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極紀錄片《光語者》?

時間 2021-05-30 20:32:41

1樓:夢見烏鴉

這裡是地球最北端的城市,朗伊爾城,英文名「Long year」一言蔽之,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3月這裡會陷入極夜,讓一年變得非常漫長。然而一年很長,一生又很短,這也是電影《光語者》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故事,在極端環境下,尋找前所未有的浪漫。

朗伊爾城,位於挪威屬地斯瓦爾巴群島的最大島──斯匹次卑爾根島,是世界上離北極最近的城市,地處北緯78度,被列入世界紀錄。這個地方除了「地球最北居住地」聞名之外,還是世界上唯一的乙個判定死亡違法的城市,除非猝死,否則病人和年齡大的老人必須離開朗伊爾,因為這裡的凍土環境,埋在地下的屍體不會腐爛,細菌也不會死亡。一旦有害細菌氾濫,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這足以說明這個地方的「冷酷」了,而《光語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電影全片以冷靜、舒緩的筆鋒,記錄因不同原因來到這裡的人,這些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被稱為「光語者」,然而他們在這片極冷的環境中,卻呈現出了難得的溫度。

《光語者》被稱為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並不像各位想象的那樣充滿了冷冰冰的科學常識,而是因環境所致反而與眾不同,顯得人文氣息非常濃厚。《光語者》第一次把鏡頭朝向極地考察隊員以隻身駐守北極黃河站、獨自一人度過120個極夜的高空物理學博士劉楊為視角,從科學社群新奧爾松出發,去探索極地之城朗伊爾城。

新奧爾松是全世界最北的乙個「社群」,也是乙個多元化的科學「部落」。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這裡開展科研工作,有人放飛氣球監測大氣,有人每天記錄各種聲音,有人記錄磁場……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這裡都處於完全的極夜狀態。電影開場用了一定的篇幅去記錄劉楊在極夜之中所要完成的日常工作,從而傳遞給觀眾一種很莫名的感覺。

在孤獨的科考站中,日復一日的檢查的各種儀器和資料,這樣的生活周而復始。補給船需要等到明年2月,這種孤獨的情緒經由電影克制的鏡頭被放大,面對無邊的黑暗,也給人帶來極大的壓迫感。但是,在這個屬於自己的廣闊空間裡,也有著十足的精神慰藉。

就在距離中國北極黃河站不遠的朗伊爾城裡,這裡卻燈火通明,熱鬧非凡。這裡大部分是慕名而來的旅遊者,而也有長期生活在這裡。因此隨著鏡頭的記錄,彷彿開啟了奇妙世界的大門,定居在這裡的人們,究竟是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日常的極夜呢?

比如有一位畫家,周遊了大半個地球,最終卻定居在這裡,因為他在這裡找到了他的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美景,他把自己的餘生都奉獻在了這裡。還有一對夫妻,來這裡開了一家狗廠,在夫妻倆的日常鬥嘴和給狗鏟屎的工作中,他們發現了留存在這裡的真實意義。還有的家庭,是自己的漁民祖父來到這裡之後就定居下來,多少年來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並且在他們的話語中,時不時還透露著在這個地方生活的準則,因為寒冷的極夜中,你很可能五分鐘就會喪生在戶外的風雪之中。

這裡的人們感受著冰天雪地的生活,對他們來說,那是一種幸福。漫長的極夜,甚至刺骨的寒風,依然無法阻擋人民對「光」的熱情。沒錯,就像博士劉楊的日復一日的「枯燥」中,他的工作大部分與觀測極光有關,。

這裡因太靠近北極圈,已進入極光卵內部最有利於光學的連續觀測。極夜之下耀眼而美麗的極光,成了很多人駐足甚至生活在這裡的原因。

我們享受著每日的光明,但還有人在漫長的極夜中駐停到永遠。因為在浩瀚且美麗的極光面前,人類的活動顯得過於渺小,就像劉楊所言,「我經常站在荒野中,站在夜空下,傻傻地望著極光在天空中舞動,才能感覺到它真的在那兒存在」。畢竟只有只有經過漫漫長夜的人,才能體會到對光明的渴望,他們就是「光語者」。

