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那人類產檢除去了那些發生基因突變的人,這是否也會阻礙人類的進化 ?

時間 2021-05-07 00:59:41

1樓:Forewalker

大部分情況下不會。我覺得這個問題的主語更應該是醫療,畢竟醫療可以讓部分遺傳病的致死率顯著降低。

這個怎麼理解呢?你去查基因突變的定義,基因突變反映在DNA序列上就是乙個或幾個鹼基的改變(增補、刪去、改變),本身影響就有限,由於密碼子的簡併性,甚至可能性狀根本沒動。即使性狀改變也很可能是中立的改變,產檢鳥都不鳥,只有極少量的突變會導致遺傳病,這些患者本來就不太可能活下來,篩掉免得浪費醫療資源養活,客觀上反倒是尊重了自然選擇。

當然也絕對存在產檢無法判斷的遺傳病,這些就和產檢無關了,生下來就得遭受自然環境的毒打。如果醫療使得患者活了下來,那問題也拋給醫療了。

不過在我看來,醫療也沒有阻礙人類進化,只是為人類進化選擇了另乙個方向。讓影響不太嚴重的基因突變保留下來,增加了人類基因多樣性,也算是變相保留了進化的可能性。至於表徵問題(人類進化的表現),永遠要記住進化的時間尺度是百萬年,我們不過是摩登原始人。

2樓:Endomorphin

產檢去除的都是先天遺傳病、高發遺傳或者染色體異常(無論是三體,單體,缺體還是特異重組),非要說進化,只能說是增加了選擇壓力,不夠適應世界的和不能適應的都被淘汰了。

篩選的樣本並沒有減少,只是人為輔助了篩選。

不是基因突變就被篩掉,這不是做實驗,只會針對一些特殊的已知疾病問題進行篩選。

3樓:Mustafa Xia

受劉老師 @劉亞合 思路的啟發,算了一下子女相對於父母完全沒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

僅考慮單個鹼基突變(亦即形成SNP)的情況,並且僅考慮親代到子代生殖細胞(精、卵的核基因組)中發生的突變,每個鹼基的平均代際突變取μ=1.0×10^(-8),人類基因組的所有鹼基數取ν=3.0×10^9,發生突變的鹼基數的隨機變數記為X。

在這種情況下,子女相對於父母發生的突變的鹼基數的期望為E(X)=μν=30,記為λ。

極小概率的二項分布採用魚分布(劃掉)泊松分布近似,即:

我們這時需要求的是代際發生0次單鹼基突變的概率,即P(X=0)。得:

P(X = 0) = e^(-30)×30^(0)/0! = e^(-30) ≈ 9.4×10^(-14).

也就是說,理論上每十萬億個人中才會出現乙個人的基因組完全繼承父母,沒有發生單鹼基突變的情況。因此,除了倫理方面的問題外,「去除發生基因突變的人」在實際情形下本身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4樓:檀板聲無色

基因突變如果在進化過程中的話,應該是幾十萬年甚至百萬年的變化。人類產檢所篩查的是不健康的胚胎,不是一回事。 而人類進化是寫在基因內部,比如,現在年輕人有一些人已經不長智齒了,還有一部分人手掌前臂部分會多出一條血管,增加送氧量,因為手臂操作越來越精細化。

這都是潛移默化的進化。

5樓:黑羽鈴仙

1.一般情況下,我們談的都是演化

2.人類目前這個樣子,基本上是在豐富基因多樣性,工業化了之後就沒啥需要適應緩解的演化需求了

3.產檢去除了一部分確實有可能是人類演化的關鍵,但是基本上就是個純屬的概率事件,並不是說產檢去除的基因就一定有什麼意義,跟正常人的差不多。

6樓:方法工廠

人類研究基因技術目的肯定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利用基因技術去除基因缺陷的胚胎丶精選出優質基因的胚胎,這樣就可大大提高人類平均優質度丶從而更有利人類進步。

人類追求的進化方向是基因優質,自然塑造的基因具有隨機性,好壞基因都會有,而只有通過基因的人為改造才能讓人類基因變得可控丶可朝著人類規劃的優質基因方向發展,就像靠自然給予時人類很弱丶而當人類改造自然時變得很強一樣,人類的主動改造可促進快速進步(優質進化)。

7樓:Dr.Hu

人類產檢只是除去了極小一部分的基因突變,而且往往是那些有明顯缺陷夭折機率很大的突變,即便沒有被產檢除去也很難留下後代的那種。連這點突變損失也要擔心阻礙人類進化,那每年被車撞死那麼多人咋辦?

