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虎嘯龍吟》和前作《軍師聯盟》所表達的核心精神?

時間 2021-05-30 10:26:39

1樓:黃歇miyue

歷史上的司馬宣王亦或司馬家得國不義洗無可洗,而單純從電視劇集的角度,主演更是主要製作人的吳秀波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核心精神呢?

要我說,是對時間流逝人性轉變的感慨。"依依東望,望的是時間。"在《虎嘯龍吟》中,為了表現這段經典的空城計,設計了諸葛亮司馬懿的神交,當諸葛亮說出這段話後,司馬懿潸然淚下。

是啊!時間足以讓乙個人"面目全非"。

劇集的上下部,通過司馬懿的一生和司馬家的家族變遷來表現三國中魏國的歷史,由於以往三國題材多以蜀國為多,這一次讓觀眾看得很有滋味。青年時期的司馬懿,和封建時代的士子文人一樣,治學治家,尊重父兄為弟弟出頭,為了表現他的溫和善良,也為了淡化人們對司馬懿的固有印象,上部中設定了大量表現夫妻,父子,主僕和睦融洽相處的鏡頭,恬淡悠然。

後來入仕進入曹丕陣營,並助曹丕成功上位。是司馬懿人生的轉折點,此後他一步一步陷入了曹魏的政治漩渦,陷進了他人同樣陷進了他自己,直到高平陵前夜那個一襲紅衣怒目而視的司馬太傅。

一輩子都在做別人的手中刀,這一次要做執刀人。即使深居高位,而他的命運又何時掌握在自己手裡過。此時的他可能早已忘了月旦評上意氣風發談笑風生的自己。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自己的理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最後從事的工作會與最初的設想南轅北轍,依依東忘……也許在某個明媚的午後,想起兒時的自己也會會心一笑。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2樓:不見不散

哪有什麼核心精神,我覺得這兩部劇,每乙個不同的階段都傳達的是不同的精神,並沒有被乙個框架框死,不斷地反轉和顛覆,正是這兩部劇精彩的原因,所以我認為不用糾結這一點,又不是做閱讀理解,好好看劇就好了。

3樓:Estelle

我認為這部劇的核心精神是"世界上沒有完全壞的人,也沒有完全好的人"。

在看這部劇之前,我一點都不了解司馬懿,所有的史劇都是在讚揚諸葛亮,很少看到一部劇是站在司馬懿的角度看三國,而這部劇《虎嘯龍吟》給我開啟了乙個全新的視角,司馬懿從前期的朝堂小白,一步步強大直至黑化,但他的黑化,讓我只有心疼沒有反感,因為他也是被逼到絕境才不得不反擊,歷史上把司馬懿描繪成乙個心機深重的奸臣,但卻沒有給他乙個解釋的機會,從這一點來說,《虎嘯龍吟》還原了乙個真實的司馬懿,這應該就是導演想要向觀眾傳達的核心精神吧。

4樓:

這是關於三國那一代人的芳華已逝,卻難涼熱血的故事。

如題主所說,這部劇當然不會只是去描繪司馬懿的一生。兩部劇以少年司馬懿起,一路草蛇灰線,引出一幕幕的群雄逐鹿,又豈止是能借司馬懿一人之眼能看清的。

《軍師聯盟》中,扛前部戲大樑的,不是司馬懿,而是開幕便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在洛陽,一生征戰的曹操穩坐高台,望三軍列陣,風起關外,杯酒祭英靈。他頭髮已經花白,悉數講出曾跟隨征戰的將領後,忽然灑脫大笑起來。

臨終之際,高台之上,縱酒高歌,肆意舞槍,在三軍之前,這個兩鬢斑白的老人依舊意氣風發。

《虎嘯龍吟》中,蜀國戲份絕稱不上多,但能為之熱淚盈眶的,也絕不在少數。

趙雲,古稀之年,花白的頭髮,直挺的脊背。當諸葛亮要人前去虛張聲勢,拖住十萬魏軍時,賬內無人應話。

唯有這個老人站出來,只要了五千人馬,抱拳沉聲道:「末將願往。」

諸葛亮出場時已是一代名相。可他心中的熱血,直至臨終前都未曾冷卻。

五丈原,一代名相諸葛亮六次北伐,其時垂垂老矣,病入膏肓,提不動毛筆,握不住羽扇,臨終前,囑咐蜀國國事時事無鉅細,卻未曾為後人博一點香火銀財。

當時的他已經太虛弱,可是在大限將至之時,卻仍顫抖著雙手,堅持閱兵。

縱使逝世之後,還記得留下一計,以他生前的餘威,活生生嚇退了司馬懿。

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彼時論謀略比武技,沒有任何乙個人能稱得上天下第一,但也沒有任何乙個人是浪得虛名。

