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1566》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時間 2021-05-05 21:55:15

1樓:臨界點

社會主義不僅反資本主義,更反帝制。皇帝當的再怎麼好,他就是剝削者,裡面的奴才個個人模狗樣,冠冕堂皇,說是為了江山社稷,可是一局工部修觀競做出如此讓步

2樓:帽子先生

嚴黨:毀堤淹田

清流:就算能借也不借乾脆讓浙江亂起來

趙貞吉:死一百萬人也是個數字再苦一苦浙江的百姓呂芳:淹一兩個縣算什麼

嘉靖:朕的錢!

恐怖嗎?很恐怖。上層的人沒幾個在乎屁民,只是乙個數字而已,死就死了。你要是當時屁民,你覺不覺得恐怖呢?

3樓:北宮伯玉

這樣細思極恐的地方其實有很多,隨便問幾個問題,大家感受下:1、楊金水到底是什麼時候回的杭州,糧船掛織造局燈籠的晚上他為甚不去碼頭組織;2、譚倫為什麼遇到五獅山遇到高翰文就消失了;3、譚倫接海瑞的家人去淳安,海瑞為何從最開始的指責到最後臨走時主動給譚倫提鞋;4、嚴嵩事先到底知不知道胡宗憲奉密旨進京見了道長;5、嚴嵩為何死活不肯開啟胡宗憲帶來的箱子看看;6、沈一石的家產為什麼一定要賣給徽商,到底是誰出的主意;7、楊金水為什麼不能死只能裝瘋。

北宮伯玉:(一百三十四)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下)——閒話《大明王朝1566》

4樓:暈暈

那一把劍。

以下是劇情

第十六集,齊大柱與倭寇廝殺立下大功,胡宗憲嘉獎齊大柱,將隨身多年的佩劍送給了齊大柱。

第三十集,第九次台州大戰,胡宗憲親冒炮矢,一舉清剿東南倭寇,齊大柱作為親兵一定是跟隨殺敵,那把胡宗憲的佩劍必然飽飲倭血。

第三十一集,胡宗憲上疏回鄉養病,謝幕。此時為嘉靖四十年。

隨後齊大柱被押解進京。隨後被皇帝赦免,加入錦衣衛(第三十三集)。

以下是史實

嘉靖四十一年,嚴嵩罷官,徐階上位,作為嚴嵩的頭馬,胡宗憲自然首當其衝。嘉靖四十四年十月,胡宗憲被降旨問罪,押赴京師。由於是皇帝親自下詔緝拿,胡宗憲應當關押在錦衣衛詔獄。

以下是劇情與史實的腦洞

胡宗憲在獄中雖然有齊大柱這個錦衣衛十三太保照應著,身體上不會遭受什麼折磨。但是朝堂上清流正人的百般攻擊卻讓他生不如死。上奏的《辯誣疏》也遲遲沒有得到皇帝的回應,精神上的巨大折磨再加上多年征戰的傷病,終於讓胡宗憲崩潰。

十一月初三日深夜,胡宗憲請求齊大柱將那把讓他建功立業的寶劍再拿給他看看,激憤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詩句後,自殺身亡。胡宗憲在劇中說過,君以此興,必以此亡,這把飽飲倭血的寶劍,讓自己成為民族功臣的寶劍,最後卻到了自己喉前。

想想是不是很難受?

5樓:王平

推行改稻為桑時,馬寧遠大叫:你們不改就逼著你們改,就算浙江人死絕了也要改,因為朝廷有百萬官兵。此話雖有恐嚇之意。

但從另乙個角度來說,一旦因為改稻為桑讓官府和農民陷入你死我活的時候。朝庭對農民進行大規模鎮壓不是沒有可能。為了利益,它會不惜代價地推行改稻為桑。

農民的利益只能被犧牲掉,英國的圈地運動也是當時的國策,國家採取強制手段把農民從自己的土地上趕走,就是對馬寧遠那段話最好的注釋。

6樓:熊貓人銅鬚

看了第一集,你就會知道海瑞死不了,因為周雲逸和海瑞,其實沒有區別。而周雲逸死了,海瑞沒有,是因為嘉靖從不直接下令殺大臣,平時都是嚴嵩和太監們遮風擋雨,而後面的海瑞,已經沒有人提嘉靖去當刀了,所以嘉靖氣的半死又無可奈何,雖然陳洪可以當刀,但是這把刀,沒有嚴黨的幫襯,是殺不過清流的。所以第一集資訊量越看越多

7樓:「已登出」

小太監叫陳洪「二祖宗」後,陳洪臉色立馬大變,貶小太監去浣衣局,一開始想不明白,說陳洪僅僅是藉機立威似乎有些勉強,多看幾遍才發現「二祖宗」這個稱謂在呂方去吉壤之前是屬於黃錦的(黃錦叫喜的時候),小太監叫陳洪「二祖宗」等於打他的臉,也說明陳洪之前在司禮監處境多麼尷尬。

第二個:織造局看門的乙個小太監後來高公升進了司禮監,在詔獄宣旨就是他,說明楊金水一系沒有被徹底打死,更證明呂方一派有多麼強大!

