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裡有哪些細思恐極卻又頗有受益的細節?

時間 2021-05-06 02:37:27

1樓:均君軍

邊關打仗,江南水災,皇帝建新家。這三件事都需要錢,內閣開會,定了改稻為桑的國策。

但是,改稻為桑真的有用嗎?如果改稻為桑能讓老百姓多賺錢,生活過的更好,他們自己不會改?那內閣為什麼一致同意?

嚴黨、皇帝想著改稻為桑能賺點錢,清流想著改稻為桑會激化矛盾,這樣就能倒嚴,然後自己上位。

百官是皇帝的百官而非天下的百官,天下是皇帝的天下而非天下人的天下。

2樓:唐楓與羅伊

嘉靖彌留之際的人事安排

內定未來內閣三巨頭

裕王哭喪著臉

發出乙個神提問

欲言又止的嘉靖

最後似笑非笑

嘉靖臨終前提出以民為本,君臣共治的政治方針,不僅將江山託付給裕王,還給他鋪好各種路,準備好能用之臣。可後面裕王追問嘉靖,待三人(徐階、高拱、張居正)用完之後,誰還能繼任首輔

嘉靖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反而眼神複雜又欲言無語的樣子,當時就覺得嘉靖的內心肯定是揪心到了極點,心裡頭一口老血都差點吐出來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嘉靖只能無奈地說道: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裕王你說後面還能有誰?這三位賢臣都是給你將來練手用的,用完之後自然是以你為尊,靠自己一人獨掌乾坤。劇中一開始還以為裕王是個王者,到最後才發現原來對方是塊青銅,乙個難堪大任的繼任者

看到這裡,未免讓人想起漢宣帝時期太子雖然賢良仁孝,但閱人無數的宣帝卻不滿地言道:「亂我家者,必太子也」,到後來果然應驗了

3樓:王二牛

有乙個片段,談不上細思極恐,但是隨著自己年歲的增長,慢慢的會感覺到各中細節很值得細細琢磨,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成長吧。

此片段就是《大明王朝1566》第24集,呂芳拿著浙江承包的奏書去找嚴嵩和徐階,三人意圖將此事壓下來,打回去讓浙江重新審理,至於為何要打回去,因為扯到了織造局,也就扯到了皇上,這裡不詳細說。

而我要說的是,呂芳勸酒,嚴嵩和徐階都不敢喝,開始我覺得是因為不喜歡,但是後來看多了,慢慢想到一些點,發現,真的是絕了,聽我細細道來。

背景了解:

嘉靖一生善用制衡,嚴嵩一派,清流一派,加上司禮監相互制衡,不讓任何一方有過大的權利。所以嚴嵩和以徐階為首的清流都深知自己在朝廷中的作用和身份。也知道司禮監的地位和首席掌印太監呂芳的作用。

個人見解:

1.呂芳去勸酒的本意是什麼?是想讓兩個敵對的冤家「國共合作」一起為皇上做事,度過這個難關。

2.按照嘉靖以往的意思就是需要徐階和嚴嵩對著幹,也就是皇帝要嚴嵩幫他使用武力打壓大臣,而又要徐階等清流一派牽制著嚴黨,達到乙個制衡(嘉靖的長江黃河論就是基於此層意思),免得他們當中的某一派強勢壓制皇權(後來清流一派為了保海瑞不就一直在逼嘉靖嗎?)

3.嚴嵩徐階能做到內閣首輔本身是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的,嚴嵩那句大明朝只有皇上可以呼風喚雨,只有我可以為皇上遮風擋雨堪稱經典,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4.說回呂芳勸酒,自己動了私心,本來是想替皇上表達言和之意,想把此事壓下去,可是恰恰相反,嚴嵩和徐階非常善於揣摩皇帝的性格和聖意,認為呂芳從來都是代表皇帝做事,來勸酒是嘉靖指使的,所以當呂芳給他們敬酒的時候,內心感受到的就是「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哪怕時時刻刻與你把酒言歡,但是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的。。

這酒,你說他二位,能喝踏實了????