可見,這部歷時兩年多拍攝完成的紀錄片《光語者》,不但人們對遙遠的北極有了全新的認知,更讓我們對生活在這裡的人,產生了無比的敬佩,甚至有些羨慕。這部電影的鏡頭和視角非常克制,並沒有過多渲染北極的極端環境,而是客觀記錄了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以他們的視角講述其間的故事,以及他們對光、對大自然的渴望和追逐,這裡是地球的最北端,乙個寒冷卻被神聖極光所恩賜的世界,更因生活在這裡的「光語者」們,而感受到「心中有光素履以往,踏夢前行聚力生長」的夢幻世界中的陣陣暖意。

2樓:滿囤兒

《光語者》:原來極端環境不會把人逼瘋,只會更純淨

文/滿囤兒

2023年,彼時還沒有因拍攝《黑暗騎士》而大火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了一部犯罪懸疑片《白夜追兇》。在這部影片裡,阿拉斯加的極晝給予了主人公一重又一重的精神折磨。看過之後,囤兒對極晝和極夜這種極端環境充滿了恐懼。

當時囤兒覺得,但凡是極端環境都會把人逼瘋——極晝令人越來越焦躁,極夜令人越來越孤獨。直到看了12月21日全國上映的紀錄片《光語者》,囤兒才改變了看法。

《光語者》是中國部北極紀錄電影,以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在中國北極黃河科考站工作的120多個極夜為時間點,紀錄了一群生活在極端環境下的人們。雖然劉楊在黃河站工作的時間,也就是影片紀錄的時間一直處於極夜,但這些本地人可是活在乙個又乙個極晝和極夜的交替中啊。如果按囤兒看《白夜追兇》的體驗,那這些人豈不是要半年焦躁半年孤獨?

他們顯然並沒有因為極端的環境而陷入某種精神上的極端狀態中。相反的,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反而比我們這些活在複雜環境裡的人要純淨得多,坦然得多。說來也是,《白夜追兇》裡的主人公一方面被案件的謎團搞得焦頭爛額,另一方面也是第一次接觸極晝這種極端環境,因此才會那麼不適。

對於常年居住在朗伊爾城和新奧爾松的人而言,他們逐漸適應了這種極端環境,並順其自然地越來越簡單化、純淨化。

囤兒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兒經營狗場的夫妻——五年前來到朗伊爾城的挪威小伙Auden和瑞典姑娘Mia。之前Mia在挪威有個狗場,2023年Audun來到她的狗場工作,兩人相戀。後來他們一起搬到了朗伊爾城,並繼續從事狗拉雪橇生意。

囤兒也養狗,很知道養狗有多麻煩,尤其是同時養很多狗的時候,那工作量還真不是單憑喜歡狗就能支撐住噠。他們倆則養了上百條雪橇犬。

提到雪橇犬,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三傻——阿拉斯加、哈士奇和薩摩耶。Mia和Auden的犬卻並非這種帶有觀賞和寵物屬性的雪橇犬。他們把愛狗養狗這件事做得很純粹,有一種非常廣泛的包容和公平。

這些狗幾乎沒有乙隻是純種的三傻。這裡,不存在因為血統純正而被偏愛。兩人在嚴寒下給狗狗們做食物、分發食物,雖然簡單卻因為處於極端環境下而變得極其辛苦。

不過兩人卻一點兒都不覺得苦,甚至會因為每年都可以發現新的事物而開心,會因為能在生活中品味到很多細節而幸福。

片中紀錄的其他人物,也都和Mia&Auden一樣。極晝並沒有令他們真的焦躁,極夜也並沒有令他們絕對孤獨。他們在極端的環境裡更大程度地收斂了心神,去繪畫、去攝影、去彈奏、去烹飪。

