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17集當中對諸葛亮的演繹?

時間 2021-05-05 20:14:12

1樓:Will Vandom

老老實實拍個桓溫不好嗎,距三國不遠容易塑造代入感,又不太熟悉不容易穿幫和尷尬,人物又像諸葛亮、曹操和司馬懿的混合體,容易有戲劇衝突。

小八卦,桓溫也是最早寫詩追思讚美諸葛亮的人。

2樓:Laugh Tale

這玩意兒咋說呢?電視劇集咱們就只談電視劇集。算了,直接上圖吧。

這位網友看老版三國也是能得出這種論調的

那老版三國是咋樣的呢?

繼續上圖

除了少了個李嚴的女兒把太監變成了李嚴還有花小寶的劉禪太過用力之外其餘的觀感都差不多吧?

3樓:北海有魚

甲仗根據晉書來看,是作為一種儀仗待遇實際上不止桓溫,桓衝謝安都有這待遇

《晉書·桓衝傳》:「又詔衝及謝安並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

劉裕在平定桓玄之亂之後也獲得「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的待遇,而幾年後,劉道憐也獲得了「監留府事,甲仗百人入殿。」的記載。

而在劉裕篡晉之前,他還把徐羨之提為吏部尚書、建威將軍、丹陽尹,總知留任,甲仗二十人出入。

所以可見,甲仗X人入殿本身,當是作為東晉權臣的一種待遇,如果一定要理解為帶兵上殿如何應如何,那當時朝堂上起碼要站三四百號甲兵了

4樓:

沒想到,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心也這麼髒!

這年頭,想要刺激,不標新立異怎麼行呢。

我很容易就想到,網文寫西遊記的,哪個不把唐僧如來觀音黑一遍。

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真的很多人都沒有……

5樓:許清歡

有人要是早一千多年寫出三氣周瑜來估計可不會有人覺得他腦洞大,出門都得跟左思乙個待遇。現在又是日子久了,挨刀的變成葛公了。之前火鳳讓輪了個大錘壞了仁就已經一堆人不樂意了,這電視劇集來了個更顛覆的把忠壞了,你要改的好點還湊合,老羅一開始就拿個老好人來襯周郎小心眼,最後氣死了算合情合理就是顛覆了人物形象還捧出了個多智而近妖的丞相,陳某算是對人物另類解讀說得過去程度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可這是改出了個什麼玩意,從人物自身來說前後矛盾莫名其妙,從對比來也沒襯出司馬懿怎麼樣了。

水平不足能力不夠還想玩花樣,那你就這樣吧。

6樓:

《策命葛公九錫文》

建興六年二月

制詔:使持節丞相領益州牧武鄉侯:

朕以寡德,獲承天序,嗣昭烈帝之洪武。遭家多難,不明於訓。姦逆屢興,方寇內侮,大懼淪喪四海,以隳三祖之弘業。

惟公經德履哲,明允廣深,櫛風沐雨,周旋征伐,毗翼前人,克厭不端,劬勞王室,維安社稷,二十有餘載。朕實賴之。今將授君典禮,其敬聽朕命。

昔者,曹操初興國難,群後釋位以謀王室;君則攝進,首啟戎行,破夏侯於博望,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後及曹仁反易天常,侵略新野,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甯荊地,此又君之功也。劉琮助逆,肆虐襄陽,懾憚君靈,用丕顯謀,長阪之役,晏明授首,稜威南邁,琮以隕潰,此又君之功也。

曹操逆亂天常,謀危社稷,憑恃其眾,稱兵南獵;君執大節,精貫白日,奮其武怒,運其神策,蔡瑁就戮,張允授首,此又君之功也。先帝舉兵於公安,公首倡義舉,舉賢薦能,首定三郡,黃忠稽服,此又君之功也。濟師巴蜀,拓定西川,劉璋逼據,一征而滅,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

曹操無謀,興兵侵漢,公躬擐甲冑,龔行天罰,玄謀廟算,遵養時晦。奇兵震擊,而張郃摧破;神變應機,而夏侯殂斃;取亂攻昧,而漢中不守,此又君之功也。孟獲、孟優,同惡相濟,竊據南中,求逞所欲;公綏援有眾,分命興師,統紀有方,制勝千里,是以烏戈一戰,乘釁大捷,斬將搴旗,梟首萬計,遂定南方,此又君之功也。

