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趣又實用的社會學 經濟學 政治學或你專業內的的概念與名詞解釋你樂意給大家分享與科普?

時間 2021-05-11 21:04:23

1樓:沛雨時霖

18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狄德羅。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可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來走去時,總覺得家具不是破舊不堪,就是風格不對,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

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舊的東西先後更新,書房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可他卻覺得很不舒服,因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就把這種感覺寫成一篇文章叫《與舊睡袍別離之後的煩惱》。200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在《過度消費的美中國人》一書中,提出了乙個新概念——「狄德羅效應」,或「配套效應」,專指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平衡的現象。

2樓:為誰零落為誰開

講個大家都學過乙個詞「看不見的手」,出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整個經濟運作都是非常自然的,但這其中並沒有統治階級這只「看得見的手」在干預,也沒有上帝或其他事物在主導,然而這其中居然蘊含著非常複雜的規律在井井有條的運轉著經濟發展。如同血液不知道任何原因結果,也非常有規律的在血管裡流動,叔本華在原因處強行插入「意志」。不管是「看不見的手」還是「意志」,都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為了破除這種異化,讓參與經濟生產的人們真正成為整個經濟運作的主人,卡爾發明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並用自己獨特的一套經濟學理論反殺各大經濟學家,並由此切入來解決自己的哲學問題。

哈耶克的觀點跟同樣來自奧匈帝國的表哥維根斯坦極為雷同,他主張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場經濟,僅僅靠「看不見的手」來運作市場,戴卓爾夫人用了這套理論,經濟得到了很好的提公升。

完全砍斷「看不見的手」的某國就......

3樓:白虎保護我

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

金融大鱷的獨門哲學,概括起來就兩點,1每個人都不可能了解市場的全部真相,他只了解他自己認定的真相。2乙個人因為對市場真相的不了解而做出一些事情,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會修正這個人對市場真相的看法,另一方面市場也會往他前段時間的錯誤估計走一點。

奶頭樂當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富人和權貴們就做一些無聊的娛樂放那讓窮人們樂呵樂呵,忘記貧窮生活的苦悶不甘,就像給嬰兒乙個塑膠奶嘴一樣

人生指令碼

人人都愛聽故事,你把你的人生當做哪種故事來講述,好的,那就是你的人生。這裡面的潛台詞是你的處境和你的態度同時決定了你的人生。不偏不倚,這不是雞湯。

媒介即資訊,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是按摩

麥克盧漢逼格甚高,詩意理論。第乙個大概指媒介和內容是相輔相成的,通過思考為什麼媒介傳播會更加理解事件的本質。第二個指人有眼睛有耳朵,現在又有媒介了,乙個人經常處於媒介傳播的訊息之中,媒介是現代人的人造器官。

第三個指人人都愛聽故事,媒介傳播的壞訊息和好訊息能分散緩解人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給人一些思考的寄託和虛假的參與感,是一種心靈按摩。

4樓:不沙雕的舒克

大喜樂!歡喜禪!歡喜佛!演碟法!

提起來就覺得赤雞OMG。

藏傳佛教真是博大精深啊,星星眼。

啥都有……

敦煌還出過乙個唐代白行簡《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那個內容,比現代小黃文不知道赤裸多少倍。

感興趣的小夥伴請自行搜尋。可能會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呦~

5樓:理性派的最大熵

「雙因素理論」

激勵理論之一,我之所以回答是這個(歪個樓)因為它教會我了一對新反義詞 (////)覺得很好玩,就回答它了( ε )

首先「雙因素」理論(two factor theory)是調查關於員工工作態度的。【美國心理學家和管理諮詢師—Frederick Herzberg提出】「雙因素」即不滿意—滿意因子(又稱保健—激勵因子/外部—內部因子)

通俗來說,對於企業中的員工來說,將員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工作感到滿意的員工,另一部分就是對工作感到不滿意的員工。那麼將員工放在企業內部看,企業中存在一系列的工作條件可以分為X跟Y兩部分:對滿意的員工來看,企業提高X工作條件不能激勵員工更好的工作,但是不提供X工作條件,滿意的員工可能就會變成不滿意的員工—X工作條件(如工資報酬、與同事的關係等)就是外部條件,即不滿意因素或者保健因素【簡單記就是:

