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邏輯中「析取」,「合取」的由來?

時間 2021-06-04 11:28:23

1樓:哲學為何p開頭

1、┐p∨q :析取∨口朝上;

2、┐p∧q:合取∧口朝下,相反:

3、亞里斯多德 iv 謂詞:如果主詞=曹雪芹:

甲:iv 是非 ┐p 主詞 v 中間 q:昰1人真 true 是 2 漢族對 ;

乙:iv 是非 ┐p 主詞∧ 中間 q:昰1猴假 false 是 2 滿族錯;

4、亞里斯多德 iv 謂詞:如果主詞=紅樓夢:原理也是一樣的;

5、總之,數理 for2 值邏輯:1真 true 對 2 值,1假 false 錯 2 值;

6、數理 for2 值邏輯:大學數理邏輯教課書,赫然寫著 true 真,false 假 2 值?有問題嗎?

2樓:小火人

如果僅僅是字詞傳達的翻譯問題,合取、析取,就是「而且」、「或者」,為了不與日常用語混淆的術語化。至於為何如此翻譯肯定是有一段詞源的歷史淵源。

在中國古代墨辯中有用「或」和「盡」做邏輯語用。

如果要問為什麼要定義「合取」、「析取」,參考布林函式,直觀理解參考物理的電子門交換電路模型。

3樓:安徒生

中國古代應該是沒有這倆詞的,至於最早是來華傳教士還是後來的中國數學家、邏輯學家這麼翻譯,不知道,可以找個中國數學史或者中國邏輯史查一查

一階邏輯和命題邏輯等價嗎?

于佳銘 是個好問題,知乎之前竟然沒有人問過這個嗎?首先,我們可以明確一點 當所考慮的論域是有限的,且所有的論域中的元素都被命名為某個常量 即,我們可以去直接地引用它 那麼任何乙個一階邏輯的語句,都可以用題目中所描述的方式,轉變為乙個等價的命題邏輯的句子。這點比較顯然 我們可以用連續合取來展開乙個全稱...

命題邏輯的公理系統有什麼存在的意義,所有公理不是都可以根據真值表推出嗎

命題邏輯的自然演繹系統中使用的推理規則是從命題邏輯的公理系統得出的,即公理系統對命題邏輯的推理規則提供有效性支援 真值表大多用來從語義的角度驗證乙個命題形式是不是重言式,即驗證該推理的有效性 真值表特點是真值表的行數是指數增長的,2的n次方,復合命題中有10個命題變元就有1024行真值指派,覺得真值...

自然語言中有哪些連線詞,不能被命題邏輯處理?

哲學為何p開頭 1 自然語言任何詞,都能被邏輯語言處理 2 自然語言中任何連線詞,都能被命題邏輯連線律處理。業餘草根很奇怪,專業中國人的哲學問題竟然如此之五花八門? 劉鎮銳 這個問題會有很多爭議,坦白的說我很難深入 但是,原則上來說,對於絕大多數自然語言中的關係用詞,都會出現類似的爭議 究竟是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