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越布施,越富饒(有錢)」,這個觀點經得起推敲嗎?

時間 2021-05-30 04:56:34

1樓:Yimi

布施如果最後是為了自己有錢富饒,那是不是走錯路了?

做公益,捐錢,如果不想自己要得到什麼會更好,如果想要得到回報反而是執著了。

布施可以對治貪。

2樓:xx yue

其實是向法界傳送能量場,關鍵是布施時的心,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個果如果以急功近利之心來希求,那其實就是在做交易了,發心就很有限了。既然不以回報為目的的發心,那個善心的純度越高,同樣的,向宇宙傳送嗔心等負能量的果報就不妙了,也不一定當世顯現。所以修行是當下的,乙個字:

戒,四個字:攝心為戒,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心是無相的。或者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3樓:與奪而招放

有些信佛的人這麼說,不代表佛教中的觀點就是這樣

舍利弗,有四種法應當信受。何等為四?一者、佛法無量應當信受。二者、少修善根獲無量報應當信受。.......

4樓:

無所求的布施,才是真的布施。真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報的。 如果企望有所回報,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

乙個人布施後,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團體,不是一種高尚的行為。

布施,不要企望別人的感激,人類是善忘的,他們或許會感激你的布施。

真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質的回報;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樣的不需要為布施而負責任何義務承擔。

佛教的布施,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意義;布施讓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意義。 有些人的布施是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條;這種不高尚的動機,不是真的布施。

布施是抑制個人對物質的貪著,從而獲得對心靈修養的進展行於布施;如果有強烈的回報慾望,就無法生起念,導致自己更加的貪婪,自私。

如果布施時祈求獲得財富的回報是奴隸施(dāsa-dāna)。

這種布施使施者成為貪欲財富之奴隸;做這種布施只是在服侍他的主人,即是貪欲,以滿足它的慾望。 為貪欲提供所需,因此已成為它的奴隸。

因為不滿意現在的生活,布施以確保來獲得富裕。 這種含有強烈慾望獲得財富的布施肯定是奴隸施。

5樓:

這個不是用來推敲的,是實踐出來的。

可以觀察一下,任何乙個億萬富翁都和慈善掛鉤。行善布施是刻在骨子裡的。

王健林扶貧有多土豪。馬雲爸爸支付寶撒錢多慷慨,比比皆是。

類似的,開源社群大牛頻出,為啥?因為開源社群的一條根本宗旨就是share。

不是牛人喜歡寫部落格,而是用心寫部落格的人,變成了牛人。以上。

6樓:與燕齊飛

佛教說的布施有三種:財布施、發布施、無畏布施。

想對應的,財(物)布施會帶來金錢上的財富。

什麼叫財布施,捐錢/物就叫財布施嗎?抱歉捐錢還不能叫財布施,把錢捐給真正有需要的人才叫財布施。比如,某個富翁不缺錢,想買個車又不想花自己的錢,就在網上眾籌。

有人捐錢給他讓他買車,那不好意思這個捐出來的錢就不是布施。再比如,路上看到乙個小孩子身體殘疾沿街乞討,有人捐錢捐物,這叫布施嗎?抱歉這也未必叫布施,假如孩子是被某犯罪團夥利用騙錢的,那捐贈者捐再多的錢給孩子也毫不不了孩子的現狀,那就不是布施;如果孩子確實是家裡苦難,不得已出來乞討,那麼有人哪怕只給了一分錢,也叫布施,也有功德。

那麼往廟裡捐錢物叫不叫布施?不一定,如果寺廟裡哪怕有一位出家人是真心修行的,那麼捐到廟裡的錢物就是布施;但要是寺廟裡都是職業出家人,捐再多錢(物)也不叫布施。

布施除了看物件,也講心境。怎麼說呢?同樣一件東西(衣服),是我們心愛的物件,我們把它捐出去叫布施;過些年,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放家裡佔地方,把它捐出去,就不叫布施。

7樓:說愁客

問題中強調了題主是把富饒理解成金錢,把布施理解成捐款,因為題主生活中觀察到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的。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換一種問法:

身邊很多人認為佛教中有越布施錢財就越有錢的觀點,在佛教中這個觀點存在嗎?如果存在這個觀點經得起推敲嗎?