以上兩個是看劇時候發現的,細節雖然很小,足以表明劉和平和張黎將劇本打磨到何種恐怖的地步!

8樓:killxmanx

轉我的以前的乙個文字。

主要是關於裕王清流一派的細節。

一、倒嚴是可以不折手段的

情景①:第二集裕王府議事,譚論請命要去浙江,說服(掣肘)胡宗憲改稻為桑時不要兼併土地。

張居正說了以上的話,注意張居正說的是「從浙江燒一把大火」,火在中文的象徵裡面有代表禍亂也有代表希望的,至於這裡指代什麼,我們結合情景二。

情景②:

第五集 ,還是裕王府議事,談的是淳安、建德洪水後調糧救災。

張居正說了一番話,大白話一點就是浙江的百姓不要了,用浙江百姓的「亂」來換取嚴黨的倒台。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在第二集說的一把大火,其實指代的是禍亂,編劇在第二集埋下的種子在這裡發芽了!而這個芽有點狠啊,以犧牲百姓來換取政治目的,這是政治清流嗎?我理解的清流概念可是儒家倡導的政治清明,包括「王道」「仁政」。

更精彩的是後面

如此「驚悚」的言論,裕王也聽呆了,他先是問了一下,徐階高拱的想法是不是一致(當然是一致啦),然後又問了身後的「老實人」譚論。

譚論的回答,很震撼也很真實!我來翻譯一下他的話。

「是大謀略」意思就是好方法,我們都想幹!

「只是」 譚論臉皮薄,想了一下後果,有點過意不去

「苦了浙江的百姓」 →於是說出了大實話

對比一下,是不是感覺譚論至少還有一點點體恤百姓之心,而張居正的憐憫只剩下口號了,不說比海瑞,甚至連地方官(胡宗憲)都比他體恤民生。

二、著急上位,亂出主意

這裡的細節其實還是第五集,李王妃駁斥張居正的對白。

李王妃的回答很長,我只擷取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是揶揄張居正,「地方官胡宗憲尚且知道體恤百姓,難道你們臉胡宗憲都不如嗎?」太深刻了,深刻的教育了我謀家國和謀權利出發點導致的差異。

說說這段話的含義,大致上有兩層含義:

① 急什麼!裕王即位是遲早的事情,畢竟嘉靖只有乙個兒子。那麼等裕王即位之後,倒嚴不是很簡單,0風險的事情嗎?為什麼要現在去冒失民心的風險?

② 一群打工的盡出餿主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古失民心都是亂世之道。徐高張自「清流」,居然為了倒嚴,慫恿王爺(雇主)取亂世之道。

李王妃有很多精彩的細節,比如「父子一體,沒有什麼應該瞞的」等論斷,不一一說了。但這些精彩論斷比較重要的原因是李王妃是皇家人,她出發的角度是皇家,徐高張都是臣子(或者說打工的,電視劇集的原話是可以「這山看著那山高」),這個視角不太一樣。

三、「清流」的只是塊遮羞布

編劇其實一直都不認為徐高張是清流,以至於第45集直接來了血淋淋的批判。

以下是高能預警啊!!!

看了上面對白在對比一下嚴嵩,是不是當頭棒喝!!

我們再來說這個對白,至少2層含義:

① 裕王很天真,根本把控不住徐高張,事實上你仔細品味細節你會發現,裕王基本就是徐高張的扯線木偶。這段對話之後,張居正甚至還在慫恿裕王提前覬覦皇位,說句難聽的萬一走漏風聲咋辦?前面李王妃暗示的2層含義「急什麼」和「盡出餿主」又出現了!

② 暗指大明官場一些生態,有點借古喻今的意思,不多說。

最後小結一下吧:

「徐高張」標榜清流,實則沽名釣譽追求權力而已。

9樓:二營長的面

公之母則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則為天下人之女!張太嶽一句話把海瑞徹底征服!海瑞還是太實誠,也不想想自己的老婆,張太嶽太壞了!

10樓:若初的星辰大海

#大明王朝1566#

嘉靖臨死之前,對兒子說:

張居正說過,海瑞是國之利器。

這個海瑞是大明朝的一把神劍,唯有德者方可執之,朕躬德薄,你比朕仁厚,留給你,將來對付那些貪臣墨吏,或要推行新制,唯此人可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海瑞給朕上的這道疏,朕看了不下百遍。海瑞的意思是想我大明朝以民為本,君臣共治。

朕御極45年,從來都是乙個人獨治,你太弱了,沒這個本事,讓內閣和六部九卿多擔些擔子,用賢臣為首輔。

傻兒子問他爹:啟奏父皇,我大明朝,哪些是真正的賢臣?

