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在人的行為活動中起什麼作用?

時間 2021-05-06 06:54:01

1樓:阿小穩

以我個人的觀點,道德是一種投資,一種有共識的投資。

如人在年輕的時候善待老人,如果只是分析這種道德的目的,那就是希望等自己老的時候也被人善待,其他的道德標準,如不亂性,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別人的健康,這種基本上為大部分人所認同的道德是人類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共識。

如果有人違反了這種共識(但沒有觸犯法律)就會被他人從道德層面譴責。就如兩個健康的人yp或幾個健康人多人運動(這個違反法律),雖然也無損別人的健康,但也會被道德所譴責,總的來說我們的道德只是為了降低那些可能出現的壞情況的概率。

那如果他們很健康且注意了疾病的傳播,上面的情況是否合理呢?

仔細想想,我總覺得這個說法有個漏洞,那就是就算幾個健康的人多人運動不傳播疾病,會不會使這些人的心理越來越服從於慾望,越來越野獸化呢?這種野獸化可能會讓人陷入虛無主義,讓人空洞以至於對生活失去了興趣,但也有可能這種野獸化是我為了說服自己不接受以上情況的合理性捏造出來的(>_<),分析完畢。

2樓:雁返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從另外乙個角度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把兩個人的關係用數字進行區分的話,臨界點是0,交好是正數,越好數字越大;交惡是負數,越噁負得越多。

那0是什麼狀態,我的理解就是沒有任何交集的完全陌生關係,老死不相往來。如果把全社會所有人的所有關係數值做乙個加總,這是乙個很有趣的概念,我們依此做一輪假設推理。

如果所有人均以法律要求的底線做為行事準則的話,那全社會關係數值總和就是0,但這樣的社會很冰冷,很無情,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這樣的社會是我想要的嗎?

如果在這個社會中加入道德引導,那社會就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會友愛,和善,互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全社會關係數值總和就是乙個不斷增長的正數,這樣的社會簡直就是公升級版的桃花源,相信人人都嚮往。

那如果再在這個社會中加入歪思邪念,社會中就會增加犯罪,破壞,傷害,公升級版的桃花源就慢慢變成了如今的現實社會。這時的全社會關係數值總和就會趨向於0,因為善的正數與惡的負數相互抵消中和了。

如果再把道德引導從這個社會中抽離,這個社會就沒有善,只有惡,雖然有法律制約,但不斷向惡的社會只會使得法律忍受惡的底線不斷降低,因為法不責眾,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邊界的惡和沒有底線的惡,那社會就會頓時成為人間地獄。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乙個社會如果完全依靠法治,那這個社會肯定會不可避免走向人間地獄。因此,對乙個社會來說,應該法治與德治同時並舉,不可偏廢,道德在前引人向善,法律在後為人劃界,這才是乙個合理的社會。

3樓:Wing

Wing:第五章:好善惡惡主義之章(上)(利他悖論、針鋒相對、綠鬍子模型)

Wing:第五章:好善惡惡主義之章(中)(利他的起源、善惡定義、善擇)

Wing:第五章:好善惡惡主義之章(下)(美德的起源)

4樓:凡半凢

如果人是獨居動物的話,那麼強調弱肉強食沒有問題,因為不需要合作

但是人是群居動物,這意味著人需要和其他同類待在一起,並且需要合作

但由於生物大多是以利己為主,待在一起就難免發生衝突

這時候就需要一種明確的利他的行為標準來規範人的思想和行為,以促成合作,達成雙贏甚至多贏的目的,道德大概是其中一種

呃仔細想想就能發現,道德裡的大多是利他行為,什麼誠實守信啊、尊老愛幼啊(法律禁止的大多是嚴重的損人行為)

但這種利他行為同時也是利己,就像我們不能一直年輕(也不能確定會在成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之前死亡)營造一種尊老愛幼的氛圍就可以提高自己在老去後被人照顧的概率(大一點就像幫助欠發達國家建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截斷病毒的傳播、提前預定市場,或者還有其他一些作用)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遵守道德除了能得到一部分人的好感(還不能確定到底有沒有用)基本上沒有什麼卵用(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領導者統治?)