因為正是存在這些為自己的夢想流浪奔波,至死仍念念不忘的人們,才成就了三國的精彩。

《虎嘯龍吟》中,大膽改編,司馬懿穿女裙,隔江讀誦《出師表》,惹諸葛亮身受重創。

並非諸葛亮難受欺辱,是因為他也心知自己雖然熱血未涼,卻已壯志難酬,成事無期。

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但我們很多人不該是這樣的。

因為他們看不到未來,是他們年事已高,沒有未來;而我們看不到未來,是我們年紀正好,卻已經忘記過去。

就像小時候我們收集武將卡紙,始終相信自己會成為乙個英雄,一如洛陽城內少年時期的袁本初與曹孟德。不同的是,我們卻在長大後,把粗糙的卡紙與簡單的夢想都埋藏了舊時光中。

所以你看這兩部劇,內心洶湧。不僅是因為感慨曾經英雄人物的折戟沉沙,也帶著點感慨如今自己尚未老矣,而夢想卻已經丟棄。

所以你看這數不清的豪傑,滿心的艷羨。看他們人間百年,老少無異,一輩子的登高對酒,談兵說劍。看他們年紀老去,滿頭白髮,仍不肯告老。

那個時代的人大多是這樣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望,手腳漸冷,胸中那團火,卻反而燒得越旺。

而我們也該是這樣,在生活中,總也該為自己本心做出些選擇,並為之努力著。

把那些翼翼小心地珍藏在平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再一次翻找出來。

《虎嘯龍吟》劇集中多次出現的《率土之濱》,就是一處可以實現理想和熱血的戰場。

玩家在手遊《率土之濱》中任賢納仕,號令三國名將,利用自己的謀略成長打拼,排兵布陣。僅以一塊城池為據點,發展基業,逐漸壯大勢力,與其他玩家們組建同盟,形成割據一方的勢力。每一步都要思考,要計謀,要小心思,要大策略。

遊戲中,玩家精通戰略奇謀,遠交近攻、合縱連橫,各自有各自的權謀,或是密謀長達數天的策應,或是一聲不吭的奇襲,每個玩家都能通過這款遊戲塑造出自己的三國。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率土之濱》在《虎嘯龍吟》的中插廣告裡,鄧艾正是在這款遊戲中演戲軍事,規劃行軍路線,成就了「偷渡劍閣,直取成都」的壯舉,一戰成名。

大軍師司馬懿兩部劇中,曹操沒能成為天地間唯一稱王稱霸的那個人,郭奉孝沒能看到赤壁的江水,諸葛亮沒能下完自己以天下為棋盤的那盤棋。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抱有遺憾的。

但這些老去的人們,儘管霜鬢塵絲,卻依舊滿心抱負,執拗地像個孩子。

那我們就更該趁現在,有夢想,多做一點你想做的,你就會少留一點遺憾,就會明白胸膛裡的那把火燒著,你就年輕著,所有的可能都存在著。

就如司馬懿奔波一生,隱忍一生,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甚至在大勢之下,做出不惜為後人唾罵千年的決定。但在白髮蒼蒼之年,終究是穿上一襲紅衣,持著劍,做了他想做的事:

他終於向這世上舉起劍,他決定要擺脫一切,掃盡一切。

他說這一次,自己要做執刀人。

完。

5樓:林放過

作為乙個上下兩部都追了的劇迷,我從《虎嘯龍吟》系列看出來的核心精神,是乙個大家族的榮譽感。

在第一部和第二部前部分,司馬家族的所有人都是一心的,司馬懿、司馬孚、司馬師甚至侯吉等,都以自己是司馬家的人為榮,所有人都擰著勁兒,保住司馬家的命,守著司馬家的名。

