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什麼不能採用圍三缺一的戰法?為啥非要打消耗極大的巷戰?

時間 2021-05-06 16:17:03

1樓:Kev.X

從巨集觀上講德軍衝到史達林格勒的時候漫長的補給線已經大幅度限制了南方集群的衝擊力,能不能圍上都是問題,而且德軍的指導思想一直是打大規模殲滅戰,圍三缺一放走有生力量不符合戰略需求.

微觀點說第六集團軍確實是圍住了南北西三面但就是過不了河掐不斷蘇軍補給線,裝甲集群的鉗形攻勢被阻擋再加上有乙個破城日期都要限死的鐵頭元首,第六集團軍也只能試圖用步兵進行巷戰來把蘇軍驅逐出城了.

2樓:織夢者

圍三缺一是為了摧毀敵方的鬥志,古代守城一方往往有地利,如果被四面圍困,守軍被迫死鬥,功方即使能夠獲勝,往往也曠日持久損失慘重。留乙個缺口,部分或者全部敵軍就有可能逃跑,力量遭到削弱。堡壘更易攻陷,逃跑的敵人也容易在沒有掩蔽的野外遭到圍殲。

史達林格勒安妮地形上確實是圍三缺一,但是不是故意的,德軍過不了河,而蘇軍也根本沒有打算逃跑。

3樓:忌叔

都解釋的很好,我補充一點,圍三缺一的要件之一就是能出不能進,無論守軍想走不想走,缺的那個一里有幾乎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和後勤物資,想走的也不會走了。

所以圍三缺一還有乙個重要的補充就是「打援」,不打援,別缺一了,圍也不能圍。

4樓:小暮

圍三缺一,是圍住三面,而缺的一面是被自己控制的,是要設伏的,是將守軍誘出城外從而將其殲滅的戰術。

且史達林下的死命令,不惜代價守住史達林格勒,就算伏爾加河對岸是你德軍的地盤,蘇軍也不敢撤出史達林格勒。都是死路一條,拼死一戰是定的啦。

5樓:755633559

從實際上來說德軍確實形成了圍三缺一在正式開始對史達林格勒城區的進攻前,保盧斯麾下的14裝甲軍就已經衝到了史達林格勒北郊並抵達了伏爾加河隔開了史達林格勒方面軍(隨後改編為頓河方面軍)與東南方面軍(隨後改為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在城市北部形成了走廊,14裝甲軍也試圖直接從北面攻入城區,但被外圍和史達林格勒蘇軍的聯合反擊所挫敗,並且將14裝甲軍一度打的很狼狽。,這時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圍三缺一空著後面的伏爾加河。但是蘇軍不會撤退,前任62集團軍司令洛帕京就因為建議撤出史達林格勒而撤職,此時的史達林格勒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史達林格勒方向的蘇軍失敗,德軍不僅可以衝過伏爾加河奔向阿斯特拉罕等地,而且也正如格列奇科所承認的高加索方向蘇軍的成敗也決定於史達林格勒。

所以此時統帥部十分清楚不能放棄史達林格勒。在崔可夫與保盧斯在城區進行艱苦卓絕的巷戰時,北部的蘇軍對保盧斯的側翼發起了數次代價極大而又沒有什麼進展的攻勢,其中數次都是副最高統帥朱可夫在前線監督的。此時北部蘇軍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各部隊損耗嚴重,新調來部隊和補充兵員無法按時到達指定地域,以及進攻準備時間過短等各種問題。

其攻勢也是注定失敗的,然而蘇軍依舊「徒勞無益」的發起多次進攻,此舉便是為了吸引保盧斯的部隊從而減輕崔可夫的壓力,。從這些舉措不難看出蘇聯對於保衛史達林格勒的決心可以說是毫不動搖的,除非保盧斯能夠徹底擊敗史達林格勒的蘇軍,否則他們不會主動撤退。,,實際上葉廖緬科也是如此做的他不會一股腦給崔可夫一堆部隊讓他把保盧斯趕出城市,而是每當崔可夫要堅持不下去時一點一點的給崔可夫添油。

葉廖緬科需要為之後前所未有的攻勢(對於之前的蘇軍來說這樣巨集大的計畫確實不敢想象)準備部隊和囤積彈藥。所以無論處於哪種考慮任何情況都不會讓蘇軍主動放棄史達林格勒。