但從整個社會看,如果每個人都遵守道德,就可以構成乙個完整的互利他的社會。(當然這只存在想象中

5樓:LaLiLuLeLo

人不需要講道德,你能講出來的道德都不是道德。

所以,不要聽別人講道德,不要學習明確的道德定義,不要做符合具體描述的某種所謂道德的事情。

我自己做事就從不是從道德角度出發的,反對道德,反對學習道德,反對道德教育。

我覺得乙個正常人不需要有所謂的道德 。

道德在人的行為活動中起什麼作用,

有讓你在沒有道德的時候規範自己,約束自己,成為乙個即使沒有道德仍然能在社會中生存下去的行屍走肉

的作用。

利益相關

Kindle《道德經》一元購買者

6樓:不知道流浪

人群裡,可能可以比作社會。更多主要講究人性的明暗,道德是社會關係和諧的乙個重要因素。

我們總提倡道德這個詞是個美好的嚮往。但人類自古有好事壞事的存在,這個避免不了!在社會中人性的好壞更讓人琢磨不透。

當社會每個人都講道德,只可能維持一段時間,人為了生存什麼方法都想出來了,甚至為了利益互相較量,當人性自私無知爭奪中,道德在人群中顯得非常脆弱似;當人們懂得謙讓努力學習知識懂得取捨分寸完善自己自身時,就是美好的一面,人們更相信道道德力量。 人性的完善不僅靠每個人,就像追求道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樓:鹽選推薦

在地攤、車站和旅遊點這些人群流動性大的地方,不但商品和服務質量差,而且假貨橫行,因為商家和顧客之間「沒有下一次」——旅客因為你的商品質優價廉而再次光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正常情況下賣家的理性選擇是:一錘子買賣,不賺白不賺。

在公共汽車上,兩個陌生人會為乙個座位爭吵,可如果他們相互認識,就會相互謙讓。在聯絡緊密的交往中,人們普遍比較注意禮節、道德,因為他們需要長期交往,並且對未來的交往存在預期。

上面這兩個例子說明,對未來的預期是影響我們行為的重要因素。一種是預期收益:我這樣做,將來有什麼好處。一種是預期風險:我這樣做,將來可能面臨什麼問題。

現代博弈論的發展在上述問題上提供了某些解釋:每一次人際交往其實都可以簡化為兩種基本選擇:合作還是背叛。

在人際交往中普遍存在囚徒困境:雙方明知合作帶來雙贏,但理性的自私和信任的缺乏,導致合作難以產生。而且,一次性的博弈必然加劇雙方進行「坦白」的決心,也就是選擇相互背叛。

背叛是個人的理性選擇,卻直接導致集體的非理性。

在這樣的博弈中,似乎沒有任何方法能夠讓我們逃脫這種兩敗俱傷的局面。難道人類注定要承受這個噩夢嗎?

答案是否定的。資深博弈論專家羅伯特·奧曼指出,人與人的長期交往是避免短期衝突、走向協作的重要機制。在博弈中,策略的好壞直接取決於對方採用的策略,特別是取決於這個策略為發展雙方合作留出多大的餘地。

現實生活中反覆交往的人際關係,實際上就是一種「不定次數的重複博弈」。奧曼通過自己的推導嚴密地證明了,人與人交往關係的重複,可以使自私的主體之間走向合作。

下面這則擬人化的笑話,就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

於是,他來到動物園應聘。動物園的經理說:「你先去試試吧。不過要證明你懂得與動物交流,你明天需要通過乙個測試,你得先讓大象搖頭,然後點頭,最後跳入水池!」

第二天,這個青年跟著動物園的經理來到水池邊,走近大象對它說:「你認識我嗎?」

大象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

這個青年又問:「你的脾氣很大嗎?」

大象點了點頭。

這時,青年拿出一根針狠狠地朝著大象的屁股扎去,大象「嗷」地叫了一聲跳入了水池!

