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人視覺測量與控制的重點在哪?

時間 2021-05-06 20:39:21

1樓:basicbeyond

不知道你想問什麼?看了他人的答案,偏理論偏學術。我們在評估視覺專案時,關心的是檢測速度和精度要求。

這個精度是系統精度,除了演算法之外,還要考慮運動機構的精度,機械手的精度等。大部分視覺演算法可以做到1/10甚至幾十分之一的亞畫素精度,再配合大解析度相機,不考慮運動機構的話,純從影象角度來說,基本都能搞定。但是一旦考慮機構的運動精度,很多專案基本做不了,或者得用演算法去補償,很吃力很不穩定。

或許答非所問,僅供參考。

2樓:

你的問題不是很規範,我沒有準確了解你關心的內容,泛泛說幾句。計算機視覺是AI的重要分支,熱了很多年,吸引了大量聰明的頭腦,文獻浩如煙海,確如您所說,水很深,不過「影象處理」只是計算機視覺中的乙個前端環節,簡單說還有影象分割、特徵提取、分類識別、三維重建、場景理解、目標行為分析等很多事情,計算機視覺是應用驅動的,不同應用的要求千差萬別(說到測量,也有通過視覺進行環境測量的,如雙目立體視覺可以測量目標的空間位姿)。計算視覺中採用大量機器學習演算法(如近來很熱的deep learning),可以認為分類器的研究是這個領域的重點之一吧。

前面有人提到你是否指「視覺伺服」(一種把影象特徵作為反饋訊號的閉環控制方法),我覺得應該不是(如果知道視覺伺服,你會把問題提得更清楚些)。

3樓:王會計

關於取樣頻率和上面的專家請教一下,我對此比較外行,有些想法不知可不可行。取樣的時候能不能採用高低解析度交叉的方式進行,先用乙個正常取樣,經過分析關鍵區域之後下一次就用低解析度取樣探測場景的變化,然後多次對關鍵區域進行高解析度取樣,這樣可以大幅減少需要處理的資料。

全部過程就是多次對關鍵區域進行小範圍的高解析度取樣,中間夾雜少量低解析度大範圍的取樣,極少量的插入高解析度大場景的取樣。

4樓:呂朝陽

就現在機械人視覺而言,演算法重點往往在於精確性,但實現起來的困難主要是實時性。

對機械人測量和估計,往往解決兩點:

1.自己的姿態位置狀況

2.周圍環境的位置情況

最理想的狀況是兩者都可以告訴同步實現,近似連續的,這也符合我們世界巨集觀上的運動方式。但是實際實現上,兩者在演算法上是先後實現的。這就導致了乙個問題,所有的測量和估計都是離散的,而且相對於取樣頻率來說,計算的頻率更低。

而且這種計算還受制於環境的情況,比如說乙個動態的環境,單單測量環境就需要很複雜的計算和時間消耗。

機械人控制與機器視覺?

兩個領域各有千秋.簡單的容易出東西,複雜的出東西慢.但是好玩程度,最後都差不多,是你的智商 努力 方向感與競爭者的智商 努力 方向感對比的結果.愛好和職業是兩個概念,能做到做一行愛一行的人,才有突破和發展.現在機器視覺裡面做的很多東西,其他人分分鐘學會.工作之後,自己有台電腦,其他人有台電腦,幾天,...

機械人軌跡和路徑概念不同點在哪?

可以參考之前的一篇回答。機械臂的軌跡規劃,路徑規劃,運動規劃有什麼區別呢?路徑規劃,就是path planning,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從起始位置到目標位置,是走直線,走圓弧,還是走曲線。需要根據設計的需求,選擇最終的路徑。軌跡規劃 則是在選好的路徑基礎上,如何來完成這條路徑。比如說走直線,如何實現走直...

基於動力學的機械人控制 機械人的力控制,這二者是不是乙個東西?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notsure 完全不一樣,乙個是手段乙個是目的。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出來,基於 動力學的控制和機械人的 力 控制,說明了動力學是機械人控制的一種手段,而力控制是機械人控制的其中一種目的。動力學說白了就是機械人驅動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是客觀存在的機械人物理規律。如果可以掌握完整的機械人動力學資訊,我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