暨先帝崩阻,李嚴、陳到起逆,帥其蟊賊,以入巴郡,憑阻東州,敢拒王命;公綏援有眾,分命興師,統紀有方,畢力戎行,掃平區域,信威東境,禽其諸逆,屠其城邑,遂戢干戈,靖我疆土,此又君之功也。暨趙雲滔天作逆,變起蕭牆,欲效王莽,天下寒心;賴公之靈,弘濟艱險,宗廟危而獲安,社稷墜而復寧,忠格皇天,功濟六合,此又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之以明德,班敘海內,宣美風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獄,吏無苛政,民無懷慝;敦崇帝族,表繼絕世,舊德前功,罔不鹹秩;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海,方之蔑如也。

昔先王選建明德,光啟諸侯,體國經野,方製五等。所以藩翼王畿,垂祚百世也。故齊魯之封,於週為弘,山川土田,邦畿七百,官司典策,制殊群後。

惠襄之難,桓文以翼戴之勞,猶受錫命之禮,鹹用光疇大德,作范于後。惟公功邁於前烈,而賞闕於舊式,百辟於邑,人神同恨焉,豈可以公謙沖而久淹弘典哉?今以益州之陽平、武都、巴西、巴東、梓潼、廣漢,涼州之南安,扶風,隴西、金城凡十郡,南至於劍門,北至於漠外,東至於京兆,西逾於羌地,提封之數,方七千里,皆秦之故壤;爰胙茲土,封公為葛公。

命使持節、兼司徒、司隸校尉陔即授印綬策書,金獸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錫茲玄土,苴以白茅,建爾國家,以永藩漢室。昔在周室,畢公、毛公入為卿佐,周、邵師保出為二伯,外內之任,君實宜之,其以丞相領益州牧如故。

又加君九錫,其敬聽朕命。以君經緯禮律,為民軌儀,使安職業,無或遷志,是用錫君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君勸分務本,穡人昏作,粟帛滯積,大業惟興,是用錫君袞冕之服,赤舄副焉。

君敦尚謙讓,俾民興行,少長有禮,上下咸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六佾之舞。君翼宣風化,爰發四方,遠人革面,華夏充實,是用錫君朱戶以居。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難,官才任賢,群善必舉,是用錫君納陛以登。

君秉國之鈞,正色處中,纖毫之惡,靡不抑退,是用錫君虎賁之士三百人。君糾虔天刑,章厥有罪,犯關幹紀,莫不誅殛,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龍驤虎視,旁眺八維,掩討逆節,折衝四海,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君以溫恭為基,孝友為德,明允篤誠,感於朕思,是用錫君秬鬯一卣,珪瓚副焉。秦國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往欽哉,敬服朕命!

簡恤爾眾,時亮庶功,用終爾顯德,對揚我高祖之休命!

7樓:

你們的丞相可是敢直接在出師表裡給皇帝定行政班子的人呀。。不按他說的用人,就是小人,按他說的就是明君賢臣。訂班子,唱調子。

你告訴我這不是政治站隊??就因為人家是你家丞相??。給現任皇帝定行政班子。

那不是先帝爺的才能做吧。。他忠心。但是他沒有權臣手段,,怎麼完成理想。。

早被大後方坑死了好不好。。

都什麼年代了。還黑白臉譜定調子。。

8樓:流雲追風

不僅其心可誅,而且還一黑黑倆。

強行黑諸葛亮就算了,居然還黑了李昭儀。有關部門不知道是幹什麼吃的,整日尸位素餐,連這種居心叵測、黑白顛倒的劇也tm給過!

9樓:

講道理嘛,編劇不這麼寫怎麼寫?明明主角是司馬懿,你搞個比司馬還正面還Sunny還英明的諸葛亮,還是對手,你讓司馬怎麼活?

分割線以上是開個玩笑,中國的編劇(很多)寫東西向來是這個毛病。比如抗日題材日本人永遠都是猥瑣矮小,智商低下,好突出主角英勇善戰,所向披靡。你看看橫店死了多少日本人就知道了。

我們的編劇(很多)永遠不會想「只有打敗了英雄,才是真正的偉大」這樣的道理,所以......

10樓:我植物鄙視殭屍

從此無人稱英雄,可笑蟲豸卻扮龍。

論罷關公不識兵,又斷葛亮當務農。

燕雀喳喳謗鴻鵠,稗草嘈嘈笑青松。

鴻鵠振翅迎天去,青松兀自傲寒風。

三句不忘吹你亮

11樓:江東之虎

看到虎嘯龍吟的標題本來還有點興趣,看看這部劇怎麼洗白司馬懿被丞相爆出翔的黑歷史。幸虧提前看了優酷上每集的簡介,瞬間失去了看這部劇的想法。連司馬懿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傢伙都能洗白,順帶還要黑一波我諸葛村夫,這部劇的三觀也是歪到一定程度了。

12樓:失眠的暗黑龍

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製之。後亮復來挑戰,帝將出兵以應之,毗杖節立軍門,帝乃止。

