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是藥神》最後程勇沒有倒貼錢買藥,而是以2000元的進價賣出,影片會不會更好?

時間 2021-06-08 13:14:14

1樓:誅心

我想程勇從張長林的被抓、黃毛之死已然明了自己的結局。他是想在自己被抓之前盡可能的挽救更多病患吧,所以寧可自己貼錢也要救助吃不起正價藥的病患。畢竟呂不斷藥的話也不至於以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他曾經滿懷期冀的人世間。

2樓:

這是乙個普通人變成英雄的故事……原來是賺錢,後面是公益……前面是商人,後面是有一絲神性的慈善家。

說幾句無關問題的……仿製藥會極大打擊藥企研發積極性。原研藥,尤其是格列衛這種真·牛到炸·大殺器,研發十多年+十幾億美刀都是灑灑水。不是說仿製藥不好或者說藥價就應該貴,但要警惕凡事有個度,藥太便宜肯定要有人付出代價。

如果都弄仿製藥,藥搞成白菜價了,研發者無利可圖,研發減少,那新藥就會愈來愈少,本質上是拿未來人的健康換現在人的健康,這裡的價值判斷不好擇清楚。

電影給你擇到這個程度,你還感動麼……

(你問我為啥研發者必須要有利可圖?因為老闆要賺錢,實驗室非常非常非常燒錢,科研人員也要吃飯買房娶媳婦生孩子……去過一些藥企和科研院所待過……我只能說從待遇和工作環境上講,一線科研人員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

(藥物要是不暴利,企業拿錢當然是進行非生產性的投資……搞什麼科研或者製造業……)

3樓:反坦克榔頭

在老呂死後,勇哥進行第一次蛻變,這是從人性到神性的一步。他不在乎可能到來的牢獄之災,他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這群患者,幫助他的朋友。

在黃毛死後,勇哥進行了第二次蛻變,這個時候我個人認為他已經是神性的結合體。他已經不在乎肯定會到來的牢獄之災,他把自己奉獻出去,把自己當成乙個火把,他只怕自己燃燒的不夠熱烈就熄滅了……

他都打算把自己奉獻出去了,怎麼還可能在乎這些身外之物?

從電影上來說,電影已經進行到後期,如果進價2000,為了保本還是2000賣出去,戲劇張力就不夠,人物也立不住了。

人物不能昇華,主題怎麼昇華呢?

4樓:

事實上呂受益的死還有黃毛的死都是讓程勇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轉變。

呂受益的死,讓程勇想要救那些跟他買過藥比較熟的人。

而黃毛的死,讓程勇不惜一切貼錢也要幫助更多的白血病人,包括省外的。

如果程勇沒有貼錢賣出,或許他的走私販賣假藥的罪名就成立了。也沒有救人一說。法律不外乎人情,程勇能夠減刑也得虧最後他選擇救人。

程勇坐牢是必定的結局,不坐牢只會顯得很夢幻且狗血。這也讓程勇去往監獄的時候,大家行注目禮顯得那麼理所應當且感動。

《我不是藥神》最後程勇出獄的時候為什麼牧師和思慧沒有來?

沈梵鶴 程勇被判了五年 然而他獲了減刑,三年就出獄了 牧師和思慧應該是不知道的,但是曹斌是警察,系統內部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了。所以程勇出獄的時候只有曹斌來接,很正常。 很簡單這二位的出現會帶偏主題 主角謝幕的時候,功能性的角色自然是要退讓的全片沒有乙個多餘的角色,沒有一幕多餘的場景這才是最厲害之處 ...

《我不是藥神》裡的程勇到底應不應該收到法律的制裁了?

舉於版築之間 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行為人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經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設定或者確定的藥品檢驗機構鑑定,生產 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一 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 不含所標明的有效...

我不是藥神是否客觀?

朝神暮鬼 不夠客觀,電影所傳達的本身就是導演編劇想要傳達的理念,導致導演和編劇本身處於不客觀的角度拍攝出電影,而演員本身的表演就是要放棄一部分的主觀性。 客觀是指哪方面呢?如果指的是描述的時代背景,按照電影原型人物的時間線,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經得起考據的。原型人物陸勇發現得白血病是在2002年,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