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教材中,「若p則q」形式的命題與含有量詞的「全稱命題和特稱命題」的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1-05-30 22:38:09

1樓:

如無特別宣告,若p則q是命題邏輯裡的乙個條件句,可以表示為p->q。其中,p和q都是命題。

全稱命題和特稱命題是謂詞邏輯裡面的概念。不同於命題邏輯裡直接使用原子命題p、q,量詞邏輯裡面的命題至少由乙個謂詞和物件(抱歉我忘了準確的術語了)組成。「小明身高1公尺八」可以被寫成F(a),當F表示謂詞「是身高一公尺八的」,而a表示小明。

謂詞邏輯可以比命題邏輯更加豐富地表達語言和構造有效論證。比如以下論證:

人都是要死的

蘇格拉底是人

所以,蘇格拉底是要死的

如果你用命題邏輯,那只能寫:

(1)p(人都是要死的)

(2)q(蘇格拉底是人)

(3)r(蘇格拉底是要死的)

從(1)到(3)不是有效地論證。

但如果你用謂詞邏輯:

(5) Ra (蘇格拉底是人)

(6) Sa (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4)-(6)是有效論證

2樓:dtclzy

若p則q 有很多不同種類,單看中學數學裡的,基本都是 【如果x是P,那麼x是Q】的形式。它等價於【所有P都是Q】,否定形式是 【存在x,x是P 且 x非Q】

至於數學中的【如果x是P,那麼x是Q】是不是復合命題,要取決於這裡的【x是P】 是不是命題,不同的人觀點可能不同。

為何數論在數學中享有盛名?

摔斷一條腿 沒見哪個數學系好學校讀到phd的覺得數論高於其他分支。數論倒是在普通人中享有盛名,無非是普通人好歹讀的懂數論的題目是在說什麼。 xyor wz 我覺得對此,高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Until rather recently,number theory,or arithmetic as so...

如何理解數學裡的 若 A 不真,則 A B 總是真的 這種蘊含關係?

得一學究 這是乙個老話題,卻似乎常聊常新。原因還在於黑格爾那句老話,人是天生的形上學家,他們直覺地太看重把事情 說通 而其實把事情 做通 才是更重要的。說通,是語言邏輯的重任,但數理邏輯關心的卻是做通。p q,語言中是要用p得到q,數學中則不然,可能p根本不存在,根本不存在由p得到q的問題,但卻要求...

我們在數學中為什麼要引入複數?

IIA1900 虛數的存在支援著現代物理學 佚名1.光的折射率在初中我們學過 折射率 介質中的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 但是你知道物理學上還有 複折射率 嗎?觸及知識盲區 複折射率不僅能體現光折射,還能顯示光被吸收的效果。複折射率的實部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折射率,虛部則表示的是光被介質吸收的部分。在物理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