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能聽到 讀書無用 ?

時間 2021-05-07 15:30:53

1樓:netkiller

有幾種人會宣揚讀書無用論:

通過讀書實現階層躍遷的人,他們宣揚讀書無用論是為了讓你們放棄,別跟他們的孩子競爭,這些知識分子用心極其險惡。先上船的人會撤梯子,不讓後面的人上船。

這些學者專家非常認為初中公升學率應該控制在 50%,他們還勸說你們別高考了,做工人也光榮。

不讀書實現階層躍遷的人,他們很多是老闆,掌握資本的資本家。他們對你們說看:我沒有讀書一樣成功了,讀書是沒有用的,實際上他們背後不止讀了多少書,他們是最清楚學歷跟能力區別的人,也清楚學歷跟學識區別的人,他們的學習方式跟你們不同,他們自學能力極強,尤其是處理知識碎片的能力。

只是沒有學歷而已,讓你們我以為不讀書也能成功,他們不會讓他們孩子不讀書,他們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出國留學。

第三類人是社會上的烏合之眾,他們竟然相信了前面兩類人說的讀書無用論,也妄想自己不讀書也能成功,

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

netkiller:你與身邊人之間的差距

學習知識:做題家

運用知識:掌握一種非體力勞動的技能

創造知識:創造價值,躍遷階層,改變命運

兒童說:」放羊,賣錢,然後結婚,生孩子「。

兒童答:「放羊,賣錢,然後結婚,生孩子……」

你認為你的格局比那個放養娃高嗎?

你品,你品,你細品……

我們父母當年,就是想讓我們進工廠當工人,然後拿工資,結婚,然後生孩子…… 下乙個輪迴(放羊迴圈)。現在的我們,上學,高考,打工,結婚,生孩子…… 下乙個輪迴(放羊迴圈)。

netkiller:辦公室泡茶神器

本質上我們與放羊娃沒有區別,改變命運是指階層的躍遷。

前幾年去雲南和青海旅遊,看到當年的放羊娃如今開著陸地巡洋艦放牧,顯然放羊娃實現了階層的躍遷。而我們還在大城市的社會底層掙扎。

80%的人停留在了運用知識的階段,即通過掌握的知識獲得乙份工作,成為「打工人」知識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工作的工具。依靠運用知識是不能改變命運,僅僅能改變工作場所,讓你從工地和車間到辦公室,從露天到空調房。僅憑應用知識是無法改變命運的,等待你的只能是放養迴圈。

改變命運靠的是創造知識。

2樓:許願池裡的達文西

乎老傳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沒有人認為讀書無用,學習無用,大家質疑的是為什麼花了那麼多錢那麼多時間在學校學了一堆用不上的知識,大家質疑的效率問題。如果把讀書有用、學習有用和應試教育體系分開成兩件不同領域的事情看就不言自明了。

3樓:追夢人

我在多個不同的場合聽到過有人談讀書無用論。比如說讀大學沒什麼用,其實學個技能也能找份收入不錯的工作;讀那麼多書,出來還不是一樣打工?你讀的那些書現在社會都用不上。

今天藉此聊聊我對讀書的一些看法。

群體性狂熱-讀書主要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

社會原因、教育體制的原因、公民的價值觀等眾多因素造成了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主要以畢業後的就業率為主要衡量指標。

而學生們、家長們也都被學校教育方式裹挾其中。學生不論喜歡不喜歡某一門課程,都得盡量做到不偏科。長期高強度的被動學習下,勢必對學習帶來一定的排斥情緒。

起碼看看我們的周圍,不少人畢業後,是很少再主動學習。如果不是步入職場後,發現本職工作的需要,或晉公升的需要,會再去學些工作方面的內容外,很少人再有人文、社科、自科方面的學習。

家長們也片刻不敢怠慢,生怕影響孩子的公升學,進而影響孩子的前途。大家千軍萬馬都要過獨木橋,一切以孩子的教育為重。

以上的種種外在環境,社會價值觀,都讓我們對讀書的目的是什麼,產生了群體性狂熱--讀書主要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這裡引用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這本書中的話:如果成千上萬的個人因為某個偶然事件而產生了心理及情感上的共鳴,足以使他們形成「群體」。

