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渤海小吏對三國的評價及影響?

時間 2021-05-06 00:05:26

1樓:juneterry

有一點很不理解:明明渤海小吏是個公務員,為什麼滿口都是因果報應天理迴圈??怎麼不像個為人民服務的唯物者,反而像個跳大神的算命先生??

他寫的文章很不錯,唯獨偏偏喜歡用什麼因果報應來強行解釋歷史事件,讓人作嘔!特別是他還反覆強調說,是因為文章是寫給孩子看的,所以強調這些東西,就更加讓人覺得可笑了:難道孩子就理所應當要學習滿腦子封建迷信,卻忽視了根本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所以他的文章我給高分,他宣揚的封建迷信因果報應的糟粕我給負分!

2樓:黃惠儋

比易中天強。

網際網路時代,資料容易取得,各方觀點容易看到。別的不說,地圖地形圖就比二十年前清楚太多了。

一方面是今勝於昔,另一方面,更高是由於站在巨人肩上。

3樓:桃之夭夭

《明朝那些事兒》是優秀的科普著作

我個人把渤海小吏的文章和《明朝那些事兒》歸為一檔。

優秀的科普文。

如果要深究,還是看看專業歷史學者寫的學術專著,看看二十四史等原始史料。

4樓:巴黎城少年

除了姜維那段,真的是很強很強了。

雖然大家都是普通人,但寫史還是要有個客觀的態度,無論姜維到底如何,被魏國一眾名將重視到「蜀國唯維而已」,讓小吏給寫成了乙個飛舞,這個是我覺得不太好的地方。

剩下的部分可以說真的是開了眼界了,見解獨到,理解深刻。漲知識了。總體上不白看。

5樓:zzz

從春秋到三國乙個大工程,在一些史料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見解從,但是主觀性太強甚至故意曲解和忽略一些史料。類似於春秋東漢這樣的冷門歷史還可以湊合起到科普作用,但是三國太熱門了不少史料都被翻爛了稍微加點私貨就能看出來。

6樓:修揚

我始終覺得,他是乙個很不錯的公務員,很不錯的父親,很不錯的讀書人。

他讓我看到,為我們服務的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領導是什麼樣的人。國家又是靠什麼樣的人來執行的。

希望多一點他這樣的人,他足以為大家的老師。也值得大家學習。

如果存在錯誤和私貨,可以指點。如果只是妒忌,那應該自省。

希望小吏再接再厲!

順便推薦王靖海的殘魏六十年。二者寫法的不一樣,兩種好東西不一樣的地方也能回答為什麼存在著一堆人對小吏不滿的原因。

7樓:公元元年

渤海小吏的寫作角度和手法,我覺得很有可能極大的受到了《明朝那些事兒》的影響,但我又認為他做到了青出於藍勝於藍,對歷史的評價,真正做到了從乙個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即不神話也不貶低,至於他的影響,我自認為沒有這種能力去猜測這樣乙個才華大家,但我覺得他給我的影響就是給了我一種對人生中的思考方式,就如當年看當年明月那樣,當年明月的書讓我知道怎樣熱愛生命,而渤海小吏的文章讓我知道怎樣面對生活。我個人對文字比較敏感,還是希望小吏早點出書,這樣研究起來效果會更好。

8樓:gjw0816

史記都不一定句句屬實,但有些人非要盯著細節的小問題摳來摳去,通俗易懂三觀正,就算是自己開腦洞分析也是有依據的。各抒己見百花齊放而已,沒必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再說了,攻擊別人不好不代表自己的就好。

9樓:漢征西大將軍魏延

我是無神論者,所以不太認同小吏的因果論和福報論。

小吏寫的也不是沒有謬誤和主觀立場,這玩意就是專業人士都無可避免,更何況小吏只是個相對高階的業餘愛好者。

但不可否認,小吏的文章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文筆也足夠吸引人,因果論福報論雖說我不信,但它對社會的積極影響我是認同的。

至於三國這一塊吧,對每個歷史研究人士和愛好者都是大坑,雖說羅貫中寫《演義》虛構了很多情節,並且給作為主角的蜀漢集團加戲,但99.9%的知乎er的三國史水平都比他差得遠。

都說研究歷史不能飯圈化,但實際上任何乙個門檻低的領域(歷史的研究門檻確實低,但是台階很長)都不可能避免飯圈化。你看我明知道魏延一大堆毛病還是起這麼個ID,到現在瞅著楊儀還不順眼,這就是粉絲心態。

小吏也不能免俗,比如他對關羽過度推崇,連水淹七軍都解釋成了關羽主動決水,當然關羽決水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畢竟更大的可能還是關羽準備更充分,有效利用了天時。

