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的若干疑問?

時間 2021-05-11 15:47:37

1樓:姜小白

線段確實不是點組成的,甚至應該說根本沒有點和線段的存在,這些只是抽象概念而已,然後現在很多人都沒意識到,所以並沒有所謂的一維空間二維空間四維空間

2樓:艾斯奎姆

第二個的4隱含推理是提問者自己推出來的嗎?我沒看過這書,不過從1,2兩點可以得出:只要是運動則必然存在推動,即便是我們認為的自身運動,也是推動的運動,只是我們沒看到推動者,但推動者是一定存在的。

所以4中的「不被任何事物推動的運動」 的說法是矛盾的。因為亞里斯多德的運動必然有推動。 (PS推動者不一定運動,亞里斯多德說的第一推動者,是不能運動的。)

3我不理解,但是如果從中得出」不被推動的事物能運動「的結論,絕對是不對的,因為這個明顯是後來駁倒他觀點的觀點。

另外我掃了一下這本書,他所說的推動並不是相互的,第一推動者不能被推動,所以感覺他的推動就是指使什麼運動,明顯與運動密切聯絡同時又比運動更根本,而不像物理中可以理解為力,而與運動不那麼相關。他的運動始終是圍繞推動來說明的。

瞎掰:關於牛的理論是否從邏輯上很好的駁倒了亞的理論,我覺得並沒有,我們說亞理論錯在」物體維持運動靠推力「,但亞的理論並沒有力的概念,而他好像也沒具體指明推動是什麼。牛頓也沒有具體說慣性是什麼,所以說」維持運動在於慣性「並不能很好的駁倒」維持運動在於推動「。

3樓:荻野學

一、點與點不能互相接觸?

亞里斯多德對事物相接觸(in contact)的定義是其外限(extremities,可以理解為表面)在一起,點沒有外限,所以點與點不能相接觸。進一步地說,點與點之間的空間關係,或者是分離(其距離大於零時),或者是重合(其距離為零時),沒有其他情況。

二、若物體自身運動,那麼,這是不可能的?

亞里斯多德好像沒說過這話,他試圖證明的應該是即使乙個運動者是自身運動的,它也有推動者。

亞里斯多德假設AB是乙個本質上憑自身而運動(in motion essentially of itself)的事物,然後將其分為AM和MB兩部分。那麼,當AM不運動的時候,AB自然是不運動的。又因為沒有推動者的運動者不會因為其他事物的停止而停止,所以AB是有推動者的。

因此,即使乙個運動者是自身運動的,其也有推動者。

三、對於變化可分性的看法

A.亞里斯多德將變化分為三類:偶性的變化、部分的變化和本質的變化。本質的變化是不可分的,從不存在到存在是本質的變化,因而也是不可分的,

B.題主舉的例子其實就是第二種情況再加上另乙個運動。

四、關於第一推動者,祂的動力因是什麼?

其自身。

4樓:小明

更改了,

第一問:

條件3的點與點不接觸意思是點沒有連續性,而條件2的說線段上的點要麼接觸,要麼連續,意思是線段兩段的(無數的)點接觸(他把線段看成特殊的直線,應該)。

第二問:條件2錯誤,命題不具有先驗性(亞里斯多德的運動學前提是錯的)第三問:最後一幅圖的解釋,你把AB分成AD和CB兩段理解題外話,運動的連續性直到牛頓時代才得以解決,之前的大師說的都很含糊

如何理解亞里斯多德 實體 的定義?

ReHuo 一丁 亞里斯多德的 實體 概念,伴隨著亞里斯多德研究的深入,對於實體的判斷是乙個變化的過程。亞里斯多德是一位問題探索型的思考者,他的概念都是圍繞著 問題 而出現的,把握住問題就把握了方向,實體概念是圍繞著 什麼是存在 這個問題而衍生出的回答。亞里斯多德先分析了 什麼是存在 他思考的角度不...

如何總結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

交流電 亞里斯多德的英文名 Aristotle 前384一前322 你可以自己算一下,他活了幾個年頭 他的背景 古希臘哲學家 博學者 柏拉圖的學生,西方哲學三大扛把子之一。他都搞哪些領域?答曰 道德 美學 邏輯學 科學 政治和玄學。他的作品包括已知最早的形式邏輯研究。19世紀晚期,這些觀點被吸納入現...

怎樣理解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

蔡時中 人類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是有目的性的。但物質 非生物 的運動卻沒有。唯物主義哲學理論的乙個核心想法就是將客觀和主觀分開來。客觀 萬有引力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光折射的目的是什麼?是因為需求麼?還是本來就是那樣子的?如果這個世界的存在,是基於需求和目的而存在的,那麼精緻的乙個世界,必然引導出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