當光與影的變換被拉長,人們的生命似乎也被拉長了。片中那位已經在這裡居住了50年的老奶奶,真得就像一棵扎了根的樹一樣。也許我們一輩子也不會經歷如此極端的環境,但至少可以通過《光語者》看一看,這種極端環境下真實的自然,真實的人們。

3樓:漫語君

英文單詞aurora對我來說始終是個既具體又抽象的名詞,具體是因為它的涵義明確,北極光,而抽象是因為我從未到過北極,無法親眼得見北極光究竟為何物,只能想象變幻莫測的極光與寒氣逼人的極夜交相輝映的綺麗壯景。

好在,12月21日上映的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題材紀錄片《光語者》滿足了我對極光的旺盛窺伺欲,而且還給予了我更多意外驚喜。光語者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隱晦,它的英文名Light Chaser看起來就更為一目了然:追光的人。

實在夠浪漫。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曾有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作為整個地球最北端的北極,想必定是個人跡罕至之地。

《光語者》一開頭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此:武漢大學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一早起床,安靜洗臉,打掃衛生。雖然都是室內場景,卻彷彿讓人一下子感受到北極的靜,那種空無一人的空寂之境。

隨著情節徐徐展開,更多有趣而特別的人走入我們視線,選擇在朗伊爾城生活、居住、生存的「光語者」們,果然都是有故事的人。版畫家在這座小城尋找到了他一直在尋找的事物,並始終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勾勒人與自然,他為即將到來的太陽節創作的版畫,名字就叫《光語者》;飼養雪橇犬的夫婦,養狗既是日復一日的工作,也是與自己難捨難分的日常生活,偶爾的閒暇時光,夫妻二人會在餐桌上對坐,談笑聊天,溫馨自足;80歲的Freya是朗伊爾城的最年長居民,也是最酷的探險家老太太,最近她就要離開這個居住了50年的小城,踏上另一段精彩人生……

《光語者》是個關於北極科考、關於極晝極夜和極光的故事,更是關於人與人之間脈脈溫情的親切展示。住在朗伊爾城的人都像家人,歡樂悲傷都可以一起傾訴分享。很多人都是選擇來到這裡,他們主動迎接自己的人生,想看看前路有什麼新事物、前面還會發生什麼新事。

「光從天上飛流而下,化作透明的瀑布,沉潛於無聲與靜止之墓。空氣是藍的,可以掬於手指間。藍。

天空就是這種光的亮度的持續的閃耀。夜照耀著一切,照亮了大河兩岸的原野一直到一望無際的盡頭。每一夜都是獨特的,每一夜都可以叫作夜的延綿的時間。

」杜拉斯對於光與夜的精細描摹,用以形容極光竟也如此恰如其分。極光照見的那一刻,恍若窺見神蹟。

最鍾意《光語者》的故事結尾。等待已久的太陽終於公升起來了,太陽節到了,孩子們用稚嫩童聲唱起排練已久的動人歌曲,一切都像新年一樣熱鬧。純白的雪地也出現了生機喧嘩,毛色鮮亮純白的動物們就像大自然的啟示與徵兆,象徵著希望,也象徵我們心底永不消散、滿目照耀的光。

4樓:藍骨和尚

2023年的冬至或許可以有些不一樣,一部講述北極科考的紀錄電影選擇在這天與觀眾見面,其意在這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漫長的一天。如果此時身處影院,在黑暗中欣賞這樣一部電影,冥冥中是否也與身處北極極夜裡的人們有了一種聯動,在這種儀式感中,整個人的靈魂彷彿都被淨化了。

南極和北極只有極少數的人有機會到達,一是因為離人類的聚居地比較遙遠,二是氣候條件實在太惡劣,三是出於保護地球的目的也不提倡去往,所以我們有幸跟著《光語者》裡的劉楊博士目睹北極的風光和人文,是這部電影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劉楊是空間物理學博士,來到北極執行冬季科考任務,需要乙個人待上整整四個月。從11月開始北極便進入極夜,他的任務除了每天給偵測機器開機關機,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處,可以想象孤獨是比寒冷還要可怕的對手。所以電影的開篇就看到劉楊很細緻的在擦馬桶,原本生活中很常見的家務活,被他生生幹出了一種哲思。