有它沒進步,無它反退步】 ; 那麼Y工作條件又是幹什麼用的呢?當Y缺乏時,會導致員工的不滿,但是Y存在時又會形成很強大的激勵作用,員工在激勵作用下工作業績就會優良—Y工作條件(如晉公升、成就等)就是內部條件,即滿足因素或者激勵因素【簡單記就是:有它有進步,無它反退步】

好了,解釋清楚「雙因素理論」後,我想說我回答它的原因了 :

原因就是,Herzberg在提出這個結論前,人們把工作滿意視為單一維度,即認為滿意和不滿意構成乙個單一連續體的兩個極端:滿意—不滿意。但是Herzberg指出,滿意的對立面不是不滿意,因為除了工作中的不滿意因素外還有其他因素不一定能使工作結果讓人感覺滿意---於是他提出存在兩對雙重連續體:

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滿意,不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不滿意:

滿意—沒有滿意(激勵因素)&沒有不滿意—不滿意(保健因素)

看來語文知識不一定能滿足管理學知識的運用啊d(д) 沒有≠不?! 這是乙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_(ω 」∠)_

6樓:Melon

異化。馬克思主義觀點看,異化作為社會現象同階級一起產生,是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人性偏離其本來的面目或未能夠達到所能夠實現的功能叫做異化。

越長大越覺得異化的東西多了去了。

祖母原則。

由美國心理學家大衛普雷馬克提出。該原則認為: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著我們,我們會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歡做的事情。

這個原則之所以叫作祖母原則,也是因為時常祖母都是這麼教育小孫子的:「把作業做完了,你就能去玩了。」

7樓:陽澤子

袋地法學名詞,指被周圍土地所環繞,而與外部公路無道路相通的土地。

袋地所有人或利用人基於正常的袋地使用目的具有在鄰地上通行的權利,對於鄰地所有人的不法妨礙具有排除妨礙請求權;學理上稱為鄰地通行權。

8樓:

機會成本是為了得到某些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這個經濟學理論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哈!比如說你翹課去網咖,你所花費的成本不止那幾塊錢網費,還有你上網咖這段時間裡所遺失的知識。你在銀行存款,你所得到的是銀行的利息,但你所失去的是錢處於存款狀態下的使用效益。

等等等等。

9樓:榆錢願買千金笑

事實崇拜。

澳洲學者約翰·A·舒斯特認為事實從來不是肉眼的觀察,事實(無論是科學事實,還是歷史事實)不是所與的( given),而是「建構的」。

什麼是事實?現代漢語詞典對於事實的定義是:「事情的實際情況;實有的事情。

」科學研究中我們還會更進一步強調客觀、中立地反映事情的本來面目。但舒斯特教授很抱歉地告訴我們:不存在純淨的,無汙染的事實。

「事實」一誕生就已經被理論滲透。

「事實崇拜」是這樣一種觀念:事實就在那裡,等待著人們使用科學的方法(方法)在遠離社會環境的情況下(自主性)被製造出來,通過這些事實的發現和檢驗來取得進步(進步)。

而實際上事實更是歷史的產物,具有更多的歷史多變性。事實更大程度上是科學家的觀點的產物,是科學家的理論以及技術選擇的產物。當「事實崇拜」被破除之後,我們就能發現,科學家的事實是靠不住的,有條件的,被建構的,在歷史中可變的,是科學家的理論和觀點的產物。

10樓:

看到有人答帕斯卡的賭注(Pascal's Wager), 那我來答乙個帕斯卡的搶劫(Pascal's Mugging)吧。

這個思想實驗描述了乙個根據期望中的最大效用(utility)來指導決策的問題。乙個理性的決策者會用概率還衡量選項的可能性,然後選擇用概率加權之後的效用較大的選項。於是,即使某個選項的概率很低但效用極高, 也因為加權之後的效用高而被理性的決策者採用。

實驗是這樣的:

有個劫匪攔住你說,給我五塊錢,不然我就在the Matrix裡模擬出3^^^^3個人並且殺掉。你會怎麼做?