呂芳可能沒想那麼多,所以後來嘉靖才說,「這杯酒也是你能勸的?」

4樓:榆錢兒說車

3刷《大明王朝1566》,剛刷到13集。

說2個大家沒有提到過的細節吧。

這時候,偏偏多了乙個張居正在王府碰到李王妃的鏡頭,看看這表情和眼神,一定是在暗示什麼。

接下來的劇情,張居正匯報工作,徐高張無奈最終決定讓浙江亂起來以此扳倒嚴家,這時候,李王妃出場了,講出了「大明朝所有百姓都是王爺的子民,要給王爺和皇子留乙個得民心的天下,」的論斷。

把在場的裕王、張居正、譚綸說得無地自容,「天地有正氣,王妃的正論讓臣等慚愧。」

細節二:第12集大約15分鐘處,裕王抓住了嚴嵩嚴世蕃的把柄,準備要讓大臣在嘉靖前動手參本的時候,李王妃出來干政了,並且提出了讓裕王靜觀其變的建議。

裕王覺得李妃自作聰明,干政僭越了,自己竟然不如妃子更懂朝政,可想王儲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他訓斥李妃竟然不如馮保懂事,並提醒李妃並非王府正室。

接下來,有意思的是,徐高張來了以後,張居正的觀點和台詞,竟然和李王妃一模一樣。

劇中類似以上,描寫李妃與張居正心心相印、心心相惜、相互欣賞的細節,還有好幾處。類似的暗示,不僅容易讓人聯想到歷史上關於萬曆首輔張居正與李太后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更重要的是,激發著觀眾更像探清二者關係的好奇心。

當然大明王朝1566裡,並沒有關於張居正和李妃怎樣怎樣的證據,此時的兩位可能更多處於相互欣賞的階段。

這部劇好就好在,資訊量巨大,將故事發展情節、人物關係刻畫得恰到好處。

5樓:李四大

在沒有攝像頭監控的年代,外面發生的大情小事,大門不出的嘉靖卻什麼都知道,可想而知錦衣衛東廠那些特務的滲透能力有多厲害, 你吃喝拉撒還有和老婆鼓掌都有人在旁看著,想想真的是寒毛直豎!

6樓:haha kim

劇中人物,從嚴黨的嚴嵩、嚴世蕃到清流派的徐高張海瑞王用汲,人人都知道國庫虧空的原因在於家國不分,但除了海瑞以外,每個人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就連鄭泌昌何茂才在被審訊的時候都知道不能涉及到皇上。

大明官場做表面文章盛行到如此地步,就算張居正天縱奇才也是挽救不了的。

7樓:楊門庶子

朱厚熜真的是太聰明太有手段了,但是聰明過了頭。可能與前期他年紀輕輕的從個小地方出來幾年功夫把當時的四朝元老楊廷和給幹下去了有關係。

8樓:phoenix

不必細極思恐。

一聽就很齒冷的情節:

改稻為桑的國策下去了,大家不願意改,馬寧遠把浙江的田淹了。然後楊金水是知道這件事的,還是跟嚴世蕃的兩個黨羽商量過才去毀堤淹田的。

然後事情傳到嘉靖耳朵裡了。楊金水胡宗憲譚綸回京了。楊金水先去見嘉靖。報告了一遍。嘉靖聽完後怎麼說的,他跟呂芳說:「你的人很得力,明裡面不要賞,暗地裡賞他些什麼」

而呂芳之前怎麼跟楊金水說的:「你什麼事兒都不瞞我,我自然什麼也不會瞞聖上」

就是說,嘉靖知道毀堤淹田的事情!!!那他賞楊金水,是不是就表示他認可這一傷天害理的做法?那他為了什麼?為了錢,為了民脂民膏。

海瑞攪局了吧,捅破了這層窗戶紙。沒辦法,鄭必昌何茂才被拉下水,做個替死鬼吧。海瑞不滿,還要一查到底。

沒辦法,下旨吧,再查。他還標榜自己,他的旨意:「朕四季常服不過幾套來著,」說自己很節儉,又說「我不殺了你們,天也放不過你們」其實嘉靖自己呢?