我對佛教稍有涉獵,按照我的理解佛教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觀點的,因為佛教非常重視因果,看問題的方式也很客觀,越布施錢財就越有錢這種違反常識的觀點應該不可能存在。布施的錢,換回來的並不是錢而是福報,也是修行。當然這個福報最後有可能導致布施的人後來得到了更大的財富,但這個是間接的,也不是必然的。

實際上如果真的是越布施錢財就越有錢的話,那麼布施錢財本身也就失去了修行的作用。

8樓:copyeye1893

每天喝1杯果汁,喝上365X100杯,保證你能活到100歲。

你布施的沒錢了,就不能「越」了,所以可以說,越有錢才越能布,越布說明你越有錢。

這個不是因為布,才賺到錢。

9樓:馬列克

經得起,家有遠親就是這麼做的,每年收入除基本用途外都奉獻,不信佛者笑其徒勞,就算富了還要奉獻掉。但人師傅允諾死後上西天,這萬金難買,完美自洽。佛教徒靠這個吃飯幾千年,那能輕易被找出漏洞。

10樓:月過寒潭

昨天和人閒扯的時候說起來宗教場所認定許可權下放到縣,我提議去修一座廟好收香火錢,結果今天就遇到這個問題。看來樓上的諸位於我有緣,等我把廟修起來的時候麻煩多來布施一下。我財源廣進,你廣種福田,皆大歡喜,豈不美哉。

11樓:識緣名色

布施可得福報的道理很簡單。

一切眾生都是知恩圖報的。只是可能暫時沒有能力報恩。

當你飢渴難耐的時候,別人布施你一碗水救了你的命,那麼是不是你還一碗水就算是報答了救命之恩?那種缺德事恐怕你是做不出來吧。

換句話說,如果你懷有感恩之心,那麼你肯定想回報施主更多。

另外,人的貪心是痛苦的根源,布施能夠度化自己的貪心,從而減輕自己的痛苦,更長遠的利益只有佛清楚。

布施作為六波羅蜜的第一條,是修行聖道的起點和終點。

布施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布施。

12樓:振如

我覺的吧,看各人能力吧,無論多少,布施以後要是覺的快樂了,自然生活也會變的樂觀,再影響身邊的人,得到更多。

要是布施讓自己覺的很為難了,無法讓自己內心開心,那麼還不如不布施,有時候遵從本心的善良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得到來自內心的快樂,才有所得。會有不一樣的氣場產生。

然後之前在五台山拜佛,進的寺廟,布施於功德箱,但最快樂的,是在登小五臺的時候,行讓了乙個僧人,他對我一笑的那種。

貌似說的有點亂,但大致的意思是,布施以後內心快樂的,會產生快樂的氣場,從而影響人生路上的故事。

這個真的不太可能,有見過很多布施很多的人,最後一樣歸於貧窮。

13樓:

赫赫, 提巴菲特,李嘉誠這種水平太低. 而且李大富豪可沒有打算捐大部分身家的意思.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每個月賺20美元的時候, 每月捐2美元.

14樓:張和

種子都很渺小,但最終藉此成長起來的稻公尺,樹木,任何乙個人和任何乙個動物都比種子增大了數倍乃至無數倍。

無論最終是多麼不可思議的龐大,我們還是得承認最初的種子很渺小。

同樣,布施的行為和念頭也是種子,存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只要種子成熟,最終的果是增大了數倍乃至無數倍,這倍數大小取決於布施時的發心及對境,最殊勝的是三輪體空。

行為和念頭有善有惡,種子也由此區分善與惡。

在相信這個之前,你要相信自己的行為不是做完就結束了,你要相信這個行為是乙個會影響到你今生或者以後是某一世生活的因。同時還要相信,這個因不會憑空消失,就像它不是憑空來的一樣,只要條件成熟種子就會發芽。

推敲「越布施,越有錢」之前,你先要做的準備是這些。

15樓:

仔細想想就知道不可能是這樣子的。如果布施可以「越布施、越富饒」,我和太太各開乙個戶口,今天我布施給她一千元,她布施給我一千元;明天我布施她兩千元,她布施我兩千元。

彼此布施的金額以指數式上公升,大概乙個月後,我們就可以每天互捐一萬億了。

好吧,你告訴我,這錢會從什麼地方生出來?

