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部分知乎使用者把王莽董仲舒開除儒籍的行為?

時間 2021-06-01 12:19:30

1樓:樂正禮義

我很不喜歡這種行為。

儒家講的是實學,實學的要求是:是非分明、恩怨分明、尊重事實、立足現實。

如果出了不好的事後把辦這事的人開除儒籍就能當這這些問題與己無關,那麼儒家和那些迷信教派還有什麼區別。

君子應當無論如何都必須承認錯誤、承擔相應的責任。以任何形式逃避責任都不是君子應該幹的。

不過,我必須說明乙個事兒,儒家早就完犢子了,中國範圍內早就沒有正經的儒者了,就連我都稱不上是儒生。

現在某些人碰上什麼新出現的破事兒都要往儒家身上大潑髒水,屬於誹謗,而且完全沒有正視真正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耍賤行為。

這著實是不應該,我完全理解不了為什麼有很多人在給這種耍賤行為叫好。

2樓:

至於王莽,如果說王莽應列入所謂「儒籍」,道君皇帝大概要入個「道籍」,雍正爺也應該入一下「佛籍」。

事實上我覺得,將王莽抬入「儒籍」和開除「儒籍」的恐怕是同一拔人的行徑,真正關心儒學是什麼的人應當不會在這一問題上有所糾結。

3樓:MakiriZolgen

其實能理解。

儒家要是把先秦之後的人物全給開了,觀感確實能上公升到差不多和其他諸子百家乙個水平。

可儒教徒不幹啊,中國兩千多年的興盛的功勞捨不得放手給別人啊,到近代中國不行了,又吹起儒家對日本的影響來,俺尋思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日本帝國崛起幹的都是什麼爛事,難道你們要說這些都是儒家教的?

4樓:diybiohack

m從乙個體系內跳出來,我們看看歷史上所有思想體系共同的特徵

1、歷史上的思想體系,各自有一套解釋世界的正規化,這個正規化包括思想體系內概念(君、民、君子,天....)、概念之間的推演以及對一群現象的詮釋

2、每個思想體系,都有一套作為核心,輕易不可動搖的信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類),這套信念基於對特定現象的解釋和闡述是不可動搖的(也就是說,對特定現象,用它自己的邏輯來解釋這些現象,那麼就永遠無法辯駁)(舉個例子,儒家說誰得了天下,是因為他順應天心民意或者因為君主修德,這種觀念你永遠無法在儒家思想內部進行辯駁)

3、這個思想核心之外,是配套的假說護城河,假說護城河的價值,就是既可以避免核心信念被挑戰,又能解決一些思想危機、思想挑戰、難以預言和解釋的現象,也就是避免核心的侷限性被暴露出來(例如,儒家面對那些反常現象,例如充當歷史反面人物的儒家大師,往往就會辯護說,是人的錯,不是儒家的錯;再比如中國上千年來思想禁錮,儒家會辯護說這不是儒家本意)

如果你觀察每個思想流派的演變歷史,你會發現,規律基本上是相似的,每個思想都會有以上三種特徵,如果你陷入到特定的思想內,試圖在思想內部的邏輯中找出缺陷進而挑戰整個體系,那麼你永遠不會成功,為什麼呢?因為對於思想核心,是無法被辯駁的,思想核心自身會尋求自洽,這種自洽往往就是迴圈論證的形式,或者是一些無法驗證的設想;而對於假說護城河,你即便有理有據的駁斥了,這個思想仍舊可以新增乙個新的假說,來填充破損的那部分

那麼對於乙個思想體系,怎麼知道它先進與否,有生命力與否?

公平的講,沒有乙個中性規則,能說明哪個體系絕對正確、絕對優秀,但是思想的演替邏輯也不是由中性規則決定的,當乙個比較落後的思想體系,它遭遇挑戰時(例如科學,例如野蠻的競爭史),為了自圓其說,就必須建立非常複雜的理論護城河,導致的結果往往就像儒家辯護者那樣:要真正的理解儒家思想,必須花費大量的精力,學習各種儒家經典,還要不斷思考,成為儒家大師,然後就能夠自圓其說了。而對應的另一些思想體系呢,換了一種思路,換了一種正規化,可以對現象的解釋更加輕鬆、簡潔、精確、對各種現象的覆蓋性更廣泛,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就會傾向接受新的正規化(老年人就不行了,這是神經機制造就的,老年人對新觀念的理解更像是翻譯過程)

進一步,年輕人接受新思想的規律是絕對正確的麼?也不是,如果整個社會高度內卷,年輕人接觸的多是人與人的問題,就會接受在社會組織方面比較擅長的思想,因為這一思想可以解決佔據他精力的問題;如果乙個年輕人更多面對人與自然的困惑呢(例如青年科學家),他會傾向於接受科學方面的新思想;如果有外部力量要求年輕人必須學什麼思想,那麼迫於形勢,年輕人也是非學不可,不可避免就會被這一思想異化(是不是全面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等等;所以思想的演替是很複雜的,所以儒家會不會借屍還魂呢?有可能,問題是,儒家要借屍還魂,由於核心的侷限性,它的護城河勢必極端複雜,那麼對乙個過度複雜的體系,極有可能造成思想內卷(年輕人無精力去接觸挑戰性思想,而思想的詮釋權又完全歸儒家大師所有),也就大概率重新導致思想禁錮,到時候中國就要像歷史上存在的那些文明一樣,供人瞻仰了

5樓:大huge大Giant儒

春秋時的儒家君子定位是:孔二妮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君子應該這樣做的。

孟三遷也說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也就是說,他們承認了他們沒能力結束亂世了。沒能力結束亂世的儒生才是君子,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君子的標準可能是最低的吧!