他比鄭必昌何茂才兩個人,更加惡劣。

9樓:方十一

說個關於民眾的吧。憑記憶寫的,可能不準確,望見諒。

錦衣衛暗訪,發現乙個盲人老頭,就謊稱自己是客商,問老人家,這兒發生啥了?怎麼在施粥啊?

老頭說,這是皇上給的,皇上念著我們哪,雖然這邊出了幾個狗官,但皇上還是好的……

乙個非常有代表性但又很模式化的「老百姓」,對吧?

但是和錦衣衛說不到兩句,盲老頭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了:多虧來了個海老爺啊!他一來,我們就喝上粥了。

錦衣衛疑惑:你前兩句不還說這是皇上的糧嗎?和他海老爺有什麼關係?

盲老頭笑笑:他皇上畢竟太遠了,這裡發生了什麼他也不知道啊,實際上給我們發粥的,肯定是海老爺啊。

我覺得啊,這個盲老頭,包括電視劇集裡很多欽差來了砍了狗官的頭就山呼萬歲的老百姓,心裡其實和明鏡似的。

他們口稱皇上萬歲,其實心裡總是在算著斤兩——有個好皇上,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沒有,只要不遇上災禍,那也是好的。即便遇上了災禍,只要淳安縣有個好官,日子也能好好過。

但凡日子能好好過,管他皇上是什麼人,是怎麼想的呢?多喊兩句皇上聖明,又不掉肉。

這不是愚昧,是人的本性——但凡有得選,過日子當然是最重要的。但凡能妥協,誰不願意來了個欽差就把事情辦了?

不過,人生在世,災禍總是會有的。而在嘉靖的治下,又有幾個淳安縣,能有幾個海筆架呢?

這些敢於直言的海筆架,又能直挺挺地,站到幾時呢?

10樓:書魚知小

有個細節細思極恐,高翰文和芸娘的布匹生意做的不錯,李妃和芸娘說要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國舅爺去幫忙,芸娘「這一笑心裡又突然冒出了一陣寒意。」

仔細想為什麼這笑裡為什麼帶著寒意呢?因為沈一石和楊金水的關係,大概就是以後高翰文和國舅爺的關係,官和商互利互惠,但是商人最後成了犧牲品,聰明如芸娘立刻就想到了這一層關係的模擬,怕自己的丈夫也落到沈一石的下場。

11樓:滬通大橋

皇上現在問及新安江大堤決口之事,臣無言以對,也不可言對。懇請朝廷在適當的時候再行徹查。臣的苦心不只是為了嚴閣老的知遇之恩。

嚴閣老從政二十年,到底貪了還是沒貪,是別人打著他的牌子在貪還是他自己有貪賄行為,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

12樓:濼源仲秋

清流得民心,不得聖心

嚴黨得聖心,不得民心

事實上,黨爭無對錯,爭得不是路線思想方針,是爭得生存和政治生命。

壞人沒那麼壞!甚至有那麼點可愛,嚴嵩壞嗎?不見得,他是白手套,嘉靖讓他做了20年,手底下養著錦衣衛,司禮監,想打聽他,還有清流唱紅臉?豈不容易

好人沒那麼好,清流上台就清楚,清白嗎

不見得如果有才能,就做胡宗憲,也是謀國先謀身,以退為進,進退自如,先生#先圖生存,後圖發展啊

官場確實不簡單,確實是個吃人的地方,就是壓人,服人,解決人是一切問題的關鍵

28定律應該這樣,乙個好人,乙個壞人,8個牆頭草,風向朝那,8個人就向哪,搞政治簡單講讓支援你的人高高的,多多的,反對你的人少少的

你要想做些事情,妥協是必要的,海瑞現實中存在,但一般不會有政績,沒人支援你,和光同塵,並不是假話,想為百姓做事,先把自己立穩了

值得二刷,全都是套路

13樓:

