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3A大作credit都特別長,一播播能播半個多小時?

時間 2021-05-07 07:33:43

1樓:李珂

當時COD17開始讓大家申報credit,我組裡大哥問我有沒有申報。我說我是實習生,也沒直接參與COD17的開發(做的是伺服器管理工具),這不好吧;他說好,這是很正常的事兒。後來我就申報了,最後就有了credit。

所以不只是直接製作的團隊,外圍支援的也算。

2樓:支浩宇

分成幾個部分:

1、實際製作遊戲的人(最多佔五分之一,如果演職員表播了半個小時那這批人最多佔6分鐘)。

2、用到的授權技術,引擎。

3、測試人員。

4、本地化,含翻譯、配音。大作很多有五個以上語言的版本。

5、各個地區的經銷商,發行人員。各個地區分公司的職員。參考GTA5的成本構成,GTA5開發費用為1.

37億美元,宣發成本(廣告等)為1.28億美元,後者雖然不參與遊戲製作,但也是整個工業鏈條的重要一環。

6、贊助商。

3樓:佛山快槍手

記得剛入職的時候,公司上了款新遊戲,有同事對了幾api,於是看看有沒有自己的名字在片尾。結果真有,不過不全,只有需求經理和專案經理……幹活的小弟沒有……哈哈哈

結論就是,的確這麼多人幹活,不過活有大有小,有長有短

4樓:伍德卡特

因為人真的很多。

片尾名單是小人物在參與作品創作的最直接證明。

別說觀眾不看名單無所謂,那是給行業內人士看的。萬一你把參與作品寫進簡歷,結果人家一查片尾名單沒有你,那不尷尬呀。

為什麼很多3a大作的遊戲用的動作捕捉,實際呈現效果達不到像電影中那樣真實呢,如猩球崛起

真實的乙個特點動作和場景互動的物理是正確的,遊戲中礙於效能限制,大部分動作都是復用的同一套動捕的資料,你拿劍砍石頭和砍史萊姆用得都是同一套動作,因而物理肯定不是真的 不過現在有技術可以修正 而電影中由於沒有效能壓力,所以會為每個場景搭一套簡單的場景然後做動捕,因而看起來比較真。另外電影的預算相對更多...

為什麼還有遊戲廠商堅持做3A大作

大咳嗽 壟斷優勢還是主要的,主機玩家的付費主動性高付費能力高,主機遊戲門檻也高,這門檻不單止攔住了大部分使用者,也攔住了大部分競爭者,這是幾十個人分吃一塊小蛋糕和幾萬人分一塊大蛋糕的問題。 東東 一是國外3A有成熟市場,雖然單個玩家付費不高,但付費率很客觀 再乙個是3A有技術門檻,現在全球能做3A的...

為何現在的3A 或者準3A 的大作再無顯示卡殺手一說,又或者無法存在極高顯示卡反映極高幀率?

臨界Z零點 很簡單,作出一部任何顯示卡跑著都費勁的遊戲不會有人說這個遊戲了得或者公司牛批,只會被罵成 渣優化 畢竟遊戲要能賣出去讓玩家執行的,造成沒人買就是自砸飯碗的舉動。而且有種說法叫一黑頂十粉,還要牽涉到下一部作品的銷量,都是要恰飯的嘛,何必和曼尼過不去呢? sky.blue 1.沒必要 極高是...