後世的標準就比較高了:

儒的標準一直隨不同的好儒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先按照大儒司馬光的角度看吧。司馬光否定了漢宣帝的那句「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反駁說俗儒自然不可以,但是如果是真儒,大儒呢?

然後舉了幾個大儒的例子:舊三代的幾個大儒+孔二妮。也就是說司馬光覺得漢宣帝時期,沒有大儒,沒有乙個符合真儒的標準。

也正是因為沒有真儒,司馬光酸漢宣帝無法達到堯舜禹湯文武時期的強盛,避實就虛,用傳說的舊三代否定現實的昭宣中興。

司馬光批漢宣帝「刻薄寡恩」,其實還可以黑他「與民爭利」的,我不懂他為什麼不黑,畢竟桑弘羊的政策,漢宣帝可沒廢除,他完全可以用來影射王安石的。

然後我就在想,漢宣帝時期,儒生不少啊,他們讀四書語錄肯定研究得比我透徹,都無法成為大儒,那麼現代的儒生居然還是前仆後繼的追求當大儒(他們不需要工作嗎?他們的專業書籍不用讀嗎?語錄四書能解決他們的專業問題?

)。我就是家庭再好,也沒有漢元帝受四書語錄教育的那種條件啊,比起漢元帝這種大儒,我還是不當儒好了。當然了,如果現在有某位當代大儒說漢元帝是千古一帝,那麼我肯定效仿他,努力的多讀幾遍四書語錄。

我還有個疑問,後世儒生,到底是直接讀孔二妮的語錄,勵志當大儒。還是直接讀董舒舒的《春秋繁露》,然後勵志當大儒。

如果後世是因為讀董舒舒的書,才導致儒學變樣了,那麼鍋得董背。

如果後世是因為讀孔二妮的書,導致儒學變樣,那麼鍋得孔二妮背。怎麼就那麼奇怪,讀語錄卻離孔二聖人越來越遠了呢?

所以只能用辯證二元法,反過來看下問題。如果熟讀語錄四書,是真的能越來越接近孔二妮聖人,那麼一切都解釋得通了。同是西漢時期,桑弘羊說了,儒教的聖人孔二妮是無恥虛偽的,會不顧廉恥的吸血的,他的教徒們也一樣,這話確實驗證了事實,西漢末年的大儒王莽足夠的無恥。

董舒舒也足夠的無恥,為了成名,可以瞎改百家思想,美名曰「互相融合」。

時光倒回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都罵孔二妮是無恥的,那麼讀了四書語錄的人,的確是越來越接近他們的聖人,足夠的無恥想復辟。

6樓:風雨雲台

他們有什麼資格這麼做,論儒學造詣誰有資格說超過王莽和董仲舒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欺負,霸凌別人的思想是很糟糕的!當然啦,那撥人如果活在王莽和董仲舒的時代,跪舔得比誰都快!

如何看待知乎被微博部分使用者稱為 男乎 ?

知乎使用者04eE62 女媧製造男女是為了二者對立麼?男權有沒有想過你是你媽生出來的,還有你的女兒,你跟她們對立?女權有沒有想過你爸也是男的,你兒子也是男的,你跟他們對立?真是搞笑啦,有時間關心男權女權男乎女乎,不如多關心自己有沒有比昨天開心,工作有沒有做好,有沒有賺更多的錢,有沒有對親人 喜歡的人...

如何評價知乎部分使用者碰巧同時取消關注使用者 不老的老回?

我沒有關注過不老的老回,我關注了 王亞暉 我是通過王亞暉的動態才知道這個問題的當時還不到11點。現在是11點20分,然而我的動態首頁上已經看不到王亞暉的贊同了,可能是bug吧。 剛剛看了下,我也 自動 取關了 不老的老回 早就關注老回,而且之前經常看他寫的東西,點過很多贊。可以說非常因吹斯汀了。知乎...

如何看待當前有部分知乎使用者亂扣槓精帽子這一現象?

田悅簫 這樣土鱉啥都不懂 在這胡攪蠻纏我有啥辦法 感覺也不是利益相關的人員 沒有啥專業知識 也有靠這個吃飯的 我們也沒必要那自己茶前飯後和人家飯碗槓 LOSE YOURSELF 雙方都有責任 只要有一方的言辭用語出了問題 就很容易變成一場槓 目前許多知乎使用者都是出在了這個問題上 而這也是人之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