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達林格勒戰役中保盧斯拒絕突圍?

時間 2021-05-06 13:28:16

1樓:Admiral Torpedo

20多萬部隊,就德三空中走廊的補給水平,那點彈藥糧食和油料,依託史達林格勒的工事反而能挺更長時間。當時的油料僅能供他們的坦克走40公里,且牽引炮兵一無牽引車輛,二沒法展開,基本上廢了。失去工事和炮兵,缺乏油料和彈藥補給,火力機動接不上,這麼突圍就是送死,蘇軍求之不得。

2樓:韋伯

如果六集突圍,必然丟棄大部重灌備和車輛,即使成功,也只有二十萬只有輕裝備的殘兵能回到己方陣線,這些人在短時間內是沒有戰鬥力的。而當時正合圍6級的蘇軍可就空出來了,當時正從高加索前線撤退上百萬德軍很可能會被切斷後路,包圍在狹長的黑海沿岸,這才是真藥丸呀

3樓:木十一

保盧斯在軍事組織能力上頗具才華,但是在ZZ上卻是乙個短視的矮子。顯然希特拉為他和第六集團軍的安排更加光彩和實際一些。

從最後的結局來看,保盧斯投降的10萬大軍,最終活著回到德國的可能還不到1萬人,他並沒有實現保全士兵性命的說法。這恰好證明了希特拉的眼光,很有諷刺意味。

二戰時期的德軍貴族將領,大多在戰爭順風順水的時候趾高氣揚,得意洋洋,而在逆境的時候連篇抱怨,將責任推給希特拉。

之後,在戰爭資源總體不足的情況下,希特拉還是指揮了幾次漂亮的戰役,雖然不能挽回最終的結局,但足以證明他的戰略能力強於他的下屬們。

4樓:歷史發明家

沒有元首的命令,保盧斯是不能單獨行動的。

題主的問題崔可夫早就回答過了:「德軍堅守不撤並非失著,因為被圍德軍的油料只能保障少數裝甲部隊衝回後方戰線,絕大多數徒步行進的德軍人員若離開原有陣地,在荒涼無掩蔽的草原上奔走突圍,只會在幾天內全軍潰敗。保盧斯不突圍而堅守了兩個多月,對牽制蘇軍倒是起到不小的作用。

5樓:提斯雷爾

瀉藥。不是保盧斯拒絕突圍,而是他申請突圍被小鬍子拒絕,站在保盧斯的角度,6集死守史達林格勒死路一條,必然全軍覆沒,突圍不管能跑回去多少,總能讓一部分士兵活下去,所以他申請突圍沒有問題。

但是站在小鬍子的角度看,此時史達林格勒的B集團軍群已經沒有坦克可用,油料儲備不足已經退化成一戰水平的純步兵部隊。伏爾加河頓河頓涅茨河之間上千公里無險可守的曠野,沒有鐵路沒有裝甲掩護,讓幾十萬士兵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靠兩條腿跑回去根本不可能,部隊走不了多久就會變成潰散。不允許保盧斯撤退,史達林格勒的德軍就可以牽制幾十萬蘇軍,為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撤退爭取時間。

而且如果沒有勒熱夫戰役,德軍裝甲預備隊南調,曼施坦因營救保盧斯的裝甲力量就會從100輛坦克增加到1100輛,解救6集綽綽有餘,並很有可能吃掉大部圍城蘇軍。

同是巷戰,為什麼史達林格勒戰役和柏林戰役相比攻克柏林容易一些

rain 因為史達林格勒的背景是當時德國在野戰上沒能戰勝蘇軍,沒能跨過伏爾加河完成對史達林格勒的包圍,所以蘇軍能源源不斷的運送兵員,物資給城市,在這點德國在打史達林格勒時可以說物資和兵員的補充沒蘇聯做的好,畢竟國力和後勤在那放著去,柏林戰役時柏林已被包圍,是一座孤城打起來當然容易了 ErwenL 史...

拋開史達林格勒慘敗,保盧斯的軍政能力到底咋樣?

耀群 與自己的老上司賴歇瑙不同,保盧斯很注重與上層的一干人等搞好關係,甚至在他工作的時候,同僚都評價保盧斯 更像乙個科學家,而不是乙個軍事家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保盧斯沒有豐富的大兵團指揮作戰經驗,但在史達林格勒煉獄之前,保盧斯是難求一敗的 特別是在 巴爾文科沃老鼠籠 與友軍的第二次哈爾科夫之戰,儘管...

德國陸軍元帥保盧斯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應該選擇投降還是戰鬥到底?

對日漢語 希特拉雖然是個強人,但也會時常出昏招。比如,大軍已逼近莫斯科城下,他不下令增兵去強攻莫斯科,反而分兵去高加索。用保盧斯也是一步臭棋。保盧斯雖然被晉公升為元帥,可是打仗實在沒有高招,30萬大軍被圍,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心只想撤退,被希特拉阻止,沒辦法,最後只能投降。保盧斯大軍的覆滅,導致了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