順帶一提,平均而言每個新生兒都會攜帶幾十上百個原發的基因突變哦。

8樓:Dr.Slec

基因突變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沒錯,但這只是在乙個非常廣義的條件之下。

對於生物進化這個事件,我們可以從非常簡單的絕對靜止條件開始。即:所有生物都只有一組基因,不存在基因導致的條件不同,也不存在選擇。(1)

現在出現了乙個基因突變,導致生物的表現因此而變得有所不同了。(2)我們可以進一步簡化這個問題:不妨設這種不同明顯地影響了生物的生存(3),且與舊性狀之間是絕對的一優一劣的關係。

(4)因為其他的基因都不具有多樣性,因此也不考慮該性狀與其他性狀之間的互相影響。(5)在此條件下,被影響了生存的生物中,具有「劣」性狀的生物,具有更小的概率誕下後代——傳下它們的基因,而另一方則相反。(6)

經歷了足夠長時間的選擇,生物中具有「優」性狀的成為了絕大多數。如果這個「優」性狀正是由我們的新基因帶來的(7),那麼恭喜,我們的理想種族發生了進化。

為了讓你省下重讀以上這一段充滿了各種假設的胡言亂語的時間,我還貼心地在每個假設後面貼了數字。瞧,如果想要讓基因突變成為生物進化的唯一條件,光是我在這幾分鐘內想出的限制就多達7條:

無論哪一條出了問題都不對勁。比方說第4條,鐮刀型細胞貧血症聽說過嗎?高中生物課本有一點粗淺的介紹。

因為某個基因,紅細胞變成了這樣。它很容易破裂,導致貧血。中心原因是血紅珠蛋白的突變。

基因的改變導致蛋白質上的乙個氨基酸發生了錯誤的替換,「壞掉」的蛋白質容易形成多聚體,進而導致整個紅細胞的扭曲變形。

正如上文所言,這種紅細胞並不「結實」,容易破裂,導致貧血,這固然是「劣」性狀。然而當我們考慮到瘧疾的時候,正因為這種容易破裂的紅細胞的存在,瘧原蟲難以在這裡生成分生孢子;因此具有該性狀的人反而對瘧疾有很強的抵抗力。

請問這時,它還是乙個「劣」性狀麼?

上溯一層,如果從來沒有發生過這個基因的突變,如果人類產檢真的在排除類似於此的某種突變基因,你能絕對地說人類的生存條件會有什麼變化麼?

更何況人類產檢其實並不是在排除某種基因,而是在排除性狀……排除那些狹義上的「劣」性狀。而性狀的不同,和基因的不同可不是一回事。甚至我們也沒能排除絕大多數的劣性狀,我們只排除了佔萬分之一的,那些絕對不可能讓他們能正常生活的劣性狀。

9樓:假斯特為

問這個問題之前是不是應該查查產檢的說明?有一說一你本人就是個基因突變的產物,如果不是的話我合理懷疑你現在可能住在培養皿裡

10樓:魏之佳

現實中可能存在這個問題,理論上是不會的。

比如正常身高在一公尺八到一公尺六之間。男上限一公尺八,女下限一公尺六。但是二十年前的標準可能是女一公尺五五,男一公尺七五。

現在的標準,是隨著被檢驗和接受的事實越來越多,而更新過的。基因突變,分劇烈和漸進兩種。劇烈的可能被誤認為是畸形而淘汰,也可能因為倫理道德而保留。

比如目前很少對畸形兒人為處理的。這樣就可能被保留下來。同時漸進的有乙個接受過程。

也可能會被保留下來。

所以被剔除和保留的可能都存在。接下來就剩適者生存了。主要還是看基因突變帶來的是進化還是突變。是進化的必然保留下來。因為不保留的都滅亡了。

生物進化是通過基因突變和優勝劣汰結合來完成的,現代人類也是如此嗎?

斜陽草樹 人類個體進化的可能性不大,進化的驅動力是定向選擇定向淘汰,人類社會的多元趨向,多元價值使得選擇選擇的方向不定,生殖繁衍和生存優勢不直接相關,使得定向選擇弱化。人類高超的生產能力使得弱勢者也能在低位生存使得定向淘汰不明確,整體沒有進化的趨向。但是人類作為社會動物,作為乙個類似蟻蜂的種群整體,...

如果進化是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的結果,為什麼會出現大量統一性的結果?舉例見補充

子兔現出裡子帽 我覺得生物進化的理論要結合起來考慮,達爾文主義的自然選擇,新達爾文主義的基因突變,反達爾文主義的中性隨機基因突變以及拉瑪克的用盡廢退。當然這未免有點到那個山拜那個廟的意思。長頸鹿是用盡廢退的經典舉例。脖子用得越多就趨向於越長,長脖子的鹿就活得下來。至於為什麼不發展成長腿,我想對於鹿來...

乙個種族的基因突變是個體突變還是集體突變?突變後如何保證基因延續?

Natural Chen 突變是個體的而突變後的性狀通過種群也就是集體顯示出來的 也就是你覺得的集體突變的現象 前因就是已經經過了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進化的方向在種群中保留下來的就是呈現在你眼前的這些性狀都是適應自然後的結果不適應的已經被淘汰掉了其實也就是達爾文演化論的思想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比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