在這個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里,人還沒北極熊多的地方,能夠泰然自若的生活,除了內心有著強大的信仰支撐,我想不到別的任何解釋。

至於劉楊是克服了孤獨還是享受這種獨處,我們無從得知,但在這樣乙個有著極光和雪作伴的環境裡待著,想想也是跟美夢一樣,甚至看電影時恍惚間有些神往。片中兩段延時攝影展現的極光和星空,著實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不得不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得不感知到自己的渺小,不得不拿出內心最純淨的一面去感知。甚至不忍反觀當下的自己——乙個遊走在水泥森林裡的疲憊肉體。

所謂「光語者」,是一群與光相伴、將光作為信仰的人。不同於一年365天都可以見到Sunny的我們,他們因為要面對四個月的黑暗,便有了充足的時間思考光存在的意義,而不像我們從不會失去故從不會珍惜。在沒有光的日子裡,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

劉楊可以花上四個月觀測北極的電離層,Olaf每年都要將人和自然的感悟創作成版畫,雪橇犬飼養夫婦享受這種人與狗的互相信任,Freya一呆就是50年卻也遵循著「不生不死」的法令……新奧爾松和朗伊爾城雖然都不大,卻彷彿囊括了整個人類的文明姿態,或許這就是人類與大自然最本質的相處方式吧。

影片的結尾人們終於熬過了四個月的漫長極夜,即將迎來新年的第一縷Sunny,他們將這種興奮和喜悅化作「太陽節」的盛大嘉年華。當Sunny劃過山頂,照在這群人身上時,彷彿是神蹟一般——久違的影子終於浮現,人們又看到了自己的軀體,靈魂從黑暗中解脫,重新回到了肉體裡。

《光語者》不同於其它紀錄電影,幾乎看不到導演的主觀表達,一切都是從每個人物身上自然流淌出來,最後通過剪輯將這些匯聚在一起,展現在銀幕上與觀眾交流。所以,如果只是看自然風光,那麼唯美絢麗的攝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如果想從中感悟些許人生哲理,那麼就讓自己完全放鬆下來,聽「光語者」們訴說他們的人生。當片尾字幕緩緩公升起,響起的是許巍演唱的主題曲《無盡光芒》,一如他所有的歌曲,充滿了生命力。

如何評價紀錄片《出 路》?

乙個點 看完挺難受的。想起馬克思說的 解放全人類。只有共產主義可以解放全人類,而不是片面的 打倒資本主義 希望人類自由,希望人類沒有階級,希望人類的心靈沒有枷鎖。底層人為物質艱苦而苦不堪言,中低層為鴨梨重重的單行道而苦,中產層為物質不缺後的虛無而苦。哪怕到了大資本層,也可能在虛無上更加了道雙倍的虛無...

如何評價紀錄片《鏡子》?

Juan 紀錄片一開始的旁白便令人印象深刻,孩子都是鏡子,他照射出的是父母的性格和家庭的狀況。一開始也會有懷疑,這類的學校在父母的支援下強制剝奪那些孩子的人身自由是否和楊永信是乙個類別,不過結果還好,至少在那些去那裡面的孩子的口中這個學校還是挺好的,強制只是為了改變那些孩子平時所屬的那個狀態,擺脫那...

如何評價紀錄片《統治》?

還沒看過,不過根據題主和其他答者說的,又搜了一下簡介,還是有點感想的。按照很多人的邏輯,養殖場裡的動物是場主的私有財產,所以場主不需要考慮人道之類的問題。這種邏輯一丁點兒都不新鮮,因為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路發展來的。狩獵採集時代,人類摒棄 萬物皆有靈 的過時信仰,把自己凌駕於萬物之上,對其他動物肆意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