這個腦補其實並不是很嚴肅。

而且作為《三國志》唯二單獨列傳的臣子之一,小吏對陸遜的著墨實在太少了,可能兩晉悲歌之前會提一嘴,但是陸遜作為東吳的帝國柱石,描寫很可能還不如駑馬戀棧的曹爽多,給人一種有偏向性的感覺。

同時作為魏延粉,陽溪之戰小吏沒有分析分析讓我甚是遺憾,因為有觀點稱陽溪之戰是諸葛亮沒有採納子午谷計畫而給魏延的補償,由此可以推知子午谷計畫存在成功可能性。

10樓:

我不關心哪個皇帝哪天生的,哪天死的。哪個偉人哪天建了什麼功業,殺了多少敵人。我讀歷史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幫助我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抉擇。我要吸取歷史人物在特定時期犯的錯誤的教訓,避免犯類似的錯誤。我要學習歷史人物對自身社會屬性的定位,對自身團隊地位的定位,找準自己的位置。

在科班出生的眼中渤海小吏的文章錯漏百出怎樣?,夾帶私貨又怎樣?。我喜歡渤海小吏的文章喜歡的就是他夾帶的那些私貨,他對歷史人物的抉擇的分析評價,那些東西才是對我這個讀者有價值的。

你說我乙個普通人,曹操哪天生那天死,司馬懿他爹是誰,漢武帝有幾個兒子,分封在哪,這些東西對我有什麼價值?,連路邊的破磚爛瓦都比這些空洞的東西有價值好吧!。

渤海小吏在他的文章中很多論述是他對生活,對權力鬥爭的理解。對我這種家裡父母過得稀里糊塗,給不了我什麼有用經驗的人來說,他人夾帶在文章中的鬥爭的經驗理解簡直就是雪中送炭。有些東西等你明白了,你已經老了,老了對於很多東西的慾望就小了,於是就可能破罐破摔了。

早些看到總是有收益的。

人活在這世間,資源有限,你就是要去這爭奪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對於爭奪技巧的演繹這才是歷史對於普通人的意義。而不是哪年哪月發生了什麼破事,哪個鳥人又建立了什麼不世功勳。

11樓:句多

我從第一章《三家分晉》就開始看渤海小吏的專欄,算是最早的一批讀者。

目前看完了渤海兄寫的三國,想來答一答。

總體而言,渤海兄的專欄屬於通史科普,對於我這類理工男,業餘愛好文學歷史的群體來說,能學到的東西其實足夠多。

我對春秋戰國和三國部分的歷史,涉獵的稍微多一點,但對於兩漢,只在一些通俗讀物中大略讀過。概括來說,我覺得渤海兄的文章很流暢,不失詼諧幽默,可讀性非常高——這也是渤海兄的專欄受眾夠廣的緣故。

戰國史和三國,我算是讀的多一些,也就能稍微洞察到渤海兄的一些疏忽,或者說是不夠客觀的地方。渤海兄的專欄主旨是強調因果報應,勸人向善——這當然值得提倡——但進入三國板塊之後,感覺對主旨的強調制得過分濃墨重彩了些,甚至有些牽強附會之嫌,文章流暢度不及從前。

進入三國板塊後,感覺渤海兄開始不由自主的帶入了一些個人感情因素(這是相比兩漢板塊,有些變味的地方)。就情感傾向來說,我認為渤海兄對二爺的偏愛稍微有點滿溢,而對姜維則有一些貶諷的傾向(姜維爭議一直很大,就不多提了)。我對此的理解是,在渤海兄勸人向善的主旨背景下,二爺是比較值得提倡的;而在當下和平安定的年代,也確實要謹慎對待姜維這種志存高遠且喜歡孤注一擲的人。

僅從出發點而言,渤海兄當然是沒錯的,但因此導致的主觀性與不準確性,被批判肯定也是在所難免的。

我是非常認同宣王 @司馬懿 老師的觀點,通史科普有一些疏忽或是不準確倒也不是不能接受,起碼不會像工程和醫學這種,產生因偏差而導致的人命問題,何況渤海兄專欄的宗旨還是勸人積善的。

總而言之,怎麼評價渤海小吏對三國史的影響,這要看你的標準:如果你以學術的嚴謹標準來論,那麼渤海兄的文章肯定談不上好;如果以科普與通俗讀物的標準來看,我認為渤海兄的文章還是很值得一讀的,能學到歷史知識和人生道理,順便正一正價值導向。