嘉靖答:沒有真正的賢臣,賢與不賢有時候也由不得他們。看清楚了,賢時便用,不賢便黜!

(嘉靖把帝王權謀玩得這麼溜,聰明老辣,卻把國家治理成了這幅鬼樣子……唉,聰明勁兒沒用對地方,苦百姓以肥朱家。當了一輩子帝王,臨死前,終於做了一回老父親)

11樓:度日

有點偏題,不過值得一看

專門搜尋了這個問題來回答,剛看到這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2樓:呼啦呼啦飛

只要聲音高,只要成語學的好就能威懾對方。小閣老的話雖然沒有唬住徐高張,倒是把我唬的一愣一愣的,要不是我識字,還真以為嚴嵩父子是一心為朝廷。

彈幕裡明明自己是淳安被淹的受災百姓,卻老把自己當成嚴黨和太監總管。

還是要多讀正經書。

13樓:golden three胖

乙個略偏題的回答啦。

這兩天上網課昏昏欲睡,看一門化學系的通選課被驚醒了,出現了淳安和建德。一下就來了興致,還以為串場了 。

其實是老師講到千島湖啦。劇中由於改稻為桑,被小閣老下令毀堤淹田後受災最嚴重的兩個縣,淳安和建德,現在真是被淹了,就是現在的千島湖啦。

ps:可能不是細思極恐吧,就想分享一下。

14樓:知楚

中國古代歷史上像海瑞這樣的人為何寥寥無幾,在儒家聖人學說盛行的年代,幾千年下來,有多少像海瑞這樣的人無聲而死,聖人學說過後恐怕再也不會出現像海瑞這樣的人

15樓:大王

田有祿,王牢頭,堪稱滑吏代表,貌似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不差,但真是這樣嗎?

毀堤淹田一事,嘉靖帝一把火燒了供詞和證言,為嚴黨再續了幾年命,但田縣丞,王牢頭以及那留下供詞的二百餘名士兵,想必是凶多吉少啊

16樓:九流售樓員周細

錦衣衛七爺去淳安縣暗訪

眼盲老伯的陳述

XX是好的

XX也是好的

但怎麼到了百姓這,就給搞成了這筆樣

大明的百姓著實不行,百分百純刁民 !!!

17樓:「已登出」

來看這個小可愛,萌萌噠的外表迷惑了多少了觀眾啊。

直到馮保被帶走的時候,朱翊鈞小朋友站在院子裡罵陳洪:「替我殺了那個人!」

小可愛人設崩塌。

確認過眼神,是真正的朱家人。

還有乙個千百年來都沒有改變的真理:

可憐的老實人,總是要接盤的。

分享乙個委屈巴巴的嘉靖:

18樓:宇宙邊緣的大土豆

古人云:一命二運三風水。

不開上帝視角的話。

如果你處在改稻為桑這個局裡,如何自處?

如何把這件事對你的日後仕途影響降到最低?

《大明王朝1566》裡有哪些細思恐極卻又頗有受益的細節?

均君軍 邊關打仗,江南水災,皇帝建新家。這三件事都需要錢,內閣開會,定了改稻為桑的國策。但是,改稻為桑真的有用嗎?如果改稻為桑能讓老百姓多賺錢,生活過的更好,他們自己不會改?那內閣為什麼一致同意?嚴黨 皇帝想著改稻為桑能賺點錢,清流想著改稻為桑會激化矛盾,這樣就能倒嚴,然後自己上位。百官是皇帝的百官...

《大明王朝1566》,難看懂嗎?

劉鈺 對中國歷史有乙個粗略的了解 中學的歷史政治好好學了 到社會上摸爬滾打兩三年。看的時候動動腦子,還是能看懂兩三分的。雖然是個電視劇集,用心看,結合歷史,現實,三刷之後。受益匪淺。教員最後一次讀完資治通鑑 講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深以為然。 鄒超煜 看完頗為震撼,尤其是結局非常精彩。首先,嘉靖給裕...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史實錯誤?

我是乙隻魚 簡單來說 這部劇裡面的服裝大半是錯的 官職 地名等也錯了很多地方 至於史時,幾乎成了架空劇 但是即便如此 卻如此真實,真實地可怕 上述所有不影響它成為中國產劇第一 劇中內閣因沈一石賬目而爭吵,宣旨將嚴世蕃 高拱 張居正驅逐出內閣,增補李春芳等2人入閣。不過實際上嚴世蕃 高拱 張居正這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