所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佛教原本的思想其實是,種因,得果。你種了什麼因,才會得什麼果。你向某某人布施一千元,你只會得到「向某某人布施一千元」的果。不是隨隨便便找個人捐錢你的財富就會瘋狂膨脹的。

16樓:普照

這不是觀點!這是定理!這不是推敲出來的!這是證得無生法忍,有禪定功夫的人可以實證的定理!。。。

因果是真心自性的顯現,你要得到就先要付出,種下種子才有收穫!

17樓:

不是。布施是好事,但是多數人都是抱著功利思想在布施,這就不是布施了,而是投資,以期在未來世得到更好的人天福報。這樣的布施已經背離了佛教,而且佛教僅僅是教你如何活得更好嗎?

18樓:次品哆啦

布施絕對是要無相布施!!!一定一定一定的。不然窮凶極惡、無惡不作的多捐點錢豈不是福報多多?

何況還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呢!布施是讓修行之人破我執的手段,修行一定是修行,一定是心內求法,一定是徹底剷除內心最深處的貪婪、自私、偏執等等惡習!你想多布施然後獲得福報,那我可以理解你是在和佛菩薩做交易了?!

就像很多人去廟裡燒香,心裡說,菩薩呀,你看我給你燒了這麼多香,捐了這麼多錢,磕了這麼多頭,你一定要保佑我賺大錢,討個美女做老婆,找個好工作!這絕對是真理的侮辱!!!要想有福報,做個好人,做個善人,做個苦中無我的人,不用你拜,自然會有十方諸佛菩薩倆加持你的!

19樓:馬文

照這個邏輯的話世界首富、白手起家的有錢人都是在自己富起來之前布施了很多錢了,這完全不合邏輯。在說了,如果要是這樣想就是帶有功利性的想法了,相當於是在做投資,投資越多,回報越大,雖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是我相信佛祖不會這樣教育世人的。

20樓:王宗遠

其實這個原理很簡單,就是因果。這個因果首先體現在意識中,喜歡布施財富的人其實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有布施的習慣,而且這種布施確實會使人的心量擴大,心量擴大以後會有幾個果報:1)即便沒有什麼太多財富,也不會覺得自己財富很少,而覺得很知足,從而得到快樂;2)心量擴大以後會得到很多善緣,一種意識處理器世界物質事物的好習慣會使善緣指數型的增長。

其次,體現在器世界層面的一種相應的報償,比如被布施得利的人會很感激,這也是一種最直接的善緣。這些善緣在未來會成熟,然後產生得財報的善果。這種報償往往是次要的,而意識能量被開啟所造成的習慣性善緣的大幅增加和心量擴大以後對器世界的體驗的變化是最主要的。

21樓:水煮蘿蔔

布施這個概念很大,我也不是太懂,說個小故事吧!

有乙個人,想布施一口痰,可沒人要!他想,天地大容萬物,就布施給天地吧。

他就朝天吐痰,吐了很多次,天不要,最終都掉在自己臉上。

他又朝地吐痰,吐多少次地都要!

然後他就開心的回家去了

總感覺,編的故事結尾太簡單會被罵啊

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還是「富不過三代」?

中堅力量 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不可以偏概全,一概而論!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只是相對的!過早下死結論就會有失偏頗 顯得我們分析問題不是那麼中肯 Yoovy 所謂 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是指富人因為錢多所以有更多的選擇從而導致比窮人擁有更好的選擇條件例如富人可以花更多的錢用來投資或者提公升自己使成功變得更容易...

上了高中越來越頹靡怎麼辦?

心理諮詢師勁原 你好,你並沒有頹靡,恰恰是努力過頭了 上了高中就開始放棄遊戲了,想要努力學習,體育鍛煉也少了 父母給的壓力很小,覺得我隨便上個大學就行,還告訴我時間還多,但是我覺得父母比我還努力,我對不起他們 現在期末每天讀到兩點多 其實,我很佩服你放棄遊戲 努力學習的決心,很佩服你對待父母的孝心,...

如何看待職場中越有能力的人越容易離職?

銀河釣星塵 1.不認同公司的經營理念 2.與直接上級有矛盾 3.對晉公升機制或薪酬水平不滿意 4.職業規劃變化或創業驅動 一 檢視企業經營戰略,不斷覆盤與修煉 這種情況常見於中高層管理崗位或關鍵技術崗位,這類人才的離職往往會對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這類人才通常對行業發展與公司管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