群體一旦形成,「群體中的個人便不再是他自己,他變成了乙個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個有教養的個人,但在群體中他卻變成了野蠻人」,集體的無意識代替個體的有意識,成為群體行為發生時的基本心理狀態。這裡的「無意識」指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下,少有深思熟慮而混沌懵懂。

關於這一方面如果有更多的興趣,可以去看看我之前的一篇《吾國教育病理》的讀書筆記《吾國教育病理》之【分流】讀書筆記

讀書≠收入

學以致知,這4個字,我之前是在吳國盛的《什麼是科學》這本書看到(這是一本非常棒的科普書籍,後續有機會單獨做一篇讀書筆記)。書中講到中國傳統文化就一直主張學以致用。洋務運動之前我們在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下,深刻地認識到西方科學的力量。

當時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改革運動。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說,維護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綱常、社會制度,同時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以發展經濟、富國強兵。可惜後來我們在於中日甲午海戰中,再次一敗塗地。

我們終於認識到,我們的落後不是技不如人,而是全方位的落後,包括政治制度、人民素質、思想傳統。

學以致知:指了解或者理解所學,以增長自我見識,開闊視野。

學以致用:指將學習的理論運用於實踐,用於為人處世。

讀書不能只是功利地看作,只是為了獲得乙份好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舉個例子,我們如何看待乙個科研人員和乙個企業家?他們兩者有何區別?

我來看的話,這兩者的價值選擇不同,產生的社會影響也不同,不具備可比性。

為什麼提倡多讀書?

PS:這裡的讀書不侷限於看書,包括上課、聽講座等一切學習

我自己在學校期間,成績上也就算個中下等的學生。那時對為什麼要讀書的認知也是:社會主流還是看中乙個人的學歷,自己隨波逐流,起碼不會有大錯。後來也陰差陽錯地學了計算機專業。

國內的三流大學,很多學生在學校時和畢業後都會說,來讀大學主要是混個文憑,出去了比較好找工作。結果是乙個班50個人,真正不到三分一是來大學繼續深造學知識,其他人都來打遊戲、混日子。應證了很多網路文章說的:

很多人的知識峰值就在高考。

而很多在談讀書無用論的,大多是沒有上過大學,或者是三流大學畢業的。人有個特點:對自己得不到的或與理想中有很大差距的,要麼極度美化它,要麼直接忽略它。這都是走極端。

我現在認為比較好的讀書路徑是:

1、自己先對某個方面產生了興趣,有了一定的求知慾

2、在滿足求知慾的過程中,又會對為什麼要讀書產生更多的新認知

3、自己逐步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走向知道自己不知道

4、心懷謙卑地朝多個領域去不斷地學習。比如我的工作是產品設計,但是我同時會去看心理學、哲學、藝術、科學等方面的內容。

5、最好能將自己的部分學習用到一些生活、工作中。且這些實踐能獲得反饋。第一,通過讀書,我們能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世界。

這裡分享一段之前在知乎看到的對自科、人文、社科最簡練的概況

人文:關於人類處境的描述,學科實質是「美」,屬「處世之學」,只能自圓其說。主要包括文、史、哲三大門類。

社科:關於人與人關係的規範理論,學科實質是「善」,屬「治世之學」,可以實踐優化。主要包括法、政、經、社四個門類。

自科:關於人類所處世界的規律總結,學科實質是「真」,屬「世界之學」,通過驗證不斷革新。主要包括數、理、化、生幾大門類(數學是否屬於自然科學有爭議),以及衍生的工程技術學科。

第二,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自己的困惑

我們看到身邊不少人,有的人有一定的社會成就(我們常以乙個的財富判斷其社會成就),但是他們也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困惑:我努力去賺錢,賺了錢之後,我現在的人生意義是什麼?除了家庭外,我個人的價值是什麼?