他們沒有個體之分,每個人走出去,都只有乙個名頭——「司馬」。

這種價值觀其實源於司馬懿家的家庭教育,從第一部就能看出來,司馬家族人才輩出,但從不向帝王家一樣各自嫉妒打壓,二是相互提攜幫襯,不止如此,司馬懿還一次又一次,不顧自己的性命,救家族於水火之中。

曹叡也是看準了這一點,抓住了司馬懿的軟肋。

於是在家族與國家之間,司馬懿選擇了家族,他難以忍受別人用家族來威脅他,所以一直隱忍,最後憤然反擊,帶著司馬家一起站在了權利的巔峰。

所以我認為,這兩部劇的核心精神,就是家族榮譽感,不接受反駁。

6樓:DZ餘閒

在續集《虎嘯龍吟》中,曹丕去世,兒子曹叡即位,司馬懿被封為輔政大臣,作為四大輔臣之一,他被曹真和曹爽排擠,被曹叡懷疑,沒有一刻真正有過安全感,於是他使用「龜縮之術」,看似極力避免朝廷紛爭,實際處處挖坑,讓曹真和曹爽都丟了性命,最後成為了皇帝身邊唯一的輔臣,曹叡雖懷疑他,但又怕身邊無人,也拿他無可奈何,甚至在臨終時託孤給他,這是第二次,他達到權利的頂峰。

對他有威脅的人乙個接乙個消失,他又怎敢說自己乾淨?

曹叡死後,年僅八歲的幼子曹芳登基,這時,司馬懿的野心才真正顯露出來,他不甘於只做乙個輔政大臣,他手中真正掌握了大權,沒有人可以隨便收回,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只有曹爽。

然而,鬥過了曹操,磨過了曹丕,熬過了曹爽的司馬懿,又怎會怕這毫無建樹的大草包曹爽?於是在幾年之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以曹爽謀反的名義,將其誅殺,天下再無人可平視司馬懿。

從這時開始,司馬家族獨攬了魏國的軍政大權。

細思極恐,表面上人畜無害的司馬懿,淡泊名利的司馬懿,忠心耿耿的司馬懿,其實是乙個極致的利己主義者,從一開始就設計好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的每一步,都是為了自己能夠站得更高。以上。

7樓:lalune

這題好難,用悲壯形容不知道合不合適。有點如鯁在喉的感覺,心裡有想法又像題主一樣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先馬乙個,晚點來看有沒有正好說中我心聲的!

8樓:龍龍

確實不止司馬懿的一生這麼簡單,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說,勝利是屬於活的久的人的,人一生依依東望的是時間,司馬懿能忍所以那時走的是楊修不是他,忍道也算精神核心吧,個人感覺

如何評價《軍師聯盟》《虎嘯龍吟》中的鍾會?

已登出 演員演的過火了,儘管三國志對這位野心勃勃卻迅速謀反敗亡的主沒啥好評價,但鐘士季好歹也是名士出身,聰穎好學,交遊之人都是門閥子弟。這個演員演的奸詐狡猾太浮於表面,而且形象上透著一絲猥瑣,劇裡除了溜鬚拍馬搬弄是非,啥用也麼有。怎麼看都是毫無名門氣質的奸邪小人。 歸時為誰吟陌路 但我不看電視劇集很...

如何看待史圈目前對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的諷刺,以及如何評價這兩部劇?

派二星 怎麼說呢,導演和編劇表示過將該劇更多定義為以三國歷史為背景框架並且對史實進行了大量戲劇化修改的古裝劇,如果硬是要把它當作歷史劇推敲的話,整部劇大部分是站不住腳的。個人是蠻喜歡劇裡對人性在權欲中盡致淋漓地展現以及封建背景下家國情懷的文人風骨。特別是一句依依東望,從地理,人性,慾望和最後初心以及...

如何看待《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17集當中對諸葛亮的演繹?

Will Vandom 老老實實拍個桓溫不好嗎,距三國不遠容易塑造代入感,又不太熟悉不容易穿幫和尷尬,人物又像諸葛亮 曹操和司馬懿的混合體,容易有戲劇衝突。小八卦,桓溫也是最早寫詩追思讚美諸葛亮的人。 Laugh Tale 這玩意兒咋說呢?電視劇集咱們就只談電視劇集。算了,直接上圖吧。這位看老版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