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

「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晉書-宣帝紀》

其實歷史的上諸葛亮,不是那種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臣子,他「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中國人不疑」,在充分尊重劉禪的同時,也是絕不會聽從劉禪亂指揮的。

另外,他對自己的弱點也是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的:「苟能制吾」。

13樓:Yang Yue

很扯淡的就是,目前司馬懿在戰場上比諸葛亮還料事如神。除非是自己想敗,否則堅決不犯錯,不出戰。 應該改名為《虎狂嘯龍呻吟》。

如此神話的司馬懿,就連《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都有過而不及啊。

14樓:你丫的

說真的,要按某些人的說法,那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權臣都只有忠臣了,霍顯殺許平君是因為我霍家是忠臣,忠於大漢你不立霍氏為皇后就是昏庸,爾朱榮殺大臣,朱溫殺昭儀、皇帝也是因為他們都是忠誠,忠於大魏,忠於大唐如此種種,我就納悶了,按這個什麼大軍師同人電視的演義,歷史上還有忠臣?我看全是奸賊吧。

15樓:趙小康

我看第一部的時候還有點好奇編劇要怎麼洗白司馬懿晚年的作為,現在來看他們倒是找了條好路。

那就是跟諸葛亮做對比。諸葛亮是什麼人?聖人。

聖人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就是他們捨不得自己的羽毛,不敢犧牲自己的名聲,所以將在外,君命別人可以不受,他諸葛亮必須要受。如果你侍奉的是明主倒也罷了,但偏偏是個昏君。

這樣一對比,就不是司馬懿奸詐,而是諸葛亮死板了。此後要洗白司馬,也只要把他的行為都說成是曹氏家族逼的,說是他們容不得功臣,司馬懿都是迫不得已,那這地就算洗成了。諸葛亮越是聖賢,其下場越是悲涼,就越是能體現司馬懿的聰慧與無奈。

所謂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

所以第二部一開始呢,諸葛亮的形象基本就是按照三國演義來刻畫的,基本就是個神人,而司馬懿反倒成了配角。可惜的是編劇終究還是沒能忍住,還是想著給司馬加戲。想著旁敲側擊來映襯司馬懿的睿智。

對諸葛亮的一些反面刻畫,無非就是為了表現司馬懿給諸葛亮下的定語——「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聽從君命退兵也好,子午谷奇謀也好,都是體現這點。但清君側就非常矛盾了,既然亮志大才疏,愛護自己的羽毛勝過國家命運,他又怎麼會在退兵之後,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去搞什麼「清君側」呢?

他要早有這個膽子,那當初又何必退兵?總之編劇在這裡就太矛盾了,前面的忠臣、聖人的設定轉眼就給他吃了,諸葛亮也不過是個權臣嘛,跟司馬懿沒什麼兩樣。但既然沒什麼兩樣,諸葛亮卻還是能恪守自己託孤的底線,而你司馬老賊呢?

兩相對比,反而更加凸顯了司馬老賊的無恥。所以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啊,編劇

如何評價《軍師聯盟》《虎嘯龍吟》中的鍾會?

已登出 演員演的過火了,儘管三國志對這位野心勃勃卻迅速謀反敗亡的主沒啥好評價,但鐘士季好歹也是名士出身,聰穎好學,交遊之人都是門閥子弟。這個演員演的奸詐狡猾太浮於表面,而且形象上透著一絲猥瑣,劇裡除了溜鬚拍馬搬弄是非,啥用也麼有。怎麼看都是毫無名門氣質的奸邪小人。 歸時為誰吟陌路 但我不看電視劇集很...

如何看待史圈目前對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的諷刺,以及如何評價這兩部劇?

派二星 怎麼說呢,導演和編劇表示過將該劇更多定義為以三國歷史為背景框架並且對史實進行了大量戲劇化修改的古裝劇,如果硬是要把它當作歷史劇推敲的話,整部劇大部分是站不住腳的。個人是蠻喜歡劇裡對人性在權欲中盡致淋漓地展現以及封建背景下家國情懷的文人風骨。特別是一句依依東望,從地理,人性,慾望和最後初心以及...

如何評價解釋軍師聯盟虎嘯龍吟裡依依東望的含義?

望的是人心。這裡的人心指的不是民意,而是乙個人的心,從心所欲的心。司馬懿一生只有兩個偶像,乙個是曹操,乙個是大漢武侯。他對這兩個人前者又是敬仰又是害怕,對後者又是惺惺相惜又是尊敬。另外乙個就是對楊修的肯定,他願意和楊修喝斷頭酒。為什麼司馬懿能敬仰這兩個人和肯定楊修呢?因為曹操 武侯和楊修都能從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