我在周邊的朋友群裡也常看到有人反覆地抱怨社會,抱怨所在的單位,每天懟這個世界,但有時又很佛系。他們或許也是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都不對,通過讀書可以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困惑。

第三,讀書應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談讀書,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有文化,而是知道自己的無知。羅胖的2018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之後,網路上一大群人紛紛指責羅胖在製造知識焦慮,更是用了一句:中年人看跨年演講,就像老年人買保健品一樣。

這裡不是為羅胖翻案,因為他確實有製造知識焦慮的嫌疑。

乙個人會去學習,有主動也有被動因素,但如果要將讀書養成一種生活習慣,最終還是要自己在心裡認識到讀書的意義。

人類幾千年的文化,積累下的知識如浩瀚的海洋。任何乙個人都無法學習完所有的知識。這個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在其中就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對我們的育兒理念和我們現在作為父母,對孩子的育兒理念就完全不在乙個頻道。很少有爺爺奶奶能做到與時俱進去學習新的育兒理念,因為他們潛意識力就沒有需要學習的意識,或者認為自己老了,學習與自己無關。

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保持學習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未來的主旋律。

4樓:非凡

首先,說讀書無用的有兩類人。

1.低學歷者說讀書無用。這種大家應該很好理解吧!

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為什麼?國內這種現象不少啊!

只要是自己不會的就沒有任何用!什麼微積分,英語沒用等。數不勝數!

為什麼?我想,也就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吧!麻痺自己,讓自己能夠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

同時,也是出於一種社會認同感。自己的失敗已經夠不痛快了,還要揭傷疤。阿Q們會同意麼?

還有,上世紀美國戰略理論家布熱津特提出了「奶頭樂」:「由於經濟全球化,會出現像馬克思所預言的那樣。為了避免階級矛盾衝突,可以給低收入群體乙個奶頭讓他們自得其樂。

心安理得的接受被拋棄的同時而有不是社會秩序構成威脅!讓他們及時行樂,安於現狀。也就是說,網上宣揚讀書無用有兩種,一是蠢,二是壞!

2。高學歷者說讀書無用。這種說讀書無用的糾正他乙個錯誤想法!不是讀書沒用!是你讀書沒用!關鍵是你沒用!

還有如下一些類似言論。

1 誰誰誰不讀書也成功了!

2 誰誰誰輟學也成功了!

3 經歷比學歷重要!(這個有一定道理)

4 看學歷是搞歧視!

補充一下;個人比較喜歡張雪峰懟馬丁的一句話,馬丁說他公司沒有乙個重點大學的,張雪峰說所以你不是世界500強!

為什麼 讀書無用論 有市場

max 因為現在是高科技年代,知識越來越難,小部分精英扛著,絕大部分人是學不會的,學也白學。而易學的知識,學的人又太多,又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得靠學習之外的輔助手段,例如得憑關係,機遇,奉獻等等。剩下的跟沒上過大學的一樣,同一平台進入就業市場,所以綜合算賬,還不如不上大學,早早工作,早創業,早積累經...

為什麼讀書無用論能夠盛行?

冷風 在求職方面,現代社會大學生基數龐大,卻在就業時絕大部分大學生不在自己本職專業領域任職,或者是與自己所學專業偏差過大,世界就是這樣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夠學以致用,此其一也 在生活中,大家可以捫心自問,學校所學知識有多少又能用於實際,課本上的東西向過於理想化,設計化,而生活可不是按照既定路線走的,此...

為什麼很多人說讀書無用?

鉤沉書院 下面的鏈結,是我回答的另乙個基本上和這個一樣的問題。從幾個層面仔細對這種說法做了分析。有些人為什麼要鼓吹讀書無用呢? 鳭梓 因為對讀書的認識少,不怪他們 看看現在流行的都是什麼書?乖摸摸頭?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逃避現實虛構遠方 讀書無用,這些書真的沒用 有用的書不是安頓受傷的心靈的,而是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