最重要的是,還不用花錢。

12樓:Mr.Palomar

作為科普文章確實寫的不錯。

但是左手乙個福報右手乙個福報也太蠢了。請問亂世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有幾個福報了?硬往後代身上去找,然後套福報論不可取。

13樓:一臉正喵

按某些大神的說法,部分地方有謬誤,部分地方屁股有點歪但總體來說,也算是把三國成功引入政治軌道了也許是我看的三國解讀不夠多吧,反正從人事和政治角度分析三國的,渤海小吏目前應該是第一人

當然了,在歷史、軍事等領域,我覺得渤海小吏的水平還排不上名不過話說回來,光從歷史、軍事角度還原三國,不剖析人事和政治,那這種三國跟我們平時玩的三國遊戲,好像也沒啥太大的差別

14樓:zero

寫的挺好挺用心的。很多人講歷史是很抽象的,但渤海小歷是結合當時地圖分析的。就能讓人看的很明白。

但渤海小吏說的歷史不能全信,講的道理要辯證的去聽。

不要因為看了渤海小吏的文章就覺得自己通曉古今去和別人論戰了,對作者對自己都不好

15樓:波奇

其他都好,就是沒事兒就在文中宣傳一波因果迴圈報應不爽的封建迷信,感覺有點不舒服。就比如最近講司馬篡曹,說曹魏皇帝短命是因為曹操盜墓遭了報應,問題你去統計下魏朝皇帝的壽命,實際上是中國皇帝的平均水平,甚至魏晉南北朝士族的平均壽命也長不到哪兒去,所以這和報應有何關係?

16樓:潁川王生

個人評價,三國事寫的非常詳細。對於中古之前的史料,基本都是比較缺乏的,小吏老師在其基礎史料中使歷史鮮活起來,不失為佳作。以最高形式的鬥爭形式大幅篇章復刻當時的生產力關係和政治生態,非常有趣味性,可讀性。

讀史使人明知。一定是有邏輯性的,回顧自身,最開始可能是當故事去閱讀,但是受益畢竟還是有限,恰是用乙個獨特的視角去思辨的學習,是非常可貴的。一路走來,衷心支援,希望越來越好。

期待斯業終磨成。

17樓:

某些7字id,如: 忠心,子孝,尤里們

罵罵咧咧點了踩;

某些說不出乾貨,如:信陵,開天等,

只好看人家人氣旺,連叫「蜀乎」,讓他說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好說自己方向不對沒人氣;

當然,好的地方多,不代表沒問題。

問題當然也不是說一定不正面,例如報應和福報說,這個就宣傳方面是好事,但信不信那還是看讀者,這個怎麼說呢,救乙個算乙個;

還有就是部分人物的好噁,這個不算問題。陳壽自己寫《三國志》的時候,也是帶有感情的;司馬遷個人原因,屁股往項羽那裡歪到近乎上天,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瑕疵其實存在於對某些人物的細究:比如帶給讀者乙個新的袁紹,卻在袁家布局漢末這點過於誇張;篇幅有偏頗,對於東興大捷一筆帶過,這個不好說什麼,因為有不少知乎er說的可比這個過分,但是指出來吧,對方又會說沒事幹比爛。。。

如何評價渤海小吏?

file 優點 教了你一點沒有卵用的古代軍事知識。缺點 1,戲說歷史,憑個人喜惡斷章取義,甚至腦補情節。比如,踩呂布,有戰績卻說是運氣好。捧關羽,無對戰記載都要推導對方減員然後算成戰績。2,夾雜私貨,喜歡講因果報應。有本事解釋一下諸葛亮關羽這種正面人物怎麼還絕後了? 鹹魚馬老闆 渤海小吏寫的東西我一...

如何評價渤海小吏認為石亭之戰中陸遜不採用朱桓之計是不想給他當炮灰?

別的不說,就說一點。陸遜確實不支援朱桓的計策,但是最後拍板的人是孫權。石亭之戰不同於夷陵之戰。孫權當時也隨軍了,駐在皖口。而陸遜沒有最高決策權,只有前線的指揮權。陸遜的建議和朱桓的建議一樣都是建議而已,純粹是孫權信誰。如果孫權一定要選朱桓,陸遜也必須按孫權的意思去做。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謂不想給朱桓當炮...

如何評價《終極三國》?

證明三國演義是名副其實的經典!首先肯定是導演和編劇用心,所以終極三國雖然稱不上經典,但是作為童年的回憶,我覺得從偶像劇製作方面來說,這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新版三國就是反面教材,也可能是我老了 相較於終極一班和終極一家,主要場景也終於從一間教室到一棟家宅在到一座學校 曹宅了, 魚之樂 我的少年 童年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