裕王妃閆妮...不對...李氏。

面對浙江毀堤淹田,徐高張一致向裕王提出不如就讓東南亂了,然後剜肉補瘡這一想法的時候。

張居正代表的清流要「剜肉補瘡」

張居正提出剜肉補瘡的時候,裕王問:「徐閣老和高拱都這麼看嘛?」而譚綸是欲言又止。

他們都明白,這是一步狠棋,是要用浙江亂了,甚至不顧倭寇的侵略來倒嚴,可見在這些清流眼中浙江百姓的死活根本沒有他們取代嚴嵩父子重要!

李妃走了出來,讓裕王抱抱世子。並且告訴裕王天下是他朱家的天下,天下臣民都是他朱家的兒子,哪有看見子民受難,君父置之不理的,所以不能幹剜肉補瘡的事兒。

裕王妃用君臣父子關係來向裕王諫言,亦可見其政治智慧型

一方面是提醒裕王,另一方面在敲打張居正等人

張居正汗顏

注意裕王和譚綸的表情

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並非嘉靖、裕王和大臣們認識不到。是統治者的自利性,他們只重視眼前的利益,才不管將來會發生什麼,甚至明天會發生什麼。嘉靖皇帝之所以能容忍嚴黨貪墨錢財、盤剝百姓,就是因為嚴黨能搞到錢,能幫自己彌補財政虧空,能夠搞到修宮殿的銀子,能用人、治人還能殺人,能夠為他遮風擋雨。

從本質上講,不論是誰做皇帝,誰來當首輔,都是剝削階級。所以,不論嘉靖還是裕王,不論嚴嵩還是徐階,他們幹的都是剜肉補瘡的事兒,只不過手中的刀快慢而已,他們才不管百姓的死活。

呂方說淹一兩個縣沒什麼,皇上心裡裝的是九州萬方。

而徐高張這些所謂的忠臣、清流們講乾脆就讓浙江亂了,我們好剜肉補瘡。

好胸懷,好氣魄!

他們這些人,又有誰管百姓死活,民之疾苦?

《大明王朝 1566》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臨界點 社會主義不僅反資本主義,更反帝制。皇帝當的再怎麼好,他就是剝削者,裡面的奴才個個人模狗樣,冠冕堂皇,說是為了江山社稷,可是一局工部修觀競做出如此讓步 帽子先生 嚴黨 毀堤淹田 清流 就算能借也不借乾脆讓浙江亂起來 趙貞吉 死一百萬人也是個數字再苦一苦浙江的百姓呂芳 淹一兩個縣算什麼 嘉靖 朕...

《大明王朝1566》,難看懂嗎?

劉鈺 對中國歷史有乙個粗略的了解 中學的歷史政治好好學了 到社會上摸爬滾打兩三年。看的時候動動腦子,還是能看懂兩三分的。雖然是個電視劇集,用心看,結合歷史,現實,三刷之後。受益匪淺。教員最後一次讀完資治通鑑 講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深以為然。 鄒超煜 看完頗為震撼,尤其是結局非常精彩。首先,嘉靖給裕...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史實錯誤?

我是乙隻魚 簡單來說 這部劇裡面的服裝大半是錯的 官職 地名等也錯了很多地方 至於史時,幾乎成了架空劇 但是即便如此 卻如此真實,真實地可怕 上述所有不影響它成為中國產劇第一 劇中內閣因沈一石賬目而爭吵,宣旨將嚴世蕃 高拱 張居正驅逐出內閣,增補李春芳等2人入閣。不過實際上嚴世蕃 高拱 張居正這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