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雜阿含 第四十二提到的 七處善

時間 2021-06-03 22:37:39

1樓:吳天天

在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摩裡,苦集滅道味患離屬於四念住的修行方法。

苦就是以慧觀五蘊是苦,五蘊集滅,苦滅道跡。味是愛味,要對治愛味必須重新現觀五蘊之集,患是過患,五蘊過患就是苦,所以重新現觀苦諦,離是離繫,離繫就是滅,即重新現觀滅諦。七處善合起來就是苦滅道跡之一,所以不需要重新現觀道諦。

引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七處善者。謂觀色苦。

觀色集。觀色滅。觀色道。

觀色愛味。觀色過患。觀色出離。

前之四種觀色四諦。色愛味言重觀色集。色過患言重觀色苦。

色出離言重觀色滅諦。先觀集者隨說次第。不言道者。

以諸能觀多是道故。受.想.行.識各七亦然。應言三十五。

不過七故但言七處善解雲亦應說有。

2樓:護法居士

「七處」是指:y,y集,y滅,y滅道跡,y味,y患,y離。以上7處。其中y,指五"陰":色/受/想/行/識。

「善」,即是「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

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

如是色如實知。

云何色集如實知。

愛喜是名色集。

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色滅如實知。

愛喜滅是名色滅。

如是色滅如實知。

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

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色味如實知。

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

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色患如實知。

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

如是色患如實知。

云何色離如實知。

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

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

謂六受。

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

如是受如實知。

云何受集如實知。

觸集是受集。

如是受集如實知。

云何受滅如實知。

觸滅是受滅。

如是受滅如實知。

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

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受味如實知。

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

如是受味如實知。

云何受患如實知。

若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

如是受患如實知。

云何受離如實知。

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如是受離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

謂六想。

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

如是想如實知。

云何想集如實知。

觸集是想集。

如是想集如實知。

云何想滅如實知。

觸滅是想滅。

如是想滅如實知。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

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想味如實知。

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

如是想味如實知。

云何想患如實知。

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

如是想患如實知。

云何想離如實知。

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

如是想離如實知。

云何行如實知。

謂六思身。

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

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

觸集是行集。

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

觸滅是行滅。

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

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行味如實知。

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

如是行味如實知。

云何行患如實知。

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

如是行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

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

如是行離如實知。

云何識如實知。

謂六識身。

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

如是識如實知。

云何識集如實知。

名色集是識集。

如是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

名色滅是識滅。

如是識滅如實知。

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

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識味如實知。

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

如是識味如實知。

云何識患如實知。

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

如是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

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

比丘。是名七處善。

3樓:Qinyi998

第四十二經(七處經):

四十二經又名七處經,主要由「七處善」與「三種觀義」兩組概念所組成。七處善是指五陰、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之七處之善;三種觀義是指陰(五陰)、界(十八界)、入(六入)。經中對此闡述道:

「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一)七處之善

1、如實而知色、受、想、行、識;

2、如實而知色集、受集、想集、行集、識集;

3、如實而知色滅、受滅、想滅、行滅、識滅;

4、如實而知色之滅道跡、受之滅道跡、想之滅道跡、行之滅道跡、識之滅道跡。

5、如實而知色味、受味、想味、行味、識味;

6、如實而知色患、受患、想患、行患、識患;

7、如實而知色離、受離、想離、行離、識離。

我們對於集、滅、味、患、離等都比較熟悉,而所謂五陰之滅道跡,即我們平常意義上所講的八正道。如果將上述七種都能如實知,如實行,如實修持後而加以斷滅,則稱之為「善」。

(二)三種觀義

經中對此的表述為: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閒、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

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

從這裡可以看出,所謂三種觀義,就是在無人打攪的情況下,乙個人靜靜地、深入地思惟與觀察陰、界、入。所謂陰,就是五陰;界,即十八界(六根對六境產生六識);而入,即指六入(六入是六根的別名,入是涉入之義,謂根境互相涉入)。

當然,七處之善與三種觀義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我們切不可將它們看作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4樓:

確認麻煩,

逆推麻煩的原因跟條件,

確認解決的辦法

著手解決。

麻煩吸引人的地方。

麻煩帶來的壞處。

厭離麻煩。

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

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

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

這是屬於修行層面的。

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三種觀就是。

憶念無常者則勝解多,

而獲得無相解脫。(雜阿含,金剛經)

憶念苦者則輕安多,

而獲得無願解脫。(雜阿含)

憶念無我者則知多,

而獲得空解脫』(雜阿含,心經)

雜阿含經求解?

雜阿含590經 正聞本1366經 佛光本1250經 時,彼天神作是念 當往詣彼拘薩羅國諸商人所,問其義理,若彼商人喜我所問,時解說者,我當方便令其安隱,得脫賊難,若不喜我所問者,當放舍之,如余天神。時,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車營,而說偈言 誰於覺睡眠?誰復睡眠覺?誰有解此義?誰能為我說?...

是不是雜阿含經中就沒有偽經?

楊昉 有,有一段講七覺支,但是把七覺支解釋為七種菩提心,但南傳大藏經的雜部裡根本沒有這一段。另外雜阿含有好多內容是把阿育王比喻經錯編到裡面了 非常名 很簡單。盲人摸大象。雜阿含經是大象的什麼部位?我也沒整明白。沒學,離佛很近。學了,離佛很遠。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無住禪師 這個沒辦法去考證。...

《雜阿含經》文言文不好的,怎麼看?

羽生 可以去讀南傳阿含的譯文,如莊春江先生翻譯文字http agama.buddhason.org SN index.htm 護法居士 又來乙個裝 不懂 的。明明是你文言文太好,所以說不理解,要查一查。如果文言文不好的,早就懂了!換成小學語文水平,隨 就是 隨著 的 隨 使 就是 使用 的 使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