3^^^^3 是 Knuth's up-arrow notation。這這樣定義的( 這也算乙個概念吧:) ):

3^3 = 3*3*3 = 27

3^^3 = (3^(3^3)) = 3^27 =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 7625597484987

3^^^3 = (3^^(3^^3)) = 3^^7625597484987 = 3^(3^(3^(... 7625597484987 次 ...)))

3^^^^3 = (3^^^(3^^^(3^^^))

3^^^^3這個數很大,大到即使這個劫匪有能力用the Matrix模擬他所說的概率極低,但是還是低不過3^^^^3這個數。所以根據加權概率之後最大化效用的方針,你還是給了劫匪五塊錢。

這個實驗常常被用來描述如果給超強的人工智慧乙個有缺陷的決策系統,結果有多可怕的。

11樓:Damascus

地方性知識。

這個很有名了。這個詞本來是吉爾茨作為乙個嚴肅的社會學家的一本書的書名,書中有一些很有趣的例子比如他在做某個島的人類學調研的時候發現殉葬的酋長夫人在跳下火坑的時候滿臉享受。

我老師說,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其實在於他為中國社會學界貢獻了「地方性知識」這個名詞。

我印象中地方性知識通常被用在兩個語境中,這兩個語境說白了是一回事。

第乙個:西方所提出的自由民主價值只是一種地方性知識。

這個搭配相當之固定,不僅是中特社在用,後現代解構時也時常陳述這個觀點,再搭配上Said的東方主義,效果簡直不要太好。左派很喜歡這個詞,傳統的文化保守主義者也很喜歡這個詞,傳統的文化保守主義左派更喜歡這個詞【我不是在批評誰,我真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蘇力老師《大國憲制》裡幾乎有原句。

第二個:("文明"的)缺少對("野蠻"的)的地方性知識。

這種做法通常發生在「文明」侵略「野蠻」的時候,比如殖民與殖民地民眾【大英帝國殖民期間人類學特別發達根本上是要為殖民提供地方性知識】,城市文化進入鄉村文化,西方進入東方,現代進入前現代。這個內容幾乎是蘇力老師《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核心。

談到啟發,地方性知識對我而言開啟了世界完全不同的多重可能性,只有當我真的把自己的全部價值判斷下放到「我的地方性知識」層面,我才能真正理解另一種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帶著一種帝國主義的異域衝動去理解。

我真的覺得這個概念很重要,用途很多,懶得打字了。(答題從來懶qaq)

最後致敬一下蘇力老師吧,《大國憲制》出版之前我就盼著了,去年年底終於出來了。雖然感覺這一派在知乎是左右共噴的?

反正在知乎被噴多了不怕。

有哪些有趣的社會學梗?

心理學渣乙個,不知道有什麼梗 從運營角度看社會學,個人理解是 使用者個體性格 集體共性 其他因素,衍生出來的不同的使用者標籤及使用者行為吧 小治寶寶 談不上梗,是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的八卦,覺得非常高能。邊沁,就是研究功利主義的邊沁。據說他非常自戀,認為自己是第一美男子,死後還讓人把他的遺體放在大學的...

經濟學與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及方法有哪些異同?

Disenchantment 以前有一句話 經濟學不能讓你有錢,但能讓你知道你為什麼沒錢。那麼社會學的版本應該是 社會學不能讓你進入社會上層,但能讓你知道你為什麼在社會下層。基於制度與結構的視角 馬振凱 1 結構性的敘事。社會學,你之所以上好大學,是因為你家裡有錢 馬克思 家裡有品味 布迪厄 你爸媽...

有沒有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大佬分析下這個故事,哪一方更加有道理?

沒啥 其實賒賬本質上就是貸款。那麼,貸款一般分為有抵押擔保的 純信用的,抵押擔保的不必多說,還不上可以找擔保人或者變賣抵押物。說到信用貸款,就需要看信用,信用並不是你是不是誠實的人,而是要評估你未來的還款能力。很顯然,窮人以前沒錢,沒有賒賬和按時還款的歷史記錄,也不能保證未來有足夠的能力還錢,至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