測試通過,但是經理見了以後,卻很不高興地說:「我們需要的是乙個有愛心的人,不是像你這樣的!」

青年懇求經理再給他一次機會,經理答應了。不過這回測試的內容是第一次讓大象點頭,然後讓大象搖頭,最後跳入水池。

青年又來到渾身濕淋淋的大象面前,問道:「你還認識我嗎?」

大象害怕地點了點頭。青年又問:「你的脾氣還大嗎?」

大象搖搖頭。

青年接著說:「你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於是,大象「撲通」一聲跳入了水池。

大象在第二回合的合作行為,是建立在對第一回合雙方策略判斷之上的。也正因如此,為了避免悲劇重演,它改變了自己的策略,主動選擇了合作。

事實上,重複博弈中的合作,可以解釋許多商業行為。一次性的買賣,往往發生在雙方以後不再有買賣機會的時候,雙方都竭盡全力謀取一次性的更高利益,為此不惜借助於強制和欺騙。而吸引「回頭客」的買賣,便是通過薄利行為,使得雙方的合作能夠持續進行下去。

經濟學家林毅夫在《集體化與中國——1959—1961 年的農業危機》中指出:「1959—1961 年的滑坡,主要是由於從 1958 年秋天開始農民退社的自由被剝奪所造成的。從博弈論的觀點來看,組織形式的這種轉變,使乙個合作社的性質從一種重複博弈,變為一次性博弈。

生產之所以會滑坡,是由於乙個農業合作社的成功最終取決於乙個自我實施的協議,在這一協議下每個成員都允諾對他自己進行管束。然而,在一次性博弈中,乙個自我強制實行的協議是無法維持的。」

8樓:

其實人類社會相當殘酷,從本質上來說是反人性的。

但是真相太恐怖,需要罩上一層可愛的面紗。這層面紗就是麻醉劑,使人活著有理由,這理由就是道德。

所謂外儒內法。儒就是道德,法就是現實。

如果不講道德,奴隸就推翻了秦王朝。

講了道德,大家才能找到意義,士大夫找到兼濟天下的意義,其實這都是假的,這個道德根本無法實現,所以折磨的千萬士大夫知識分子寫詩訴苦,寶劍蒙塵。

道德是不能實現的夢,人們以為他是人生的意義,但是到最後人們時常發現,夢是夢,但人到死不肯承認道德是夢。

所以孔子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9樓:直立的犀牛

這個社會由我們創造出來,我們又繼而受制於社會。我們的心被不道德的道德扭曲,嚴重地受到制約。社會鼓勵暴力、貪婪、競爭、野心,很難找到愛,關懷,溫柔或情義。

社會認定推崇的事物,根本就是一種失序。

10樓:阿蘭啦

我原來只是盲從道德

所以不加區分

即使是傳統道德的糟粕

我也恪守

為的是害怕被人指責

結果自己像套中人一樣被束縛

而且還被不見道德的人傷害

後來我的好朋友告訴我

其實道德什麼也不是

任何人為了一己私利都可以在上面踩一腳

但是我們之所以還遵守道德

是因為我們為了更加長遠的利益

所以傳統道德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遵守道德是聰明人的選擇

為了不會贏一時而失人心

也為了自己更長遠的利益和發展

人為什麼要講道德呢?

單純談談個人想法 這兩天被鄭爽這個事bother到,我覺得這是鄭爽想不明白的問題,剛好她又有錢又有名,也不怕得罪人。所以這個問題的解答應該很重要,她一直挺有法律意識的,但是沒有道德意識,三觀也就偏了。然後我就搜到這個問題了。zs應該是從狹義上去尋找答案了,也就是 約束自己,委屈自己去做那些 奉承的 ...

為什麼窮人喜歡講 道德 ,富人講 人性 社會執行規則 ?

因為道德的出現本身就是給弱勢群體準備的。在道德萌發的時代,我們所有的人類都是弱勢群體,因為和自然相比,人類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人類必須聚居 合作才能夠更容易生活下去,最開始的道德本身就是一種行動規則,幫助人們在共同生活的時候減少摩擦,能夠更團結的做事。而在現代社會裡,人們最強大的敵人,已經不再是自...

為什麼現在這個社會不叫誠信,不講道德的人越過越好,越來越富有,講誠信,做好人還有用嗎?

周逾青 看你怎麼理解呢?不是一味的傻乎乎的那種誠信。那你對人性認識的還不夠。多鑽研一下人性吧。誠信我們還是要講的,不要那麼的野蠻的社會。有些人會概念性的綁架,你一定要看清楚哦。 君子無罪 你只要能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那麼事情實際上是黑是白就不重要了。而且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乙個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