武,託妹妹的福當上了外戚,這問題就大了,儼然是王莽第二。

外戚歷來是漢朝的巨大威脅,從霍光開始,勢力一大就要謀反。西漢的霍光子孫,王莽家族,東漢的竇憲,梁冀,都是外戚造反,竇武掛乙個名士頭銜,也不過是模板從梁冀換成了王莽。

而皇帝要從外戚手裡奪權,就必須依賴宦官!漢和帝殺竇憲,桓帝殺梁冀,依靠的都是太監。當竇武打算武力清除太監勢力的時候,他就是準備走上竇憲和梁冀的舊路,要大權獨攬,然後當皇帝。

竇武必須改朝換代還有另乙個原因,竇太后沒有兒子,漢靈帝是董氏所生,一旦靈帝成年,竇氏的衰敗是必然的,很可能走上梁家的滅族之路。因此竇武絕不可能讓靈帝活到成年,必須改朝換代。

所幸的是,宦官們獲得了最後勝利,漢靈帝安全的當了二十多年皇帝,漢朝的滅亡推遲了二十多年。

後來的外戚何進,在「名士」的支援下,和宦官集團同歸於盡,此後的中國成了名士的表演舞台,董卓袁紹曹操孫堅劉備你方唱罷我登場,漢朝的氣數再也挽不回來。

名士無所謂忠於誰,給董卓唱讚歌的蔡邕,給曹操幹活的荀家人,後來當三公的鍾繇王朗華歆,不都是名士?誰當皇帝人家都是官,為什麼要給老劉家賣命?反而是太監們更忠誠。

2樓:粵蠻寧泊

謝 @浪子天妖 邀

歷史發展有所謂「遠因」、「近因」與「導火線」,有因、就有果。

歷史事件基本上都可以套用這條「公式」,有說沒有「沒來由的愛」也沒有「沒來由的恨」

黨錮作為東漢後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它當然會是後來開啟三國的因,甚至可以說,正正是發生了「黨錮」這個因,那麼後來一連串的果,就成為這個「規律」底下的必然。也就是說,當「導火線」引爆那個因果積累的火藥。那麼爆出來的,縱使不是「三國」,也會是「四國、五國、六國」。

內裡的因果關係,正是歷究歷史的趣味所在。

我想這個趣味,還是留待自己發掘比較快樂。

3樓:陳家小小

沒有這個事情,就不會有後面的董卓進京一系列事情,曹操可能真就是個征西將軍,劉備可能賣草鞋,孫權當個長沙太守或者荊州刺史了,更別說後面的事情。漢王朝也就不止四百年了。不會有五胡亂華號稱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時候了

4樓:「已登出」

瀉藥兩次黨錮之亂。

主要矛盾集團:宦官集團,士大夫集團(外戚在內)。

影響?可以說是開啟三國時代的爆發點。

說白了就是掌權者(宦官和士大夫)兩方集團互相碾壓,此消彼長,各種相互bb,百姓遭殃,黃巾起義,軍閥董卓進京直接導致東漢崩盤。然後各路軍閥玩起來,開啟三國時代。

簡單說就這樣。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有哪些知名的世族大家和財團?

維多利亞2經濟模擬器 謝大佬邀,非考究黨,勉強答一波。三國時期社會動盪,很多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世家大族,且以 史記 陳涉世家 為標桿。如此一來,世家大族太多了。知名度低的排除,尚有 劉氏 最大的 遼東公孫氏 交州士氏,孫家曹 夏侯家 曹操本姓夏侯 江東陸家 代表 陸抗,陸績,陸遜 司馬氏司馬八達 潁...

看三國,東漢末年很多地方官死了由兒子或弟弟繼承職位,漢朝的地方官都是世襲的嗎?

太一加一 先不說東漢,就說現在。當然了,假定現在的所有全部公務員都是考進去的,現在要提拔乙個人,其中乙個人是公安局長的兒子,另乙個人是真農民的兒子,誰會得到提拔。局長的兒子被提拔上去了,現在又有乙個機會再上乙個台階,但他的對手變成了市長的兒子,誰又會得到提拔。假設權利沒有得到監督,那麼久而久之,局長...

東漢末年擁有一支《三國全面戰爭》中的重裝滿編要多大的地盤?能割據一大郡嗎?

時間領主抓根寶 曹老闆軍策令裡面說 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精兵不精兵尚且可以吹水,但鎧甲的數量是做不得假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總兵力十幾萬,論起精銳也就你這個檔次 破曉朝陽 你說得重灌,是西方的說法。在三國時代,不就是虎豹騎嘛。曹操大概佔據四個州的地盤,才能養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