寫的時候沒有嚴謹的參考各種資料,全憑記憶寫成,有任何錯誤還請各位指正。

6樓:三亻已

德軍兵力實力不足唄。

第6集團軍實力最盛的話,如果傾盡全力,能渡河的時機只有7-8月份,但是吧,這都是馬後炮……

斯城在地圖上像條狀,身後是伏爾加河,想包圍要有足夠的兵力過河,從德軍41-42年的能力來看,德軍一路上過了無數的河了,過大河突擊要有2-3個軍的兵力去實施,打頭的要有裝甲摩托化戰鬥群,空中要有掩護,後方和側翼要有其他部隊跟進。

但是德軍當時沒這個實力。

第6集團軍隸屬於魏克斯的B集團軍群,最北面,第2集團軍在把守沃羅涅日這個夏天占領的突出部,7月起不斷應付蘇軍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反擊,蘇軍幾次發起攻擊都被擊退了,但第2集團軍也不敢派人去南方支援。

南邊是匈牙利第2集團軍,裡面插了點德國部隊,也是防守側翼的,別指望動。

後來陸續調過來個義大利第8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你不能指望他們幹點啥。

第6集團軍當時下轄5個軍,規模好像挺大,但是人家從5月份的哈爾科夫戰役就開始作戰,到藍色1號2號3號行動,打了3個月一路攻到史達林格勒,連續作戰行軍,光8月底9月初在斯城外圍的一一系列戰鬥,還沒進城第6集團軍已經相當虛了。

到了斯城也不輕鬆,因為要防守側翼,還要攻擊側翼,(應付北面葉廖緬科的多次反擊和南面蘇軍64集團軍的反擊)從頭到尾,第6集團軍5個軍只有塞得利茨的51軍自己在攻城。

從高加索趕來的第4裝甲集團軍派主力48裝甲軍從南面攻城,但是48裝甲軍太虛了,去高加索之前分了部隊給第6集團軍,到了高加索又分了兵給第1裝甲集團軍,實力只有3個師,經常打打停停,中後期攻城的主力還是51軍。

空軍呢,10月份之前,里希特霍芬的第4航空隊實力倒是足夠,但陸軍這樣子,咋過河?

過不了河,那你就打巷戰吧,巷戰這個就純拼人了,以前德軍跟蘇軍經常打出1:3、1:4甚至1:

5的交換比來,德軍效率很高,但斯城巷戰卻變成了1:2甚至1:1、2:

1的交換比來,那德軍就完犢子了。

德軍第一波攻城的部隊有3個裝甲師、1個摩步師 、4個步兵師,但後來補充的新部隊只有2個師零2個團,後來實在沒部隊乾脆把6個師屬工兵營調進來打巷戰,幾天功夫,這幾個新營也打不動了。

蘇軍就不一樣了,巷戰頭乙個月就從後方整進來9個半師零5個旅……每天都有人從河裡過來支援

7樓:Nick

P社玩家都知道,打下史達林格勒,列寧格勒,莫斯科就能苦澀了,圍著不打,只能讓紅軍一層層加BUFF,然後把你平推進大西洋裡,整個歐洲一片紅。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

於火鍋 史達林格勒會戰的殘酷,並不是網上那種 在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活過幾分鐘就可以當排長,活過一天就可以當連長 之類的地攤文所能描述的。通過各種回憶錄以及影視作品,我感受到老兵身處戰場那種無時無刻都要緊繃神經的壓迫感,你不知道下一秒鐘會從哪個廢墟中射出一顆子彈,穿過一道牆體上的裂縫,擊中你的身體。就像...

同是巷戰,為什麼史達林格勒戰役和柏林戰役相比攻克柏林容易一些

rain 因為史達林格勒的背景是當時德國在野戰上沒能戰勝蘇軍,沒能跨過伏爾加河完成對史達林格勒的包圍,所以蘇軍能源源不斷的運送兵員,物資給城市,在這點德國在打史達林格勒時可以說物資和兵員的補充沒蘇聯做的好,畢竟國力和後勤在那放著去,柏林戰役時柏林已被包圍,是一座孤城打起來當然容易了 ErwenL 史...

德國怎麼才能打贏史達林格勒戰役?

巴甫洛夫大樓 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伏爾加河上即便有水雷,但是效果不會很好。水雷好像有兩種,一種是錨雷,用錨索相對固定的某個點,這種是飛機空投做不到,還有一種是漂雷,浮在水面上,這種水雷容易被發現,很容易被槍炮摧毀。 李明達 1.曼施坦因的第11集團軍打完克里公尺亞不分拆,全部投入史達林格勒方向 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